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大军已然出发,然而还有很多同学因为在专业院校的选择上存在迷茫而随波逐流着。目标模糊,会直接导致失去努力的动力,容易半途而废。
之所以存在择校难的问题,是因为大家对自己、对专业、对院校的认识不够,甚至不知从何开始思考。
择校的首要原则应该是性价比高,而这个性价比是对你自身而言的。前面提过,你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考研的目标院校应当根据考研原因来选择。可以列出几所自己的目标院校,比较选择。
学会认识自己
很多同学对自己本科所读专业不满意,想借助考研为自己选择一条更加喜欢的路;
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想升学深造,成为高精尖人才;
更有一部分同学觉得自己大学四年增长的实力和掌握的知识不够,想完善自己同时也躲避严峻的就业形势……
而你是哪种呢?
在决定考研之时,你先问问自己:
我考研的动机是什么?
我的兴趣在哪里?
兴趣能够和考研联系在一起吗?
哪些院校开设了相关的专业?
我的学习实力如何?
在自身实力的基础上,加之半年有余的复习,我大概能达到什么分数水平,有望考到哪些学校?
这些问题是你择校之前必须思考的。学校和专业就在那里,而适不适合你,才是最关键的思考点。
衡量自身情况与院校的结合点
目前基本上全国高校开设的专业都很齐全,但很多是新设立的专业,其实水平可能还不如二本三本院校。这个时候你要想清楚:
全国共有多少所院校符合你专业选择的要求?
你的能力适合冲击哪个层级的院校?
这个层级的几所院校是否符合你的期待值?
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
另外,如果对自己的实力不够自信的话,报考的目标专业的招生人数也应该考虑在内。
最需要思考的是,你的目标专业是否是这些院校的重点专业,专业特色类院校与专业实力较弱而综合实力强悍的院校都是需要考生谨慎考虑的。毕竟,研究生时期的专业也可以影响未来的职业生涯。
大学基本都是一个大类学习,大三或者研究生才会细分专业。选择该专业时,你要打听清楚这个专业将来可以做什么类型的工作。无论你是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还是博士后,将来你都是要就业的!所以要现实一些,把就业因素也纳入考虑因素之一。
当然,人各有志,如果你只是想要一个研究生的毕业证,那建议选择报考本科母校,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不明觉厉的便利。
观察地域状况,遥想未来发展
对于不跨专业跨院校或者“三跨”的考生来说,地域问题同样是择校需要考虑的一方面。建议去北上广或者沿海城市。首先,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好,能够开阔你的眼界;这些地区的高校科研经费多,专业发展也相当对于内陆的好。
有必要看一看院校的所在地是否符合自己今后长远的发展需求。很多人在研究生毕业之后会继续留在读研的那座城市打拼,而那座城市和家的距离,和自己职业生涯走向的规划是否存在冲突同样需要稍加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