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时间:2024-03-21 11:08:15 职场动态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湖南衡阳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为进一步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国务院决定:从1994年到2000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目前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一场难度很大的攻坚战。下面是湖南衡阳扶贫攻坚实施方案,欢迎阅读!

湖南衡阳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2015年,在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扶贫办的大力关心支持下,通过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市扶贫开发总投入达4亿元以上,395个贫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50元,增长18%,预计减少贫困人口8万人以上。现将2015年扶贫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报告如下:

  一、“十二五”扶贫任务完成情况

  根据《湖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下达“十二五”期间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名单的通知》精神,确定我市“十二五”期间省定重点村102个,市定重点村90个。“十二五”期间,我市共投入扶贫开发资金达5.8亿元以上,其中争取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75亿元,地方配套及整合相关项目资金4亿多元,重点扶持贫困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扶贫培训,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实现51个贫困村整体脱贫,贫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840元增加到3850元,增长109.2%,预计减少贫困人口25.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3%下降到5.9%。

  二、2015年扶贫开发所做工作

  (一)领导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2月9日,第4次常委会议听取国、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及我市贯彻落实情况汇报。会议要求:坚持扶贫开发工作‘一把手负责制’。3月份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李亿龙书记强调: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从2015年起,30名市级领导联点帮扶30个贫困村。7月21日,李亿龙书记到常宁市塔山乡调研扶贫开发工作,对下阶段全市扶贫开发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周海兵市长于7月27日到衡山县调研扶贫开发工作,强力推进三年扶贫攻坚计划。8月13日,陈竞副市长主持召开全市精准识工作会议,全面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人口的复核工作。9月10日第16次常委会议听取省委全会和省委精准扶贫培训班精神及我市贯彻落实情况汇报,9月25日召开全市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体在家的副市级以上领导出席,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和市县两级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近千人参加。会上,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亿龙强调要精准识别,号准“贫脉”;精准帮扶,斩断“穷根”;精准脱贫,摘掉“贫帽”,到2017年,实现1个贫困县和395个贫困村全部摘帽,35.2万贫困人口基本脱贫;到2018年,实现全市贫困人口整体脱贫,副书记、市长周海兵要求落实好“三个精准”,即:摸实底数,做实精准识贫;分类施策,做到精准扶贫;注重长效,实现精准脱贫。

  (二)出台政策文件,举全市之力扶贫攻坚。按照中央、省委有关精准扶贫要求,我市先后下发《2015年衡阳市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衡办[2015]6号)、《衡阳市市直单位开展驻村帮扶工作考核方案》(衡组发[2015]5号)、《关于2015年衡阳市精准扶贫工作目标考核办法》(衡扶发[2015]2号)、《关于实施精准扶贫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衡发〔2015〕15号)、《印发〈关于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开展领导干部“进村入户、访困问需、访贫问计”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衡办〔2015〕49号)、《印发关于全市有关单位开展联村帮扶(一进二访)名单的通知》(衡扶发〔2015〕4号)、《关于做好全市农村安居扶贫工作的通知》(衡政办发〔2015〕33号)等一系列扶贫政策性文件,对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从2015年起,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全市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严格考核问责。

  (三)突出十大举措,加快推进精准扶贫。根一是帮助贫困农民拓宽增收渠道。产业扶贫,因村制宜选准产业,因户施策制定帮扶措施,整合涉农资金、农业产业化资金,优先支持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鼓励采取直接帮扶、股份合作、委托帮扶等方式,给贫困户送资金、送种苗、送技术、送信息等,引导贫困农户参与发展特色产业。金融扶贫,全面启动农信扶贫小额信贷工程,按照“一授、二免、三优惠、一防控”的小额信贷新模式,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1万-5万元的免抵押、免担保贷款;对获得产业扶贫贷款的贫困户,还由县级财政扶贫资金按1200-1500元/人的标准给予贴息。创业就业扶贫,开展有针对性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并实施就业岗位援助,让贫困户劳动力尽快就业致富;对创业贫困人员免费提供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流通服务扶贫,着力推进电商扶贫工程,大力培育农村电商人才,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贫困地区开辟电商销售模式,大力培育和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市场主体,提高贫困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二是帮助贫困农民实现住有所居。安居扶贫,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具备“住房危险性、经济特困性、居住唯一性”三个条件的农村贫困户开展安居扶贫,市财政每年安排奖补资金1000万元,各县市区在增加本级财政投入的同时,重点整合危房改造、避险安置、易地搬迁、生态移民等项目资金、扶贫政策性资金和贷款,确保三年内完成改造任务,帮助贫困对象挪出“穷窝”。三是帮助贫困农民斩断贫穷“根子”。教育扶贫,各级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扶持力度,确保贫困村学校2017年前达到合格学校标准;贫困家庭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100%实行“两免一补”;对于孤儿就学,由教育基金支持完成学业;对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上门劝学;落实贫困家庭大学生入学的资助政策,从2016年起,实施“雨露计划”、“一家一”全覆盖,劝导和动员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贫困家庭中的“两后生”到中职、高职学校接受免费职业教育,由生源地县级政府统筹财政扶贫资金,按技工系统3200元/生/年、教育系统每生每年3000元/生/年的标准给予助学补助。四是帮助贫困农民获得及时救助。救助扶贫,对因病、因灾等致贫的,突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商业健康保险和慈善救助、社会捐赠等制度间的互补联动;对因病、因灾等返贫的,全部纳入民政特殊困难建档人员,资助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享受民政“一站式”医疗救助。兜底扶贫,对肢体残疾、瘫痪卧床、年老体衰等丧失劳动能力且符合农村社会保障条件的特别贫困家庭,通过农村低保、五保、新农保、新农合、医疗救助等社会保障措施,由政府实行政策性兜底脱贫,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五是帮助贫困农民夯实脱贫基础。基础设施扶贫,整合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项目资金,重点解决好贫困地区村路不通、水不安全、电力不稳、信息不畅等问题;三年实现村村通宽带、通硬化公路,无线通讯全覆盖,完成1500个村的农村电网改造;推动文化、医疗、科技、环境卫生等公共服务加快向贫困村延伸,打通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六是帮助贫困农民增加脱贫“底气”。党建扶贫,加强贫困村领导班子建设,重点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加大对贫困村的基层保障力度,推动无固定活动场所的村和无集体经济收入的村“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