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美国,一个在亚洲,一个在美洲,两个国家的文化不同。历史不同,教育也是存在很大的不同,这些差距造就了不一样的学生和教学模式,那么中美的教学模式有哪些差异呢?跟着YJBYS小编来看看吧!欢迎阅读。
中国与美国的教育模式有哪些差别?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美国人的性格独立,有个性,敢于冒险和创新,这或许是形成美国追求高效的素质教育的原因之一;也或者是这样的教育才养成了这样的美国人,相辅相成。
美国老师承认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并鼓励他们努力展示自己的特长。
看中国,很多孩子尊老爱幼,中规中矩,但是独立性并不是很好,家长会帮孩子做选择做决定,让孩子失去了果断决策的能力。过于安于现状,相对保守,这些性格或许造成了中国教育是应试教育。
课余时间
在美国,只有15%的美国中学生会参加校外辅导,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除此之外,美国会比较注重体育的发展。体育运动是学生生活和校园文化的核心,这在很多国家是不会出现的现象。
在国内,课余时间除了老师布置的需要完成标准答案的作业之外,等待孩子更多的是辅导班和各种兴趣班。
音乐体育这样的课偶尔会被重要的课程所占据,更别说把体育运动作为校园生活的核心。
关于排名
在美国,一味追求排名和分数的现象并不那么普遍。美国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并没有很高,简单的生活和健全的人格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中国有这样一个社会现象,每个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认为只有考上一所好的高中或是大学,那才是唯一的出路。
因此孩子在上小学就把名次看得很重要,学生平时很少学课本里的真本事,而是一心想想如何应付考试,奴隶性强。老师都是强行布置作业让学生去完成。
美国的教育是很好,我们可以选择去留学深造镀金,学习知识。同时,我们也应该找到最适合国内孩子的教育方式,让我们的教育变成为培养更多有素质人才而存在的方式。
以上是美国与中国教育模式差异的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到您。
相关阅读:
美国大学招生大揭密
从上周开始,陆陆续续会有美国的大学开始公布ED申请结果,相信各位已经提交了申请的学生家庭,心中一定百感交集。
其实各位家长和同学不必太过担心,只要真实地展现了自己,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后面的事情就交给招生官们来操心吧。
那么,美国大学的招生官们在招生办公室是怎样一种工作状态呢?
他们又是如何审查每一位学生的资料,从而决定每个学生的命运的呢?
面对招生官们的审核,申请的学生如何才能表现出最好的自己呢?
1.招生有录取公式吗?答案是没有。
每年,学生们都希望从招生官嘴里听到“我怎么样才能被学校录取”的答案,可是,每个招生官都只能告诉你,没有标准的录取公式。
真正成功的申请人,必须要能够在各方面经得起推敲。
平均绩点很好但是有一门化学课是C?不错的SAT总分但是阅读很烂?每门课都是A但是从来没有选过AP课程?
这些都可能成为让申请委员会迟疑的地方。
2.招生官审阅每个人材料的时间?答案是很少。
在最忙的季节里,每天一个招生官要看30-40学生的申请材料。
如果按照每天八个小时的工作计算,如果一个招生官看40份学生的申请,那么这个考官所给予学生的时间大概也就是十几分钟。
说起来这个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一个训练有素的招生官,要有敏锐的判断力,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要抓住学生的特点。
而作为申请者的学生,必须要让招生官眼前一亮才行!
在初步审核通过之后,学生的材料会被放到录取委员会小组里讨论。
小组一般为三名招生官,一名负责综述学生的情况,另外两名给意见。
而这个过程也是以每小时20个学生左右的速度进行。
也就是说,每一个学生的申请,能够讨论的时间只有3分钟左右。
3.考试分数越高越好?答案是不一定。
如果你为了保证你全A的GPA而去选择那些很简单的课程,不会逃过火眼金睛的招生官们。
他们会考虑你们学校提供的课程的难度,比如有多少门AP课,多少门IB课程等。
对于那些愿意挑战自己而去选择一些高难度课程的学生,即使最终的成绩不是最好,学校也是赞赏的。当然,最好是难的课程你也能全A。
因此,在可能的条件下,多去选择一些AP课程,尽量争取一个不错的分数,一定会有回报的。
4.想申请奖学金?答案是最好不要随意申请。
这些大学在录取学生的时候,都会要考虑对学生助学金的预算问题。
在前期的录取中,录取官不太会过细地考虑这个问题。但到了最后要颁发通知书的时候,就必须要仔细看一下考生的助学金诉求了。
如果申请奖学金的数额远远超过学校的助学金预算,那么就要作出适当的调整,多增加一些能够付得起学费的学生名额。当然所谓助学金,大都是针对美国学生的。
对于中国学生,如果能够清楚地表明自己要自费上学,被录取的机会就会多了一些。
美国大学近几年来扩招中国学生,大都是出于财政的原因,中国的学生多数都是自费生,多招收这样的学生,就能够帮助学校减轻财政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