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简介

发布时间:2017-07-20 编辑:bin

  一、学院历史沿革

  哲学社会学院前身为哲学系。1975年元月决定成立哲学专业筹备小组,于1978年正式建立哲学系并招收第一届哲学专业本科生。1994年申办社会学专业并于1996年招收第一届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并随之更名为哲学与社会学系,2004年7月组建哲学社会学院,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历史。

  学院始终重视学科建设与发展。1985年建立中国哲学硕士点,2001 年建立外国哲学和社会学两个硕士点, 2003年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和人口学三个硕士点。三十多年来,一大批优秀专家学者任教于本学院,为国家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和企事业中高级管理人才;在科研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发表学术论文740余篇,出版著作85部(不包括参编著作),为兰州大学暨哲学社会学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之中一部分人已经退休,有的已经去世,但他们的名字却永远镌刻在兰州大学暨哲学社会学院的发展史上,让我们记住他们:韩学本 王棣堂 刘文英 林立 袁义江 杨子彬 王有为 林时蒙 王建华 高尔泰 马序 陶景侃 鲁修文 任秋云 艾军 戚本芬。

  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学院师生坚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扬“自强不息,勇于创新,兼容并蓄,团结协作”的奋斗精神;形成了“厚积薄发,淡泊名利,认认真真教书,扎扎实实治学”的学风。“穷天地,纳百川,独守青山绣景色;求真知,筑正义,共举德赛扶中华”就是这种精神风貌的写照。

  二、学院简介

  (1)专业、学科及规模:本科专业:哲学、社会学,在校学生296人;二级学科硕士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社会学、人口学(其中社会学位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为甘肃省重点学科),在校研究生144名。

  (2)工作任务:学院教师除承担本学院教学和科研外,还承担了兰州大学全体理工农医硕士生和博士生的部分公共课教学任务。

  (3)图书资料:学院设有图书资料室,在中校区设有图书阅览室,拥有图书资料32000册,国内外杂志报刊140余种7000余册。

  三、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

  学院贯彻创新原则和个性发展原则,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努力实现精英教育目标。突出“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特色。

  ——原典教学,深挖原著。学院在学生进校之日起,就强调阅读原著的重要性。基础课和主干课大多采用经典名著为教材,使学生以原汁原味的言语方式理解吸纳原汁原味的思想内涵。

  ——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院在哲学、社会学两个专业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坚持把国家社科基金的选题申请方法引入实践教学,使学生能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学实践流程如下:选题前的教学指导——个人选题——选题报告——设计研究方案——选题竞选——组建课题小组 ——问卷设计——访员培训——实地调查——问卷整理——统计分析——撰写报告——总结。学生的教学实践科研成果,编辑为《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本科生研究自选项目成果集》六辑出版。“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创新设计与实践”项目,获得兰州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甘肃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人员:陈文江、张咏梅、黄少华、邱德钧、牛芳。

  ——自2003年以来,获得“985工程”建设项目2项,《中国近代哲学》入选兰州大学精品课和甘肃省精品建设课程,陈声柏等《中国近代哲学》课程教学与实践获兰州大学2005年度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列入兰州大学重点建设课程10余门。

  黄少华、陈声柏获得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陈声柏、牛芳获得“兰州大学教学新秀奖”一、二等奖,陈声柏获得“隆基教育教学奖”中青年教师骨干奖,戚本芬、陈声柏获兰州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戚本芬获女职工先进个人,张咏梅获兰州大学“巾帼标兵”,陈文江获“宝钢奖” 。

  四、科学研究 (2003—2008)

  发表学术论文:总计193篇,其中权威期刊3篇,核心期刊88篇,年均学术论文32篇;出版著作:总计23部,其中权威出版社12部;获得科研奖励:陈文江、张咏梅获甘肃省社科成果奖二等奖一项,王晓兴、黄少华、陈文江、陈声柏等共获甘肃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5项,黄少华、陈文江获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奖一等奖1项;项目及经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15项,国际合作和横向课题90项,共获得经费396.2万元。经费从2003年的 12.13万元增至2008年的100万元。

  《科学·经济·社会》杂志,创刊于1983年6月。1992年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4年列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CSSCI),2008荣获甘肃省优秀期刊称号,主编曹陇华同志荣获“甘肃出版贡献奖”。

  五、学术交流与合作(2003-2008)

  我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取得显著成果。在目前,与我院建立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的单位有:瑞典隆德大学、挪威Fofo应用国际研究所、巴基斯坦国际伊斯兰大学、巴基斯坦利法国际大学、埃及开罗大学、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所、马来西亚马兰亚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欧盟、美国和德国有关机构、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

  香港文化更新研究中心在我校设立“文化中国”奖助学金,首批捐款40万元人民币,用以资助我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我院与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共同策划的“甘青行——暑期香港内地学子西部文化考察活动”,在2008年和2009年已举办两届。

  邀请国外和香港专家学者来校讲学37人次,邀请国内专家学者讲学45人次。

  我院承办全国性和地方性学术研讨会10余次,其中重要学术研讨会有: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年会、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研讨会(2次)等。本院教师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30人次,国内学术研讨会100余人次。

  六、师资队伍建设

  我院自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在20世纪80—90年代,专职教师近40名,阵容强大,实力雄厚。可是,到了2000年,由于年轻教师不断流失,老教师逐年退休,教师数量急剧下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面对严重困难和局面,学院领导班子坚决贯彻“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的方针,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自2002年以来,通过引进优秀博士和学术骨干、选留优秀硕士毕业生、培养提高在职青年教师等措施,使我院师资队伍迅速发展壮大。目前,专职教师33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3名;学历层次大幅度提高,拥有博士12 名,占教师总数的36.3%,博士和硕士共计25名,占教师总数的75.8%;此外,学院为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近几年选拔推荐5名青年教师赴国内外著名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高学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基本形成,为哲学、社会学两大学科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