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7考研的到来,各地院校的考研大纲也开始公布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2017年复旦大学中西医综合考研大纲的相关信息,欢迎大家的阅读。
Ⅰ考试性质
中西医综合是为复旦大学招收中西结合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目的在于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中西医结合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Ⅱ考查目标
中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不包括针灸学)、中药学、方剂学、诊断学基础(不包括影像诊断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五部分。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西医结合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基础理论、常用药物和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诊治规律等知识,准确地运用科学术语表述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不同的药物、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
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辨证、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中医基础理论25题
中药学25题
方剂学25题
诊断学基础25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50题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1~130小题,每小题2分,共260分
X型题131~15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Ⅳ考查内容
一、中医基础理论
(一)绪论
1.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
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即对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统一性的认识,体现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方面。
(2)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证的概念,辨证与论治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含义及运用。
(二)精气、阴阳五行
1.精气学说
(1)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
(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的运动与变化,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3)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对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对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2.阴阳学说
(1)阴阳的基本概念及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的含义及其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
(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并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3.五行学说
(1)五行的基本概念。
(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的特性及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与归类,五行的生克、制化和乘侮。
(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五脏与形体、官窍的关系,并将自然界的变化与脏腑形体官窍联系起来,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与传变,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4.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特点及综合运用。
(三)藏象
1.藏象与藏象学说的含义,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及主要特点。
2.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各自的共同生理特点及区别。
3.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4.六腑的生理功能。
5.脑、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6.脏腑之间的关系:脏与脏之关系,包括心与肺、心与脾、心与肝、心与肾、肺与脾、肺与肝、肺与肾、肝与脾、肝与肾、脾与肾的关系;脏与腑之间的关系,包括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的关系;六腑之间的关系。
(四)气、血、津液
1.气
(1)气的基本概念。
(2)气的生成。
(3)气的生理功能。
