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是河南大学设立最早的院系之一,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概况,欢迎阅读查看。
学院概况: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前身为中州大学历史系,创建于1923年,是河南大学设立最早的院系之一。学院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长期以来形成中西交融古今贯通,既重视知识创新、更强调历史通识的学术传统,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国外也有一定影响。著名专家学者如范文澜、嵇文甫、蒙文通、高亨、姜亮夫、郭绍虞、马非百、朱芳圃、孙海波、孙作云、黄元起、胡思庸、韩承文等先后在此执教,曾在这里求学的尹达、石璋如、白寿彝、韩儒林等也成为享誉中外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浓厚的学术氛围孕育出一代又一代史学人才。
师资力量:
学院设有历史学(含世界历史)、博物馆学、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四个本科专业,其中历史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历史学一级学科和旅游管理为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为河南省精品课程,中国古代史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学院现拥有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3个博士、硕士一级学科授予权和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旅游管理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为河南省最早的旅游管理硕士授权点。2009年学院获批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实验室——经典文献与文物数字化实验室。目前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近200人,本科生近千人,形成了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层次的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研究发展:
历史文化学院的中国史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的支撑学科之一,建成有财政部、教育部资助的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专业实验室——经典文献与文物数字化实验室。学院还拥有河南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宋代研究所、世界历史研究所,河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以及近代中国研究所、世界历史研究所、犹太史研究所等3个河南大学重点科研机构。
图书馆藏:
科研学院的科研和办公机构,坐落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色古香的博雅楼。学院资料室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阅览面积100多平方米,拥有20余万册图书,600多种刊物和30多种民国时期的报纸杂志。有《四库全书》、《明实录》、《清实录》、《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民国丛书》、《丛书集成》、《敦煌宝藏》、《隋唐五代墓志》、《殷周金文集成》等大型套书。图书资料之丰富、种类之齐全,在全国高校文史类系科中名列前茅,能满足专业研究的需要。
文物馆:
学院文物馆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设有中国历代文物陈列,中国钱币——铜镜陈列、中国瓷器陈列室,共有藏品3000余件,另有教学标本(含复制模型)300余件。
世界史科研概况
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专业的发展,与老一辈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与无私的奉献精神是分不开的,韩承文、任重、张绍良、王存华、林加坤、赵克毅、胡益祥、赵步云、李成德、王继麟、欧正文、万松玉、陈文艺、鞠秀熙、徐云霞、伊文成、陈吉庆等教授都在各自的领域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绩,特别是韩承文先生的1848年革命史研究在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近10多年来,世界史专业发展迅速,已拥有了一个实力较强的科研队伍,形成了颇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欧洲近现代史研究是世界史专业实力最强的领域。闫照祥的《英国政党政治史》、《英国政治制度史》、《英国贵族史》等系列专著的出版,在英国史领域影响很大,曾有数10部学术著作及博士论文引用其观点,其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前沿地位,并引起了国外学界的关注。高海林的《意大利近代史》是研究意大利史的一步力作。丁建定的《从济贫到社会保险》也获得了高度好评。刘波在石油政策及欧洲能源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犹太——以色列研究是世界史专业的另一研究方向,张倩红的《犹太人·犹太精神》、《以色列经济振兴之路》引起了学人的关注,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杨海军也在该领域发表了一些有分量的学术论文。此外,马真玉在国际关系史研究、王金虎在美国城市史研究、李宝珍在日本史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李宝珍、王金虎合著的《从侏儒到巨人》详细地描述了日本历史的发展脉胳。
据不完全统计,从1995年到2001年,世界史专业共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著作12部,教材1部。目前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2项,其中国家社科规划项目4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有12项成果获得地厅级以上科研奖励。
中国近现代史科研概况
围绕现实的需要,本专业从80年代中期开始,就把主要的研究方面集中在近现代史的三个领域:一是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方面,已完成和基本完成了这一领域的二大国家社科项目: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和当代中国思想研究。二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研究,这一领域的科研和教学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的,该院已先后出版了多部专著。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研究,该院先后出版了一批著作和资料,在国内学术界很有影响。以上三方面的研究不仅在省内占有绝对优势,而且在国内也有相当地位。
1997年以来,本专业共出版著作21部,其中专著18部,教材3部。王宏斌的《禁毒史鉴》、杨惠清的《五四抉择》,分别获省社联“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和省教委“优秀著作一等奖”。张九洲主编的《中国近代史》(上下),获开封市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赵金康、席富群、吴玉文、翁有为等同志撰写的《当代中国政治思想史》、《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史》、《当代中国教育思想史》等。该院教师参加撰写由红旗出版社出版的10卷本《中国近代史史鉴》,都在国内史学界引起了反响。
在近年撰写的70多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的学术论文中,有40多篇属于核心期刊。其中,有20多篇被国内外报刊杂志有所摘编,转录或复印。山东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史学新视野》一书中,就介绍该专业近20篇文章的新观点,这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本专业共承担国家社科项目一项,省级项目3项,地厅级项目7项。
中国古代史科研概况
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大体上可区分为宋史、先秦秦汉史、中国古代文化史三个研究方向。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史上甲骨学业、先秦史、宋史、考古学等专业领域的发展,与河南大学历史系的贡献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宋史方向的老一辈学者王云海、姚瀛艇、周宝珠等曾出版过《宋会要辑稿考校》、《简明宋史》、《宋代司法制度》、《宋代文化史》、《宋代东京研究》等力作。新一代年轻学者程民生、张德宗、苗书梅、贾玉英、刘坤太等锲而不舍,近年出版了《宋代地域经济》、《宋代地域文化》、《宋代官员任选与管理制度》、《宋代监察制度》、《中国神祠文化》、《玄奘研究》等专著,并在海内上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影响。
先秦秦汉史方向一直是河大历史系的优长领域,老一代著名学者丰厚的研究成果曾在国内史学界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本研究方向在先秦文化、国别史、甲骨文、天文历法、军事文化等领域深入拓展,郑慧生、李玉洁、龚留柱、周书灿等学者出版了《上古华夏妇妇与婚姻》、《中国文字的发展》、《星学宝典》、《楚史稿》、《齐史稿》、《先秦丧葬制度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性质》、《孙子兵法与中国文化》、《老子与中国文化》、《汉代元成二帝评传》、《宋书新注》、《周易与中国文化》、《居延汉简人名编年》、《西周王朝经营四土研究》、《术数文化史》等著作,成绩可观。
中国古代文化史方向是河南大学历史系近年来奋力开掘的一块领域,而且厚蓄待发,势头强劲。近年来李振宏教授主编了《元典文化丛书》一套(已出版了25本),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并获得第十届中国图书奖。此外李振宏、牛建强等先后出版了《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论语与中国文化》、《天文与人文》、《天文崇拜与文化交融》、《天人合一》、《中西占星术剖析》、《中国文化论纲》、《抱朴子与中国文化》、《河南与黄河文化》、《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伟大的人格》、《性理与岐黄》、《内外丹》、《明代移民研究》等学术著作。
另外该院教师已开发出《宋人笔记资料检索系统》、《甲骨文电脑识别系统》、《金文电脑识别系统》、《中国货币史资料电脑信息系统》、《国语引得计算机查询系统》、《南宋主要历史文献数据库》、《先秦史资料专家系统》等电脑应用软件,在人文社会科学计算机应用方面走在国内高校的前列。
据不完全统计,从1994年以来,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共出版学术专著5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获得国家级奖励的科研成果4项,省部级奖励2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