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学科的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的硕士应是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运筹学或控制论方面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具有比较扎实宽广的数学理论与控制理论基础,了解本学科目前的进展与动向,并在有理论或实践意义的成果。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经过三年的培养,使学生达到硕士水平并顺利获得硕士学位,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严谨的治学态度及较强的开拓精神,善于接受新知识,提出新思路,探索新课程,并有较强的适应性。毕业后能从事运筹学与控制论相关的科研、教学或其它实际工作。全日制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为三年,优秀者经批准可提前毕业。
二、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内容
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1 .无时滞、有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2 .最优化理论与控制问题的研究
3 .变结构控制问题的研究
4 .分布参数系统的综合分析
5.离散系统的综合分析
2最优化理论及其应用
本方向主要研究当前应用最广泛的若干最优化问题的可实现算法及解的性质,包括线性和非线性规划、多目标规划、不可微规划、变分不等式和互不问题、全局优化、组合优化,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最优化建模、模型性质和最优化方法的应用。
三、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
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优秀者经批准可提前毕业。
四、课程学习及学分的基本要求
设置公共学位课、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硕士研究生至少应取得 32 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 9 学分,学位基础课 2 门 8 学分,学位专业课 3-4 门 12-16 学分,专题讨论 2 学分;另外,为使研究生进一步拓宽专业基础理论,扩大知识面而设置 3-4 门选修课,每门课 2 学分(不要求全选);跨专业或跨一级学科课程(至少一门)不少于 2 学分;教学实践 1 学分;科研实践 1 学分。
五、 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的要求
要求研究生一定时间的本科教学工作,体验和实践高等院校的本、专科教学工作。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后,折合 20 课时以上,其具体形式由学院另定。
六、科学研究能力的基本要求
通过三年的培养,使研究生掌握控制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能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和进行大学本科教学工作
七、 前沿讲座(含讨论班)的基本要求
专题讨论主要是对近期出版的专著或专题文献进行讨论,要求研究生能按指导教师的安排进行报告,从而锻炼提高他们的读书和科研能力。具体书目视专业特点和当前情况确定。
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在专业课堂的讲授过程中,指导教师有意识地启发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引导研究生选出或由指导教师给出学年论文题目,要求每个研究生前两年每学年完成一篇论文或有见解的学习报告。在撰写硕士学位论文之前,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本专业的历史和现状,以确定体现本学科专业的先进性、开拓性和前沿性的选题,在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下,独立完成具有新见解乃至具有创造性的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第四学期初通过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论证,填写开题报告单。在第六学期 4 月 15 日前 定稿并打印成册, 5 月底前完成硕士论文答辩工作。\
九、基本阅读文献及期刊要求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提倡研讨式教学,如讨论班,文献阅读和读书报告等教学方式,特别要注重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读期间至少阅读五十篇左右文献。
期刊有:自动化学报,控制理论与应用(中,英文),控制与决策,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工程数学学报,数学学报,应用数学学报,数学物理学报等重要杂志。以及当前流行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