(4)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气机的概念及气的升降出入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体现。
(5)气的分布与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概念、组成、分布与主要功能。
2.血
(1)血的概念及生成。
(2)血的功能及运行。
3.津液
(1)津液的概念及功能。
(2)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脾、肺、肾及三焦在津液代谢中的作用及调节机制。
4.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1)气和血的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母。
(2)气和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化)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
(3)血和津液的关系:津血同源。
(五)病因与发病
1.病因
(1)中医学病因分类的沿革及中医认识病因的方法。
(2)六淫的含义,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六淫外感与内生五邪之区别。
(3)风、寒、暑、湿、燥、火六yin病邪各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4)疠气病邪的含义及致病特点。
(5)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及致病特点。
(6)饮食不节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
(7)劳逸损伤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
(8)痰饮、淤血、结石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其致病特点。
2.发病机制
(1)邪正与发病:邪气和正气的概念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中的关系。
(2)内外环境与发病的关系。
(六)病机
1.病机的概念及其层次。
2.邪正盛衰病机
(1)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虚实变化: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由实转虚;因虚致实;虚实夹杂等。
(2)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转归:正胜邪退,邪胜正衰,邪正相持,正虚邪恋,邪去正不复。
3.阴阳失调病机
(1)阴阳失调病机的概念。
(2)阴阳失调病机的内容: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亡失等病机的概念、特点、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4.气血失常病机
(1)气血失常病机的概念。
(2)气血失常病机的内容
气的失常:气虚、气机失调(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血的失常:血虚、血瘀、血热;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气血不荣经脉等场机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5.津液代谢失常病机
(1)津液代谢失常病机的概念。
(2)津液代谢失常病机的内容:津液不足,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失调,津停气阻、气随液脱、津枯血燥、津亏血瘀等病机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6.内生五邪病机
(1)内生五邪病机的含义。
(2)内生五邪病机的内容:风气内动(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血燥生风)、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等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7.脏腑病机
(1)脏腑病机的概念、脏腑病机学说的形成及沿革。
(2)五脏的阴阳气血失调:心阳心气的失调、心阴心血的失调,肺气的失调、肺阴的失调,脾阳脾气的失调、脾阴的失调,肝气肝阳的失调、肝血肝阴的失调,肾的精气不足、肾的阴阳失调等病机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3)六腑功能失调病机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4)奇恒之腑脑、髓、骨、脉、女子胞等功能失调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七)防治原则
1.预防
(1)未病先防: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防止病邪侵害。
(2)既病防变:早期诊治,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2.治则
(1)治则的概念、治则与治法的关系。
(2)治病求本:标和本的含义,治病必求于本的重要意义,正治与反治的含义及其适应范围;治标与治本的运用方法及其适应范围: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
(3)扶正与祛邪的基本概念、适应范围及其应用原则和方法。
(4)调整阴阳:调整阴阳的概念和原则,损其偏盛的基本方法及其适应范围,补其偏衰的基本方法及其适应范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阳中求阴,阴中求阳等法则的含义及应用。
(5)调整脏腑生理功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6)调理气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7)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含义及其运用。
