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网 > 留学经验 > 留学经验:去美国 100 名以后的大学读研究生有价值吗?

留学经验:去美国 100 名以后的大学读研究生有价值吗?

发布时间:2017-02-11编辑:lm

  问:想问一下,如果出去读软件工程,收到了综排在100名以外、专排在60-80左右的学校的AD,那么还有必要出去吗?毕竟读两年自费还是很耗钱的。同时想了解一下,美国100以后的学校教学水平怎么样?

  从疯狂的“名校情结”到各种“弃滕”你值得拥有更多精彩。舆论价值观的悄然改变也间接反映着美漂们心态的变化,只是每一件事情都有其对立面,问题的答案也因为每个人的生活境遇和自身个性而迥然不同,就像一句说俗了的话“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小编整理了来自知乎的声音,也许不同的声音会给你带来新的思考。

  我极其不喜欢上自己的背景,但是鉴于土豪Hsuan同学上了背景,我不上显得特别没可信度。大致就是在一所Hsuan会用来保底的学校读本科,家境也不怎么样,离异家庭,父亲两年前破产,我靠母亲供着。

  值不值得?

  我其实就是一特别特别普通的人,扔到人海里都会看不见,即使被周围人称为学霸/大神, 但这些都是虚的。我很早就意识到了,我不是所谓的天之骄子,可能会做出一些重大成就,但还是平平淡淡一生的可能性比较大。

  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和我一样的普通人。

  不要说工作后成名成家了,在读书时进美国前100的大学的也是少数,即使你可能觉得大部分中国学生都是TOP100,但要看总体啊。

  可是,是普通人又如何?普通人就没有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权利来了么?普通人就不能到美国读一所普通的大学了吗?

  于是,其实我觉得这件事情的关键在于你正确的认识这所大学能给你带来什么,然后根据自己的心意判断,无谓他人的指指点点。

  这所大学能给您带来什么?

  1. 完全不一样的生活环境

  2. 相对自由的学术氛围

  3. 两年独立生活,让自己学会与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自己解决所有困难的机会

  4. 比国内大学多出几十倍的可用资源

  5. 一个在美国找工作的机会

  我不知道您具体是哪所大学,以上是基本美国大学都会提供的。具体到各所大学还有不少优点,您如果觉得我的话还有点用可以私信我。

  这所大学毕业之后的就业情景怎样?

  可能Hsuan土豪周围都是牛人。但是我告诉你,在硅谷的中国人最多并不是什么Stanford,Caltech这种牛校毕业的,最多的是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的好么?没错就是这所不要说没进前100了,甚至连排名都没有的学校。当然San Jose由于自己的地理位置,是个奇葩,但是这多少也说明那些公司没那么重视你是否名校出生。

  话说回来,100后的学校毕业,可能进顶尖的公司少块敲门砖,但是鉴于现在IT业的就业形势,拿一份能藐视众文科社科生(泪目....)的薪水还是可以的。

  更何况题主还没说要留在那儿就业呢。

  100后的学校教学质量怎样?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毕竟101的学校也叫100后,tier 4的学校也叫100后。

  建议LZ可以去查一下你所在专业的教授们,或者可以PM我,我帮你查。

  成本

  题主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吗?有和父母充分的沟通吗?

  在我还小的时候,我总觉得那些父母花了所有积蓄就为了供孩子出国留学的家庭特别不值得。后来,我的看法改变了,因为我认识了几个这样情况的朋友。一个朋友,父亲把唯一的房产都给卖了,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住,就为了供他出国读本科。即使这样,他也一定要奖学金才能出得起国。最窘迫的时候,他连去香港考试的路费都没有。他最后去了一所几乎没人知道的学校。我对他表示不理解。但是他告诉我,他一直就想出国,他的父亲也一直就想送他出国。出国留学,可以说是他们家最大的愿望了。在愿望面前,房产存款之类的便显得无关紧要。

