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下面小编搜集整理了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的相关概况,供大家阅读查看。
办学历史
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科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46年成立,1952年并入四川财经学院的重庆大学商学院银行保险系,合校后曾于1952年曾招收保险干部专科生,1958年停办。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西南财经大学接受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委托开设保险专业,当年即在国内率先成立保险教研室并于当年招收金融学(保险方向)硕士研究生,1984年招收保险干部专科生,1985年招收保险专业本科生,1991年在原金融学院成立保险系,1995年招收国际保险会计方向硕士研究生,1996年招收金融学(保险方向)博士研究生,1997年成立国内普通高校中首家保险学院,2000年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设置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点,2002年招收社会保障硕士研究生,2003年招收保险精算方向硕士研究生,2004年独立设置保险学博士点和硕士点,2005年在本科层次开设保险精算和保险双语实验班,2006年独立设置社会保险与经济保障博士点,2007年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中招收企业年金方向本科生,2008年在保险学专业中招收风险管理方向本科生,在保险双语实验班中分别设置保险精算和保险财务与会计方向。近三十年来,先后培养了保险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博士、硕士、学士和干部专科毕业生4000多人,培训保监会、国内各家保险公司高层管理干部和业务骨干2万余人。
办学层次和规模
保险学院设有保险学(含风险管理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含企业年金方向)两个本科专业和保险双语本科实验班(含保险精算、保险财务与会计两个方向)。有保险学(含风险管理与保险、国际保险会计、保险精算方向)和社会保障两个硕士点和保险专业硕士培养资格。有社会保险与经济保障两个独立设置的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其中保险学是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国家重点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是省级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保险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寿险精算”还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目前有全日制在校博士、硕士、本科学生1700多人。建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和博士后的完整的保险和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各类人才培养规模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机构设置
除学院行政和党总支办公室外,保险学院现有保险(主任:韦生琼)、社会保障(主任:胡秋明)、保险财务与精算(主任:彭雪梅,副主任:张运刚)三个学系和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所(主任:孙蓉)、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林义)两个研究机构,建有中国保监会指定的保险中介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保险经纪人/公估人/代理人资格考试中心和中国精算师考试中心,此外,还有与日本三井住友保险株式会社成立的“保险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与英国英杰华保险集团成立的“中国保险会计师培训中心”、与法国安盛国卫保险集团合作设立的“中国保险中介人培训中心”、与美国纽约人寿保险集团建立的“LOMA考试中心”和与法国安盟保险集团设立的“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保险研究中心”等学术研究及交流机构。
科研成果
目前,保险学院已初步形成了包含保险财务与精算、风险管理、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障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在国内规模最大并在年龄、专业、职称和学源结构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的研究团队,整体学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多年来,保险学院的科研工作始终面向我国保险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主战场,承担并完成了数十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此外,还与国内外保险和社会保障机构合作,完成了大量的横向课题,至今已出版专著、教材一百多部,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一千多篇,许多科研成果受到外界的一致认可。近五年来,学院共取得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在内的省部级以上课题立项32项,完成高水平论文199篇,著作31部,研究报告20多本。同时保险学院还发起设立“中国保险教育论坛”,成功举办了多次“西南财大-三井住友国际保险研讨大会”和“海峡两岸风险管理和保险研讨会”。主办了包括保险财务与会计、风险管理与精算、社会保障以及巨灾风险管理等在内的多个国际学术研讨会或论坛,成为国内保险与社会保障领域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进行科学研讨和交流的重要平台。
对外交流
自1992年开始,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教育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其他有关部门的支持、关心和帮助下,保险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借助国外保险公司与机构提的师资、资料、设备和提供给教师及优秀学生的进修和实习机会,大大提高了自身的专业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1995年,与英国保众保险公司(现为英杰华保险集团)合作创办了“中国保险会计师培训中心”,同年九月招收了国内首届保险会计方向硕士研究生。1996年5月与法国安盛/国卫保险集团公司建立了“中国保险中介人培训中心”,对四川地区保险中介从业人员的培养起到的重要的作用。同年还与日本住友海上保险株式公社联合成立了“保险国际学术交流中心”,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届“三井住友-西南财大”国际保险研讨会。1997年与日本精算学会联合建立了“日本精算师中国考试中心”。2000年又与美国纽约人寿保险集团合作建立了“LOMA考试中心”。此外,学院还与德国安联保险集团、美国林肯保险集团、韩国大韩生命保险公司、加拿大宏利保险集团及美国纽约保险学院、法国巴黎保险学院、德国科隆大学保险学院、英国奈皮尔大学、赫瑞-瓦特大学、格拉斯哥大学等建立了一系列学术交流、师生互访和培训进修等合作项目。随着香港回归和两岸交流的增多,学院还积极开展与港台地区保险学术界和高校的合作,目前,已与香港中文大学、岭南大学、城市大学及台湾铭传大学、逢甲大学、淡江大学、政治大学和高雄第一科技大学的保险系所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关系,内容涉及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和论坛、教师学术互访和授课、学生学分互免的交流学习等,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办学特色
多年来,保险学院始终秉持“三个面向,一个定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国际,定位培养”的办学理念,以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人才为宗旨,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形成了以财经类学校为背景,学院建制为依托,以保险学和社会保障互动为学科优势,以国际合作办学,顶岗实习,人才培养层次清晰为特色,被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称赞为中国保险人才培养的“西财模式”,在中国财经教育界独树一帜,其特色主要体现为:
1.顶岗实习
作为学院亮点之一的顶岗实习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建立以来已坚持了二十余年,其成效受到了业界学生和社会的普遍赞扬——通过零距离接触保险公司整个经营流程,如营销、产品设计、核保、理赔、客户服务及人事和财务等岗位的“顶岗实习”,学生们不仅对专业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培养了职业素养,提高了社会交往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对于更全面的认识自己和了解职业,并据此科学的设计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顶岗实习也为用人单位在学生中选拔自己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很好的机会。目前,学院已在成渝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建立起了数十家长期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未来还将进一步拓展,以期为更多的保险学子创造锻炼机会,为振兴中国保险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2.国际化办学
一直以来,学院非常重视国际交流,与国内外知名保险企业及高校积极合作、建立学术交流、师生互访、资料交流和培训进修等合作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其中,与英国英杰华保险公司合作的硕士生“国际保险会计硕士”合作项目最为突出,培养了一大批基础扎实、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强、通晓国际惯例的保险会计人才,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近年来与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建立的保险精算本科“2+2”合作项目以及与格拉斯哥大学建立的保险会计本科“3+1+1”合作项目也取得了很好的反响。为培养能适应国际化竞争的保险人才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社会评价
在国内外保险界和高校的支持下,在学校领导和校内各单位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经过保险学院师生20多年的艰苦努力,保险学院无论在办学层次,办学规模、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和科研学术水平等方面都在国内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其改革创新业绩、办学特色、学生质量、科研学术水平等先后被《人民日报》、《瞭望》周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英国《普斯特保险周刊》、《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金融时报》、《中国保险保》、《四川日报》、《北京晚报》、四川电视台等20多家新闻媒体广泛报导。毕业生被《人民日报》和《中国教育报》喻为“抢手货”、“稀缺品”。多年来,学院毕业校友不少已成为保险行业的佼佼者和精英人才,当然,还有更多默默无闻,工作在保险一线的专业骨干和业务人员,他们为国家保险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规划与愿景
为适应国家保险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未来保险学院将继续以学科发展为龙头,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和质量提高为突破口,教学科研管理水平提高为支撑,凝聚更多国内外资源,调动学院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将学院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保险专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