二、中药学
1.中药、中药学、本草的概念,中药学的发展概况,历代本草学的主要成就及其主要代表作。
2.道地药材的概念、产地与药效的关系,研究道地药材的方法及目的;适时采集中药的目的,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和主要方法。
3.中药药性、药性理论的概念;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的概念,确定的依据,所代表药性的作用及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中药毒性的概念、中药中毒的原因,以及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4.中药配伍的概念、目的与方法,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证候禁忌、服药时饮食禁忌的概念及内容,中药剂量的概念及确定中药剂量的依据,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及根据病情、剂型不同的服用方法。
5.临床常用各类(按功效分类)药物的概念、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证、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
6.下列临床常用250味重点中药药用部位的来源、药性、功效、主治病证、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及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1)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防风、荆芥、香薷、羌活、白芷、细辛、苍耳子,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葛根、柴胡、升麻、蔓荆子。
(2)清热药:石膏、知母、栀子、天花粉、芦根、夏枯草、决明子,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白鲜皮,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鱼腥草、射干、山豆根、白头翁、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蚤休、土茯苓、熊胆,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水牛角,青蒿、地骨皮、白薇。
(3)泻下药:大黄、芒硝,火麻仁,甘遂、巴豆、牵牛子、大戟和芫花。
(4)祛风湿药:独活、木瓜、威灵仙,秦艽、防己、蕲蛇,桑寄生、五加皮。
(5)化湿药:苍术、厚朴、藿香、佩兰、砂仁、白豆蔻。
(6)利水渗湿药:茯苓、薏苡仁、泽泻、猪苓,车前子、木通、通草、滑石、石韦、瞿麦、萆薢,茵陈蒿、金钱草、虎杖。
(7)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花椒、丁香、高良姜。
(8)理气药:橘皮、青皮、枳实、枳壳、木香、香附、乌药、沉香、檀香、川楝子、薤白。
(9)消食药:山楂、莱菔子、鸡内金。
(10)驱虫药:使君子、苦楝皮、槟榔、雷丸。
(11)止血药:大蓟、小蓟、地榆、槐花、白茅根、苎麻根,白芨、仙鹤草,三七、茜草、蒲黄,艾叶。
(12)活血化瘀药: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五灵脂,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鸡血藤、牛膝、王不留行,血竭、土鳖虫、马钱子,三棱、莪术、水蛭、斑蝥、穿山甲。
(13)化痰止咳平喘药:半夏、天南星、禹白附、白芥子、旋覆花、白前,浙贝母、川贝母、瓜蒌、胆南星、桔梗、竹茹,苦杏仁、紫苏子、百部、桑白皮、葶苈子、款冬花、紫菀、白果。
(14)安神药:朱砂、磁石、龙骨、琥珀,酸枣仁、柏子仁、远志。
(15)平肝息风药:石决明、牡蛎、代赭石,羚羊角、牛黄、钩藤、天麻、地龙、全蝎、蜈蚣、僵蚕。
(16)开窍药:麝香、石菖蒲。
(17)补益药: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鹿茸、yin羊藿、杜仲、续断、菟丝子、巴戟天、补骨脂、紫河车、肉苁蓉、蛤蚧、冬虫夏草,当归、熟地黄、何首乌、白芍、阿胶,北沙参、南沙参、麦门冬、天门冬、玉竹、石斛、百合、黄精、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龟甲、鳖甲。
(18)收涩药:五味子、乌梅、诃子、肉豆蔻、赤石脂,山茱萸、覆盆子、金樱子、莲子、芡实、椿皮、桑螵蛸、海螵蛸。
(19)涌吐药:常山。
(20)攻毒杀虫痒药:硫黄、雄黄、蟾酥、蛇床子。
(21)拔毒化腐生肌药:升药、炉甘石、硼砂。
7.下列临床常用120味非重点药物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及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1)解表药:藁本、辛夷、葱白,淡豆豉、浮萍。
(2)清热药:淡竹叶、密蒙花,秦皮,穿心莲、野菊花、白花蛇舌草、败酱草、红藤、马勃、马齿苋、鸦胆子、漏芦、山慈姑、半边莲、紫草,银柴胡、胡黄连。
(3)泻下药:番泻叶、芦荟,郁李仁,商陆。
(4)祛风湿药:川乌、草乌、乌梢蛇、昆明山海棠,雷公藤、络石藤、豨莶草、臭梧桐、桑枝、海桐皮、海风藤,狗脊。
(5)化湿药:草豆蔻、草果。
(6)利水渗湿药:香加皮,海金沙、萹蓄、地肤子、冬葵子、灯心草,珍珠草。
(7)温里药:小茴香、荜茇、荜澄茄、胡椒。
(8)理气药:柿蒂、荔枝核、青木香、佛手、香橼、大腹皮、刀豆、绿萼梅、玫瑰花。
(9)消食药:神曲、麦芽、谷芽。
(10)驱虫药:南瓜子、鹤草芽、榧子。
(11)止血药:侧柏叶,棕榈炭、血余炭、紫珠,降香、花蕊石,炮姜、灶心土。
(12)活血化瘀药:夏天无、苏木、自然铜、骨碎补、儿茶、刘寄奴,虻虫。
(13)化痰止咳平喘药:皂荚,前胡、礞石、天竺黄、竹沥、海藻、昆布、黄药子、海蛤壳、浮海石,马兜铃、胖大海、枇杷叶、洋金花。
(14)安神药:夜交藤、合欢皮、灵芝。
(15)平肝息风药:珍珠母、刺蒺藜、罗布麻,珍珠。
(16)开窍药:冰片、苏合香。
(17)补益药:白扁豆、大枣、刺五加、绞股蓝、红景天、沙棘,仙茅、益智仁、锁阳、沙苑子、核桃仁,龙眼肉,桑葚。
