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学反思

时间:2020-12-09 20:47:09 小学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早教学反思范文

  《早》是五年级下册的精读课文,是一篇散文,下面是由应届毕业生小编为您分享的早教学反思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早教学反思范文

  早教学反思范文【1】

  《早》一文通过对三味书屋陈设的介绍、蜡梅花的赞美以及鲁迅书桌上“早”字来历的讲述,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学习这篇精美的游记,不乏要知道这三个方面:对三味书屋陈设的介绍、对蜡梅花的赞美以及对鲁迅书桌上“早”字来历的讲述。初学课文,学生对课文的脉络把握不清,感觉凌乱,尤其对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更是无法明辨。这就需要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与引导,为学生理清思路,找准方向。

  1.走进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书塾,里面的陈设极富古代书塾味道,笔墨纸砚、戒尺条案等一应俱全。根据方位找准三味书屋内的陈设稍有难度。课堂上,我让学生拿着书面向东(本来是面向西上课的),这样,书上的插图三味书屋就是面向西开的,正好符合三味书屋的位置。然后再让学生分别搞清南墙在哪边,鲁迅的书桌在哪边。学生马上就分清了方向,头脑中有了比较准确的空间概念。在这个学习环节里,我还引导学生抓住这句话:还没进门,迎面先扑来一阵清香。那清香纯净疏淡,像是桂花香,又像是兰花香。这句话是与后面介绍蜡梅花有呼应作用的,而且往往容易被学生所忽视。

  2.闻香寻梅,体会“早”的不同含义

  文章的4、5小节重点介绍了三味书屋后园的蜡梅花。短短的几句话不仅写出了蜡梅开得多、颜色美、形态美,还写出了蜡梅开得早。“早”,这不就是课文的题目吗?这里有什么关系吗?在引导学生思考这一问题的时候,正好引入课后练习3的一道题,虽说学生的答案不是很完整,可也基本答到了点子上。

  从文章一开始的“清香”到“书香”,再到开得最早的“蜡梅花”,进而联想到鲁迅书桌上的“早”字,文章要传递的究竟是什么呢?其实,文章的最后已经很明白地告诉了我们,鲁迅先生就像蜡梅花一样“早”,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并为之奋斗了一生。

  最后的教学环节当然是融合“花早”与“人早”,让学生明白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时时早,事事早,要珍惜时间,做东风第一枝”。

  早教学反思范文【2】

  一、设计意图阐述

  1、设计《早》这篇课文分为三个板块,第一块就是对蜡梅花描写的讲授。课堂开始推荐给学生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本来打算范读诗词,但考虑到自身的喉咙还是选择录音示范朗读,由词导入文本,让学生自读第五自然段,交流心得。第二块是由梅花早联系到鲁迅的早,我认为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所以让学生用简练的话概括早的来历,以学代教,让学生自己体悟。第三块就是由梅花早、鲁迅早引申的关于以花喻人手法的运用,由蜡梅开得早,引出鲁迅桌上的早的来历,进而到时时早、事事早的人格品格,体悟鲁迅的高洁品质,是教学的重点。

  2、汲取了之前两位老师上课的经验,推荐古诗词由原本的任意推荐,改为了由老师推荐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诗词,所以推荐给学生的是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

  3、对于文章中的“二十四番花信风”的理解,初读课文,自己也不是很理解,查阅资料后发现解释太过理论化,估摸学生可能比较难理解,所以动手制作了一张图表,以便学生一目了然地理解“一候是梅花,开的最早。”

  二、教后反思

  1、设计教案之初,对文章的把握出现了一点小的偏差。最初的设想是在讲解梅花的部分以“韵致”为主线,引导学生体悟梅花的“早”。但在请教过孙红梅老师后,发现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如果在“韵致”上牵扯太多,会使整堂课偏离轨道,从而重点难点突出不了。所以后来在教案设计时,去掉了这个版块。

  2、整堂课把握不到位的地方就是在文章的难点处没有给予及时的讲解和评价。当学生由梅花的品质联系到鲁迅的品格事例时,学生搜集的一些事例,例如:鲁迅乐于助人、鲁迅做事认真等方面,这些事例反映的品格与文章所要表达的品格不相符,此时没能及时引导学生去揭示本科所要表现的鲁迅的品格,由早字没有深入到文章的难点。这一点和课堂的驾驭能力也是分不开的,学生有时说的.、收集到的,可能对课堂来说并不一定有用,但关键是教师如何有选择性的选取、评价、总结。

