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思想,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的基本共识。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的伟大实践中,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必须对学生未来发展负责的思想,正在逐步深入人心。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怎样使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同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结合起来?为此,我们面临一个重要问题——实施职业生涯教育,实现学会生存的教育理想。
在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条件下,经济快速发展并不能根本改善严峻的就业形势;同时,在知识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下,社会产业结构、行业内部技术结构、企业等组织机构内部的职业岗位结构、以及劳动者的工作形态都在迅速变化。
各级各类学校的毕业生终将迈入劳动世界,他们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工作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必然成为其生存发展的立身之本、幸福之源。因此,学生能否有效地了解、适应、胜任劳动世界的要求,进而顺利走上社会,服务社会,必然成为考察教育改革成果、衡量学校办学方向和检验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事实说明,全面推进实施职业生涯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社会形势呼唤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生涯教育
十六大之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解决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就业是民生之本”,“打赢世界上最大的就业战争”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为此,学校教育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了解国家就业形势有助于理解实施就业导向教育的社会意义。
1、我国劳动力市场格局中的供给总量与实际需求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2003年我国总人口为12.9277亿人,而与我国国土面积相近的美国2000年仅有人口2.814亿。中国人口不仅比美国人口多出10亿,而且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很大,“一年就生出一个澳大利亚,一年半就生出一个加拿大”。如果说就业是世界性的话题,那么,庞大的人口数量决定中国的就业形势必然会更为严峻。
人口基数大,法定劳动年龄比重大,决定了我国劳动力总量也十分巨大。在劳动力总量巨大的同时,劳动力的增长速度也很高。1995年末,我国劳动力资源总量为87242万人, 2000年末上升到95651万人,增加了8409万人,年均增长速度为1.9%,年均增加人数约1682万人。而且,这种趋势还在继续发展,未来20年,中国劳动力总供给量都在高峰期。
从新增劳动力来看,目前我国正处在劳动年龄人口增加最为迅速的时期,最新的人口预测表明,2003年是近几年新增劳动力最多的一年,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净增1300多万,而且,劳动年龄人口的增加趋势还将持续8-10年左右的时间。这必将加重就业市场的消化能力。
在劳动力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由于知识和科技比重的不断提高,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渐减少,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逐渐减弱。就业弹性是国民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岗位增长的一个指标。在同样经济增长速度下,就业弹性越大,所能够带来的就业岗位就越多,反之则越少。
20世纪80年代, 中国就业弹性平均值为0.32,到了90年代,就业弹性下降幅度很大,仅为0.11。因此,1990年到2000年,虽然中国保持了相当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是全国每年实际净增加的就业岗位平均只有700万个左右。尽管2001年全国实际净增加的就业岗位为940万个,已经达到1990年以来的高峰,但也不到20世纪80年代平均水平的一半。
2、全国城镇劳动力的供给总量与实际需求
城镇劳动力供求关系的矛盾与全国劳动力市场状况的反映十分吻合。2000年城镇劳动力供给总数为1665万人,而当年城镇劳动力需求总数为1009万人,劳动力过剩数为656万人。与1995年、1998年的数字相比,过剩数明显增大。
随着国企改革步伐的加快,下岗人员增多,城镇就业的压力必然进一步加大。1998-2000年的3年间,全国共新增下岗职工2032万人。下岗职工占职工数的比重逐年上升,城镇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大。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下岗与失业统计并轨等原因,预计今后几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有可能进一步上升。
3、全国农村劳动力的供给总量与实际需求
我国是农业大国,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劳动力基数巨大,8亿多农村人口中有农村劳动力4.98亿(发达国家农业人口一般占总人口的10%以下);而且每年新增人口的绝大部分也在农村。
全国现有耕地19.23亿亩,若按人均耕种1公顷的理想规模效益计算,只需劳动力1.3亿,再加上林牧渔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农业部门的劳动力需求量仅为1.5亿。另一种数据是,如果按照世界平均的农业生产率大致推算,我国的种植业最多只需要4000万到5000万人。伴随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必然越积越多。
2001年,我国农业GDP份额已经下降到15.2%,而农业就业比例仍高达50%。这便出现了70%的农业人口创造的财富只占GDP的15%的尴尬局面。[3]出路只有一个: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
按照“十五”计划的数字,“十五”期间,我国将有4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这相当于“十五”初期我国城镇从业人数和职工人数的18.87%和35.71%。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范围流动,一方面加快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对城镇现有就业岗位的争夺。
4、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的供给总量与实际需求
高等学校的毕业生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比例应当最大。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等学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同时,社会需求总量没有明显增加,供需关系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压力十分明显。
2003年是我国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也是历史上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全国高校毕业生212.2万人,其中研究生12.1万人,本科生91.9万人,专科生108.2万人,和2002年相比,毕业生总数增加67万人,增长46%(其中,研究生增加3.26万人,增长37%;本科生增加28.3万人,增长45%;专科生增加35.5万人,增长48.8%)。
同期高校毕业生需求状况是:研究生的需求依然旺盛;本科生需求大体持平,但地区差别明显;专科(高职)毕业生的需求明显不足,全国专科(高职)毕业生平均供需比约为1:0.37。经过多方努力,截止同年9月份仍有64万左右的毕业生尚未找到工作岗位,其中研究生约有0.85万人,本科生约有15.6万人,专科生约有48万,专科生占待业毕业生总人数的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