(18)收涩药:麻黄根,五倍子、禹余粮、石榴皮、罂粟壳。
(19)涌吐药:瓜蒂、胆矾。
(20)攻毒杀虫止痒药:土荆皮、白矾、大蒜。
(21)拔毒化腐生肌药:砒石、铅丹、轻粉。
三、方剂学
1.方剂和方剂学的概念。方剂学在中医药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方剂学发展概况。历代医家在方剂学方面的主要成就、贡献及代表作。
2.治法的概念。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常用治法(八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3.七方、十剂、八阵的理论、具体内容及实际意义。
4.方剂与药物的联系与区别。
5.配伍的目的。方剂组成中君、臣、佐、使的具体含义。君臣佐使理论对临证遣药组方的指导意义及其在遣药组方中的具体运用。
6.方剂变化运用的主要形式。各种变化的前提及其与功用、主治的关系。
7.常用剂型的概念、性能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8.临床常用各类方剂的概念、适应范围、配伍规律、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
9.下列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义、加减应用及注意事项。
(1)解表剂: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九味羌活汤、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败毒散、再造散、加减葳蕤汤。
(2)泻下剂:大承气汤、大陷胸汤、大黄牡丹汤、温脾汤、十枣汤、济川煎、黄龙汤、新加黄龙汤。
(3)和解剂: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达原饮、四逆散、逍遥散、半夏泻心汤。
(4)清热剂:白虎汤、竹叶石膏汤、清营汤、犀角地黄汤、清瘟败毒饮、凉膈散、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龙胆泻肝汤、左金丸、泻白散、清胃散、玉女煎、芍药汤、白头翁汤、青蒿鳖甲汤。
(5)祛暑剂:新加香薷饮、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6)温里剂:理中丸、小建中汤、四逆汤、回阳救急汤、当归四逆汤、阳和汤。
(7)表里双解剂:大柴胡汤、防风通圣散、葛根黄芩黄连汤。
(8)补益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完带汤、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生脉散、四物汤、归脾汤、当归补血汤、内补黄芪汤、炙甘草汤、六味地黄丸、一贯煎、肾气丸、地黄饮子。
(9)安神剂:朱砂安神丸、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
(10)固涩剂:牡蛎散、九仙散、真人养脏汤、四神丸、桑螵蛸散、固冲汤。
(11)理气剂:半夏厚朴汤、瓜蒌薤自白酒汤、枳实薤白桂枝汤、天台乌药散、暖肝煎、枳实消痞丸、苏子降气汤、定喘汤、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
(12)理血剂: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温经汤、生化汤、补阳还五汤、小蓟饮子、槐花散、咳血方、黄土汤。
(13)治风剂:大秦艽汤、川芎茶调散、羚角钩藤汤、镇肝熄风汤、大定风珠。
(14)治燥剂:杏苏散、清燥救肺汤、养阴清肺汤、麦门冬汤、百合固金汤。
(15)祛湿剂:平胃散、藿香正气散、三仁汤、茵陈蒿汤、连朴饮、八正散、五苓散、猪苓汤、防己黄芪汤、真武汤、苓桂术甘汤、实脾散。
(16)祛痰剂:二陈汤、温胆汤、贝母瓜蒌散、清气化痰丸、小陷胸汤、半夏白术天麻汤。
(17)消导化积剂:保和丸、枳术丸、健脾丸。
(18)驱虫剂:乌梅丸。
10.下列方剂的组成、功用、主治及配伍特点
(1)解表剂:加味香苏散、升麻葛根汤、柴葛解肌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参苏饮。
(2)泻下剂:大黄附子汤、麻子仁丸、舟车丸、增液承气汤。
(3)和解剂:痛泻要方。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4)清热剂: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四妙勇安汤、牛蒡解肌汤、导赤散、苇茎汤、清骨散、秦艽鳖甲散、当归六黄汤。
(5)祛暑剂:清络饮、六一散、桂苓甘露饮。
(6)温里剂:吴茱萸汤、大建中汤、黄芪桂枝五物汤。
(7)表里双解剂:石膏汤、五积散。
(8)补益剂:泰山磐石散、补肺阿胶汤、大补阴丸、虎潜丸、左归丸、右归丸。
(9)安神剂:珍珠母丸、磁朱丸、甘麦大枣汤。
(10)开窍剂:安宫牛黄丸、紫雪、至宝丹、紫金锭(玉枢丹)、苏合香丸。
(11)固涩剂:金锁固精丸、缩泉丸、固经丸。
(12)理气剂:越鞠丸、金铃子散、厚朴温中汤、橘核丸。
(13)理血剂:七厘散、失笑散、桂枝茯苓丸、活络效灵丹、大黄(庶虫)虫丸、十灰散、胶艾汤。
(14)治风剂:消风散、牵正散、小活络丹、天麻钩藤饮、阿胶鸡子黄汤。
(15)治燥剂:桑杏汤、增液汤、玉液汤、琼玉膏。
(16)祛湿剂:甘露消毒丹、五皮散、萆薢分清饮、羌活胜湿汤、独活寄生汤。
(17)祛痰剂:止嗽散、三子养亲汤。
(18)消导化积剂:木香槟榔丸、枳实导滞丸、葛花解醒汤。
(19)驱虫剂:肥儿丸。
(20)其他:犀黄丸、透脓散(《外科正宗》)、小金丹。
11.9、10两项所列方剂中相关方剂的对比分析及鉴别应用。
四、诊断学基础
(一)绪论
1.掌握诊断学的内容、重要性、学习方法和要求。
(二)症状诊断
1.掌握常见症状的概念、病因和问诊要点;熟悉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和检查要点。常见症状包括:发热、疼痛、咳嗽与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发绀、心悸、水肿、恶心与呕吐、呕血与黑粪、腹泻、黄疸、尿频、尿急、尿痛、皮肤黏膜出血、关节痛、眩晕、晕厥、抽搐、意识障碍的概念及发生机制、病因、临床表现、问诊要点、检查要点。
(三)诊法
1.掌握问诊的内容和问诊技巧,熟悉问诊的重要性、问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5种体格检查法。掌握5种基本叩诊音的特征及临床意义。熟悉常见异常气味的临床意义。
