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菌经常被询问,选择留学中介是否是个“花钱买平安”的好事,还是一条“不归路”。私以为,这个问题一言难尽,对于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中介(或咨询机构),情况各不相同。那么,首当其冲的概念性问题就是“留学咨询”或者“留学中介”的模式分为几种,以及每一种的目标用户均是谁?
经销商模式(或“代理模式”)
最古老的留学中介模式就是“代理合作院校”,我称其为“经销商模式”。服务人群就是有些钱,没有能力考试(或者不愿意考试),火急火燎地要出国,对于学校档次不太执着的人。“被代理”的院校在北美、英国和澳洲都有,而在英国和澳洲俨然成为了“主流”模式。即澳洲和英国不少在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上荣获两位数排名的学校(即世界前100强的大学),在中国招生时,都会和一个代理公司合作。比如,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和滑铁卢大学都算的上世界名校,但是也有下属项目在和中国代理合作,以便在中国招生。而代理公司会“大包大揽”其在中国的市场营销、品牌包装、招生、签约——到此为止,但凡学生交了去学校的订金(Seat Deposit),买下了一个位置,代理公司作为经销商就会拿到学校的佣金。就笔者了解,一个中型的代理公司可以每年“送走”5000名学生,每个学生可以拿到约1-2万人民币的佣金。而在北美名校中,“代理”模式是拿不上台面的——简而言之,美国大多数排名前50的院校,都不愿意和“代理公司”搭上关系,而需要走这种“歪门邪道”招生的往往是80-200名的部分中档院校。
客观来讲,经销商模式存在就一定有其合理性——这些中档大学也是需要经销商的,因为他们自身在中国的人手有限,品牌不过硬(毕竟不是每个学校都是家喻户晓的哈佛耶鲁),同时经费有限,从而人手有限——想要在中国大规模招生困难多多。但是,由于中国国际学生大多是全自费,为这些院校的财政状况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些院校不得不招一定数量的中国学生以充家用。所以,使用代理模式对于这些自身品牌影响力有限的大学来讲,是一个非常经济的解决方案:毕竟花了钱,就不用担心没有生源,而有了生源,就可用这些中国生源的学费维持学校正常运营。于是,对于澳洲、英国的大多数院校,以及美国的部分院校来讲,经销商模式虽然不完美,但也是必不可少的。
而代理公司又分为两种,和高中直接合作的,以及不与高中合作的。前者是“代理公司”的主流模式。简言之,每个代理公司在中国都有几个密切合作的出国班或“国际部”,专门负责解决这些“国际部”的出国问题。而这些高中也乐于接受这样的安排,因为可以不太花心思,便把学生的出路问题解决了:在2005年以前,去美国上一个中档大学(即排名80到200名),特别是在高考严重不公、信息又闭塞的三四线城市也是个不差的出路。笔者揣测,这些高中乐意接受这样的安排,一个原因是,校方也是代理模式利益链的一部分。即每送走一个学生,代理公司便从大学拿到2万元人民币,那么利益链上的校方就会分到其中5000元的“回扣”。这类模式的代理公司竞争颇为激烈,很早便到达了瓶颈:其一,外国大学往往不愿意签“独家代理”的合同,这也就意味着,大大小小的代理公司都要和其他公司竞价,厮杀争抢地盘,同时被外国大学压价;其二,中国方面的高中渠道也有不少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更有新东方这类巨龙盘踞,很难突破几千人的瓶颈。
除此以外,还有一类代理公司不与高中合作,业界称B2C模式。由于此类代理公司不与国内高中的出国班直接合作,而是直接服务想要出国的学生和家长,往往可以收两份“佣金”。简而言之,如果小A想要通过这类公司出国,就要上交1-2万的中介费,而事成之后,公司又会收到合作大学1-2万的佣金。即公司承办小A一人的出国事宜,便可以获得3-4万的“双向佣金”,而需要做的事情少之又少。除了前期建立渠道的费用和时间来说,基本上是“空手套了两只白狼”。但是,这类代理公司也有自己的瓶颈,即招生并不是简单事情:既然没有了合作的高中输送源源不断的学生,他们往往要在市场方面砸大钱来建立自己的品牌。而由于学生被经销后对院校多多少少有不满,而这些“不满”在互联网时代对于公司的市场公关增加了不小的压力。与其花大钱去做市场推广,不如干脆将这部分钱分给校方,换来安全感,从而很多公司走上了前一种模式的道路。
对于学生本人来说,经销商模式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只能说因人而异。抱着“有学校上就万岁”的态度的人在此种模式下如鱼得水,毕竟花了钱就有学校上。况且,很多代理公司并不从学生身上直接揽财,只靠大学的“佣金”活着,那么学生相当于“没花钱便有学校上”。姑且算是好事。