  3、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课后和其他老师交流时提到学生在课堂上反应不积极,但是交流过后受到不少启发,原先使用“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一是考虑到学生的基础,二是觉得自己没有驾驭课堂的能力,担心学生如果提出自己不知如何回应的问题会使课堂陷入尴尬,所以不敢采用开放式的课堂。但反复思考:如果不放手让他们勇敢地说,永远也不会形成基础,即使一开始放手会出现不尽如人意的表现,但只要长期坚持,一定会收到良好效果。另外,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并非一朝一夕所呈现的,除了要求老师对课堂模式的思维转变,平时还应注重学生的阅读训练,多读书才会有积累,才会有话讲。

  总之,这节课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在日后的课堂中提高,但通过这样反复请教、修改,真是收获不少。

  早教学反思范文【3】

  《早》一文以“清香”为暗线,以作者的脚步为明线,看似游记却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安排材料的以物喻人的散文。作者循香而走,看到了三味书屋的陈设,想起鲁迅文中的腊梅,恍悟腊梅花是清香的来源,突出腊梅花最为显著的特点:二十四番花信风,梅花开得最早,由这个“早”过渡到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感受到鲁迅只有一次迟到以及其中的原因,让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形象印入学生心灵。 初读时,我首先考虑到,既是“以物喻人”,那么只有让学生体悟到“物(梅花)”与“人(鲁迅)”之间的相同之处,才可能真正读懂课文。如何让学生自发的去挖掘这两者的间的内在联系呢?(记得当时还很着急地询问老师呢!)

  一、揭题《早》,问1:由这个“早”字你想到了哪些句子?(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让学生的积累显示作用。]问2:读读课文中哪些句子是关于“早”的?(不要求读好,理解,能找春来琅琅而读就好!)

  (由以上句子转承)对鲁迅有哪些了解?

  二、初读,理清脉络。

  默读,想想课文写了什么?按照作者所在的地点的转换分清课文段落。

  三、三味书屋。

  (1)初闻清香,看到陈设。描写了哪些陈设?是怎样描写的?注意方位词。看到屋内陈设,作者想到了什么?迁移拓展训练:可以根据图上的“三味书屋”的摆设让学生按方位顺序说说,练习用这样的方法说说我们的教室。

  细看腊梅,想起鲁迅:(1)认识过渡:“我忽然明白了清香的来源:是蜡梅花。”承上启下又前后呼应(“是什么香呢?”)。(2)欣赏蜡梅的美:花开得多、色泽美、香、早。(3)以花喻人:作者先是写梅,后又笔锋一转谈及鲁迅,这两者有联系吗?作者又是怎样将这两者联系起来的呢?在两段落中“早哇!”一句为过渡,上承梅花之早,下启鲁迅之早。(梅花的品格之高洁,鲁迅的品德之高尚,是需要我们联系一些鲁迅的生平实际和文学作品的)(4)感悟“早”,积累有关珍惜时光的成语、古诗、名人名言等。

  反思:在这节课之前,我做了很多工作,像讲故事一样去介绍《少年闰土》《祝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讲解鲁迅这个人,幸运的是我曾经去过鲁迅故居,也去看过三味书屋,让学生留下鲁迅铮铮铁骨的形象很重要。

  课堂上学生的发言还是很活跃的,在充分感知蜡梅特点的基础上,感知鲁迅的“早”,知道鲁迅和腊梅的相同之处.进一步了解"借花喻人"这种写作手法.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用方位转移的方法介绍了三味书屋里的陈设,也许是因为课堂上我对这种写作手法的讲解不够透彻,因此学生的课后作业"仿照课文第三自然段的手法介绍一处处所"完成的并不理想.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方位词用的不够准确,文章条理杂乱,不清晰.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有优点,但也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

【早教学反思范文】相关文章:

教学反思范文12-11

体育教学反思范文06-09

教学反思的范文01-16

数学教学反思范文01-13

历史教学反思范文01-12

小学教学反思范文01-12

物理教学反思范文12-24

高中教学反思范文11-23

《毕业赠言》教学反思范文12-26

英语教学反思范文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