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养生法则

时间:2022-11-07 15:24:07 其他范文 我要投稿

立冬养生法则

  11月8日就要立冬了,意味着一年当中最寒冷的季节来啦!立冬养生只要做好早睡晚起、多吃白色食物少食咸、补肾养肾等,就能顺应天时养护好身体,为春天做好准备。下面小编为您准备立冬养生法则,我们来了解下吧。

立冬养生法则

  立冬养生法则 篇1

  1、宜进补,要先引补

  天冷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增加肌体的御寒能力,同时也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

  所以,立冬后要适当进补对御寒很有好处。

  立冬后进补要给肠胃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所以要做好引补。

  比如食用性质温和的花生红枣汤、生姜炖牛肉等。

  此外,冬季喝热粥也是养生的好选择。

  小麦粥可以养心除烦,芝麻粥可以益精养阴,萝卜粥可以消食化痰,茯苓粥可以健脾养胃。

  2、寒伤肾,注意养肾

  冬天天气寒冷,寒与肾相应,最易伤害肾的阳气。

  这对身体造成了两个伤害:

  一是容易发生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等疾病;

  另外,肾阳气虚又伤及肾阴,肾阴不足,则咽干口燥,头晕耳鸣疾病也随之而生。

  所以说冬天对肾的保养十分重要。

  养肾不妨多泡脚,经常泡脚就可刺激脚部的太冲、隐白、太溪、涌泉以及踝关节以下各穴位,从而起到滋补元气、壮腰强筋、调理脏腑、疏通经络,促进新陈代谢以及延缓衰老的功效,可以防治各脏腑功能紊乱、消化不良、便秘、脱发落发、耳鸣耳聋、头昏眼花、牙齿松动、失眠、关节麻木等症。

  因此民间有“睡前一盆汤,赛过人参汤”的说法。

  3、睡懒觉,利阳气生发

  俗语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立冬过后,早睡晚起更有利于养生,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早晨最好等太阳升起后再起床,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使头脑更清醒、灵敏,早睡晚起更适合老年人。

  4、多运动,强身健体

  冬季锻炼不可少,适量的运动可增强身体抵抗力来抵挡疾病的侵袭。

  冬天寒冷,人的四肢较为僵硬,锻炼前热身活动很重要。

  如伸展肢体、慢跑、轻器械的适量练习,使身体微微出汗后,再进行高强度的健身运动。

  衣着要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以保暖防感冒为主。

  运动后要及时穿上衣服,以免着凉。

  此外,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禁止做剧烈运动,如打球、登山等。

  运动时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但不要穿着过厚,避免大汗淋漓,以微微汗出为宜。

  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要做剧烈运动;

  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哮喘等患者,应选日照充足的时间段外出锻炼,避免寒冷的刺激,以免诱发旧疾。

  5、调情志,平和心神

  在冬季,人体的代谢处于相对缓慢的时期,因此,冬季养生要注重于“藏”,藏的意思是人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静。

  专家建议:

  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学会调控不良情绪,对于抑郁心中的不良情绪,可通过适当方式发泄出来,以保持心态平和。同时,要多晒太阳。

  因为冬季天黑的早,光照时间短,也是易使人产生抑郁情绪的一个原因,因黑夜来临时,人体大脑松果体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强,能影响人的情绪,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的.分泌。

  立冬的养生应做到精神安静,精神上要豁达乐观、合理用脑、保持良好心态。

  要保护阳气,不过度消耗阴精。

  6、晒太阳,预防疾病

  在冬季,由于大自然处于“阴盛阳衰”状态,而人应乎自然,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晒太阳,更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

  进行日光浴须注意保护头和眼睛,以免由于过度曝晒引起头晕目眩、倦怠乏力。

  也不宜在空腹、饱腹和疲劳时进行日光浴,以免引起头晕等不良反应。

  立冬时节进行日光浴,应特别注意不可过度曝晒,以免紫外线辐射过度引起人体皮肤衰老,甚至患上皮肤癌。

  立冬养生法则 篇2

  一、立冬为什么吃饺子呢

  在北方,立冬一定要吃饺子。饺子源于“交子之时”,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专家表示,立冬吃饺子讲究馅料的选择,不同的馅料功效不尽相同,市民应根据自身需求各取所需。

  据了解,胡萝卜、羊肉、洋葱、牛肉等都是立冬水饺馅料的好选择。胡萝卜性温,可调补中焦和肠胃等,而羊肉补气养血,温中暖肾,非常适合气血虚、胃寒的人。冬季,一些女性容易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这与肠胃功能差有一定关系。而洋葱可以健胃消食、平肝、润肠、利尿、发汗。牛肉性温,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可以使人精神振奋。如果出现手脚冰凉、肠胃功能不好等现象,这种饺子是不错的选择。另外,白萝卜猪肉黑木耳水饺并不为人们所熟知,但在立冬食用它的好处也很多,黑木耳性平,可补气血、益肾、通便,现代研究发现能降低胆固醇和血黏度。白萝卜顺气健脾、消食化痰。猪肉性平,补虚增气力,有健胃消食化痰等功效。

  一、起居:

  1、多睡一会,养护阳气

  《黄帝内经》中指出:“冬三月,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人们应该早睡晚起,等太阳出来后再起床。在北京立冬后每天尽量早上6:40左右起床,晚上10点左右睡觉,这样对养护阳气最有益。

  2、室外走走,提高抵抗力

  阳气是万物生长的根本,因此,冬季养生不能因为天气寒冷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也要适当的感受天气间的寒凉之气,走出室外,激发身体潜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三、饮食:

