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导体和绝缘体》小学科学教学反思(精选6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导体和绝缘体》小学科学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导体和绝缘体》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1
1.复习导入在教前作了修改。利用一个灯泡和一节电池组成的简单电路的电路图和电路检测器的'电路图进行对比,巩固有关“回路、断路和短路”的概念,为下面的检测判断导体和绝缘体做知识准备。从教学效果来看,这样教学思路明显清晰,效果很好。
2.自制教具的作用。导体,一般情况下不导电,但在有些时候,情况会发生变化。比如,一根木棒,干燥时不导电,但是在淋湿了后就会导电。这是本节课应该告诉学生的安全用电知识。开始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由于灵敏度不高,电路检测器的导线两端搭上淋湿的小木棒丝毫没有反应,即使把导线两端浸入水中也是这样。后来黄佩清老师拿来了他自制的“导体、绝缘体检测器”教具。这个教具反应非常灵敏,人的手碰到两个触电,小喇叭就叫了起来,指示灯也亮了起来。把淋湿的小木棒放上去也发出了叫声。课上,我就用这个教具向学生做了演示,使学生很形象地看到了原本不导电的小木棒在淋湿了后就改变了性能,成为了导体。同时也加深了“水是导体,人体是导体”的认识。这个教具演示效果很好,制作也非常简单,成本不高,应该多制作几个,在以后教学中学生分组实验中使用。
《导体和绝缘体》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2
本节课在教学活动中反思以下几个方面:
一、问题的提出来源于生活实践
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内容就来自于我们的生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现象,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结合实际解决问题。在本节课刚刚开始,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了大家熟悉的桃河夜景、北山公园夜景,让学生亲眼目睹城市的美丽景象,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欣赏过这样的夜景,教师再出示出来,立刻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再结合这节课的内容,学生就不难想到这么多的灯光,五彩缤纷的颜色,人们是怎样做成的?是怎样让这些灯泡同时亮起来的?由此可见,越贴近生活实际,越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受到的启发就越大。所以创设适合于学生认知的生活情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是相当有利的。
二、猜测假想成为科学验证的催化剂
真理是在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反复论证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的,科学学习也不例外。课堂就是学生实践的一片小小的天地。而在各种条件都已具备的情况下,如何去探究,探究结果会怎样,这种假设将与实践形成相互对立的问题。在学生的心里正式有了这样的对立,才能使学生在自身的实践中不断出现意想不到的收获,猜测与事实之间总是存在着差距。所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假设、猜测,这对于通过探究最终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结论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如在这节课中,学生通过大胆设想“在一个电路中能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这就使学生对探究有了信心、压力和动力,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才能经过失败,再失败,最终成功这样一个过程,从而用实际行动验证了自己的推测,继而得出正确结论。“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让学生根据科学依据进行大胆猜测,是科学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合理引导学生深入。
国外科学教育有个说法,叫做“一英寸宽,一英里深”。“一英寸宽”指知识内容宜少而精,“一英里深”指内容要展开,展开了才可能“深”,才有可能让学生真实、生动地受到科学素养的养成教育。如:学生动手试验时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画出自己预想的接法,看看能画出几种。预想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动手实验,先按自己预想的方法连接,接起来能发光吗?再试试自己在试验过程中想到其它方法。画出各种接法的图。
所有的.观察、实验活动,都要提醒学生留意自己原来没有想到的情况。例如“烫手”,是学生在操作中经常发生的情况,但对这件事很少留意。留意了,就出现了“深”的机会,就会引出一连串的问题:是什么东西烫了手?怎样连接会烫手?烫手时电珠发光吗?把不发光的连接方法画出来,想想不发光的原因。这样,学习就展开了,“深”了。
许多科学发现、发明是从意外情况中获得灵感的,我们在观察、引发实验中,要像科学家那样,高度敏感地留意意外情况。研究意外情况,是培养科学兴趣、引发好奇心、引起问题、引发思考的生动有效的途径。研究意外情况,首先需要教师对此有高度敏感,像“烫手”这类情况,必须是老师观察到了,并且对讨论这个问题的教育价值心中有数,才可能成为“深”的契机。
四、手脑并用,合作探究是发现真理的必由之路
探究是科学活动的核心,是正确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基本途径,没有这环节,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果。就如同人们吃栗子一样,不剥开外皮不知道里面的是啥,不亲口尝一尝就不知道它是甜的。在课堂上,要想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就要不断地去做一做,试一试,连一连,接一接,从而使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复实践才能得出正确结论的过程。有的小组可能有些吃力,但其他小组的成功会使他们充满信心,最终能把实验做好。探究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活动,而是学生在思维上最活跃的阶段,这也是科学教学的目的所在。在活动中,通过合作让学生的认识更加全面、广泛,使他们的活动趋于正确的方向。
五、勇于质疑是科学学习中的一种优秀品质
