初中物理知识总结及教学反思

时间:2022-07-15 16:37:24 初中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物理知识总结及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知识总结及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下面是对初中物理教学反思的内容讲解知识,希望同学们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学习。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新课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的学,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但是,敢“放”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完成探究活动。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指导。当学生的探究方向偏离探究目标时,教师也要予以指导。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做新课程改革的领跑人呢?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观、教师观提出了挑战,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

  以上对初中物理教学反思知识学习,相信大家已经很好的阅读了吧,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哦。

  初中物理声音的共鸣课外实验

  【目的和要求】

  认识声音的共振现象──共鸣的产生条件。

  【仪器和器材】

  共振音叉(440赫兹音叉一对,其中一个音叉的叉股上另附金属卡子,用来改变频率),共鸣箱 初中数学,音叉槌,吊在线上的轻质小球。

  【实验】

  1.取下套在叉股上的金属卡子,把两音叉分别插在共鸣箱上,使两共鸣箱的开口相对,彼此相距约50-75毫米,如图1.56-1所示。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几秒钟后,用手握住音叉的叉股,使它不再振动发声。这时可以听到另一个音叉在发声。拿一个用线悬吊的轻质小球跟这个音叉的叉股接触,轻质小球被弹开。表明这个音叉在振动。 2.在第一个音叉的叉股上套上金属卡子,改变这个音叉的振动频率,重做上述实验,另一个音叉就不会振动发声。

  说明产生共振的条件是两个音叉的固有频率相同。

  【注意事项】

  1.音叉插在共鸣箱上插得越紧密,则共振现象越显著。因此,实验时要防止音叉与共鸣箱结合处松动。

  2.实验前要反复校验两音叉的距离。距离过远,则音响太弱。距离过近,则显示的共鸣现象给留下的印象不深。

  【参考】

  1.把音叉从共鸣箱上取下来,敲击音叉,声音很小。插入共鸣箱上,敲击音叉,声音就增大。这是由于箱内空气的共鸣增大了音叉所发出的声音强度。 2.用气柱共鸣器演示空气柱的共鸣现象。如图1.56-2所示,一根直径约3厘米,长100厘米的玻璃管竖直地夹持在支架上,下端用橡皮管与蓄水器连接,组成一个连通器,在玻璃管里盛水。提高蓄水器,使玻璃管里的水面接近管口。降低蓄水器,可增加玻璃管里空气柱的长度。将振动着的音叉放在玻璃管口的正上方。慢慢降低蓄水器,当水面降到某一位置时(波长的1/4),就听到很响亮的声音(气柱的第一个共鸣点);继续降低蓄水器,当水面降到另一位置时(波长1/4的3倍),又会听到一次响亮的声音(比上次弱些)(气柱的第二个共鸣点)。

  3.实验方法1中如果没有叉股上的金属卡子,可在叉股上套一段橡皮管或贴上纸片、胶布,同样能改变音叉的固有频率。 4.用赫姆霍兹共鸣器演示:赫姆霍兹共鸣器是用黄铜铸成的,内部是一个空腔,两端有粗细两个孔。粗孔是用来接收传来的声波,细孔供监听用。手握共鸣器,将小孔贴近耳边,如图1.56-3所示。如果声音中有接近共鸣器固有频率的声音,共鸣器将共鸣。

  关于物理学习兴趣的几点认识

  (1)物理学习兴趣的本质是认识兴趣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26]。物理学习过程,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认识过程,是学生个体与物理环境相互作用中认识世界的过程,亦即学生的物理认识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27]。因此,我们认为物理学习兴趣的实质是认识兴趣。兴趣是一种选择性倾向,学习兴趣也是一种选择性倾向,只不过它是指向学习领域。所以说学习兴趣是指向学习领域的认识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休金娜[28](P314-315)对认识兴趣做了深入研究,她认为认识兴趣是“学生的一种选择性倾向,它指向认识领域,指向该领域的对象内容及掌握知识的过程。”认识兴趣的实质在于人不满足于对事物表面现象的了解,要求深入、全面、扎实地研究事物的本质并揭示其规律性。认识兴趣的心理结构是以人的智力、情绪、意志过程的统一体为基础的特殊“合金”,其核心是思维过程。

  (2)物理学习兴趣的核心是探究兴趣

  探究是个体在新的环境中通过自主的探索、调查和研究来发现和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活动[29]。探究的实质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探究是指一切发现和认识活动。人们通常所说的追根究底、好奇、好问、爱琢磨,实际上是广义探究的日常表现[30]。狭义的探究则是指个体围绕着一个明确的问题或任务,通过假设、推理、验证等一系列的探究过程而最终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各类活动。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探究主要指广义的探究。

  人的认识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其中感性认识是基础,理性认识是关键。人的认识活动,不可能像动物反映外界事物那样,仅仅停留在直接感受的水平,而是要通过现象认识本质、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这就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能动的抽象活动和创造性思维。认识活动的核心是探究。在认识过程中探究兴趣无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探究兴趣就不会产生探究的欲望,也就不会有对事物深入本质的理性认识。物理学习作为一种认识过程也需要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探究,通过探究认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

