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谈一下新GRE阅读同学们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显然,这里要提出的最核心概念就是主动阅读。
“Reading and understanding a piece of text requires far more than a pas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ds and sentences it contains - it requires active engagement with the text, asking questions, formulating and evaluating hypotheses, and reflecting on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particular text to other texts and information.”
官方指南认为,阅读需要我们主动的提出问题,思考信息之间的关系。我们的问题是,在阅读中,我们需要提哪些问题?由于篇幅所限,我在这里不可能解决全部的问题,只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在读文章时,以下四个问题是我经常思考的:(1)这个句子当中是否包含了观点和态度,如果有,是作者的还是作者引用的?(2)这个句子内部以及这个句子和前文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否有新信息,作者为什么要说这个句子?(3)截至目前都说了些什么,它实现了什么?(4)下文可能会说些什么?
(1)是一个非常重要且简单的能力,但却经常被忽略。我在上课时,经常用一篇艺术和科学的文章开篇,文章第一句话是Extraordinary creative activity has been characterized as revolutionary。接下去,我会问同学,请问作者认为creativity有什么特点?全班人通常会异口同声的回答,revolutionary。于是,我会再问,请问作者认为人们认为creativity有什么特点?大家愣了一下,再次回答,revolutionary。于是,我再问,请问作者认为creativity有什么特点?大家犹豫半天,说不知道。三个很简单的问题,几乎所有人都明白了,我在阅读时做了一个很简单且重要的事情,就是分清作者的视角和引用的视角。为什么(1)能力重要?举一个最常见的题型,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bout XXX is true? 而文章的结构是,前半段单纯介绍某人的理论T,后半段指出这个理论的缺陷。你会在哪里定位?显然,后半段。一切according to the passage题问的都是作者的观点,因此,引用的部分,如果没有特别的注明(比如前半段作者已经表态了),都不是作者的观点。这说明,分清视角对于定位有着重要的帮助。再来,主旨题,main purpose of the passage。第一篇文章说A的理论认为XXX,而B反驳,认为XXX是不对的。第二篇文章说A的理论认为XXX,但其实XXX是不对的。两篇文章主旨一样么?表面看来,两篇文章似乎没有区别,用流行的理论说,这两篇都是“观点转折型”文章。其实,两篇有质的区别,第一篇从来没有出现作者观点,因此主旨只能是describe B's refutation or challenge,而第二篇显然是对A的理论持负态度,因此主旨应该是refute/challenge/qualify之类的动词引导的。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意识,我们都能够做到。
(2)是读懂一篇文章的关键。很多人以为的读懂,是读出中文意思。但我们阅读时,很多句子和单词中文的准确意思其实根本无所谓,脑子中都是一些大概的印象,但是信息与信息的关系才是最重要的。比如,继续引用先前提到的文章,Extraordinary creative activity has been characterized as revolutionary, flying in the face of what is established and producing not what is acceptable but what will become accepted. According to this formulation, highly creative activity transcends the limits of an existing form and establishes a new principle of organization. 第一句话第一个分句说明创造力被认为是revolutionary,之后第二个分句,和第二个句子整个都没有给出任何新信息。只不过作者使用了一些新的词组,比如transcend limit, establish new principle,这些词组在语义上,如果直译成中文,也许并不严格等同于revolutionary,但是,在这篇文章背景下,它们就是同义词。这么读有什么好处呢?GRE的出题和TOEFL有质的区别, GRE题目稍有难度一点,它会考察推断,文章一开始可能说A概念具有X特点,之后N句话之后将A概念和B概念等同起来。题目不会问A是否有X特点,题目会尝试建立B概念和X特点的关系。原则上,这个题的答案在原文中是找不到的。为了应对这种出题法,我们需要在文章中意识到很多所谓的“新概念”其实就是老概念的改写,一旦出现,自然将这些概念等同。
