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日本:日本政府曾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接纳10万留学生的计划,据资料表明,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总数占全部留学生的60%。数以万计的上海人奔赴日本留学,在当时成为了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
采访对象:周加华
年龄:48岁
留学地点:日本
现在职业:画家
留学日本印象: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
最大感受:文化差异
回国理由:创作地道中国味道的绘画
早在1988年6月,32岁的周加华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在那里的一年多时间里,创作了一系列以“敦煌”为题材的油画,在日本引起了轰动,知名画廊纷纷邀请他举办个人画展,日本《读卖新闻》、各地电视台都相继报道。
在日本期间,周加华除了举办了7次个人画展以外,还考察了东京一些美术馆及画廊的运作情况,这为他后来成为中国艺术界成功的策展人奠定了基础。当时,他以《中国美术报》记者的身份采访了日本当代美术大师平山郁夫,在深入的交谈中,积累了不少对中日文化的走向与差异的心得。
“那个年代,日本十分流行根据井上靖的小说改编的电影《敦煌》,还有日本画坛大师级人物——平山郁夫所倡导的,并联合日本实业界共同努力所形成的自上而下的敦煌遗迹保护运动。我当时的心情,岂‘震惊’二字可以形容!我想到近几十年来,我国古文化的保护状况,觉得困惑而心伤。别人比我们自己更紧张和重视我们的敦煌!”
于是,周加华停止在语言学校的学习,也不像一般的留学生那样为生存而打工,在家人的经济支柱下,他把所有的时间与精力都投入到敦煌主题的绘画中。在日本的一年多,他笔下诞生了近百件敦煌作品。
周加华说;在日本,处处都是中国文化的影子。无论是日本人日常起居的礼仪,从上至下从右而左的书写习惯,还是和服的设计风格,或者是一些古老的建筑,都让他由衷感叹:日本比中国更像中国。而中国,则失去了对古老文化的某种坚持,在学习西方生活方式的同时,失去了对汉文化的自信。
周加华认为,日本是一个善于接受外来文化的国度。日本常常是几种文化、几种主义并存。历史上,他们受中国汉文化、唐文化的影响极深,后来又积极学习西方文明。虽然外来文化像潮水一样涌到了日本,但它固有的文化结构却丝毫没有被冲垮。当优秀的异国文化进入日本,总在不知不觉中被演绎为日本本土的文化样式。
1990年回国后,周加华的画像语汇趋于稳定,虽然仍以西洋油画为载体,但表现的却是地道的中国味道,“融合”是日本之行给周加华所带来的重要启示。
回国后,周加华每每感叹国内的城市建设,是一场对中国传统美学的背叛,和对西方艺术文明的“东施效颦”,并毫不留情地将城市里不断树立起的洋雕塑称之为“视觉垃圾”。现在的周加华,在一家装潢豪华而现代的企业里担任艺术总监,却依然坚持着多年来穿布鞋和中式长襟布衫的习惯。“历史传承至今的任何经典文化遗产,一定是根植于自身文化土壤而滋养的结果。这其中也包含了对外来文化的学习和吸收,要审慎的选择,合理的消化。中国从来不缺少文化宝藏,而是自信。强化本土文化的自信心,放眼国际社会,唯我是用。”
中国有最好的中国菜
留学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留美”成了“留学”的代名词。很长时间,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当中,留美学生占据了庞大的比例。中国留学生将追求、人生、情感、幸福和痛苦都留在了那片名叫美利坚的土地上。
采访对象:Emma Zhang
年龄:28岁
留学地点:美国
现在职业:律师
留学美国印象:干净、诚信、自由
最大感受:环境差异
回国原因:人脉、食物
毕业于复旦大学法学院的上海女孩Emma,在工作一年后,去了美国最好的法律学校之一: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法学院,成为当时中国大陆地区唯一一位获得该校奖学金的学生。一般而言,去美国读法律这样的热门学科是没有奖学金的,外国学生更加不可能拿到。而优秀的Emma幸运地获得了这样的机会。因此当去美领馆签证面试时,不到2分钟就被批下了签证。
回想起2000年刚到美国的日子,Emma最大的体会就是“干净”——美国的水都是可以直接饮用的,水果不削皮也可以吃,从不用担心农药超标或者“致癌保鲜剂”。
“在美国,至少连续两个星期不用擦皮鞋,衬衫穿一天领子也不会脏。地上可以随便坐,空气是甜甜的,到处是花园。”
回国后的Emma一下飞机就几乎不能呼吸,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大吸尘器。“我一回到上海就生病,因为在国外呆的时间长了,免疫力就会下降,相比之下,国外太干净了。”