  探究是对事物和现象本质性的认识,对事物和现象的因果认识。真正对物理学习有兴趣的学生,其认识过程不会仅仅停留在感知阶段,不会满足于对表面现象的感知。只观察而不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只动手摆弄实验器材而不理解实验的原理等,这不是真正的喜欢学习物理。

  (3)物理学习兴趣是个体兴趣而非情境兴趣

  个体兴趣是指个体长期指向一定客体、活动和知识领域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兴趣,常常与知识的增长、积极的情绪和价值的增加相联系。情境兴趣是指由环境中的某一事物突然激发的兴趣,它持续的时间较短,是一种唤醒状态的兴趣。在一定条件,情境兴趣可以发展为相对持久的个体兴趣,成为个体兴趣产生的基础。

  物理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对物理现象、物理知识、物理规律等的持续的指向,是对物理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所以说物理学习兴趣是个体兴趣而非情境兴趣。如果学生在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时,只被当前的新奇现象所吸引,只满足于凑凑热闹,凭一时的热情和好奇心走马观花地随便看看,看过之后就忘了,没有对物理现象进一步认识的需要,这不能算作具有学习物理的兴趣。

  因此,我们认为物理学习兴趣是个体兴趣,情境兴趣只是个体兴趣产生的基础。

  (4)物理学习兴趣是学习物理的重要动机

  在学生认识活动动机组合的一般结构中,认识兴趣是极其重要的动机之一。一方面,与其他动机相比,学习兴趣有一系列优越性。它是最早为学生意识到的动机,学生很快就能用“有兴趣”或“没兴趣”来评价每节课;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很大的影响,在认识兴趣的支配下,学生的认识活动不局限于课堂,而延伸至闲暇时间[28](P316)。另一方面,就物理学科的特点而言,物理学科抽象性、概括性强,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久而久之产生厌学情绪。如能激发起学生对物理的浓厚兴趣,学生就会保持一种稳定的、持续的热情去学习物理。所以说学习兴趣在物理学习中有重要作用,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动机。

  初二物理光的反射知识点总复习

  【—总结】光的反射现象是我们在初二物理第一章节就会学到到知识,是我们入门级的物理知识。

  光的反射

  (1)光线射到物体表面时,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改变方向后的光线返回原介质继续传播,这就是光的反射现象.

  (2)如图1所示,A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 ON是法线;入射光线AO与法线ON

  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即∠AON为入射角;反射光线OB与法线ON的夹角叫反射角,即

  ∠BON叫反射角.

  (3)光的反射定律内容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

  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一束平行光线射到光滑平整的镜面时,反射光线仍然是平行光束.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当平行光束照射到凹凸不平的反射面时,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向着不同的方向无规则散开的光束,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我们平时能从各个不同的方向看到一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由于这些物体表面发生的是漫反射的缘故.

  黑板反光是由于光射到比较光滑的黑板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如果想要加强巩固就来找些试题练习一下吧。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沸腾与熔化的比较

  沸腾与熔化的比较

  1、液体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晶体熔化也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2、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也保持不变

  3、沸腾的必要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需要继续吸热。晶体熔化的必要条件:一是温度达到熔点,二是需要继续加热

  上面对物理中沸腾与熔化的比较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

  考前应该应用的物理知识

  物理从生活中来,必然要回归生活,要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学习、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家里突然停电了,你还会像小时候那么害怕吗?八成是保险丝烧掉了,快去看看。百米赛跑时,为何要求计时员看到枪冒烟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到枪声计时?你学了光速比声速大很多,计算一下,就明白了。为什么汽车刹车后还要行驶一段距离?在雨雪天气路滑时,如何减小交通事故的发生?这与惯性、摩擦有关。如何判断戒指是否纯金?测量质量与体积,计算密度,查密度表对比吧!随着物理学习的深入,你会豁然明朗,生活到处是物理谜语,等待你去解开。

  物理世界是真实的,也是丰富的。猜想一下,没有声音的世界将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无声的世界》幻想文章即刻出炉。

  “刻舟求剑”、“掩耳盗铃”的典故中包含着深刻的物理原理:参照物、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中国古代诗词、成语谚语中描述了大量的物理现象,你可以从语文中学习相关的物理知识,也可以从历史中体味物理学家的优秀品质。

  你尝到了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就会愉快地、主动地投身于物理知识的学习中。

  初中化学电功物理公式总结

  1. 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2. 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3. 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4. 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 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 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Q(Q是电量);

  7. 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千瓦

  8. 计算电功率公式: (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 I→安(A)

  9. 利用 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的电压。

  12.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4.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亮,易烧坏。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暗, 当U = U0时,则P = P0 ;正常发光。

  (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 ;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是表示额定电压是220伏,额定功率是100瓦的灯泡如果接在110伏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瓦。)

  15.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16.焦耳定律公式:Q=I2Rt ,(式中单位Q→焦; I→安(A);R→欧(Ω);t→秒。)

  17.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初中物理知识总结及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教学总结与反思初中物理教学工作反思04-24

教学反思初中物理02-07

初中物理的教学反思11-05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06-12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精选)07-08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精选07-21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05-30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08-05

初中物理教学教学反思03-22

初中物理知识总结最新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