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中介模式
最古老的留学中介模式就是“代理合作院校”,我称其为“经销商模式”。服务人群就是有些钱,没有能力考试(或者不愿意考试),火急火燎地要出国,对于学校档次不太执着的人。
澳洲和英国不少在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上荣获两位数排名的学校(世界前100强的大学),在中国招生时都会和一个代理公司合作。比如,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和滑铁卢大学都算得上世界名校,但是也有下属项目在和中国代理合作,以便在中国招生。
就我了解,一个中型的代理公司可以每年“送走”5000名学生,每个学生可以拿到约1-2万人民币的佣金。而在北美名校中,美国大多数排名前50的院校,都不愿意和“代理公司”搭上关系,而需要走这种“遮遮掩掩”招生的往往是部分TOP80-200名的中档院校。
使用代理模式对于这些自身品牌影响力有限的大学来讲,是一个非常经济的解决方案:用这些中国生源的学费维持学校正常运营。
代理公司又分为两种:和高中直接合作的,以及不与高中合作的。前者是“代理公司”的主流模式。简言之,每个代理公司在中国都有几个密切合作的出国班或“国际部”。每送走一个学生,代理公司便从国外大学拿到2万元人民币,利益链上的高中校方就会分到其中5000元的“回扣”。
除此以外,还有一类代理公司不与高中合作,业界称B2C模式。由于此类代理公司不与国内高中的出国班直接合作,而是直接服务想要出国的学生和家长,往往可以收两份“佣金”。简而言之,如果小A想要通过这类公司出国,就要上交1-2万的中介费,而事成之后,公司又会收到合作大学1-2万的佣金。即公司承办小A一人的出国事宜,便可以获得3-4万的“双向佣金”。
对于学生本人来说,经销商模式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只能说因人而异。抱着“有学校上就万岁”的态度的人在此种模式下如鱼得水,毕竟花了钱就有学校上。况且,很多代理公司并不从学生身上直接揽财,只靠大学的“佣金”活着,那么学生相当于“没花中介钱便有学校上”,姑且算是好事。
无代理中介模式
如果说“代理模式”或者“经销商模式”适合的是不愿意考试(或者不能考试)、对院校没有要求、着急要出国的学生,那么“无代理中介”适合的就是那些想要出国、对国外不太了解、家境殷实,又想要当“甩手掌柜”的人——即学生有能力,但是又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参与申请过程。
即便如此,“非代理中介”对于学生来说有几个风险:其一,即便是最负责任的此类中介,也在或多或少地黑箱操作。我有一个朋友正在做此类的“留学小作坊”:为人炮制申请文书,填表等等。我认识朋友多年,觉得他是一个有良心的人。但是,在客户填表结束后,他们会写出三版不同的申请文书,让学生和家长进行选择,但是这三封文书都不会给到家长和学生手中。原因在此:如果学生拿了文书,即申请中最重要的部分,那么就可以自行完成申请的其他部分了。而此时,全款还没有到账,如果已经给了客户最重要的东西,那么尾款靠什么收上来呢?
风险之二在于很多学生的文书并不是根据个人的特点进行“塑造”或者“个性化定制”。大多数中介都有一套“模板”,有点类似于三段式或者“八股文”—如果说学生在进入流水线前是各式各样的“牛”,那么中介流水线便会把他们生产成一样的“盒装肉”,发送给各个学校。
但是,这样的流水线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是没有太多害处的:毕竟留学申请就是一个可以标准化的过程,而标准化的管理可以使大型中介公司得以控制质量。同时,就美国市场来说,排名在30名以后的学校大多对于学生的个人陈述并不那么关注,而更加关注学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换言之,在文书上面别出心裁并不一定对这个排名区间的学校有效果,反倒不如让SAT考试分数提高100分来得方便。
如果说标准化的二流学校申请喂饱了留学中介,那么高端申请就是一个品牌公关行为了。四年前,我被某所前20的学校录取后,一日无聊在网上闲逛,突然看见有四五家中介都声称我使用了他们的服务,更有甚者把我的名字和各项信息列在了网站首页最显眼的位置。困惑之余,我打电话给这个中介表示质疑,结果对方首先和颜悦色地表示“愿意进行交易”,而条件就是我不能公开否认曾经用过他们的服务。我拒绝后,他们就开始威胁我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我年少,不敢抗拒,便不与他们联系了。
所以,高端品牌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留学家长应该留着心眼,毕竟—这些留学中介声称自己的成功案例未必是货真价实的。其次,即便一个中介有几个“打品牌”的成功案例(比如有过去的学员上了哈佛),这并不代表您的孩子就定能上哈佛。上哈佛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况且为那位哈佛学生申请的咨询顾问也许早已离开这家公司。
留学中介到底是火坑,还是康庄大道?都不是,也都是—看你是谁罢了,各取所取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