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简介

发布时间:2017-07-16 编辑:张莉

  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简介,供17年的考生们阅读了解。

  历史沿革

  历史文化学院源起于1934年甘肃学院文史系,前身为1946年成立的兰州大学历史学系,著名国学大师顾颉刚教授任首届系主任,著名史学家张舜徽、史念海、杨向奎、王树民等教授在系内执教,此后赵俪生、张孟伦、李天祜、汤季芳等著名教授又相继执教于历史学系。前辈学者的不断努力奠定了兰州大学历史学系在全国综合性重点高校中的地位,同时也开创了“辛勤耕耘,严谨求实”的系风。2004年,历史学系改建为历史文化学院。2015年12月,与民族学研究院合并,组建新的历史文化学院。

  学科建设

  学院以科研和教学为基础,将学科建设视为学院工作的支撑点和着力点。学院现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敦煌学研究所、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学科1个(民族学),国家重点学科(培育)1个(历史文献学),省级重点学科2个(民族学、中国史),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中国史(敦煌学)、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民族学、中国史),二级学科博士点8个(历史文献学、敦煌学、专门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学、民族社会学、藏学、中国少数民族史),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个(中国史、考古学、民族学),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1个(历史学),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历史学),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历史学),学院设有4个本科专业(历史学、世界史、文物与博物馆学、民族学)。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84人,其中教师71人。教师中有教授22人,副教授27人,讲师22人;博士学位获得者63人;有硕士生导师44人,博士生导师24人(兼职博导7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甘肃省领军人才6人,教育部高等教学名师1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2人,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1人,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1人。

  人才培养

  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完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历史学、民族学学科领域,已形成从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的培育体系,培养体系完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了以本科生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的办学格局,形成了重视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育和重视科学研究的良好传统。学院以“赵俪生奖学金”、“跬步计划”及《史学纵横》、《九色鹿》、《清声》三个院内学生刊物为平台,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并先后出版了《晓龙集萃》、《萃英论史》、《史学论丛》等本科生学术研究论文集。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学术探索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自第一届全国历史学基地“史学新秀奖”评选活动开展以来,我院学生的论文每届评选均有获奖,2012年度学院2010级学生罗冠群参评论文全获全国史学新秀奖一等奖,2014年度历史学基地班2010级学生毛伟林和历史学基地班2012级学生周芳琴获全国史学新秀奖二等奖;1名博士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名博士的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2名博士生获得甘肃省优秀博士论文。全院学生刻苦钻研、积极探索的优良学风已经形成,学院本科生考研率、就业率稳步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院共培养本科生3000余名,研究生800余名。其中,暨南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纪宗安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秦晖,全国劳动模范、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彭长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吴玉贵,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国强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赵文洪,著名实业家王瑞琴等是他们中的优秀代表。

  科学研究

  我院在敦煌学、丝绸之路、西北地方史、民族学、西北少数民族、俄国中亚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和优势。1994年、1999年我院教师著作两次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006年《赵俪生文集(六卷本)》荣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历史学一等奖;2005年王冀青著《斯坦因与日本敦煌学》、《斯坦因第四次中国考古日记考释》获第六届甘肃省优秀图书奖一等奖,2006年获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2013年,杨建新教授等主编的《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获得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郑炳林主编、耿昇译《法国汉学研究丛书(10册)》、宁强著《敦煌石窟寺研究》两种著作荣获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提名奖;2016年,闫丽娟教授的著作《民国时期西北少数民族社会变迁及其问题研究》获得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近五年来,学院科研团队建设成绩斐然,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持续增强,重大科研项目申报取得突破,科研经费有了大幅增加,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全院教师共发表论著1000余篇(部),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文化创新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社科重大攻关项目、国家文物局重大委托项目12项,国家社科、教育部社科项目、国际交流项目160余项,承担科研项目经费2000万元,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数十项,名列全校文科前茅。敦煌学、民族学是兰州大学985、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学院创办有敦煌学专业期刊《敦煌学辑刊》和民族学专业期刊《中国民族学》。

  对外交流合作

  学院对外交流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国际合作交流日益频繁,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近五年,学院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先后与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密歇根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日本京都大学、早稻田大学、九州大学、东洋文库,俄罗斯东方文献研究所,法国国家图书馆、远东研究中心,英国国家图书馆,瑞典乌普萨拉大学、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土耳其语言学院、伊勒德兹科技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学院还多措并举,积极推进与国内外一流研究机构、大学的人员互访、人才培养,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学院讲学,选派教师参加各类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承办各类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举办大型学术考察活动,通过对外合作交流,提高了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了学院学术研究的整体水平,加快了学院的国际化发展,增强了长远发展的后劲。

  本科教学

  学院1995年被确定为国家基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1年在教育部基地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07年教育部实施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历史学专业被评为特色专业建设点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2年学院开展教学计划改革、课程体系调整,实行小班教学,力争培养一批具有扎实人文素养和过人能力的优秀毕业生。

  历史学基地班(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少而精的史学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培养突出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强素质的特点。

  主要课程有: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考古学通论、历史文选、史学概论等。采取导师制加强对学生学习和科研创新的指导。毕业生基本为研究生后备军。

  历史学类(含历史学、世界史、文物与博物馆学3个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历史学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史学人才和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新生入学后第一年统一学习历史学类基础课和公共课,二年级学生再依照自己的志愿选择专业。

  毕业生的相当一部分为研究生生源,也适宜从事教学、科研、文化交流、行政管理等工作。

  民族学:民族学专业根据民族学学科特点,着眼于学科发展的新态势,通过系统的学科训练,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全面地理解、掌握民族学学科知识体系,熟练运用民族志理论与田野调查方法和技术,成为专业基础扎实,学科知识新颖,知识结构合理,社会实践应用能力强,具有良好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人才,不仅具备进一步深造与从事民族学科学研究的良好素质,而且能够胜任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工作、民间社团组织等方面的管理、服务工作。

  主要课程:民族学通论、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国历史与文化、世界文明史、中国民族志、世界民族志、民族学研究方法、宗教学概论。

  教学科研基层组织

研究所  中国古代史研究所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所
 专门史研究所
 考古及博物馆学研究所
 近代中国研究所(近代中国人物研究中心)
 敦煌学研究所
 世界历史与国际关系研究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民族学
民族社会学
中国少数民族史
藏学

最新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