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有待规范
对于不少准留学人员而言,留学中介只能用“又爱又恨”来形容:“爱”的是中介筹划留学的经验、海外教育的资源;“恨”的却是频发的欺诈事件、违规行为,以及各家中介的巧舌如簧、请君入瓮。
市场催生了掘利者,留学中介市场随着自费出国留学人数的大幅攀升,而愈加红火。急速扩张的市场却没有相应的规范,而且进入门槛非常之低。业内人士曾经调侃说:“留学黑中介,是只要50元成本就可以获得暴利的行业。”还有人这样比喻:“一部电话、一张桌子、一个人就可以办留学中介。”黑中介、假中介、不良中介,留学中介市场上诚然有着不少问题和猫腻。缺乏统一的服务标准,行业协会建立不完善,行业自律水平低,缺乏有效的自费留学中介质量评估机制,都是留学中介市场相对混乱的重要原因。这些问题既需要相关的行业规范去整顿,同时也需要消费者自己擦亮双眼。
看清资质与合同
对此,消费者首先应认清相关留学中介机构的资质,尽量避免遇上黑中介、皮包公司等原本就打着坑蒙拐骗主意的“一锤子买卖”,而要找口碑较好、影响较大的大中介,这样才会比较靠谱。通过中介机构办理留学时,应查验其是否具有教育部颁发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资格认定书”以及当地工商管理部门颁发的允许其开展自费出国留学中介业务的“营业执照”,并核对其资质。同时,要通过正规渠道了解拟留学院校的资质情况,应查看驻外使领馆对该院校的认证文件。
在签订合同时,还要严把合同关,对经营者所提供的合同条款认真审查、仔细询问,并且防范合约条款中容易出现的“霸王条款”。对于合同文本以外的承诺,要求中介公司书面化,避免口头承诺。另外,还要保存好相关服务单据和合同,以便在发生纠纷时及时向工商行政管理局或其他有关部门申诉。签署出国留学服务合同时,除了要将涉及双方利益的核心内容写入合同外,还应注意合同中署名的留学中介机构名称是否与其“资格认定书”上的名称相符。最后,缴付有关费用时,更须索要有效发票或盖有企业财务专用章的收据,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自身功课做足
更进一步而言,家长和学生也要认清留学本就是一件繁琐、复杂,需要事先做好多项准备才能保证稳妥的事情,而不能单纯依赖中介。不然,就会很容易因为信息不对等、缺乏了解等因素使得自己稀里糊涂地就受到了损失。除了少数中介机构违规操作,对学生和家长不负责任,甚至利欲熏心、不择手段地敛财之外,一些年轻学生一心只想出国,有时“饥不择食”、甚至打“擦边球”心理作祟,也会容易看不清留学中介里的那些个“秘密”。
一来,要弄清留学的一些基本常识。包括国家有关的政策规定,如教育部颁发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留学的基本程序、各国的基本政策等内容。一个成熟的留学消费者应该了解如何鉴定合法与非法中介、了解留学市场中的非法中介和非法服务表现。同时,要牢记走正规渠道、选择有留学资质的正规大学。
第二,在留学消费者选择了一个中介之后,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签订服务协议了。这一阶段消费者应该自主选择服务项目,拒绝强制交易。有的中介除一般的留学服务项目以外,还经常向客户推荐一些额外服务,如代买飞机票、代取签证等。这些服务当中,如果消费者觉得没有必要接受的话,就完全可以坚定地说“不”。这一步的前提还在于留学消费者要弄清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避免盲从。另外还要多方了解政策信息,防止因贪小便宜而掉入各种各样的留学陷阱。
第三,消费者受到人身或财产损失时,有权要求赔偿。留学中介的行为如果是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对消费者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失时,是要承担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的。消费者应具有相应的法律保护意识,避免被中介牵着鼻子走。
最后,在弄清了留学的方方面面之后,消费者也会意识到中介无非只是中介,有条件的也无妨自主动手,更加灵活可控。
秘密1:乱开空头支票
