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介绍

发布时间:2017-11-26 编辑: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是广西师范大学成立最早的院系之一,其前身为1932年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的历史专修科。在学院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内著名史学杨东莼、薛暮桥、杨荣国、黄现藩、陈伟芳、钟文典、万仲文、钱宗范等专家教授均留下了辛勤耕耘的足迹。

  学院现有历史学、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3个系,14个硕士授予点,面向全国和东南亚招生。经过多年发展,培育了一批省级重点本科专业和本科精品课程,其中历史学被立项资助为广西高校优质专业,中国近现代史被确立为广西教育厅重点建设学科和广西高校精品课程,中国古代史和广西地方史被确立为广西高校重点建设课程,旅游经济、旅游规划、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中国古代史等课程被评为广西师范大学校级精品和重点建设课程。“中国古代史教学团队”被评为2007年度广西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团队。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2007年度拥有师资68人,其中硕士生导师37人。师资当中有教授19人,副教授20人。专任教师当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2人,硕士学位的26人,在读博士4人,在读硕士4人。他们当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获得省部级各类人才称号的教师9人。部分教师曾留学德国、俄罗斯、韩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因此,学院拥有英语、日语、德语、俄语、韩语、泰语、越南语等外语语种师资优势。

  学院科研力量坚实,成果丰硕。目前拥有7个研究所(中心),其中广西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东盟历史与现实研究中心”和广西高校重点建设研究基地“广西文化产业研究基地”。广西历史学会也挂靠在本院,这些研究机构为学院师生从事科研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近五年来学院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4项,其中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8项,省部级项目27项,各类横向课题5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6项,广西区级教学成果奖5项;出版学术专著21本,发表论文481篇。

  学院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建立有6个专业性实验室。从建系至今一直强调走向社会、走向田野的教学理念,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社会调查成果,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广西区挑战杯以及学校“创新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中多次获得大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良好学术氛围的熏陶下,本院学生在科研方面也显示了较强的实力,有些学生在毕业前就已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学院资料室藏书丰富,各种图书资料达6.2万多册,有不少是富有地方特色与学科特色的珍贵资料,如《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末次情报资料)、《旧中国海关史料》、《民国丛书》、(北洋)《政府公报》、(旧版)《广西通志》等。图书资料除了珍本图书外,全部向学院教职工、研究生及撰写论文的本专科生开架借阅。此外,学院靖江王府博物馆还藏有反映地方特色的铜鼓、悬棺、少数民族服饰和用具等1000多件文物,可供研究和参观。

  学院文化浓郁,学院长期以来一直围绕本科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学院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获奖。坚持以“和谐发展”为主题,构建学生与教师共同成长的良好文化氛围。学院党组组织多次获广西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研究生支部连续评为广西高校先进党支部。

  七十余年来,学院以“强素质、宽口径、重技能”为人才培养理念为社会输送了近3万多名毕业生。他们主要分布在广西乃至全国各地(含港、澳、台地区)的教育部门、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也有分布在欧美等国家。据学校抽样统计,在历届毕业生中,目前在广西区内中学22名历史特级教师中,我院历史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有17名,占了77.27%;现在或曾任的省级干部、地厅级干部80多名。还有不少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成为硕士、博士,他们在教育等各行各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的还在政府部门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有的则成为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博士生导师。在历届毕业生中更多的是致力祖国的教育事业,他们以踏实的工作作风,在基础教育战线呕心沥血、辛勤耕耘,为国家繁荣,民族昌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社会普遍好评。

  目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全体师生正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为把学院建设成具有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创新型学院而努力奋斗。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