  所以,即使题主家里是倾家荡产去上一所普通的学校,我们旁人也没什么好非议的。毕竟钱这种东西,旁人说了都不算,最重要的其实是和父母,或者其他资助你的人的沟通。

  总结

  建议题主全面了解一下这所学校,如果了解之后还是很想去,那就去吧

  一辈子可能就这么一次机会,以后工作了即使有钱了可能又会因为家庭没法出去两年了。

  题主可以将一张纸对折,一栏写想去的理由,一栏写不想去的理由,并给每个理由加一个权重,然后加一下两栏的分数,到时候那你就可以做出选择了。

  最后

  我的一个表姐,80后,英国某前15都没有的学校一年的授课型硕士毕业,本科国内,金融业。去年年薪+奖金,260W+。

  我的另一个表姐,比上面那个年轻几岁,某非英美的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想进就进的学校硕士毕业,本科国内,金融业。去年年薪+奖金,60W+。

  我哥哥,90后,某小国的某教育部都不承认的学校本科毕业,商务类专业

  自己创业,去年收入100w+。

  对了,我全家都没任何背景...不是政府官员也不是什么厉害的商人= =

  我知道收入并不是衡量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全部,但是同样,成绩也不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全部。并且,我的例子也只是个例。只是希望我的例子能使这个回答更加丰富。

  背景

  我也来自一个小土豪家庭,从小就向往着当个罗杰斯一样的环球投资者。13岁就把巴菲特,彼得林奇,约翰涅夫,塞斯卡拉曼,曼昆宏微观和萨缪尔森经济学等等硬着头皮研究了一遍。有时候和爸爸出去混,遇到一些国内有名的基金经理就开始不停地侃,眨着大眼睛问叔叔:“叔叔,我感觉20世纪初的经济危机从萨伊三定律就开始埋下了隐患,您怎么看?”叔叔们也不做回答只是啧啧称奇,这孩子从小就喜欢这个以后一定是这快料!然后我就真以为自己是个投资奇才了了!

  申请

  申请:申请美国高中的时候就瞄着前五名去,每天想着我到底和罗斯福做校友还是zuckerberg做校友,唉好纠结!中国13亿人为何独独我一个人要和巴菲特一样的高处不胜寒(⊙_⊙)

  当时我ssat很高,感觉自己前五稳了,就开始在essay里大侃经济,投资,我要怎么给社会创造价值做伟大的事情。我怎么去泰国旅游时发现了当地的金枪鱼公司如何有商机,如何涨了几倍。我自己的账户如何翻了多少翻,别笑,一个初三的孩子就这心眼儿。。。我的爸妈和英语老师也不懂申请,就只是觉得这孩子从小就喜欢金融投资,一定有出息。美国高中不就喜欢这样有独立见解的人吗?

  毫不意外,前十都给了我waitlist,我最后去了个排名15左右的私立高中,躲在冰天雪地中反思。并不是说这个结果我不能接受,而是我发现,我骗不了admission officer,我也骗不了自己。美国大学admission很聪明的,dean一天看200篇essay,真谦虚假谦虚,真热爱和以为自己热爱一眼都看得出来。老实说,我不相信世界上有来自“富裕家庭”,并且“骨子里”真正爱好经济和投资的人。大多数我身边的人,都是被潜移默化地塑造的,包括当时的我。当然有极少数,比如当年的巴菲特那样嗜财如命,小小年纪就跑到体育器材店偷高尔夫球来卖,包下理发店的弹子球出租,还没上大学就自己买农场。这样天生的“赚钱者”真的很少。我当时看看书,写写文章,实实习就以为自己是这块儿料,真的可笑,哪个投资者是读出来的?

  在美国:然后我就来到了这片冰天雪地,一开始如丧家之犬,却什么都想争最好。体育想尽办法搞个varsity,art一看也不能少想办法搞个ap drawing studio来提高gpa,数理化我一样都不想少,必须上calc和physics,因为我申请大学不想再失败了。

  价值观

  价值观:Sarcastically,我在这冰天雪地里真正明白了自己要干嘛。上课文学老师讲着梭罗的瓦尔登湖,旁边的美国佬正呼呼大睡,我却痴了。我从来没想过人还可以这么活,还可以活着如此理直气壮,不依靠外物和标签而强大!我一读到梭罗的这句Wherever I sat, there I might live, and the landscape radiated from me accordingly,我的灵魂都颤抖了。我发现只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哪里都会是我的乐土,没有什么地方是缠得住我的。我读到Whitman的草叶集时,我又惊讶了I loafe and invite my soul,

  I lean and loafe at my ease observing a spear of summer grass.

