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简介

发布时间:2017-11-26 编辑:

  电气工程学院成立于1997年4月,其前身可追朔到距今有73年历史的原广西大学理工学院电机工程学系。经过多年的建设,尤其是在“九五”期间广西大学进入国家“2ll工程”建设行列后,学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设有两个系(电气工程系和自动化系)和四个本科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1938)、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2000)、电力工程与管理(2003)、自动化(1971));一个区级电气工程实验中心,一个区级电力系统优化与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一个自动化研究所;一个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最近新获教育部批准设立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含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和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五个二级点)和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含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四个二级点),其中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003年获二级学科博士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009年获批为区级二级博士点建设单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电气工程学院的优势和特色专业。2002年被评为广西精品专业;2007年9月,获"十一五"期间第三批广西高等学校优质专业;同年11月获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自动化专业是电气工程学院发展后劲较强的专业。2007年9月,获"十一五"期间第三批广西高等学校优质专业;2009年11月获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学院的“电力系统分析”2004年被评为区精品课程,“电气接线原理及安装技术”2006年被评为区精品课程。
  电气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105人,专任教师74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高工和副研究员共25人,讲师33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35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28人。学院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员1人,广西高校“跨世纪人才工程”人员1人,广西高校教学名师1人。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学院还聘请清华大学卢强院士、华中科技大学程时杰院士、哈尔滨理工大学雷清泉院士等为我院客座教授或特聘教授。学院配合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按照“引进、选派深造、培养”三结合的方针,不断充实和提高学科的学术队伍,尤其重视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与引进以及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相对合理的学术队伍。
  学院拥有较好的教学基本设施。学院设有一个区级电气工程实验中心,下设立12个功能实验室。学院用房包括电气楼建筑面积6133m2,综合实验大楼建筑面积6000m2,实验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537.57万元。校外实习基地16个。现有中高级计算机技能、中高级电工培训、自动化系统工程师等3个资格认证培训中心;电力系统优化研究所、防雷技术研究室等研究机构。
  七十多年来,电气工程学院为社会培养了各种层次的人才约15000名。其中改革开放以来,学院为国家培养博士生3名,硕士研究生150余名。真可谓“桃李满天下”。他们当中,有专家学者,有党政领导,有成功的企业家,更多的是工作在生产第一线上的国家优秀建设者,越来越多的电气学子已经成为祖国电气化、自动化事业的栋梁之材,成为广西经济建设的一支骨干力量。
  学院针对电气工程和自动化领域的新趋势、新问题,紧密结合西部大开发和广西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实际,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技术辐射与支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电力系统最优化理论、电力系统广域保护、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工业企业智能控制技术、现代防雷接地技术等方面,已经成为学院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点和特色,学院正在成为广西电气工程与自动化领域的技术难题研究中心、学术与资料交流中心。近5年学院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总数为135项。其中省部级以上课题23项;为广西经济建设服务的横向课题100项,到款金额1412万元人民币。省部级以上的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国家863项目1项,科技部项目5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部分科研成果处区内领先水平,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500余篇,被三大索引检索100余篇。
  学院鼓励教师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多年来,先后派出数名教师赴日本、英国、美国、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高校访问,从事博士、博士后研究或短期学术研究活动。
  “十二五”时期,广西进入跨越发展新阶段,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设,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为自治区加快经济建设步伐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自治区将更加重视发挥产业政策和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向千亿元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倾斜。电气工程学院将抓住这一重大机遇,为广西的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