Emma说,一般美国人比中国人更懂得享受生活,他们的生活态度不急不躁,日常节奏也比国内缓慢。Emma如今所在的国内律师事务所,加班到深夜是常有的事。Emma认为,美国人得以享受轻松的生活节奏,与他们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系统有关。在美国,教堂经常免费发放食物给穷人吃,“而且食物的质量还相当不错,让人感觉即使穷人在这里也同样受到尊重”。
美国崇尚着一种“诚信”的理念——将对人的信任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并履行。这一点,让Emma印象深刻。Emma说,在美国,你不用担心买到假货,无论购买什么东西,人们都能无理由退货。不仅是服装、电器,就连食品也可以退——只要你对该产品不满意。喜欢买衣服的Emma因此没有了后顾之忧,常常抱一大堆衣服回家一件件慢慢试,最后把不合适的退掉,买下自己喜欢的。“这样的情况,在国内任何一个都市都不可能出现,但在美国任何一个地方,大家都能根据自己的真实需求而退货。”随意退货,除了是商家招揽生意的手段,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虽然也会有少数美国人会利用这种便利和优待占小便宜,但是绝大部分的美国人不会滥用自己的诚信度。
“美国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国家,美国人在出现危险和危机的时候,很容易守望相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和谐、简单。” Emma说,美国对女性的关怀,也是非常值得称道的。她所就读的法学院所在的麦迪逊市,是美国第二大安全城市,但是该校仍规定:女学生10点以后从学校回家,可以叫出租车,费用由学校报销。
虽然有许多理由让Emma喜欢美国,但是获得硕士学位以后,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国。 “毕竟国内有最好吃的中国菜。而且做律师这一行,人脉很重要,我的人脉基本都在中国,我在这里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英国学校的男女差异
英国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加上拥有英语这一世界通用语言的独特优势,一直是世界上主要接受外国留学生的国家之一。 2002年,赴英留学的人数首次超过了美国,英
国成为吸引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目前,在英的中国留学生已超过6万人。
采访对象:许佩瑾
年龄:30岁
留学地点:英国
现在职业:酒吧业主
留学英国印象:传统矜持,混合着现在多样的国家
回国原因: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
许佩瑾回到上海已经一年多了,最近她开了一家自己的酒吧,酒吧的名字叫做Capri,那是一个意大利小岛的名字。
从小起,许佩瑾就喜欢独自一人到处游走旅行,在早年英国的留学经历以及在荷兰工作期间,她把欧洲都游了个遍。比起那些风风火火的留学岁月,现在的许瑾佩更多了种把风景都看透的味道。
1998年到2000年,许佩瑾获得了由英国东南部的艾塞克斯大学提供的奖学金,就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后,她又去了法国,修了一个关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绘画史的课程,后来到荷兰生活了一段时间。“我特别怀念荷兰的一个有壁炉的酒吧,那里温暖悠闲的氛围让我沉醉。当时我也没有想到,会成为一个酒吧经营者。”
她的酒吧中午12点开门,晚上12点关门,生意虽然略显清冷,但许佩瑾并不计较太多。经营酒吧对她而言,也许更近似于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份事业。一个单身女人开酒吧?也许许多人会带着奇怪的眼光来看待这一现象,但许瑾佩并不在意,她说,性别差别对待的问题,不论在英国还是中国,无论从学校到社会,都一样存在。
许佩瑾说,中国的学生在中学里无论男女学习的课程都是一样的。但在英国,一直有这样一个教育传统,就是在进入高中后,男生选择学习像物理化学这样的课程,而女生选择生物生理学,因为这些学科被认为是“女孩子该学的东西”。现在在英国,就拿生物医学这个课程来说,在大学里学习它的70%是女性,可是能获得博士的下降到50%,而最终成为这一领域的教授中只有10%是女性。在英国皇家学院(相当于中国的中科院)只有5%是女科学家。越走到高端,女性的比例越少,并不是因为她们的才能比男性差,而是因为她们的位置较男性而劣势。其中的大部分人都走到社会给她们安排的既定角色里面去了:她们成为了妻子,成为了母亲,开始把精力投入家庭而非事业了。
