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讲述一个对你来说非常重要的个人品质、才能、经历或是成绩。”这道Essay题在美国高校本科申请中非常常见。这道题多年来经久不衰,但某种程度上,它已经成为对招生官的一种折磨,因为他们不得不阅读大量千篇一律的回答。
如何能够在个人陈述和Essay部分鹤立鸡群?毫无疑问的是,招生官期待着不落窠臼的回答,充满个性地展示申请人的魅力。怎么写?好的个人陈述都要用正确的话题和事件自然地展示出你的能力,同时文笔精炼,像油画一般准确而精彩地画出自己。当然,说起来要比动手写容易得多。每名申请人都有不同的经历,值得深挖的个人事例自然不同,但我却可以帮你避开已经被人写烂了的文书俗套,这些俗套仿佛是停留在命题作文的表层案例,如果你在头脑风暴时也想用,尽早放弃吧,它们不仅无法为你的文书添彩,反而会成为绊脚石。
俗套1:在一个服务项目中,你积极地帮助别人
康奈尔大学本科部(Cornell College)招生办主任玛丽·舍弗(Marie Schofer)认为,很多学生选择写下他们参加社区服务,这些的确是非常棒的经历,对个人来说非常有意义,也能反映出你的性格。唯一的问题在于,无论你去了哪里,无论你做了什么样的服务,所有的结论都是一样的:你愿意帮助别人。这当然非常好,但它不会帮你从其他申请人中脱颖而出。
评:在小学时我们都写过扶盲人过马路、帮老人洗衣服的作文,但一个班的同学中有一半写到了扶盲人过马路,现在想想是不是有些可笑?在申请中写到对他人的帮助也是如此的问题。除非你有非常精准的角度和独特的事例,否则很难打动招生官。
俗套2:你家庭有在某个领域从业的历史
北卡罗莱纳大学威明顿分校副教授克里斯托弗·豪尔(Christopher Hall)“为你的家庭而骄傲的确很好,但指望扩展家庭在某一职业领域的根基对于将自己推销出去没有什么帮助。米克·贾格尔是非常出色的歌手,但这不意味着他的子女有相同的才能。你应该讨论自己的个人才能,而不是你的祖父祖母的业界传奇。”
评:在当年我的申请准备时,也曾犯过同样的错误,现在回想起来很惭愧。家庭背景虽然对下一代存在耳濡目染的影响,但当招生官见惯了这类申请时,就很难将“优秀的家庭从业背景”和“优秀的申请人”联系到一起。
俗套3:克服体育类伤痛
圣爱德华大学的本科招生办主任德鲁·尼古拉斯(Drew Nichols)解释说:“大多数申请人的背景具有多样性,生源中的很多人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贫困、复杂的家庭问题,严重的疾病。但克服体育伤痛的文章总是暗示着申请人对自我认识不足。如果一个学期无法踢足球是你的经历中最痛苦的事情,那么它并不会被认为展示出了你的韧性,也会被认为是没有很好地认识到同辈人遇到的巨大挑战到底是什么。”
评:Challenge是申请文书中绕不过的一个问题。就像尼古拉斯说得那样,体育类伤痛在家庭问题、贫穷等巨大生活问题面前,不过是少年人的伤春悲秋。体育运动可以写,但不妨从对个人耐力、坚持不懈能品质的培养方面下笔。
俗套4:详细描写某个灾害
纽约州立大学高级招生顾问米歇尔·柯蒂斯-贝利(Michelle Curtis-Bailey)忠告各位申请人:Essay存在的意义是了解你,而不是了解某个灾害的经过。比如2012年飓风桑迪袭击纽约后,她说:“很多学生在申请中写到了上一年十月经历的飓风。”但结果是这样的信息就像新闻报道一样地写了飓风对生活和家庭的影响,却没有写明这件事和申请人的关系。总体说来,校方知道灾害对于申请人的影响。但学校的Essay并不会反复计算这种灾害对学生带来的影响。
评:中国的自然灾害众多,地震、洪水等问题在上述的Essay俗套中同样适用。不是不能写灾害,而是要将灾害与个人结合起来,不要片面写灾害带来的消极影响。
俗套5:谈论你的榜样
这类话题的难度在于,招生官每门总是看到熟悉的人:申请人的父母、祖父母、教师或者教练。虽然他们和申请人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但在Essay中并未写出这种影响性的联系。柯蒂斯-贝利建议申请人如果不能写出联系,就尽量回避这个话题。
尽管一位祖父可能对某个申请人有巨大影响,这种Essay已经被写的太多了。当你需要和成百上千提交类似答案的申请人竞争时,让你的Essay出众出彩就变得很困难了。
评:和俗套1一样的问题,你的家庭和你的亲人不要反复出现在Essay中。如果要写,请将故事写好。
总结:Essay写作就是一个通过讲故事“售卖”的过程。动笔写Essay时,要考虑的是如何在真实表达而言之有物的情况下让招生官相信你是一个能够抗住大学学习压力、对某一领域有浓厚兴趣、符合学校的气质的可塑之才,才是Essay的写作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