由于逻辑关系种类很多,篇幅所限就不在这里继续展开了。大家只需要记住,在阅读时,不要过分在意词意,更多的要在意词间的关系、信息之间的关系,到底是同还是反。
(3)ETS还会考察我们一个能力,即总结主旨,甚至推测文章目的和结论。我们过去在相对容易一些的考试中,总会默认文章的结论是明显的,一般的文章都会有一句所谓的中心句。但在GRE当中未必。现在越来越多的文章需要我们主动的思考作者想实现什么结果。我的习惯是,每读完一部分,都会在头脑当中重头过一下思路,当然,这个回忆过程一定要丢掉细节,否则对于思考主旨是没有帮助的。今年有一篇文章,它的结构是这样的:第一句,YD(气温下降)这个现象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某湖水泄造成;第二句,展开这个理论是怎么回事;第三句,转折,最新证据发现YD发生的时间其实比湖水泄还早;第四句,而且湖水泄所产生的温度变化太小,不足以解释YD。这是一篇短文章,后来问了一道主旨题,是一道难度系数5(最难)的题目,但其实答案很简单,非常明显,是一个A选项,我在看到之后甚至没有看后面的选项,内容是,提供证据削弱一个主流理论。有不少同学不敢选,觉得是否削弱,作者没有明说。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如果A事件发生的比B事件晚,A事件是不可能解释B事件的。所以第三句话的出现,显然说明了作者本文的目的就是想说明过去的理论是错的。然而,我们却等不到作者说出这样的话,“因此,这个理论是错的”,我们必须自己把这层意图读出来。因此,这再一次说明,我们在阅读GRE文章时,绝对不能流于把每个句子都翻译成中文,孤立的看待他们。
读完一个意群之后进行概括,这个习惯还能够帮助到预测。回忆刚才我所引用的火星上找水的那篇文章,单独看第二句话,我们很难意识到会说什么,但如果我们刻意概括第一句话,结合第二句的前半段的主线,就很容易进行预测。
(4)就是前文在长难句的部分告诉大家的预测能力。预测的能力在于有目的的阅读,寻找核心概念,验证自己的预期,加快阅读速度。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自己的预测能力。一方面是多做题、上课,了解阅读文章的常见思路。更重要的,大家可能没有想到,就是做填空题的能力。举一个例子,A critical consensus has emerged that Mary McCarthy will be remembered primarily as an essayist rather than as a novelist.第一句话很简单,主流认为MM这个人是E,而不是N。注意,我甚至都没有去翻译essayist和novelist这两个词。接下来,But despite … 你能否预期后面的核心信息?很显然,前文的重点是E而不是N,But之后的主句核心很可能是N,注意,despite引导的不是But后面的核心,despite是个介词,不引导主句,只引导让步修饰。在“A. But despite B, C.”这个结构中,A和C形成转折,B和C形成转折,因此A和B甚至有可能是同方向的。那么我们现在就可以判断了,主流认为MM是E而不是N,但是,尽管E,可是还是N。我们看一下实际情况,But despite her formidable gifts as a polemical and discursive writer, what powers McCarthy's best essays are her fictional rather than strictly intellectual gifts. 我们发现,作者根本没有再使用essay和novel这两个词,相反,他使用了一堆我们可能根本不认识的词,比如polemical,比如discursive。不要怕,我们之前提到过了,如果最终作者写的就是essay, novel这些词,我们开心。如果作者换词了,这里就是出题的花样,在这篇文章中,以及在之后的题目中,换后的词一定就当作之前我们预测的词,意味着discursive, polemical一定都是essay的特点。不知读者您是否明白了?仔细想想,这不就是填空训练的能力么?事实上,为了提高阅读能力,包括提高填空能力,我都十分强烈的建议大家,在做填空题的时候,不要急于看选项,一定要盖住选项看看自己能否预期空内需要填的词。如果预测对了,最后选错了,是单词问题;如果根本就预测不了,可能就是自己阅读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