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介绍

发布时间:2017-07-27 编辑:bin

  地球与环境学院始于1950年的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地质科,1955年更名为合肥矿业学院后,设立了地质系。1956年学校搬到合肥,1958年学校改制为教育部直属的合肥工业大学,地质系先后设置了放射性地质、地球物理勘探、地质普查与勘探、水文地质、金属非金属地质和煤田地质等6个专业。1973年9月合肥工业大学地质系的煤田地质暨勘探专业迁至淮南煤炭学院的地质系。地质系是学校最早设立的系部之一,经过60多年的建设发展,学院已成为教学质量高、科研实力强、办学特色鲜明的学院之一,并逐渐成为国内同类高校中综合实力较强,办学声誉良好的学院之一。

  学院设有地质资源与工程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和水资源与规划系3个系,下设地质工程、环境工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4个本科专业,学院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249人,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143人。

  地质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和安徽省高等学校示范本科专业,环境工程专业为安徽省环境学科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地质工程和环境工程2个博士点,2009年获准设立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地质工程、环境工程学科同时具有招收高校教师在职申请硕士学位的资格。环境工程和地质工程学科为安徽省省级重点学科。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实验室是省重点实验室。由柴登榜老先生倡导成立的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挂靠在我院,是我们与全国各地矿井地质工作者和校友们联系的桥梁。

  学院现有教职工59人,专任教师49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4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0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25人,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人,安徽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人。两院院士常印佛教授、中国科学院应用遥感研究所毕思文研究员等8人受聘为我院兼职或客座教授。

  学院始终保持一支实力较强的科研队伍,先后承担了国家多项科技攻关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成绩十分突出,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近20项,取得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及校级教学成果奖4项。

  “十五”以来共承担科研项目460余项,其中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95项,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科研成果鉴定30项,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6项,申请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8项。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00多篇。学院设有基础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等综合实验室,总面积约2800m2,实验设备固定资产1400万元,拥有各类实验设备1800台(件、套),大型仪器设备40台(件),如瓦斯动力作用模拟装置、水动力模拟系统、压汞仪、比表面积测定仪、凯式定氮仪、矿井地震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激光粒度分析仪、GPS接受系统等先进仪器设备,为学院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几十年来,已培养本、专科毕业生7000多人,研究生500 余人。毕业生主要分布在煤炭、地矿、测绘、环保、城建、水电、交通等行业和部门。许多毕业生已成为所在单位技术骨干或高层管理人才,我院校友彭苏萍教授于 2007年12月荣中国工程院院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职的教授、研究员及教授级高级工程师350余人,企业与政府厅局级高层管理人员、高校校级领导等60余人。历年来,我院的各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应届毕业生研究生考取率一直位居学校前列。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