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科研实力介绍

发布时间:2017-11-25 编辑:

 

  中央民族大学是党和国家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高级专门人才而创建的高等学校,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有56个民族师生的国家重点大学。学校的历史可追溯到1941年10月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延安民族学院。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在北京设立中央民族学院。1951年6月11日学校举行开学典礼。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李济深,政务院副总理董必武,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央民委主任李维汉,教育部部长马叙伦等出席了典礼。1952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及中国科学院等相关院所的师生并入中央民族学院,使学校大师云集、人才济济,铸成了深厚的学术根基和鲜明的办学特色。1978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行列,2004年国家把中央民族大学纳入“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行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任国家副主席的乌兰夫是首任院长,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任副院长和名誉校长,现任校长为鄂义太教授。进入21世纪以来,中央民族大学确立了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定位。在国家民委、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学校各族师生正抓住机遇、突出特色、强化服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一、学科建设和科研队伍
  学校创立之初,中央政府即选调了一大批学界名流来校任教。根据中央政府的指示,当时,全国从事历史、语言、文化和社会学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学者汇聚到中央民族学院。他们当中有潘光旦、吴文藻、杨成志、伯赞、翁独健、吴泽霖、冯家昇、于道泉、王静如、闻宥、费孝通、林耀华、傅乐焕、马学良、王钟翰、陈振铎、陈述等一批著名学者,使学校成为国内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语言学、民族史学等领域学术权威的荟萃之地,确立了学校的民族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族史学等民族类学科在全国学术界的领先地位。
  经过50多年的建设发展,学校围绕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需要,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已发展成为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体、民族类学科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学校现有18个学院、3个系和1个预科部,有覆盖10个学科门类的55个本科专业、2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6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学校的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学科具有雄厚的实力和特色优势,不仅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而且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民族史、宗教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生态学等学科也得到快速发展并具有广阔的前景。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民族成分众多的科研队伍。该队伍组建以来就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民族广泛,现有包括汉、蒙、维吾尔、藏、壮、回、满、苗、朝鲜等40多个民族的科研人才;二是结构合理,在年龄结构上既有硕果累累的老专家,又有大批的后起之秀——中青年学者;三是学科分布多样性,民族学科优势突出。学校现有(2007年)教职工1967人,其中专任教师1003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达到47.5%,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达到63.1%。学校目前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评议组、全国地方志领导小组、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上海合作组织中方教育咨询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国家学科规划和评审机构成员18人,双聘院士2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6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3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6人,学校特聘教授3人,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教学带头人82人。他们具有良好的治学精神和学术风范,在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上成就卓著。除老一辈专家教授外,中青年教师刻苦钻研,迅速成长,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一些教师获得了富布赖特基金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等,不少人被评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青年学科带头人并进入国家百千人工程和北京市跨世纪社科百人工程。
  学校科研团体活跃,学术氛围浓厚,现有各种研究机构50多个。这些研究所科研力量雄厚,学术梯队结构合理,集中了一批国内研究民族学与人类学、民族语言、民族历史、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著名专家、教授。对于这些研究所,学校采取院系合一的方式予以重点扶持,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保证了学科研究队伍和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中央民族大学科研实力介绍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