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南京寻访“活菩萨”

发布时间:2017-08-29 编辑:younian

  背景

  1937年11月,日军攻陷上海,大举西进,直逼南京。当时的金陵大学董事会董事长杭立武与留下的外侨一起成立南京安全区,供难民避祸。在1937年11月29日所列入的成员名单中,共有15名委员,分别来自美、英、德、丹麦4个国家,其中美国人7名,英国人4名,德国人3名,丹麦人1名。这些西方人士在南京的义举以及救助难民、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详细经历,一度并不为人所知,直到近年来随着学者研究的深入才渐渐浮出水面。

  78年前,当侵华日军进逼南京之时,一些留在南京与周边的外籍人士曾设法救助难民,甚至为帮助中国人而献出了生命,史学界称之为“南京国际大救援”。78年后,一群外国留学生也来到南京,以报社实习记者的身份,寻访这些救援者当年的足迹与事迹,并将亲自撰写文章发表在报纸上,让更多人了解这段一度被淹没的历史。今晚22时,CCTV4互动节目《我与中国第一次亲密接触》呈现了这一寻访过程。

  “要特别感谢南京方面把所有的相关史料开放给我们,这也正好符合我们的原则:就是不灌输,不直接给结论,要让老外自己去发现,直接去感受,自己独立地完成表达。实际上,有关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特别需要国际化的、有国际人士参与的这种叙事的加入。”总导演关正文说,这是全人类共同的历史,这个灾难所引发的、给人类所带来的教训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经验和教训。所以对这段历史的描述和总结,不应该只是中国人在做。

  外国留学生到达南京的第一站,是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来自新西兰的罗斯文和来自德国的安东雷站在遗骸坑前久久驻足。“实习记者”们迫切想要知道,面对如此严酷的战乱,那些西方人士当时为何会留下来?

  安东雷要寻访的人是拉贝。在他留下的德文日记中,安东雷看到了一个有条理、有计划、有幽默感的“南京好人”。作为安全区的主席,拉贝不仅要管理难民的饮食、医疗等现实问题,还要和各方沟通谈判。在安全区里,拉贝和其他国际人士共救援了约25万难民。在住宅中,他还保护了600多名难民。对于住在他院子里的难民,即使粮食紧张,他也至少保证每人每天能吃到一顿稀饭。所以,只要拉贝一出门,大家都跪在地上,叫他“活菩萨”。但对拉贝来说,这些跪拜他的中国人,让他“难受得不知如何是好”。

  俄罗斯留学生爱文的祖父和曾祖父都曾经参加过二战,因此此行颇有些“继承家族传统、追寻祖先精神”的意味。他来到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希望了解苏联援华航空志愿队事迹。苏军飞行员技术精湛,在1937年11月22日南京首战中即击落日机。爱文发现,在战斗中不幸捐躯的涅日丹诺夫中尉和他几乎是同乡。涅日丹诺夫牺牲时只有24岁,和自己年龄相仿。“在俄罗斯,我们说,英雄必须为人所知。那些在抗战中帮助过中国的外国人,他们也都是中国人民的英雄。” 他单膝跪地,为中苏飞行员献上一束鲜花。

  波兰留学生严立行说,二战的时候波兰也发生过很多和南京同样的屠杀事件,所以他想做一个对比:人类应该从什么角度来看待战争?这次严立行一直在寻找美国牧师约翰·马吉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马吉用一架16毫米家用摄影机,秘密将日军的暴行拍摄下来。这是迄今唯一留存下来的南京大屠杀影像。

  留学生们还访问了92岁的陈桂香和89岁的余昌祥这两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去档案馆查阅史料、寻访南京安全区难民收容所旧址等。整个过程总共拍了超过600小时的素材。作为实习记者,8名外国留学生需要将自己寻访的内容写成文字,刊登在《现代快报》上。这对于他们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第一次,既紧张,也兴奋,还有些严肃。

  严立行最终的文章标题叫《人类历史上的105分钟》,指代美国传教士约翰·马吉纪录南京大屠杀的影像的长度。他说:马吉从窗户里拍到了这些。我不敢想象,如果马吉被日军发现,他可能就会没命,人类历史上就永远没有那105分钟了。文章结尾他写道:这105分钟在人类历史上就犹如大海中的一滴水。这滴水折射出不堪回首的过往,同样折射出了可贵的人性光辉。

  安东雷在他的文章中说:拉贝先生最初选择留下来时,并不知道自己能成为这么多人眼中的“活菩萨”或英雄。这名普通的德国人,因为内心的勇敢和良知,做了他认为正确的事。结尾他引用了拉贝先生的的一句话——对于战争和一切暴行,我们“可以宽恕,但不可忘却”。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