爱因斯坦说过一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实际上在电路连接中,学生的实验活动不是很顺利的,而是在不断遇到许多问题的困扰,这就是学生的思考与实践操作之间形成了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学生对自己的做法就会不满足,因而能设计出更多的思路,改进活动方法,从而有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对于问题锲而不舍,质疑排异,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活动。所以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用心思考,大胆实践,向困难挑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抓住问题本质,使学生探究活动更加深入,促进学生学习得以升华。
六、学习的乐趣在于享受成功的体验
“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活动,最终各个小组都做成功了。从学生方面上看,他们在急于展示、交流、总结中表现的越发主动积极。不难看出学生争相把本组的实验结果展现出来,就是想让大家都知道他们成功了。其内心喜悦溢于言表。这种成功感恰恰又是激发学习兴趣,更加深入进行探究的动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表现,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引导,继续开展一些具有探究意义的活动,使学生真正走进科学。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感觉到孩子对科学探究活动有着强烈的兴趣,身为一名科学教师我们应该在平时留心学习和积累各种科学知识,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的指导和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在指导和评价孩子的时候,老师说的话一定要严谨,对于某些没有定论的问题,不要做肯定性的回答,而应该是对孩子进行一个探究方向的引导。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孩子的兴奋点,适时的引导,让孩子在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合作、互助、自主的进行探究活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的学习、探索、实践。
《导体和绝缘体》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3
在本单元教学中,有两条贯穿于始终的内容,就是人们对于电的应用和用电安全。这是与现代人生活最为息息相关的内容,要求在每一课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给学生。
我校以“如何在课堂里实施有效教学”为全校研讨的主课题,对于一节35分钟的课来说,这一课的内容可以说是有点多的,不论是实验操作认识绝缘体和导体还是绝缘体和导体在生活中的应用都是可以拓展得很宽的,如何做到“有效”着实让人煞费苦心。
本课的教学原来要求教师为每一个探究小组准备20种供检测的具有结构性的材料,教材安排了20种,实际就是要突出一个“多”字,我在教学时也曾想用这个“多”做点小文章。因为材料之多,才能归纳出有那么一类材料是容易导电的,如金属类;同时也能归纳出有些材料是不容易导电的,如塑料等非金属材料,为后面“导体”、“绝缘体”概念的获得提供事实证据,把学生对“导体”、“绝缘体”的感性认识在众多的现象中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可考虑到时间问题,最终选定8种不同的材料为必检材料,在规定时间内,快速的小组可自由选择身边的材料进行检测,数量不限,由时间决定。
我以教师示范检测一块橡皮作为研究的开始,检测一块橡皮是简单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求检测的结果,而是要引导学生开展一项有价值的研究活动。教材上提供了规范的研究步骤,我提供表格作为引导,要求学生按表格要求讨论设计研究计划,填报每个项目的负责人。利用教材并非是就教材而教教材,因为几个检测步骤,学生是可以掌握的',这里探究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这样规范检测,科学道理是什么。在讨论中,孩子们的思维是活跃的,“预测是我们自己的看法”,“检查电路检测器,可以为后面的检测做准备,如果检测器有故障,后面的检测都是白费劲”,“重复检测是为了获得准确的结果”,“及时记录是为了获得科学结论”,“把检测过的物体放在左边,可以防止搞错”……这些讨论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有一定意义的,它可以为后面的自主探究打下基础。每一个材料,先让学生猜测,再实践,这里,许多材料,例如橡皮,塑料都是绝缘体,这些学生有体会,但仍然要强调科学实验是十分严谨的,一定要去验证。这项讨论活动课堂上花了10分钟,讨论时热烈的,每个孩子都能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并争着做各个项目的负责人。
孩子们在明了自己该干什么之后,验证、记录的程序只花了7分钟,效率比以往提高了很多。但这节课我还是拖堂了,因为在验证水和人也是导体的游戏,以及进行用电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孩子们真是很出彩,让我情不自禁的为他们延续了一些时间,让他们尽情地说、尽情地悟。
《导体和绝缘体》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4
《导体和绝缘体》一课选自五年级上册《电和磁》单元。赵悦老师利用最最最普通、平常的实验器材上出了自己的风格,达成了教学目标。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对于我们的常态课教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赵老师对于教学环节中的每个细节都把握的非常到位。比如她反复跟学生强调要自检并且测量两次,学生实验非常成功,为后面的分析与归纳奠定了基础。
同时,我觉得赵老师在课堂刚开始时,对于学生关于导体与绝缘体的前概念挖掘可以更加深入一些。比如有学生说到用铜丝修开关时,老师可以追问一下:为什么铜丝可以修理开关?还有哪些材料可以?为什么这些材料可以呢?从而指导学生到底掌握了哪些知识。为接下来的教学环节的设定也提供了选择。针对概念的教学,我觉得赵老师应该更加强调概念中的“容易”与“不容易”,因为有一些学生觉得导体与绝缘体是绝对的.,显然这是错误的。
赵老师可以列举一些容易改变导电性的材料例子,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导体和绝缘体的界限并没有那么绝对。同时,如节改为学生上果将请同学描述连接检测器的环台连接的话,对于其他学生接受起来可能更加容易!
