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职业选择理论认为,人在选择工作时,无论是否有意识,都会选择那些与自己独特的需要、动机、价值观和才能相“匹配”的工作。最早研究职业选择的理论之一,即所谓特性和因素理论,也许最能说明这一点。“根据这种观点,个人在必须进行职业选择时会有意识地按以下程序进行:分析自己的职业长处和短处,收集职业方面的信息,然后再作出决定。按照这种观点,人们就应当先确定自己的能力、需要、价值观,然后选择适当的职业目标,最后再选择那些最适应这些目标的职业。
约翰•霍兰德 的著作也认为职业选择是一个职业与人相匹配的过程。特别是他认为,人们在选择职业时总会表现出自己的个性。霍兰德理论按相似性把人的个性分为6类。这些类型包括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创业型、传统型。每种个性类型都各有其共同的行为偏好、兴趣和价值观。比如,创业型个性的人认为自己敢作敢为、雄心勃勃、精力充沛,而传统型个性的人则认为自己能干、讲究服从、实干和冷静。
霍兰德还认为,职业环境也可以分成6类。每类环境都受特定的个性类型支配,从反方向来说,这种环境也能强化对应的个性类型。此外,霍兰德在对个性进行分类的同时,按相应的口径把具体职业分为6类。比如说,现实型职业包括工程和建筑工作;研究型职业包括物理学和生物科学;艺术型职业包括音乐和艺术;社会型职业包括教学和政府部门的工作;创业型职业包括公共关系和广告工作;传统型职业包括管理工作。
约翰•霍兰德的主要假设之一是,“人们所寻找的工作环境应当能够使得人尽其才,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可以解决他们同意解决的问题,扮演愿意扮演的角色。”此外,该假设还认为,人们是否能在一个职业领域中稳定地工作取决于其个性类型与职业环境是否适应或匹配。比如说,社会型个性的人发现电力工程师这一职业不能使自己满意,就有可能选择其他更适合自己的、社会型导向的工作。研究表明,个性和职业环境之间的匹配可以带来很多好处,例如对工作的满意度更高、工作的稳定性增加、工作更投入。另一方面,如果个性与职业选择不匹配,人们就会改换职业。
总的说来,传统或古典个人职业匹配观的立论基础是“补充性”一致,或者说,个人与他的工作环境匹配,与在该工作环境中工作的人有共性。不过,有些研究者注意到另一种可能性,即所谓“互补性”一致,是指某个新人的性格特征和能力对已经在该环境中工作的人们的性格特征和能力能起到互补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人的力量能够在给定的工作环境中起到填补空白的作用,因此能促进整个组织的绩效。
唐纳德•舒伯所作的广泛研究也是建立在个人与职业相匹配这一概念上的。在他的模型中有一个关键的概念,即人的自我意识,即“个人对自己的看法,或者说是经过实践检验后形成的心目中的自我”。换句话说,我们的自我意识包括我们认为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能力、个人特点、需要、兴趣和价值观。
舒伯认为,由于职业可以选择,人们有可能扮演与自我意识相适应的角色。一个人在进行职业选择时也就“贯彻”了自我意识,也就是说,他或她选择的职业应该是与自我意识的主要内容相适应的。实际也是如此:人们提出自我的概念,对一系列职业形成印象和信念,然后步人与自我意识最匹配的职业领域。舒伯的观点可以用一个例子说明。一个女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有分析能力和说服能力,性格外向,对人权和社会的公正性非常感兴趣。在研究过不同的职业后,她就可能得出以下结论:从事民权法工作将最能发挥自己之长,展现她的分析能力及人际关系技巧,这个工作能使她以一种重要的方式对社会作出贡献。这个学生所选择的职业即民权法工作,就是她对自我意识的表达或贯彻。有大量证据支持以下说法,即个人所偏好和选择的职业,就是与其自我意识相吻合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