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点

时间:2020-12-09 11:00:56 职场动态 我要投稿

医疗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点

  医疗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医疗供给侧改革的?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医疗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点,欢迎大家阅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能否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转折点,具体到我们医改同样也非常重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变革生产关系,我们应将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既要尊重市场规律,更要尊重具体行业发展规律的特殊性。下面我分两个层次阐述如何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个是理论上的突破,一个是实践模式的改革。

  完全竞争理论存在缺陷,理论突破迫在眉睫

  改革理论方面,现在强调更多的是要素改革,而怎样组织要素的核心其实是生产关系,因此深化中国经济改革其实是变革生产关系,而非变革生产力。目前不仅在医疗领域,从各行业分别看,市场上低端产能是过剩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们忽略了经济学理论本身存在的缺陷。

  根据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企业为了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会直接或间接地进行社会协作,提高效率,最终能够实现经济整体利益最大化。按照完全竞争理论,市场应该能自主发挥调节作用,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淘汰低端产能。但事实是多数企业处于“小、乱、散、弱”的状态,行业内频现低端产能过剩。

  我们应该反思亚当·斯密理论的不足。一方面,我们忽略了亚当·斯密理论的核心假设条件:一是个人追求私利的经济活动有益于整体社会福利的增进;二是完全市场竞争中利用价格机制调节,经济活动可以达到福利最佳的均衡状态。这两个假设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属于非常理想化的苛刻条件,显然难以符合。另一方面,根据经济学理论,在完全竞争的短期均衡中只有当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市场才能达到最优均衡,此时单个企业的边际利润为零,而这也导致企业缺乏用于规模发展、创新发展的资本要素投入。

  这些理论缺陷最终导致各行业受价格竞争机制作用,为了维持生存,企业不得不通过各种手段压低成本,甚至不惜以造假等不法手段进行价格竞争,呈现市场失灵乱象。市场调节失灵的“小、乱、散、弱”的外部环境倒逼企业回避产业升级带来的生存风险,最终阻碍整体产业升级。通俗来讲,亚当·斯密的理论适用于完全竞争的小企业竞争的“小经济时代”,而相比而言,现实中复杂市场环境不可能符合苛刻假设,我们经济发展处于“大经济时代”。

  如何解决上述理论缺陷导致的市场失灵?

  我认为有管理的垄断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更高的创新效率优势,因此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同样需要有管理的垄断企业。完全市场竞争下,为达到市场均衡,让企业边际利润为零不现实的。合理的利润是企业创新的必要条件,有管理的垄断企业获得合理的利润后,更容易将利润集中转化为企业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的资本要素投入。

  无论是智能电子产品制造业的主导苹果公司,还是飞机制造业的巨头波音公司,或者是汽车制造业稳占市场的通用公司,都用实例向我们证明垄断企业具有小企业无法企及的、突出的创新研发效率和规模化效率。再比如制药行业,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基本上都采取垄断经营方式,美国在制药行业上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然而在全球制药企业中排名靠前的`美国跨国药企只有辉瑞、默沙东、强生等不超过10家,而相比之下我国制药业有近6000家药企,但是我国药企发展水平远不如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这就是垄断与完全市场竞争的效率差距。

  经济学理论突破是弥补传统理论缺陷的关键,也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不应被“生产曲线向上倾斜”绑架,应当正视垄断带来的创新优势。经济学理论中普遍认为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具体到垄断行业对技术创新投入越大,市场规模越大,产量越大,在规模效应作用下平均成本越低。因此我们不应该刻板的固守“生产曲线向上倾斜”的理论,还应该考虑垄断企业生产规模及其所占市场份额。规模效应必然带给垄断企业更多利润,而利润优势是垄断企业实现创新、扩大规模的必要条件。

  在电力行业,我国特高压远距离电力输送技术远超欧美发达国家,而且特高压输送线路数量也排名世界首位,这些正是受益于电力行业长期采取国家垄断发展方式。移动通信方面,现在中国的移动通信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手机普及率非常高,手机通讯信号已覆盖至偏远农村。而相比之下,如果在美国,离开纽约市区,开车半小时后手机就会没有信号,原因就在于美国移动通信企业无法从偏远地区信号铺设中获得利润,进而影响整个移动通信行业的创新发展,甚至影响手机市场发展。