比如,笔者有一位朋友,家境殷实,无奈对于学术丝毫提不起兴趣,每每打开书上下眼皮便会进行激烈的抗争。末了,要高考了,三本都危险。于是,他决定去美国读书——但是,他多年来没有学习经验,英文字母按顺序说全有些许困难,别说上英文网站查阅院校资料了,就是上中文网站查资料也不是简单事。读者可能有问,这样的人出国干嘛呢?笔者并不以为然:毕竟,这位早年不学无术的“富二代”已经在某个行业成为了领军人物;而他口口声声说,去美国学习的经历开拓了他的眼界,帮助他有了今天的成就。这样看来,代理模式算是做了好事。
但是,对于院校有要求、对自身有要求、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得不在这种模式下“委身”于一个与自己能力或个性不匹配的大学。毕竟,接受经销商模式的大学比较有限,而代理公司自身的渠道也有局限性。但是,有了佣金的诱惑,代理公司可能会把学生“生拉硬拽”进一个并不适合的大学或专业里。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经销商模式堪称噩梦。
比如,笔者另外一位朋友小张,人颇为上进好强,高考失利,故生了出国的念头,但是对于美国院校包括考试都不了解。误打误撞进入了某代理公司的“圈套”,并被“安排”到合作院校——一个在美国排名较为靠后的公立中西部大学,充斥了被安排入学的中国人,学风校风糜烂——两年下来,美国人没有见到几个,英文还是不会几句,专业知识没怎么学过,但是由于富二代朋友圈子的原因,对于奢侈品的鉴赏能力倒是有所提升。而其父母反过来去找代理公司时,俨然不见踪影——况且,宝贵的大好青春已经浪费,钱财花了不少,即便找到了当时的“黑中介”,也没有意义了。
无代理中介模式
2005年以后,新的一部分“无代理”的中介模式逐渐浮出水面。如果说“代理模式”或者“经销商模式”适合的是不愿意考试(或者不能考试)、对院校没有要求、着急要出国的学生,那么“无代理中介”适合的就是那些想要出国、对国外不太了解、家境殷实,又想要当“甩手掌柜”的人——即学生有能力,但是又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参与申请过程。
笔者走访了几家此类中介,让其介绍流程。往往,他们会询问笔者的各项标准化考试成绩(如果是申请大学本科,即SAT和托福成绩;如果是研究生,即GRE\GMAT\LSAT成绩等等),以及笔者的GPA(在校成绩),笔者想要学习的专业和意向,便开始“大包大揽”地开始推荐学校和专业。通常来讲,这些被推荐的学校和中介公司都没有直接的“代理”合作,而是根据学生本人的成绩和意愿进行推荐。一旦签约,中介公司便会发一张详尽的履历表给学生和家长,这表上要求填写的信息基本可以制作成一个关于学生个人的“百科全书”:从“性别”到“你小学时候获得过什么奖”应有具有。而作为学生来说,如果把问卷填写的足够仔细,那么中介就会掌握不少信息,从而炮制申请的时候便来得容易。
介于中介已经办理过很多学生,对于不同院校的口味,以及不同学生适合的院校有些经验,这也就意味着,大多数中介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申请并不亚于(绝大多数)学生自己DIY创作的。毕竟,学生如果不愿意在研究院校的口味上下大工夫,往往会在申请中跑偏。
举个笔者自身的例子,笔者在高中时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书呆子,也获得了不少学科奖项。但是,空穴来风的信息告诉笔者,美国大学都喜欢“八面玲珑、有领导力、不死读书”的申请者。于是,笔者在申请中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了这样的一个形象,俨然一位未来的精明商界领袖,和学者搭不上任何边儿。结果,笔者最喜欢的芝加哥大学却寄来了一封拒信,原因是芝加哥大学喜欢的学生类型是“爱钻研、热爱知识的学者”,恰恰是笔者真实的自己。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笔者费劲脑汁寄去了一封“跑偏”的申请,丧失了入学的机会。此时,如果有了解院校口味和笔者自身素质的人进行指导,可能就不会有此令人哭笑不得的窘境。
但是,即便如此,“非代理中介”对于学生来说有几个风险:其一,即便是最负责任的此类中介,也在或多或少地黑箱操作。比如,笔者有一个朋友正在做此类的“留学小作坊”——为人炮制申请文书,填表等等。笔者认识朋友多年,觉得他是一个有良心的人。但是,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他们必须要保持一定的信息不对称。比如,在客户填表结束后,他们会写出三版不同的申请文书,让学生和家长进行选择,但是这三封文书都不会给到家长和学生手中。原因在此:如果学生拿了文书,即申请中最重要的部分,那么就可以自行完成申请的其他部分了。而此时,全款还没有到账,如果已经给了客户最重要的东西,那么下半部分的钱靠什么收上来呢?
