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培养创新人才尚需时日

发布时间:2017-11-05 编辑:1018

  “钱学森之问”引发深层思考

  明后天,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的自主招生笔试将先后进行。自主招生的初衷是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似乎众所周知,但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在钱老远去之后,仍迫切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共同破解。

  疑问一:创新人才能教出来吗?

  如今,说到高校自主招生,必然会和创新人才培养联系起来。媒体报道中少不了“高校青睐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最吃香”之类的话语,也有人将创新型人才和偏才怪才划上等号。“实际上,许多人连创新人才究竟是什么人都没搞清楚!”一位教育专家直言,“创新”成了随便可以扣到学生头上的帽子,最重要的前提还是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好。

  上海东北部地区一位名牌高中校长坦率地说,当下教育的问题是过度教育,学生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就被剥夺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认知世界的机会,忽略了自由的思想和不拘小节的人格。“创新已经没有营养丰富的土壤和生长发育的外部条件。”

  疑问二:招生环节能否去掉功利性?

  “现在的家长和学生更关心的是学习带来的好处,而不是知识的本身。”一位高三班主任老师告诉记者,高考也好,自主招生也好,学习成绩都是绕不开的一道坎,这从自主招生笔试仍以文化课考试为主可以看得出。许多知名高校的自主招生选拔已经蜕变为一场“掐尖”比赛。

  由于招生考试已经成为教育的指挥棒,要去除教育中的功利性,更重要的在于考试选拔制度的改革。“教育者应量‘心’裁衣,走进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少关注成绩的差距,多关注个性的差异。”

  疑问三:创新人才培养光靠学校行吗?

  沪上某知名高校招办主任曾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上海在高校自主招生方面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人们对自主招生的看法也在发生积极变化。前不久,复旦大学公布的一项跟踪调查显示,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质量是好的,他们在大学中的学习表现优于高考录取的学生。当然,未来的路还很长,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位教育界人士认为,“现在谈到教育,往往更多地强调学校的责任,这是非常不公正的。学校只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栏目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