留学中介“花好稻花”的包办承诺很多时候都是为吸引客户上门的“美丽谎言”,事实上,出国留学申请周期较长,审核的成功与否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和变化。对那些不论消费者条件只要交钱便万事大吉的中介机构消费者要格外留心,多关注其实际的办理能力和可靠的操作流程,不要被花言巧语冲昏头脑。同时,消费者自己也要多留心相关学院网站的专业及联络信息,必要时可通过邮件及电话咨询自己材料的审核进度。
秘密2:虚报各项费用
对于鱼龙混杂的留学中介市场,申请人要想尽量避免被随意收费,一定要擦亮双眼,在办理业务前一定要把收费细则提前问清楚,并在签订合同时在附件里列明。对提供入学和签证申请服务等正常收费外,其他含糊不清的收费项目要了解清楚。如果真需要额外追加收费,比如境外服务费等,则向中介索要正式收据、发票等,另外还要特别查看相关单据的出具单位和提供服务的单位名称是否一致,是否有加盖公章等。一旦发生纠纷,可以作为自己维权的有效证据。
秘密3:“野鸡大学”摇身变名校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不少野鸡大学的外文名称都与名牌大学相近,这很容易误导留学生。因此,申请者首先要做的是弄清自己究竟在申请哪所学校,其排名到底是否真如中介所说的那么靠前,师资能力、特色专业、周围环境、奖学金情况等等与中介提供的信息是否一致。在网络时代,要客观获得学校信息其实并不难,关键是要多留一个心眼,不要听信中介一面之词。
要知道,留学是花费时间、精力和财力的大事,慎重选择学校,选择专业,不盲目、不盲从才能确保自己获得应得的教育,才可能为求职打好基础。
秘密4:签订霸王条款
对于收费高昂的留学中介行为,消费者在寻找大机构的同时仍要注意防范自身的权益,而不能忽视合同条款当中的“猫腻”。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小中介存在不少乱象,但大中介也并非就完全靠谱,一些综合机构还存在“什么赚钱做什么”的多而不精的问题。同时,仗着自身强势而列出诸多霸王条款的行为也比比皆是,千万不能对此放松警惕。
因而,消费者一方面要切记遵循教育部的规范合同进行操作,小心不法中介设置的格式化合同条款陷阱。另外,最好还要进行专业的法律咨询,并在协议书中详细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不能因一时委曲求全以致后患无穷。
秘密5:故意“偷换概念”
可以说,中介这样利用文字和言语“偷换概念”的做法正是利用了不少消费者病急乱投医、盲目找出路的心理,就像案例中的李先生一样。不难看出的是,真正想要让孩子走上一条稳妥、靠谱的成功之路,还需要靠你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地做,任何“曲线救国”都是存有一定风险的。因而,消费者对于不良留学中介这样玩“文字游戏”的做法要多多留心,无论是口头承诺还是书面约定,都要再三斟酌。同时,利用网络等信息渠道进行“靠谱与否”的分析及核实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甄别方式。
秘密6:巧立“皮包公司”
由于目前市面上的各种留学中介机构鱼龙混杂,消费者在办理留学时一定要注意甄别,选择合法正规的留学中介机构。按照规定,经国家正式批准登记的留学中介机构需要向主管部门指定银行存入50万元以上人民币的备用金,用于其服务对象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的赔偿。因此正规机构无论是在服务质量或是争议维权方面都拥有较好的先天保障。
在具体的鉴别方面,合法的留学中介一般都应持有“两证”:即教育部颁发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资格认定书”以及工商部门颁发的允许其开展自费出国留学中介业务的“营业执照”。消费者在签订合同前务必要多长一个心眼验明上述“两证”,签订合同时还应核对合同里署名的留学中介机构名称是否和“资格认定书”上的名称相符。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若中介机构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一栏中仅有“咨询”而没有“留学中介服务”一项,则也属于不具备专业资质的“黑中介”。