  其次,合理引导管理垄断行业,有助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从我国电力、移动通信等垄断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我们还可以得出:垄断不仅有创新优势,还可以借助规模优势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垄断企业得益于垄断地位带来的高额利润,具有技术创新优势、规模扩大优势,在合理引导下有助于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弥补完全市场竞争中市场失灵的行业,提高整体行业发展水平。垄断行业包括两类,一类是是电力、通信、石油等能够获得垄断利润的垄断行业,另一类是公共交通、医疗等定价低于成本的亏损的垄断行业。政府可以通过参与管理多类垄断企业,实现盈亏平衡,既能避免税收手段产生的过高社会成本,又能通过合理引导垄断企业创新和规模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医院。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医院应该是非盈利的。公益性是医院的最基本特征,医疗投入应主要依赖政府投入。如果政府能把石油、烟酒、盐业等专营垄断行业获得的高额垄断利润投入于公立医院,用于完善基础医疗设施建设,使公立医院真正成为完全非盈利、公益性医疗机构,那么医疗行业技术创新发展水平将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规模竞争的中国式医院管理模式值得总结

  供给侧改革模式问题具体到医疗领域,规模竞争的中国式医院管理模式值得总结。推动医院扩大规模的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方面政府投入严重不足。我国人均医疗费用支出处于3000元低位水平,而2015年居民医保补助标准仅为每年人均400元。为维持生存发展,医院通过做大做强,发挥规模效应优势,保证医疗服务总量的供给,增加自身收入。另一方面人口规模巨大。面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庞大市场,基于病患数量的庞大,只要医院扩大住院、门诊等规模,医院收入定会大幅增加。在政府投入不足的前提下,无论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都应该发挥规模竞争优势,实现收入增加,保证医院生存发展。在此基础上,医院还需要学习提高医疗技术。

  经过实践检验,规模竞争的中国式医院管理模式有利于医院生存发展,但也需要进一步调整改进。

  第一,医院定位应重视公益性,弱化市场主体性,尊重医疗行业规律。

  首先,借鉴别国及地区成功经验,医院本身不应被定位为以盈利为目的市场主体。这与意识形态没有关系,是医疗行业规律使然。从市场化程度更深的欧美国家经验来看,市场化国家的盈利医院也不到20%,英国作为市场经济历史深远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其盈利性医院占比不到7%。日本法律规定不允许医院盈利,因此盈利性医院占比为0,而香港也仅有3%。其次,医院具有多重社会组织的复杂功能性。医院同时具备科研、教学、服务、工厂、慈善、应急、军队等功能。此外,考虑到信息不对称因素,患者没有太多自主选择权而客观上只能听从医生安排,医院还担负了“类监狱”功能。最后,医院的直接产品是生命,而生命的特殊复杂性和定价规律无法与其他市场主体的产品相提并论。

  基于以上医院三个特殊性,我认为改革医院实践模式中,我们应重新定位医院的公益性,甚至可以考虑把公立医院定位为纯公益性医院。

  第二,全面市场化并不适用于医疗行业,应尊重医疗行业规律。

  由于医院的特殊性,全面市场化不能解决医院生存发展困境。我们应该尊重医疗行业规律,并以此为指导改进调整医院模式。民营医院对于改革当前医疗机构人事制度呼声颇高,但如果以人事制度为切入点,推进全面市场化医疗模式,民营医院能否承担如此庞大的需求量?仍然值得我们慎重思考。

  总结起来,供给侧改革应该以尊重规律为指导,尊重人类发展的规律,尊重市场规律,更要尊重具体行业规律。供给侧改革后,我们应该营造一种良性市场环境的氛围,无论是国有主体还是民营主体都能在市场上健康成长。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医疗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点

2.供给侧结构改革什么意思

3.谈一谈对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认识

4.2017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落实与行动

5.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及建议

6.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改革

7.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附原文】

8.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税收政策

9.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原文

【医疗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点】相关文章:

协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劳动关系的策略论文05-07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物资采购及库存管理论文10-05

教育供给侧改革下大学英语教改路径论文07-30

供给侧改革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研究论文07-08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模式研究08-03

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探究论文06-17

什么是“供给侧”领导力?11-04

政治经济学视角供给侧改革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建议论文05-08

最新电子商务治理供给改革11-01

医疗结构质量管理规范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