在商业社会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女性去学习金融和经济贸易类的课程,“科学”也不再像20年以前那样能吸引最好的学生。在英国,政府却启动了一些鼓励女学生投身于科学事业的组织或者基金会。比如在2003 年11 月,英国首相宣布了一项新的总值达1000万英镑的计划,意在吸引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优秀学生到具有一流研究环境的英国攻读博士学位。许佩瑾认为,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对职业选择的正确态度应该是——选择你所享受的行业,而非为了某一个目的来决定自己的职业。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英国就读人力资源的许佩瑾会回国后,放弃了在外企工作的机会,自己开酒吧的原因。她说,她想开一个真正的“邻式酒吧”,凝聚同道中人,让城市中的陌路成为好友甚至是知己。“什么样的酒吧老板会引来什么样的主顾,于是这样的呼应成了一种风景,也成就了彼此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因此,在茫茫人海中,哪里是你可以去喝一杯的去处,根据不同的心情、不同的需求。那时候你就不再为赶时髦去泡吧了,酒吧只是一个场景,你还是你自己的主人。”
背负压力的“新人类”
留学澳洲:从日前举办的澳大利亚教育展上获悉,中国已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海外生源国。中国大陆赴澳留学的人数近年来一直以每年超过50%的速度增长,优质的教育体系,纯英语的文化,良好的社会基础,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令不少“新新人类”及其家长把澳洲作为当今出国留学的首选。
从小到大,大家都是这样记住周诗元的:那是画家周加华的儿子。近日,周诗元刚刚在上海举办了个人摄影展,这个17岁的大男孩所做的一切,注定超越他的年龄。也许,终有一天,人们会反过来这样介绍周加华——“那是周诗元的爸爸”。
初中毕业后,周诗元去澳洲读高中。刚到的时候,从小生活在拥挤的大城市里的他,被澳大利亚天高地阔的自然风景所吸引。本来就酷爱摄影,这一来更是按捺不住心底的兴奋,频频按动快门。
初到澳洲求学的周诗元,常常被一些早来一步的学长们理直气壮地提醒:“我们是在西方,就应该融入他们的社会。”“老兄,这可不是在中国。”
周诗元从小就受到父亲严格的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更深的领悟。他说:“西方社会绝非胜地,我们需要有选择地学习”。这样的话从一个17岁的孩子口中说出来,足以让不少拥有MBA或者博士学位的“海龟”们汗颜了。
说起在澳洲与国内的不同,周诗元说,无论是空间上,还是教育制度上,澳洲都显得更为自由。澳洲地广人稀,空间上的自由感不用说,加上远离父母,做什么不做什么一切由自己做主。“我每星期都会按时向父母报告一周来的所作所为,因为我知道,无论如何我只是个孩子。碰上一些困惑或者烦恼,父亲总会在电话里帮我解决。”
在澳洲的中学,学习的科目更为广泛,就连烹调、高尔夫球都是学生们必须要学习的。而老师与学生之间是完全平等的,周诗元就读的Turrumurra High School是这样给学生布置作业的,“如果你觉得有需要,那么就去完成它。”每一次测验,分数都不会被公布,更不会像国内的学校那样排列名次,大张旗鼓的提倡分数竞争,比赛成绩。那样的话,会被认为是对学生的不信任和不尊重。
在这样一个极度开放和自由的国家里,许多华人学生迷失了自己,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花在玩乐上——有人沉迷于游戏机厅、酒吧,有人改装跑车、集结帮派斗殴打架。仗着家里雄厚的经济支持,忘记了来到澳洲求学的初衷,把“自由”当作“无规则”,放纵自己。在澳洲,如果媒体上报道发生了青少年群殴事件,几乎100%是华人子弟。周诗元“我们这些远离家庭、远离祖国的孩子,都背负着沉重的压力,不能辜负家人、朋友的期望。但是很多人就彻底丧失了自己。”
虽然,相当一部分的华人子弟在澳洲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但是,周诗元的身边大多是一些友善的、对中国人没有偏见的本地居民。有一次在从学校回家的列车上,周诗元与同车的一位老太太聊得极其愉快,临别之际,她还将随身佩带十多年的十字架送给了他。
一个人在外留学,孤独是在所难免的,周诗元告诫自己——中国的传统文化给予了自己无形的支持,家人与朋友们的鼓励足以战胜任何孤寂,会使自己更加明确求学的使命。“我会自信地在国外学习,虽然这里不是中国,但是我们不能忘了自己是谁。” 胡颖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