3.掌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检查法及临床意义,掌握浅表淋巴结检查法及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熟悉发育与体型、营养、意识状态、面容与表情、体位、步态的检查法及其异常的临床意义,熟悉皮肤的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4.掌握巩膜黄染、瞳孔大小与对光反射、鼻旁窦压痛、咽和扁桃体的检查法及其异常的临床意义。
5.掌握甲状腺、气管位置、颈部静脉、颈部动脉的检查法及其异常的临床意义。
6.掌握异常胸廓和脊柱畸形的类型、特点及临床意义。乳房检查法及乳房常见病变的临床意义。掌握触觉语颤的检查法、发生机制,触觉语颤增强、减弱或消失的临床意义。掌握胸部的叩诊方法、正常胸部叩诊音及病理性叩诊音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掌握3种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的发生机制、听诊特点及部位,病理性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掌握干啰音、湿啰音、捻发音和胸膜摩擦音的发生机制、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掌握听觉语音的检查法、发生机制及其异常的临床意义。掌握肺与胸膜常见病变的体征。
7.掌握心尖搏动的强度和范围改变、心前区其他部位搏动的临床意义。掌握震颤的发生机制、检查方法和常见震颤的临床意义。掌握心脏叩诊法、正常心脏浊音界及心脏浊音界改变的临床意义。掌握心脏听诊的方法、部位和顺序。掌握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早搏、心房颤动的听诊特点和临床意义。掌握正常心音的听诊特点,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鉴别。掌握舒张早期奔马律和开瓣音的发生机制、听诊特点和临床意义。
8.掌握腹部触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腹部紧张度、压痛及反跳痛、液波震颤的检查法及临床意义。掌握腹部肿块的触诊法和临床意义。掌握肝脏、胆囊、脾脏、肾脏的触诊法及其异常的临床意义。掌握移动性浊音和叩击痛的检查法和临床意义。掌握肠蠕动音的发生机制、增强或减弱的临床意义。掌握腹部常见病变的体征。
9.掌握杵状指、匙状指的特点及临床意义。熟悉脊柱弯曲度、活动度、叩击痛及压痛的检查法及临床意义。
10.掌握运动功能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掌握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Lasegue征的检查法及临床意义。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体征。
(四)实验诊断
1.掌握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参考值及增多、减少的临床意义。掌握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的临床意义。掌握影响血沉的因素及血沉增快的临床意义。熟悉核右移、网织红细胞计数。熟悉血栓与止血检测的检查项目(血管壁、血小板、凝血因子、抗凝物质、纤溶活性、血液流变学)及临床意义。熟悉溶血性贫血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熟悉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熟悉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骨髓细胞检查的结果分析及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点。
2.掌握尿液一般性状检查、化学检查、显微镜检查、尿沉渣计数的临床意义。熟悉尿液检查的标本采集与保存、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的尿液特点。
3.掌握粪便一般检查、显微镜检查、化学检查及细菌学检查的临床意义。熟悉粪便的标本采集。
4.熟悉痰液的一般性状检查、显微镜检查及细菌培养的临床意义。
5.掌握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熟悉浆膜腔穿刺液的一般性状检查、化学检查、显微镜检及细菌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6.熟悉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特点。
7.掌握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掌握三种黄疸的实验室检查特点。熟悉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查的选择。
8.掌握肾小球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熟悉肾小管功能测定、血清尿酸测定的临床意义。熟悉肾功能检查的选择。
9.掌握血糖及其代谢产物检查、心肌坏死标志物测定、血淀粉酶测定的临床意义。熟悉血清脂质和脂蛋白、血清电解质、心力衰竭标志物测定、内分泌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10.熟悉临床常用免疫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
11.掌握常见病原体检测的临床意义。熟悉病原体检查的标本采集、运送和检查方法,
(五)器械诊断
1.掌握常见异常心电图(心房、心室肥大,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常见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及药物所致心电图改变)的特点及临床意义。熟悉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熟悉心电图的临床使用价值。
2.熟悉通气、换气功能检查,血液气体分析和酸碱度测定的临床意义。
