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年前,有一个笑话,说是在广东丢一个砖头,砸中的十个人中,有九个是老板,还有一个人正准备注册公司,可见,这经商之风之热。近年来,更是遍地公司的名称,随着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全民创业的口号流行于每一个城市,身逢此时,一时之间有很有的人注册公司,找个项目做,大家都成了老板。现在的老板几乎成了社会语,不仅政府的公务员称自己部门的领导这样叫,连大家叫收破料烂的也必称“老板”,老板一词盛行天下。
是老板就很风光么?如今的老板们都在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在这里我指的是一些小老板,这个阶层的老板就像是商海中的小虾米,生命力顽强且数量多,一年的销售在百万左右的,甚至于五十万左右的,现在的商场,大家都是拼命撑着,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一句话,社会的飞跃发展,全球化信息化扑面而来,迫使中国的很多人投入商海,一些老板,甚至于是准老板们大量产生,商机面前,人人平等,不同的层面在做着不同的事情,找项目,找产品,求合作,求融资,老板们忙得很,在大的层面上,中国的老板们大多数是处于创业期,这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
创业就是打基础,创业就像是一颗种子,尽管种子优良,但是在生长的过程中,它必然到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少是哪一个都不行,在这个创业的过程中,核心就是介业项目的未来前景,这是一个不受自然污染,处于目标真空状态下的一个核心,因为,它可以做很非常大,它是一个无限极,在创业者(也就是老板)的心目中。
老板在创业,他在组建一个团队或是注册成立一家公司时,他会把这种对项目的忠诚和狂热传染给他的团队和他公司的员工,说好一点,这就是公司战略和目标。
如今,这样的公司实在是太多了,因为平台和起点不一样,有的看起来公司很大,有的公司很小,有的公司人多,有的公司人少,但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处于创业期的公司都是靠月业绩生存,有的可能长一点,但是它的生命周期是一致的。
在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老板了,创业期的老板心态真的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对项目的未来的憧憬,对同行竞争的轻蔑。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对公司策略的放心,同时,他又很矛盾,对业绩成否的担心,对团队能力的怀疑,对计划进度的忐忑,对生存压力的忧心,他既希望能一夜成功,又担心自己做的并不是很完美,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和人来帮助自己实现项目在价值上的飞跃?
老板会天天在想,既痛苦又期待。
老板在创业,带着一群人在一起创业。
但是,员工是否也要跟着老板一起创业呢?这个问题好像没有答案,公司之间的生存都是很平常,一家刚破闭,别一家就是忙着开张大吉,甚至人员,跳槽也好,离职也罢,辞退也行,人才的流动催生了档案保管和人才市场的繁荣,只知道近年来的人才市场是人财两旺,特别是营销方面的人才永远是不够的,看来,事情总是要靠人去做的。
公司是老板开的,老板在创业,是否员工也要跟着老板创业?好像是这么一个道理,老板是主动创业,员工是被动创业,大家走到一个屋檐下,一起发展,创业期的老板们常说,锅里有,碗里才有,大河满,小河才不干,话是这个话,理是这个理,仔细想想,我觉得这还是要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诠释,可能意思更清楚一点。
老板创业,员工也要跟着创业,这是一个伪命题。首先老板是主动式,员工是被动式,老板是股权所有者,员工则是绩效考核定薪酬,员工对于创业的公司大约要分成三类的:员工找工作求职这是一种职业行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创业的心理准备,每一个员工都希望有一个稳健的发展平台,可持续和有自己的发展空间,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这也与创业的心态是不相同的。有的老板要求员工与自己一起奋斗,打出的天下大家都有分,多好的项目,多好的前景,只是员工是否真的愿意呢?肯定有一部分员工是不愿意的,这如同让没有成家的人,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另外,也有一部分员工会选择创业,但这个创业是一个泡沫创业,这一部分员工主要是在检验项目的前景和自己实践的成功与否,因而,他们可以敏感的感觉到机遇害和风险是共存的,创业期限的项目消费者或是投资商认同的不多,但是一旦认同,就好像老房子着火一样,势不可挡,因此,这一部分员工是可以与创业老板共同走过一段时期的,但是这一部分员工是职业化和现实一派,他们具有务实和肯干的角色。另一部分员工很少,极少,是愿意与老板一起共进退的,这一小部分员工对于老板或是公司(项目)的情感很特殊,一则可能是个人很认同这个项目和未来的发展空间,二则可能是与老板的利益共同体,或与项目本身有一定的资源,或是老板承诺未来的利益分配,三则是想做老板的人,因为,只有想做老板的人,才能在项目的前景上看得远一点,或是在这个项目上学习经验,或是通过公司这个平台构建自己的未来平台。
因此说老板在创业,员工是不可能跟着老板创业的。
那么,创业期的老板如何让自己的员工也变成为创业中的一分子,共同为项目和公司的未来发展尽心尽力呢?我个人认为,这一定要因人而宜,因事而论。首先,员工忠诚于公司是不容置疑的,不管是在成熟的公司,还是在创业期的公司,择人标准应当是一样的,公司是要有自己的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的,老板的高度决定着员工的发展和心态,不要只要求员工是一流的人才,因为老板是三流的,手下的员工也不可能是一流的,韩信用兵,是多多益善,这是识人知用,可是,作为一个公司的所有者,虽然小,可也是鸡头,决策一个方向,光凭战术是不远远不够的,老板是否能创好业,其实的投票权在于员工。员工认同老板的创业理念,好办,不认同,也不因勉强。如果老板处于创业草创(盈亏点以下),员工的素质和经营策略上就更加要精密和统一,在工作上以草创心态做事。如果老板是处于创业再发展,那么公司的制度和管理就要具体和可执行性,培养员工主动型做事。
创业不创业不重要,关键是老板和员工心里不能胡涂,延伸一下思维,中国古代有官和吏之分,在现代被一些管理者推崇的英国和印度等国的文官体系,这与创业话题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话又说回来,每个公司其实都是在创业之中,市场总是随着需求在变化和发展,世界500强的排名总是在动态的变动,传承的是品牌和文化,变动的总是股权和策略,实力只是在某一个层面上才能体现,连微软的比尔盖茨同志都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我们的企业家们都更没资格骄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