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体育学院介绍

发布时间:2017-11-26 编辑:

 

  湖北大学体育学院成立于1999年10月,前身可溯源于1931年创办的湖北省立教育学院体育科。随着学校的改制先后经历了湖北省立教育学院体育科、国立湖北师范学院体育系、武汉师范学院体育教研室、武汉师范学院体育系、湖北大学体育系和湖北大学体育学院,其中以1976年恢复体育系和1999年成立体育学院为学院发展的两次飞跃。

  体育学院现有教职员工82名,专职教师71名,其中正、副教授38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15名。专职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者占到67.61%以上。现有教育部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技术学科组1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社会体育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1名、副秘书长1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体育教师教育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1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理事2名;湖北省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1名、秘书长1名;湖北省体育理论学会副理事长2名、常务理事1名;湖北省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1名、常务理事1名和秘书长1名;教育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指导性规范研制组专家1名;教育部社会体育专业指导性规范研制组专家1名;体育经纪人国家职业标准审定专家1名,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专家组成员1名;国际级裁判员4名、国家级裁判员9名。

  学院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和运动人体科学3个本科专业,目前在校本科生共713人。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教学论硕士学位和体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在校硕士生120人。

  2006年体育教育训练学获批湖北省重点学科;2007年运动人体科学获批湖北大学重点学科。

  现有四个研究中心和培训基地:湖北大学体育文化研究中心(2006);湖北大学动作控制与发展研究中心(2006);湖北省社会体育培训基地(2007)和全国综合性体育行业特有职业国家级培训试点单位(2008)。

  现有“武术”和“体育市场营销学”2门省级精品课程,“运动人体科学”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社会体育”为校级品牌专业。

  近五年来,学院共获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1项,以及1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横向课题经费近100万元,在体育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并获得多项重要的科研奖励。蔡仲林教授主持的“武术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1997);刘勇教授主持的“《体育市场营销》教材内容体系研究“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2009)。

  近五年来,我院牵头主编各类教材10余部,包括教育部“十五”和“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武术》,国家统编教材《体育市场营销学》、《体育公共关系》、《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与职业设计》等,其中,蔡仲林教授主编出版的教育部规划教材《武术》,2002年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2005年以来,以余志雄为主教练的校五人制足球队五次问鼎全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总冠军,四次问鼎室内五人制中国足球协会杯冠军,并于2008年8月、2010年9月代表中国,出征第11、12届世界大学生足球锦标赛,取得了我国历史上的最好成绩(第7名、第13名)。2007年以来,以梅林琦、刘轶为教练的校龙狮团在全国比赛中荣获冠军5次,先后出访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哥伦比亚等国。经学院体育工作者的努力,学校体育工作两次(1997、2009)被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学校的综合竞赛体育成绩两次(2004、2007)获得湖北省教育厅、体育局、团省委联合颁发的“大学生运动会突出贡献奖”。

  在“十五”、“十一五”重点学科建设中,体育学科先后投入200余万元用于改善实验和研究条件,使学科的科研条件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现有的仪器设备总值225.1万元,800元以上的教学科研实验仪器459台(套)。拥有先进水平的“体质健康监测实验室”、“运动解剖学实验室”、“运动生理生化实验室”、“运动生物力学实验室”、“保健康复诊疗室”。“多媒体微机实验室”、“社会体育专业实验室”等多项现代化体育教学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中。

  学校有支撑本学科的丰富的图书资料,图书馆总面积42051万多平方米,共有藏书195万册,电子资源62万种(各种类型数据库17个;中文电子图书和中外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阅览席位4500多个。图书馆建有体育分馆,面积1300㎡,中外文藏书0.9285万册,中文期刊68种,外文期刊19种。

  目前,全院师生员工正为早日实现“把我院建设成为学科优势明显、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优良、竞技体育优势突出、群众体育亮点频出、创新能力较强、充满活力、和谐奋进的国内先进、国际有一定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学院”而努力奋斗。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