秘密7:把孩子“一送了之”
家长在帮孩子申请出国留学时,一定要在大方向上有所把握,关注好出国之后的方方面面问题,毕竟留学中介都是没有“售后服务”的。比如,一些孩子在出国后由于语言、生活环境等问题最终求学失败,一些低龄学生出国之后因为当地环境和缺乏管教而逐渐学坏,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出了国才发现其实根本什么都没有办成(因私出境,无入学资格),等等。案例中的周女士虽然避免了手续环节的一些猫腻,却最终还是由于忽视了后续问题而“着了道”。
另外,对于一些不太听闻过的、中介大力推荐的冷门留学项目、自主自费项目,家长要注重孩子自身的情况,更要关注好出国之后的相关问题。特别是还要防范那些有时间滞后性且发生之后很难得到解决、维权的风险,千万不能本末倒置把孩子“一送了之”,一旦送去不合适的地方,就必然是白白浪费时间和金钱了。毕竟,真正对这些问题上心的不会是留学中介。
秘密8:鼓吹“走后门”
留学中介的主要作用是协助申请人整理材料,推进申请,它们可以帮助申请人少走弯路,但并不是万能的许愿池。事实上,好学校希望招收精英,而精英的养成并不需要仰仗于中介机构;另一方面,如果申请人的水平不够,中介再牛、再怎么帮忙申请也没用。出国留学需要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语言基础,每个申请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能力选择相应的留学方向。如果想要通过“偏门”蒙混过关,或是勉强成行,最终吃亏的还是消费者自己。
秘密9:学历不被认可
留学项目的最终结果还是需要靠消费者自己来负责。因此,消费者一定要了解清楚自己所申请的留学项目其最终文凭的种类和适用范围,再参考自己今后的去向决定是否选择。对于中介无法提供详细说法和明确证明的留学项目,其文凭的有效性就要打一个问号了,千万不能稀里糊涂就上了“贼船”。同时,建议消费者要尽量选取适用面广、认可度高的留学项目,这样在学成之后即使遇到一定的变数,也不至于无法应对。
秘密10:设下“连环陷阱”
作为消费者来讲,还应该注意提高法律意识。消费者在遇到纠纷时应及时合理地按照《消法》规定的五种途径,向消费者协会或者有关的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投诉和申诉。如果通过投诉、申诉还不能达到所预期的效果,进一步也不妨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任何一家中介,在你和它协商过程中,若双方意见无法达成一致,都要注意相关的诉求期限问题,而不能无休止地和它协商下去。如果最后因为中介用种种理由搪塞、拖延,最后过了诉讼期限或是索性逃之夭夭,再想要维权也已经晚了。上当不可怕,可怕的是上当之后还不警醒。因此,及时醒悟维护自己的权益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今,将孩子送出国留学已经是家长培养、教育子女的一大选择。由于出国留学的手续复杂、流程时间较长,不少对此不熟悉的家长就选择了市面上诸多的留学中介来帮助办理留学手续。然而,正是因为一些家长对留学事项的了解不足,导致经常会有被留学中介牵着鼻子走、甚至受骗上当的案例发生。其实,只要认清了留学中介里面的一些“秘密”,就能防患于未然,走好走稳出国留学之路。甚至于,在了解透彻了这样那样的技巧、关键点之后,有能力的家长和学生也完全可以选择自己做好功课,跳过中介自助办理。
行业有待规范
对于不少准留学人员而言,留学中介只能用“又爱又恨”来形容:“爱”的是中介筹划留学的经验、海外教育的资源;“恨”的却是频发的欺诈事件、违规行为,以及各家中介的巧舌如簧、请君入瓮。
市场催生了掘利者,留学中介市场随着自费出国留学人数的大幅攀升,而愈加红火。急速扩张的市场却没有相应的规范,而且进入门槛非常之低。业内人士曾经调侃说:“留学黑中介,是只要50元成本就可以获得暴利的行业。”还有人这样比喻:“一部电话、一张桌子、一个人就可以办留学中介。”黑中介、假中介、不良中介,留学中介市场上诚然有着不少问题和猫腻。缺乏统一的服务标准,行业协会建立不完善,行业自律水平低,缺乏有效的自费留学中介质量评估机制,都是留学中介市场相对混乱的重要原因。这些问题既需要相关的行业规范去整顿,同时也需要消费者自己擦亮双眼。
看清资质与合同