  1、立冬多吃白

  中医认为,从五行五色养生的角度来看,立冬后应当多摄入“白色”食物来养生,功效显著。

  白菜

  民谚有云:“白菜帮子最有营养”、“冬日白菜美如笋”、“百菜不如白菜”、“白菜豆腐保平安”……。冬天天气干燥,多吃白菜,可滋阴润燥、护肤养颜。

  另外,白菜的大帮子含有叶绿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素,远远高于白菜内叶和菜心,食用时切勿丢弃。

  白萝卜

  润肺止咳吃白萝卜!中医认为肺乃“娇脏”,是外邪首先侵袭的脏腑,立冬以后需要特别呵护,白萝卜有一定的润肺止咳功效。

  白萝卜生吃促消化,熟吃补气。此外,生吃白萝卜时,其辛辣的成分可促进胃液分泌、调整胃肠机能、还有消炎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白萝卜属于寒凉性蔬菜,体质偏寒的,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吃。

  2、少食咸,适当吃点苦味的食物

  咸味入肾,苦味入心。如果咸味吃多了,会促进肾水升腾而以水生木,肾水反而不能闭藏,有损健康。而苦能降火,适当的苦味可以帮助相火下潜,更好的促进冬天肾水的闭藏。所以,立冬后天气寒冷,耗费的阳气增多,要适当的吃点苦味补充身体所需。

  3、补养食用肉类和干果

  冬补可以适当的多吃肉类,比如牛羊鸡肉、鲫鱼鲤鱼等,也可以吃一些干果,比如栗子、核桃、花生等,这些食物都可以帮助我们补气填精、壮养元气,有助于冬日收藏。

  此外,立冬吃饺子,羊肉大葱馅无疑是上选。这是因为羊肉性温而不燥,具有补肾壮阳、暖中祛寒、温补气血的功效,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可谓一举两得。

  四、运动:

  冬季晨练,不要太早,等太阳出来后开始比较好。

  适宜的运动为:散步、慢跑、打太极、敲打健身球等运动量小的活动。

  五、立冬之后如何预防疾病

  立冬饮食宜清淡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是进补的好时机。立冬进补要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不可“盲目”进补。立冬至冬至,饮食该以清淡为主,少食煎炒,多进果蔬,力戒温燥、辛辣刺激之物。冬季饮食的营养特点是增加热量,可选用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为此,需要摄入足够的富含糖和脂肪的食品如粮食、食油以及其它富含脂肪的副食品。此外,也要经常吃肉、鱼、蛋之类,大豆及豆制品,以及维持正常生理需要的蛋白质。

  冬天的寒冷使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消耗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所以要注意选食富含钾、钙等无机盐元素和维生素C、B1、B2、B6、A、烟酸等食品,以保证人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应特别注意增加维生素C的含量。可多食萝卜、土豆、菠菜等蔬菜及柑橘、苹果、香蕉等水果,同时增加动物肝、瘦肉、鲜鱼、蛋类、豆类等以保证身体对维生素的需要。

  此外,冬天虽然出汗和排尿变少了,但是我们的大脑和身体的各项器官还是需要有足够的水分来滋养的,来保证身体的正常代谢。一般情况下,我们每个人每天的补水量不应该低于2000毫升。

  早睡晚起多运动

  每年的秋冬季节交替之际往往会呈现气候干燥、天气变化频繁等特点,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高发期。每年立冬后,受冷空气影响,患感冒、痛风、胃病的病人都有所增加。提醒,进入立冬以后,应该早睡晚起,让睡眠的时间长一点,促进体力的恢复。最好是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再起床活动。

  运动前要做准备活动,运动量逐渐增加,避免在严寒中锻炼。中老年人冬季锻炼若安排不当,容易引起感冒。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做运动,多晒太阳。

  冬季锻炼还要注意掌握“度”,不能透支体能。可根据自身状况,有选择地做一些慢跑、散步、打太极拳、习剑等适宜冬季锻炼的项目。临睡前如果坚持用热水洗脚,对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大有裨益。坚持每天清早或傍晚用冷水浴鼻,能减少患感冒的几率。关节疼痛的患者要注意保暖,适当休息与运动相配合。常年有胃病的朋友,应戒烟、酒,减少食用辛辣食品。

  六、“立冬”“入冬”辨

  农历上的“立冬”并不是气象学上冬季的开始。通常人们往往以为立冬就是入冬了,其实两者不是一回事。有关专家介绍,立冬表示节气变化,每年的时间相对固定,都在11月7日或8日。而每年的气候条件不同,入冬早晚差异较大,时间差可达二三周。

  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其实,我国幅员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是同时开始的。按气候学划分四季标准,以下半年候(5天)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为冬季,则“立冬,冬日始”的说法与黄淮地区的气候规律基本吻合。根据以往的经验,我国最北部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9月上旬就早已进入漫长的冬季了;10月上中旬,西北、东北的部分地区先后迈入冬天的门槛;首都北京于10月下旬也已一派冬天的景象;10月底到11月初,冬季来到东北南部、华北、黄淮;而在11月底小雪节气期间,长江流域才可以看到冬天的景象;12月初,冬季逼近两广北部的武夷山脉和南岭北坡。

【立冬养生法则】相关文章:

立冬养生谚语11-05

立冬养生常识11-15

立冬养生的谚语11-06

立冬养生粥11-08

立冬养生文章11-08

立冬养生汤11-08

立冬养生穴位11-08

立冬养生注意11-08

立冬养生原则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