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概况
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专业是全国高校中建立最早、培养人才层次最为齐全的教学和科研单位。1958年中国人民大学就建立了世界经济教研室并开始招收本科生,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88年建立国际经济系,2001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二、主要研究方向
世界经济专业现有4个研究方向:国际金融与投资、开放宏观经济学、中国开放经济学与政策研究、世界经济运行与国别经济研究。
三、研究内容
①全面考察世界经济的基本格局和特征,探讨其运动规律,努力做出具有理论性、前瞻性、应用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逐渐形成了学科标识性的基本理论观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传统世界经济理论进行系统改进,吸收新制度学派、年鉴学派以及新东方学等学科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阐述当代世界经济体系发展规律、基本特点、利益格局的理论体系。
②全面研究美国经济、金融的运行过程、特征和规律。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对美国经济和金融重大问题展开研究,深刻把握作为世界经济中心的美国经济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潜在影响。从美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趋势中探询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前景,寻找对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和整体经济发展战略的启示。
③以欧盟和东亚经济合作为切入点,深入分析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趋势、特征、规律及影响;研究世界经济和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趋势,为中国经济应对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新变化提供政策咨询。
④研究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研究中国加入WTO以后的制度安排和体制改革以及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制度框架的可能接轨问题。对国际经济关系中的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进行跟踪研究;注重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国经济关系展开研究,特别是中美、中日和中欧之间的经贸和政治关系的研究;注重在国别经济研究的基础上,从深层次把握主要大国对外经济政策演变的国内经济和政治背景;研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利益分配和协调;研究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经济政策摩擦、冲突与协调。
⑤在对现代开放经济学进行批评性总结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提出开放经济学的中国体系,以解释中国渐进性开放的进程、规律以及发展方向。开放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不仅注重对基础理论把握的准确性,更关注现有开放宏观经济分析模型中的缺陷。通过缜密的理论推演和全面的案例分析,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数据,围绕着中国经济开放的宏观经济绩效、中国开放经济分析体系以及中国的贸易开放进程、金融开放进程、开放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问题展开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以此作为分析中国经济开放战略选择、政策调整、具体步骤涉及和相关对策的支撑。
四、专业培养目标
适应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和发展的需求,不断将理论前沿研究成果和最新实践引入教学过程,逐步实现教学的国际化、数字化、数量化、应用化,努力和国际一流大学接轨;培养出一批了解世界经济运行规律和国际经济关系特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工具、能够熟练进行国际交流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国家政府部门、公司和企事业单位对于高级国际经贸战略人才的要求。
五、对外学术交流
与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金融研究所、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银行研究所、中国外汇管理局、商务部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建立有固定的联系,定期就世界经济重大问题、中国开放宏观经济热点问题、国际经济关系、中国对外经济政策展开学术研讨。
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岛根大学、同志社大学、山口大学、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等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互派师生并就国内外重大的热点经济问题和世界经济基础理论展开共同研究。
共同承办“中俄高级经济论坛”、“中日经贸关系的现状与前景学术研讨会”、“开放的政治经济体制:全球化与制度变迁”国际学术会议、安第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研修班”、“加勒比贸易与相互投资研修班”、“拉美贸易与相互投资研修班”、“南太经贸官员研修班”、“非洲国家贸易投资研修班”。
定期派送教研人员赴美国、日本、意大利、韩国、瑞士和欧盟总部进行学术交流、研讨和参加国际会议。
六、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
中高级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专题研究、开放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专题研究、开放经济学与中国案例研究、国际经济关系研究、国际资本市场研究、应用时间序列、利率理论与利率风险管理、贫困经济学、转轨经济学、数量分析方法、计量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中级金融学。
七、毕业生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是国家政府部门、国有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会计事务所、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