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涨价方案最新解读

时间:2020-11-11 13:16:39 职场动态 我要投稿

2014北京地铁涨价方案最新解读

  一、公共交通快速发展,方便市民出行

2014北京地铁涨价方案最新解读

  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公共交通发展,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2007—2013年,全市累计投资2429.5亿元,投入补贴958.6亿元,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由5条142公里增加到17条465公里,运营里程增长2.3倍,地面公交运营线路由 644条1.74万公里增加到813条1.97万公里,运营里程增长13.2%。2013年,本市公共交通年客运量达到80.4亿人次,其中,轨道交通 32亿人次,地面公交48.4亿人次,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46%,比2007年提高了11.5个百分点,公共交通已经成为广大市民的主体出行方式。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对方便市民出行,缓解交通拥堵,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票价政策需要适应公共交通发展要求

  价格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票价作为引导公共交通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需要适应公共交通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本市进行了4次地铁和公交票价的调整,分别是1991年、1996年和2000年和2007年,基本是每4-7年间调整一次。近年来,随着城市和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公共交通出行总量、结构以及运营成本发生了巨大变化。票价政策需要适应公共交通发展的形势和要求,进行必要的调整。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一)价格政策需要不断适应公共交通网络化运行要求。2007年以来,北京公共交通发展提速,路网规模不断扩大,公共交通网络构建加快,以单一票制为主的票价体系难以有效适应公共交通网络化运营需求。从轨道交通方面看,乘客在路网中的乘车距离从最短的400米到最长的88公里相差200倍,但所付票款相同;从地面公交方面看,目前市区地面公交65%左右的线路执行每人次1元票价,这些线路最短的2.5公里,最长的31公里,相差12倍,所付票款也相同,不能体现多坐多付费的规律。同时,地面公交中市区与市郊线路之间票价不统一,计费方法不统一,如:计程票制中,市区线路按12公里1元起价,每增加5公里加价0.5元计价,而市郊线路有按10公里1元起价,每增加10公里加价1元计价的,还有按10公里2元起价,每增加5公里加价1元计价的。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郊地面公交线路的逐步完善,市郊线路票价高于市区线路、同城不同价的问题日益显现,社会各方面对此意见较大。

  (二)公共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和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本市票价政策已7年未做调整,票价与成本的差距日益加大。2013年北京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人次票款收入占人次总成本的 16%和22%,比2007年分别下降了19和65个百分点。7年来,为保障公共交通运力和服务,政府用于公共交通的补贴资金年均增长19%,超过了财政收入的平均增幅,并呈快速增长态势。面对加快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和大气污染的要求,公共交通发展任务依然艰巨,预计到2020年将投入4000亿元用于轨道交通网络建设,五环内地面公交将全部更新为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非空调车全部更新为空调车,线网优化调整、公交专用道施划、场站建设、接驳换乘等能力建设也将进一步加快。在现行价格政策下,公共交通运营依靠财政补贴,建设发展也靠政府资金投入,公共交通运营企业自主经营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不足,影响社会资本进入公共交通领域,不利于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和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

  (三)公共交通系统整体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地面公交优势在于站点密、进出站便利,轨道交通优势在于准时、快速,两者之间既有互补关系,也有一定的竞争关系,因此,要促进系统效率的充分发挥,就要有效衔接好不同公共交通工具的票价政策。目前,北京公交与地铁票价不衔接,地铁短距离出行占比较高,长距离出行地铁票价比公交还低,地铁对公交分流作用明显,票价在引导市民合理选择出行工具中的杠杆作用不明显。2013年,轨道交通全网日均客运量达到875万人次,日最高客运量超过1100万人次,出行距离在5公里以内的乘客约占10.8%,10公里以内的约占32.7%,75%的线路高峰小时满载率超过100%,最大满载率超过130%,10条线路的54座车站在工作日早、晚高峰都要采取限流措施,站内车内环境拥挤,安全风险进一步增加。而地面公交年客运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013年客运总量比2009年(高峰年)下降了6.4%。

  综上所述,适当调整公共交通票制票价,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交通票价机制,对促进公共交通整体运行效率发挥、服务水平提升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三、促进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鼓励和吸引公众公交出行

  本次公共交通价格调整立足于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推进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着眼于缓解首都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破解城市发展难题。主要目的是通过理顺公共交通票价机制,建立符合特大型城市现代交通体系要求的公共交通票制票价体系,促进公共交通资源合理配置,提升公共交通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运用经济手段,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增强公共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满足大众安全便捷出行需求。实现这个目标,一方面,重点要靠发展,靠持续增加公共交通供给,使公共交通更广泛覆盖、更方便可及,让更多民众能够享受到公共交通服务。而发展需要持续的投入,需要符合市场化运行要求的机制。以轨道交通为例,按照规划,到2020年本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在现有基础上还将增加一倍,四环路内公众平均步行1000米即可到达轨道交通站点,完成这个规划需要投资4000亿元左右,除了需要政府更大的投入外,更需要社会化资本的进入。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存量,就是要充分发挥现有公共交通资源的效率,激发企业和市场的活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这两个方面都需要价格政策发挥作用。

  四、公共交通价格调整继续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

  此次公共交通价格调整方案的制定主要坚持3个原则:

  (一) 坚持公益性、公平性原则。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保持公共交通领域政府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和水平。保持政府对公共交通运行的适度补贴,发挥公共交通的价格优势,引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改善交通出行结构。保持原有对老年人、学生、残疾人、解放军士兵等人群优惠政策不变,增加对公共交通依赖度较高的通勤人群的优惠政策。改变单一票制,实行计程票制,多乘坐多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