所以,即便是良心中介,也要保持最大限度的“黑箱操作”。更有甚者,干脆不让学生和文书老师直接接触,用一位并不专业的“中间人”进行传话。这样做的考虑是不让学生和文书老师“私奔”了,从而让机构分文不得。
风险之二在于很多学生的文书并不是根据个人的特点进行“塑造”或者“个性化定制”。虽然选校顾问(或者销售)在和家长学生面谈时,都会告诉他们,服务是定制的,但是但凡上了规模的中介机构,都不可能做到“定制化”,而是一条强有力的流水线。这条流水线中有专门负责“选校”的顾问,也有专门负责填表的老师,也有文书的写手。而文书的写作也并不是定制化的,大多数中介都有一套“模板”,有点类似于三段式或者(坦言之)“八股文”——如果说学生在进入流水线前是各式各样的牛,那么中介流水线便会把他们生产成一样的“盒装肉”,发送给各个学校。
但是,这样的流水线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是没有太多害处的:毕竟留学申请就是一个可以标准化的过程,而标准化的管理可以使大型中介公司得以控制质量。同时,就美国市场来说,排名在30名以后的学校大多对于学生的个人陈述不那么关注,更加关注学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换言之,在文书上面别出心裁并不一定对这个排名区间的学校有效果,反倒不如让SAT考试分数上浮100分来得方便。
既然这样,中介公司为什么要帮助学生申请前30甚至前10名的名校呢?毕竟,做二流学校的申请得来全不费工夫,而且流水线上运行一次便可,不需要绞尽脑汁、多花精力,照样收钱。但是一流学校对于学生的文书要求非常高,即学生不仅仅要很优秀,还要和学校匹配。哈佛每年会拒绝超过一半的SAT和GPA都满分的学生,因为他们和哈佛“不匹配”。哈佛的录取官说,申请人中80%以上都达到了哈佛的录取标准,但是实际的录取率只有不到8%——这也就意味着,标准化考试达标在高端申请中,仅仅是个底线——至于能不能录取,文书和个人经历的作用极大。这类的申请对于中介公司的水平和资质也是个挑战:坦言之,花了不少经历,收上来的银子也未必比“标准化”的多。即便如此,中介公司对于优秀资质的申请者还是趋之若鹜,比如,笔者曾经在申请时收到过多个“免费帮你做申请”的邀请——对于中介公司来说,这是一种“创造品牌”的过程。即如果有去年的学员申请到了美国前20的名校,甚至哈佛耶鲁,那么来年的招生中便可以用这个案例来做品牌背书。
换言之,如果说标准化的二流学校申请喂饱了留学中介,那么高端申请就是一个品牌公关行为了。四年前,笔者录取了某所前20的学校后,一日无聊在网上闲逛,突然看见有四五家中介都声称笔者使用了他们的服务,更有甚者把笔者的名字和各项信息列在了网站首页最显眼的位置。困惑之余,笔者打电话给这个中介以表质疑,结果对方首先和颜悦色地表示“愿意进行交易”,而条件就是笔者不能公开否认曾经用过他们的服务。笔者拒绝后,他们就开始威胁笔者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笔者年少,不敢抗拒,便不与他们联系了。
所以,高端品牌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留学家长应该留着心眼,毕竟——这些留学中介声称自己的成功案例未必是货真价实的。其次,即便一个中介有几个“打品牌”的成功案例(比如有过去的学员上了哈佛),这并不代表您的孩子就定能上哈佛。上哈佛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况且为那位哈佛哥哥申请的咨询顾问也许早已离开的这家公司。
通常来讲,非代理模式的收费通常在2万到30万之间,但往往远远超过代理模式。跨度如此之大,主要是因为客户人群不同:新东方的前途出国大约在6万左右,而华东某高端品牌的平均收费在20万以上。笔者在暗访时,有一家高端品牌径直报价20万,如果申请到了前五名的学校,还要再追加10万。
这类高端申请主要是给一些从事金融、IT、政府、房地产等等高压同时高收益的行业的父母服务,其中不乏名人。而他们的孩子在出国时也要选择出国咨询服务,因为父母对国外不了解,即便了解也不可能放下工作来研究学校;同时,这些人是不差钱的,即30万和60万对他们并没有本质区别。而这些人通常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奔波事业,对孩子关心甚少,心中不乏歉疚心理。如果说花出去的20万中有一半是用来帮孩子出国,另外一半就是为了安抚对孩子的歉疚。日后,想起这笔巨款,可以对自己说一声“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我已经努力了”。
所以,留学中介到底是火坑,还是康庄大道?都不是,也都是——看你是谁罢了,自得其乐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