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研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是研究生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的主要依据,为使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化、标准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位论文编写规则》(GB/T7713.1-2006),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定的相关内容,仅供大家参考。
1 学位论文撰写的一般要求
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要求通过论文中的新见解或创造性的科研成果,可以反映出申请相应学位所具备的学术水平。论文应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文字简练、数据可靠、论理透彻、立论正确、逻辑性强。
学位论文以中文(外语类专业除外)为主撰写。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论文中的术语、符号、代号在全文中必须统一,且符合规范化的要求。论文中使用的专业术语、缩略语应在首次出现时加以注释。外文专业术语、缩略词应在首次出现的译文后用圆括号注明原词语全称。
硕士学位论文篇幅2~3万字,博士学位论文篇幅一般在7万字左右。
2 学位论文的编排格式
学位论文统一采用A4标准纸(210mm X297mm)打印,具体要求见《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排版打印格式》。
学位论文编排顺序:按内容依次为封面、中文题名、英文题名、原创性声明、使用授权声明、中文摘要、英文摘要、中文目录、英文目录、论文主体部分、参考文献、附录(如有)、致谢、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简介、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和获奖情况、学位论文数据。摘要之前各项单面编排,从目录项开始双面编排。
学位论文装订:博士学位论文:评阅阶段论文简装,封面用兰色花纹纸,论文答辩通过后提交论文用硬质精装,封面墨绿色。硕士学位论文统一为简装,封面颜色:学术型硕士、全日制工程硕士浅兰色,在职工程硕士绿色,其它专业学位硕士由类别所在学院自定。
3 学位论文的组成部分
学位论文一般包括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参考文献、附录和结尾部分等5个组成部分。
3.1 前置部分
论文前置部分主要包括封面、题名页、原创性声明、使用授权声明、审查认定书、摘要和目录等部分内容。
3.1.1 封面
封面包含学位论文的主要信息,由中图分类号、密级、UDC、单位代码、论文类别、论文题目、作者姓名、申请学位级别、专业名称、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单位及时间组成。其中,中图分类号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或《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4版)标注;UDC按《国际十进分类法》进行标注。(可登陆www.udcc.org,点击outline进行查询。)
3.1.2 中英文题名页
题名页的内容主要包括中英文论文题目、学科专业、申请学位、培养单位等信息,题名应以简明的词语恰当、准确地反映论文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5字),如题名内容难以简化,可采用副题名以补充、阐明题名。
3.1.3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研究生对学位论文是否为原创进行声明。
3.1.4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研究生及其导师对学位论文的使用授权进行声明。
3.1.5 学位论文审查认定书
研究生导师对学位论文审查认定。
3.1.6 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完整性和自含性的短文,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一般以第三人称语气写成,说明研究工作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都应有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硕士800字左右,博士1500字左右。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的内容应一致,在语法、用词上应准确无误。
学位论文应选取3~5个关键词。关键词应体现论文特色,在论文中有明确的出处,并应尽量采用《汉语主题词表》或各专业主题词表提供的规范词。同时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
3.1.7 目录
学位论文应有目录页,用中英文分别撰写,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由论文的章、节、附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
3.2 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一般由引言(绪论)、正文和结论组成。
3.2.1 引言(绪论)
包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问题的提出,选题的背景,文献综述,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安排等。
3.2.2 正文
本部分是学位论文的核心部分。内容可由研究课题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可以包括理论基础、调查对象、分析过程、计算方法、实验和观测结果以及主要见解和结论等。论文正文根据需要划分不同数量的章、节,各章、节参照《科技文献的章节编号方法》(CY/T35-2001)划分 。各章之间互相关联,符合逻辑顺序。
3.2.2.1 章、节
章、节编号参照《科技文献的章节编号方法》(CY/T35—2001),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全部顶格排,编号与标题之间空1个字的间隙。
作为章节和段落的序号划分至多到四级。用序号1、2……
3.2.2.2 图
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
图应有编号。图的编号由“图”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图较多时,可分章编号。图宜有图题,图题即图的名称,置于图的编号之后。图的编号和图题应置于图下方,且使用中、外文书写。
3.2.2.3 表
表应具有“自明性”。
表应有编号。表的编号由“表”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表较多时,可分章编号;表宜有表题,表题即表的名称,置于表的编号之后。表的编号和表题应置于表上方,且使用中、外文书写。
表的编排一般采用国际通行的三线表。如某个表需要转页接排,在随后的各页上应重复表的编号。编号后跟表题(可省略)和“(续)”,置于表上方。续表均应重复表头。
3.2.2.4 公式
论文中若有两个以上的公式,应用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并将编号置于括号内。公式的编号右端对齐。公式较多时,可分章编号。
3.2.3 结论
是学位论文最终和总体的结论,应明确、精练、完整、准确。着重阐述作者的创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学术领域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3.3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文中引用的有具体文字来源的文献集合,其著录项目和著录格式遵照GB/T7714-2005的规定执行。所有被引用文献均要列入参考文献表中。正文中未被引用但被阅读或具有补充信息的文献可集中列入附录中,其标题为“书目”。
硕士生参考文献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参考文献不得少于10篇);博士生参考文献不少于80篇(其中外文参考文献不得少于20篇)。
3.4 附录
附录作为主体部分的补充,并不是必需的。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编于论文后:①为了整篇论文材料的完整,但编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的条理性和逻辑性,这一材料包括比正文更为详尽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述,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②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③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珍贵资料。④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⑤正文中未被引用但被阅读或具有补充信息的文献。⑥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结构图、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3.5 结尾部分
结尾部分由致谢、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简介、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和获奖情况、学位论文数据集等部分内容组成。
3.5.1 致谢
致谢的对象包括: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合同单位,资助或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其他应感谢的组织和个人。致谢应言辞恳切,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3.5.2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简介
包括教育经历、工作经历、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成果和完成的工作等。
3.5.3 学位论文数据集
由反映学位论文主要特征的数据组成,共33项:
A1 关键词*,A2密级*,A3 中图分类号*, A4 UDC, A5 论文资助;
B1 学位授予单位名称*,B2学位授予单位代码*,B3 学位类别*,B4 学位级别*;
C1 论文题名*,C2并列题名,C3 论文语种*;
D1 作者姓名*,D2 学号*;
E1 培养单位名称*,E2 培养单位代码*,E3 培养单位地址,E4 邮编;
F1 学科专业*,F2 研究方向*,F3 学制*,F4 学位授予年*,F5 论文提交日期*;
G1 导师姓名*,G2 职称*;
H1 评阅人,H2 答辩委员会主席*,H3 答辩委员会成员;
I1 电子版论文提交格式,I2 电子版论文出版(发布)者,I3 电子版论文出版(发布)地,I4 权限声明;
J1论文总页数*。
注:有星号*者为必选项,共22项。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