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建专业目前就业前景分析
1、了解就业形势,做好心理准备。
2005年大学生签约率仅33.7%。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00多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
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1)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2)企业接收毕业生存在政策性障碍;(3)就业市场不适应大学生就业的需要;(4)高校就业指导内容肤浅等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从地区看:东部省市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而西部不足20%;
从学历看:高职高专毕业生仍然是就业的难点和重点;
从专业看: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而一些文科专业就业出现困难。
另外,一些新情况值得关注:(一)是用人需求向重点大学集中、向研究生集中,一些地方院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二)是高校毕业生“重心”下移受阻,由于下岗失业人员、中学毕业生、农民工等涌现,一些低端岗位被占领;(三)是研究生就业率出现下降的趋势;(四)是近年来待就业毕业生有增加的趋势;(五)是社会的有效需求赶不上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
2、熟悉就业方式,做好应对准备。
(熟悉就业方式,为以后自己的职业发展提前做好准备,提前进入竞争状态。)
(1)传统就业方式:
中国的社会处在重要的转型变化中:由计划经济转向“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这个过程是一个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的过程。在就业市场上,我们可以按大的方面对各种利益单位归类如下:
①.公务员(含事业单位)②.垄断行业国企③.竞争行业国企
④.外企⑤.民营企业
(2)时下新的就业方式:
①当村官。比如今年北京高校有60名大学生到郊县当村官。
②支援西部。
③到小城市、小县城就业。由北大经济学院对2005年全国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同时显示: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已经开始由大中城市向小城市、县城转移。而家庭住址在大中城市、家庭人均收入高、家庭社会关系广泛的大学毕业生更容易找到工作。
④自主创业。据SOHU网教育频道的一项调查显示:1995年,我国大学生创
业在每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式中占的比重不足3.6%,而最近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大学生就业方式中,自主创业已经达到12.7%。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这种“非常规”的就业模式。
3、看清“就业难”真相,做好自身建设准备。
(1)招聘企业不招应届毕业生,需要有工作经验的人才。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
①好利来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每年招收的1000名员工中,只有40名是大学应届毕业生;
②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的代表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我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
(2)大学生综合素质不合格,达不到应聘单位要求。
①成绩不合格,没有取得相应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外语、计算机没有通过相应的等级考试。
比如现在很多企业招聘时都需要通过英语六级考试。
②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不能吃苦耐劳,没有奋斗拼搏精神甚至生活习惯不好。
首联商贸集团去年准备招聘10名大学毕业生,但在200多名应聘大学生中只招到2名合格者。麦当劳的代表说,他们接收的大学毕业生都必须经过基层锻炼,在实习期都要安排最难的活给他干,如先到前厅去端盘子、刷厕所等。但往往是,实习三天后就有人因为吃不了苦,而被淘汰,淘汰率高达50%。
③大学生就业后稳定性差,是造成企业不愿意接收大学生的另一重要原因。
企业接收大学生后一两年内流失率在30%以上的达到被调查企业总数的50%。“我爱我家”、“华联印刷”等企业接收的大学生流失率高达70%,甚至像联想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也认为他们为大学生高流失率“交的学费太高”。
(3)大学生需具备怎样的综合素质?
我们通过上网及查阅有关资料:最受招聘单位欢迎的毕业生应具有的素质:
1:冷静、自信、应变能力强。
2:有较强的与人沟通能力。
3:有协作精神和协调能力。
4:有工作热情,能带动其他人。
5:思想品德端正,诚实可靠。
6:有一技之长。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招聘单位对个人综合素质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应聘者拥有优良的专业技能,更要求应聘者具有良好的品格和沟通合作能力。
4、找准兴趣所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1)你了解自己吗?你的兴趣是什么?。
(2)你了解土建专业吗?了解土建专业的就业方向吗?
二、大学四年学习规划
培养学习的能力,多从事各方面的活动,全面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多参与各项竞赛活动,多参加社会实践,多拿下各种证书,从而以雄厚的实力迎接就业压力的考验,从而成功就业。
比如:。毕业生在找工作时,用人单位常常要求面试者现场演示CAD图形的绘制,但是有很多学生并不会做。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 CAD制图是一项基本技能,工作时常常会用到。
三、新时代的人才观和择业观
人才:各方面能力突出,具有实战经验,具有强的适应能力;具有外语能力,与人沟通交际能力;拥有优良的专业技能,更要求应聘者具有良好的品格和沟通合作能力
择业:随着社会分工的多样性,每个人毕业的时候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铁饭碗”已越来越少;跳槽很正常,选择到能发挥你能力的地方和职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