  闲,真的好悠闲好舒服(。◕ˇ∀ˇ◕)我的心也是肉长的,也能欣赏自然和宇宙啊!

  wait, president and prostitutes are equal?老实说,我真的惊了。我来美国高中本来只是想给自己找个跳板,以后回国搞投资。我一直觉得美国价值观是“弱者价值观”,一帮懒鬼占着世界上最好的资源宣扬“be happy”和“democracy”,人本来就是生而不平等的,华尔街高富帅怎能和田纳西农民同日而语?

  我发现我原来的价值观有问题,它太脆弱了,它堵着耳朵拼命向前前进,并且很自洽地把非我族类都定义为“loser”。每每收获一点小小的成果,比如各种青少年“投资”比赛的金灿灿奖状,投资大牛的几句夸奖,我都丧失了一点自我。我发现原来那些我拼命堵着眼睛不想看到的东西,恰恰是我最不懂得,最没学过的东西。弯下腰,戴上耳机,我发现文学,哲学,音乐,绘画是多么的有意思。我脚踩着的大地,头顶着的蓝天,手上拿着的一根每天吃三次都快吃吐了的热狗,是怎样的一种奇迹?Anyway,我决定大学app从另外一种角度出发,我是什么人,我喜欢干什么老老实实写出来。绝无一字不是我脑海里的真情实感,绝无自我激励,我是个懒人我就写出我的懒法;我是个好心人那我也要写明白我为什么扶老太太过马路;我是个爱历史的人,那我也就撩起肘子聊聊历史在我身上怎么就不一样~

  我现在和你一样在刷sat,在写college application.

  我决定了,要申UChicago的linguistic,就为了假期和维特根斯坦打得一个赌,少年意气又如何:)

  最后

  如果是想学软件工程,我认为100名以外可能没必要,不是因为名次问题。我觉得来美国留学除了能学到世界先进的专业知识,最最关键的,能从不同角度看世界。虽然很多美国人也很脑残,很自以为是,把无知当个性。但是美国文化的确有它精髓的,伟大的地方,和我们传承千年的传统思想完全不同。如果题主想读文科社科而且经济宽裕,那我拍双手支持,因为收获可能是意想不到的。如果题主想学engineering的专业知识,并且方便就业的话,我感觉可能100名开外的文凭效果不太好。

  想好你人生的终极目标

  该不该出国,和该不该结婚、生孩、跳槽、创业一样,越是重大的话题,越没有简单的对错选择。

  因为哪个选项更好,取决与各人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对甲有很高价值的事物,对乙有可能只是个鸡肋。

  题主在问还值得不值得出去,那我要问,题主你想清楚自己人生中,想要追逐的主要目标是什么了吗?是追逐金钱财富?还是名利地位?或者是在有限的百年中,尽量走走看看多一点地方,见见这大千世界的一切?这个问题,他人无法代答,题主只能抚心自问。如果题主是说:“那如果我都想要呢?要金钱名利和周游世界我都想要呢?” 那也还有有不同的权重之分,哪一项对自己更重要一点,依然只有每个人自己才能了解。

  如果心里的目标是将来赚大钱,那出国就不一定是最佳选择。如果心里最大的渴望是见见这花花大千世界,其它都不在乎。那不要说排名一百以外,就是一千以外那也是眼皮都不眨就直接去啦。

  所以,想好你的人生的终极目标,以此来指引你的选择。

  避免完美主义

  或多或少,我们都有点完美主义,否则二手的电器就不会比新的便宜那么多了。

  但在涉及到事物或道路的选择时,完美主义时常是有负面作用的。

  我们时常能见到的,受到完美主义负面影响的表现有两种。

  第一种,是TalBen Shahar教授的《幸福课》里所提到的:“All or Nothing”心态。

  要么拿到最好,要么我就不要了。

  这种心理模式,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就业、购物、恋爱和学习进修中都普遍存在。(但不好举例,容易被喷)

  很多时候,次好或者次次好的选项,都比完全不选来得强。

  第二种,其实是前面这种的变形和强化:开始自我心理暗示 ------ 我没选到最好的,我就不选了,然后我还告诉我自己,那东西其实很烂,俺不稀罕!

