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简介

发布时间:2017-06-10 编辑:bin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成立于1993年,它的前身是北京农业大学畜牧学系,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1921年,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就设有畜牧学科;1923年,北京农业专科学校改为国立北京农业大学,其畜牧学科改为畜牧学系,这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畜牧学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对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北大学三校的农学院与辅仁大学农学系合并成立了北京农 业大学,北大、清华、华大三校的畜牧学系合并成为北京农业大学畜牧学系。1993年,根据学科发展需要,经农业部批准,在原北京农业大学畜牧学系的基础 上,组建成立了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从1921年北京农业专门学校畜牧学科至今,先后有崔步瀛、张贽、汪国舆、吴仲贤、张仲葛、汤逸人、安民、吴常信、张沅等教授任系主任,1993年起由吴常信教授担任院长。

  学院本科教育设“动物科学”、“草业科学”等两个本科专业;研究生设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草业科学和畜牧生物工程4个硕士专业,以及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和草业科学3个博士专业;有畜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个。拥有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和草业科学三个国家重点学科。

  学院现有教师12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教授和研究员30人,副教授和副研究员42人;博士生导师27人,硕士导师40人;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第二层专家4人。具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2个。

  学院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2个国家级中心——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家禽测定中心,1个国家级野外站——河北沽源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有动物遗传育种、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和草业科学 3个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还有5个部级研究中心——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农业部饲料效价与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农业部家禽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和农业部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有教学实验中心1个,校内实习基地10个,校外实习基地18个,其中。此外,2个国家一级学会秘书处(中国草学会和中国马业协会),10个二级学会秘书处(世界家禽学会中国分会、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动物数量遗传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养牛学分会、养猪学分会、动物繁殖学分会、草坪专业委员会、种子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和青年工作委员会)挂靠本院。这些中心、实验室、野外站、实习基地和挂靠学术团体,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保障。

  学院始终围绕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科学研究。2005年,项目总经费额 4394万元。“十五”期间,本院共承担科研项目200余项;承担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科技部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重大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22多项;国家科技攻关等省、部重点项目20多项,国际合作项目13项,其它项目100多项。已经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7项,登记动植物新品种3项,申请发明专利35项。

  改革开放以来,学院已派出学生和访问学者60多人,到10多个国家进行学习和合作研究。目前学院与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新西兰、韩国、日本等国的10多所大学保持着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