《导体和绝缘体》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5
教材分析
导体和绝缘体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广泛,从安全的角度来说,学生也应该了解一些有关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本课在学习了第一课简电路的基础上,让学生将各种物体放到电路中去检验其导电性能,从而认识导体和绝缘体,这是本课的主要内容。
第一,引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检验物体导电性能的检测装置。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物体不容易导电?便让学生做一个检测物体导电性能的检测器。做好检测器是上好这节课的关键,检测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物体的导电性能检测的效果。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制作方法。另外,务必提醒学生不能用电池以外的电源来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能,以免发生危险。
第二,指导学生用自己制作的检测器,检测身边的一些金属和非金属小物品,材料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准备。这部分的教学是本课的一个主要活动,可以让学生先预测再来检测其导电性能。培养学生合理预测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让他们意识到:预测有时不一定正确,经过实验验证才能获得科学的真理。最后,小结出凡是金属制品都是导体,而另一些物品,如塑料梳、橡皮、木铅笔是绝缘体。
第三,指导学生认识到人体和自然界的水都是导电的。教材让学生检验各种水的导电性能,用验电球检验人体的导电性能,还通过一些现象推测人体的导电性能:用手摸感应开关,用电笔检验家用电器。需要提醒的是:教师对这个检验活动,只能示范,不能分组实验,还要一再强调,不能私自检验家里的开关和电器。
第四,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常见的`电器、电工材料和工具进行辨析,分析哪些部分是导体,哪些部分不是导体,从而更好地认识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作用。
本课较严格地遵照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来设计教学内容,引领学生针对提出的问题,逐渐深入地开展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理清活动的步骤,促成学生了解科学探究并逐步学会自主探究。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较系统的科学探究的初步能力,也初步形成了较好的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电路的知识,具备了制作检测电路的能力。生活中学生对导电和不导电的物体也有了一些了解,但还有待于形成清晰的认识。
针对学生动手能力存在的差异,教学中要采取小组合作、一帮一(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动手能力差的学生)的对策,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与到实践中来,体验成功的乐趣。
《导体和绝缘体》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6
在课改热潮的推动下,科学教师都希望通过“思中做,做中思”的科学探究方式,为学生设计一个良好的科学探究平台,培养和发展学的科学思维能力。但是,真正做起来难度比较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正做到认真“把握学生的发现,激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故此:
第一,教师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问题:对于课堂中学生突然出现的不同声音不能以一句简单的话语轻描谈写地放过。教师要设法机敏地抓住那些产生于动态中的问题,将一个学生的问题化为全班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这样才能使课堂具有探究性,富有创意和动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思维的价值,产生不断创意新的求知欲望。
第二,是教师要善于引导,使课堂上产生思维的碰撞,必要时将其引向解决,正如“学生在课堂上无法用实验证明人体和湿木是导体”时,教师不是一下子把电流放大器搬出来,而是逐步将其引导,使其自己去探究,找出解决方法,这样学生感到的不只是自己积极的`思维得到尊重,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得淋漓尽致,使教学活动步步深入,富有活力。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又有效地运用可利用的资源及科学方法去进行学习和研究,在行为参与的过程中,逐步习得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这正是“思中做,做中思”的理念的所在。
把人体和湿木直接连在电路中,小灯泡当然不亮。这是因为功率=电压×电流,而干电池的电流是有限的,人体和湿木的电阻又大,电使电路中的电流变小,不足以使小电灯泡发亮。而孩子们不知道这些。来自学生的问题,学生是最感兴趣的,所以我将这一问题的研究由课内引向课外,再由课外引入课内,让学生真真正正地去做科学研究,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科学的思维能力。
【《导体和绝缘体》小学科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06-14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07-03
小学体育教学反思:小学体育教学反思和感想10-04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实用)05-27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热门】11-03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热】11-03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精】11-03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优秀02-15
[热]小学科学教学反思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