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况
山东农业大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硕士点于199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并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招收硕士生13届,共培养硕士研究生84人,农业推广硕士26人,本学科导师以其他学科导师身份招收博士生13人。目前在读博士生6人,硕士生23人。
本学科现有专业教师、科研人员11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人,教师中博士及在读博士8人。从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聘请客座教授和研究生导师13人,其中院士1人。现任教师中有博导5人,硕士导师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3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科学家1人。
本学科现有4个研究型实验室,即家蚕病理研究室、家蚕生理生化与人工饲料研究室、生物技术实验室、家蚕遗传育种研究室,学生实验室4个。与本校动科院共建山东省动物科学重点实验室及山东农业大学重点实验室各1个,省级实验教学中心1个,与本校林学等学科共建山东农业大学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1个,拥有 10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在新校区建有国内一流的教学科研基地一处,其中桑园20亩(包括喷灌桑园,桑品种园等),2400平方米实习与科研楼一栋。
本学科近几年科研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近5年本学科共承担各类研究课题35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1项,省部级课题15项,科研经费680万元。近5年本学科教师和研究生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160多篇,其中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60多篇,《SCI》收录14篇。参编专著4部。2000年以来共取得研究成果9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
本学科十分重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严格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认真抓好各个培养环节,尤其注重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根据本学科已毕业研究生的统计,在校期间及毕业后两年内,平均每人发表硕士期间的研究论文2.8篇,其中在国内一级学术刊物和国外学术刊物上平均每人发表1.6篇,共发表SCI论文8篇。评为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1篇,山东省研究生创新奖1项。2000-2007届(1997-2004级)本学科共毕业45名硕士生,其中读博19人,考取重点大学和国家级研究所14人,博士尚未毕业8人。硕博已毕业37人,就业率100%,其中博士后2人,在大专院校工作13人,中专学校工作2人,各级研究所7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4人,企业(制药企业、饲料兽药企业、生物技术公司等)9人。在工作或读博后受到了所在单位的广泛好评。
二、研究方向
本硕士点培养方案中列出了4个研究方向:家蚕病理与蚕病防治、家蚕生理生化与饲养技术、蚕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蚕桑生物技术与生物资源利用。目前本学科教师和研究生的科研工作主要包括以下7个方面:
1.蚕桑病理与蚕病防治;
2.家蚕生理生化与养蚕新技术;
3.家蚕遗传育种与桑树生物技术育种;
4.蚕、果蝇分子生物学和家蚕生物反应器;
5.高产优质高效蚕桑综合技术;
6.蚕桑丝和资源昆虫新用途开发;
7.资源微生物。在以上各研究领域均取得了系列成果,其中在家蚕病理与蚕病防治、家蚕生理生化与人工饲料养蚕、家蚕遗传育种、高产优质高效蚕桑综合技术、蚕桑新用途开发、生防微生物及活性物质、桑树内生菌等研究领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和特色,有些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