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T备考的四大“毒瘤”:模考、复习计划、pace、答对率
开宗明义,以上所列四大“毒瘤”,并非本身有毒,这几个概念自身都是非常正常的,之所以说它们是毒瘤,核心原因有二:
其一,广大考生对其理解、运用偏差甚多,以至于干扰了正常备考
其二,对此类问题的关心,掩盖了对真正有价值的问题的关注,造成了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喧宾夺主。
从教十余年以降,一方面对大量考生总是反复地纠缠此类问题深恶痛绝,一方面痛感天下之大,竟无一文于学生启航备考之际正本清源,余虽力有不逮,为考生,乃勉力成一文,唯备考之众人,若能有所点化,渡有缘人。
四大毒瘤之一:模考
模考本是备考关键环节,GMAC官方对模考也是支持鼓励的,提供了PREP软件供考生能在仿真界面下,进行考试练习的界面。问题主要出在考生怎么运用这一工具上。在中国教育环境下形成的路径依赖,以及GMAT自身的考生机制,使得中国考生传统的对待模考的态度、方式,显得相当的不科学。
其一,在中国高考准备序列中,频繁地进行模拟考试,是一种普遍现象。究其原因,无外乎是:校方希望保持对学生的高压状态,因为中国学生和家长最紧张的是分,而不是分数后面的学习过程和质量;老师水平低,没有高质量内容可讲,只好让考试来填充学习课时;在不断的考试中逼学生提高熟练度,熟悉考试气氛,形成一定的抗压能力;对学生的可能高考成绩做一定预测,在部分先填志愿后考试的省份,有填志愿的指导意义。
由上可见,高考年代模考的存在理由,只有“熟悉考试气氛,形成一定的抗压能力”这一条还部分地存在。预测成绩这一点纯粹是心理需求,因为预先大概知道自己多少分,在没有专业指导的情况下,并不能帮助你在真正的考试里面提高分数。此外,由于GMAT自适应机制的特点,模考的预测性在GMAT中很弱,也达不到以上目的。
其二,当前大部分考生如此热衷于模考,无非出于几个原因:
没有更有效的学习路径,但又想让自己觉得自己真的在备考,那就模考呗! 学了一点点就很低情商地想知道自己现在有几斤几两了,那快模考看看啊! 快考试了,我好想知道自己会有多少分啊,那就模考呗!
有一位同行曾经说过,其实托福也好/GRE也好,模考其实是体检,一个病人死劲儿体检,是不能提高健康水平的。同理,一个学生也不可能通过模考提高自己的分数。这个原理搬到GMAT,也大体适用,模考略好于体检的一点在于,体检不会因为不熟悉环境/计算机界面导致体检结果失常,而GMAT有可能,所以模考的熟悉界面意义的确是存在的。但熟悉界面,一两次即可,并不需要多次反复进行。
其三,GMAT自适应机制以及中国学生的备考特征会让模考意义进一步下降。GMAC在提供模考软件的时候,一是不知道中国人模考这么积极,二是不知道中国人早就crack了整个软件,把题目都掏了出来,三是不知道中国人这么在乎分数。
那么问题来了。
一是反复用软件模考,自然会反复遇到做过的题目,这样无论是分数还是时间都会失真。
二是真正的自适应机制,需要大题库去保证自适应的精确性,模考软件的题库太小,根本无法逼近自适应的真实情景。
三是大量傻X居然在用GWD套题在模考,要知道一套纸质题目,那是没有自适应机制的啊,你会遇到大量你的水平根本做不到的题目,这种模考有意义吗?
结论:
(1)很不幸,GMAT是一个无法用模考来猜测你大概能考多少分的考试,真的,大概多少分,也很可能不行。偏差可能在100-150分左右。当然,400和700这样的差距还是有说服力的。
(2)模考的作用其实有两个:一是当考生已经浅了解题型要求之后,进行一次摸底,大概知道自己的起点,以便决定自己大致的目标。二是考试前用于熟悉界面,对应习惯了做纸质题目的考生,熟悉对着电脑做题的感觉。
(3)模考对提高做题水平帮助非常有限,尤其是对于看重结果而没有行为分析“复盘”习惯的中国考生。
(4)理论上,如果考前能大概知道自己水平,对于临考策略的制定是有帮助的,比如更好地确定要放弃哪些题目,死掐哪些题目,但这些判断不容易在没有专业指导的情况下做出。
(5)根据现在GMAT的新变化,既然考试成绩看到了可以取消,取消了之后学校也看不到C字儿了,那么最科学的了解自己水平的方式就是真考一次并且在考后购买ESR报告。不要和我说250刀贵,谁都知道走上这条路,就做好了花大钱的准备。这条路的各个环节上,在GMAT准备上省钱是最不值得的。
(6)大仙能帮你的,就是帮你分析你的ESR报告。服务内容详见“靶向分析”(来源:商学院大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