  这里可以打个比方来说明,就好比,有一天我看到一个新手机五折促销,然后说:“哇,五折吶,现在没空,明天过来买”。等到了第二天,过来一看……变只有六折了……,然后不甘心,决定再等等看看会不会降回去,然后过两天变七折了……然后我就开始骂了:“什么破牌子手机,其实功能一点都不好,我才不想要那,送我我都不要……”

  这例子中的的心理态度看起来很傻对吧?但其实生活中这样的心态很常见。

  回到题主的问题,如果你所追逐的事物,的确是你真正想要的,那即使是次好的,或者次次好的,哪也强过没有。

  区分开“入门票”和“亮点”

  人们,以我们身上最好的优点,和最坏的缺点,来评断我们。

  回忆一下我们听说过的总多名人,能记得的,一般都是他们最闪亮的成就,和最大的污点。其它中庸的细节,我们一般不会留意。

  我们谈论起身边的亲人,朋友和同事时,一般也是首先关注他们最突出的能力或成就。如果某个人是名校毕业,那这个背景的确会在人们提及他时首先被提起。但除此之外,绝大部分同事之间,没人知道对方是什么学校毕业的。因为:如果不是最TOP的那几个名校的话,那么就没人关心你从排名第几的学校毕业了。

  很多从普通的学校毕业的年轻人,找工作时处处碰壁,其中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从普通学校毕业,而是他们身上没有其它“亮点”。除了一纸毕业证书外,他们的特长是什么?他们身上有什么可以鹤立鸡的强项?

  大部分的职位的招聘,没有说非名校不可的。名校毕业自然是一个大大的加分项,但大多数职位,并没有说不是名校毕业就没有资格投递简历申请了,只要你能达到最低的进入门坎即可尝试,比如对应专业毕业,有这“入门票”即可。但,要让面试官接受你,你身上得有其它的亮点!

  先入行,再晋升

  相当数量的职位,根本没有拿出来公开招聘,而是直接内部推荐了。

  并不是所有的好职位,都是拿着堆得小山一样的简历在刷人的。相当数量的职位,在小范围里互相推荐一下,就选定招聘了。很多时候,只需要你具备对应的能力,并且跟你想去的职位,在同一个可以“连接”到的同事网络内。

  如果想要第一步就直接应聘上一个陌生新公司的好职位,的确你得有一个牛得不行的简历,闪亮的教育背景,或者光辉的工作履历。

  但,更多人,是先进入一家公司,勤勤恳恳地工作并提高自己、逐步展现自己的态度和能力。然后再通过内部的推荐,晋升到高级别的职位。

  所以,有一个闪亮的教育背景名校毕业,自然是上了快车道,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它,我们的人生就可以去吃屎了。我们会走得慢一点,但依然可以一步步前进。

  总结

  小马过河,老牛和小松鼠的意见都没有用,小马得自己去试。

  不同阶级间的鸿沟,除了财富的差别外,还有就是Insight。

  其实,很多时候,回头去看,正确的Insight其实很简单,但当初的我们没接受,不是因为没人告诉过我们,而是因为噪音太多。好的建议也淹没其中,我们置若罔闻。

  老牛、小松鼠,都是好心,也都是噪音。

  阶级差异是这世界的现实,少部分人,在幼年就可以被引领在正确的方向上,直接走上个人发展的快车道。更多人,做孩子的时候,没得到足够的帮助,没得到足够的引导和鼓励,蹉跎过了时光……

  就好像,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大家一起去春游爬山,精英家的孩子们直接做缆车就上山顶了,开始在山顶吃早餐了。勤奋努力的孩子也爬上去了,可以在山顶吃午餐了。而我们,还在爬着滚着,眼看着太阳下山前也到不了山顶了。而天就快黑了……

  如果这是我们的人生,那该如何,就该去吃屎去死好了是吗?

  有时候打击人的鞭策教育方式,是可以让慵懒的人惊醒一下,但有时,我们也需要有人,举着火把烛光,在黑暗中,领引我们,给我们一线希望。

  想好你人生中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勇敢的往前走。

  不用害怕周围变得暗黑一片,总会有素昧平生的人,在你想象不到的时刻和地方,愿意举起火把,带你一程。

栏目推荐
留学资讯留学费用留学签证留学政策留学生活留学经验留学考试出国申请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留学网©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