3.熟悉纤维内镜检查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六)、病历与诊断方法
1.掌握完整病历的格式、内容及书写方法。熟悉入院记录、病程记录、会诊记录、转科记录、死亡记录、出院记录的书写内容。
2.掌握完整诊断的内容、诊断步骤、注意事项及思维方法。
.五、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一)疾病治疗篇
1.呼吸系统疾病
掌握下列疾病的定义、病因、病理及病机、临床表现、诊断要点、X线表现、痰培养及肺功能、血液检查等的临床意义、西医治疗措施及中医辨证施治。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胸、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呼吸衰竭、急性肺损伤与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肺脓肿、肺结核、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胸腔积液。
2.循环系统疾病
(1)掌握下列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思路、一般治疗、西医及中医治疗。熟悉基本病因、诱发因素、病理解剖、病理生理、并发症、预防、预后。
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瓣膜病、心肌疾病(原发性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心包疾病(急性心包炎、缩窄性心包炎)。
(2)掌握常见心律失常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辨证论治。熟悉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及动态心电图和诊断。了解心律失常的发病原理。
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和心房扑动、房室交界区性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
(3)掌握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心肺复苏治疗。.熟悉本病病因病理、药物治疗、中医病机及治疗。
(4)掌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定义、冠心病的分类。熟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表现。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3.消化系统疾病
掌握下列疾病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要点、西医治疗,中医治疗。.熟悉本病病因病理、中医病机。
胃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功能性胃肠病、慢性腹泻、胃癌、食管癌、大肠癌、原发性肝癌、肝硬化(肝性脑病)、胰腺炎。
4.泌尿系统疾病
掌握下列疾病的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中医病因病机及西医治疗及中医辨证论治。.熟悉本病的临床病理联系、实验室检查的意义、鉴别诊断。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型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肾病综合征、IgA肾病、肾小管间质性及药物性肾损害(间质性肾炎、药物性肾损害)、尿路感染、急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
5.血液系统疾病
掌握下列疾病的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中医病因病机及西医治疗及中医辨证论治。.熟悉本病的临床病理联系、实验室检查的意义、鉴别诊断。
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白血病(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紫癜性疾病、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6.内分泌系统疾病.
掌握下列疾病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要点、西医治疗,中医治疗。熟悉本病病因病理、中医病机。
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肥胖症、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常、痛风、
7.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
掌握下列疾病的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中医病因病机及西医治疗及中医辨证论治。.熟悉本病的临床病理联系、实验室检查的意义、鉴别诊断。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骨关节炎
8.神经系统疾病
掌握下列疾病的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中医病因病机及西医治疗及中医辨证论治。.熟悉本病的临床病理联系、实验室检查的意义、鉴别诊断。
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运动神经元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帕金森病、癫痫、Alzheimer病、血管性痴呆、重症肌无力。
(二)症状诊疗篇
掌握以下常见中医病证的概念及类证鉴别、辨证论治。熟悉其中医诊治要点。熟悉临床上导致上述病症的常见西医疾病。
咳嗽、喘证、呕吐、胃痛、腹痛、泄泻、淋证、腰痛、心悸、胸痛、胁痛、黄疸、眩晕、郁证、厥证、头痛、水肿、汗证、虚劳、内伤发热、血证、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