对此,消费者首先应认清相关留学中介机构的资质,尽量避免遇上黑中介、皮包公司等原本就打着坑蒙拐骗主意的“一锤子买卖”,而要找口碑较好、影响较大的大中介,这样才会比较靠谱。通过中介机构办理留学时,应查验其是否具有教育部颁发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资格认定书”以及当地工商管理部门颁发的允许其开展自费出国留学中介业务的“营业执照”,并核对其资质。同时,要通过正规渠道了解拟留学院校的资质情况,应查看驻外使领馆对该院校的认证文件。
在签订合同时,还要严把合同关,对经营者所提供的合同条款认真审查、仔细询问,并且防范合约条款中容易出现的“霸王条款”。对于合同文本以外的承诺,要求中介公司书面化,避免口头承诺。另外,还要保存好相关服务单据和合同,以便在发生纠纷时及时向工商行政管理局或其他有关部门申诉。签署出国留学服务合同时,除了要将涉及双方利益的核心内容写入合同外,还应注意合同中署名的留学中介机构名称是否与其“资格认定书”上的名称相符。最后,缴付有关费用时,更须索要有效发票或盖有企业财务专用章的收据,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自身功课做足
更进一步而言,家长和学生也要认清留学本就是一件繁琐、复杂,需要事先做好多项准备才能保证稳妥的事情,而不能单纯依赖中介。不然,就会很容易因为信息不对等、缺乏了解等因素使得自己稀里糊涂地就受到了损失。除了少数中介机构违规操作,对学生和家长不负责任,甚至利欲熏心、不择手段地敛财之外,一些年轻学生一心只想出国,有时“饥不择食”、甚至打“擦边球”心理作祟,也会容易看不清留学中介里的那些个“秘密”。
一来,要弄清留学的一些基本常识。包括国家有关的政策规定,如教育部颁发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留学的基本程序、各国的基本政策等内容。一个成熟的留学消费者应该了解如何鉴定合法与非法中介、了解留学市场中的非法中介和非法服务表现。同时,要牢记走正规渠道、选择有留学资质的正规大学。
第二,在留学消费者选择了一个中介之后,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签订服务协议了。这一阶段消费者应该自主选择服务项目,拒绝强制交易。有的中介除一般的留学服务项目以外,还经常向客户推荐一些额外服务,如代买飞机票、代取签证等。这些服务当中,如果消费者觉得没有必要接受的话,就完全可以坚定地说“不”。这一步的前提还在于留学消费者要弄清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避免盲从。另外还要多方了解政策信息,防止因贪小便宜而掉入各种各样的留学陷阱。
第三,消费者受到人身或财产损失时,有权要求赔偿。留学中介的行为如果是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对消费者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失时,是要承担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的。消费者应具有相应的法律保护意识,避免被中介牵着鼻子走。
最后,在弄清了留学的方方面面之后,消费者也会意识到中介无非只是中介,有条件的也无妨自主动手,更加灵活可控。
秘密1:乱开空头支票
留学中介“花好稻花”的包办承诺很多时候都是为吸引客户上门的“美丽谎言”,事实上,出国留学申请周期较长,审核的成功与否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和变化。对那些不论消费者条件只要交钱便万事大吉的中介机构消费者要格外留心,多关注其实际的办理能力和可靠的操作流程,不要被花言巧语冲昏头脑。同时,消费者自己也要多留心相关学院网站的专业及联络信息,必要时可通过邮件及电话咨询自己材料的审核进度。
秘密2:虚报各项费用
对于鱼龙混杂的留学中介市场,申请人要想尽量避免被随意收费,一定要擦亮双眼,在办理业务前一定要把收费细则提前问清楚,并在签订合同时在附件里列明。对提供入学和签证申请服务等正常收费外,其他含糊不清的收费项目要了解清楚。如果真需要额外追加收费,比如境外服务费等,则向中介索要正式收据、发票等,另外还要特别查看相关单据的出具单位和提供服务的单位名称是否一致,是否有加盖公章等。一旦发生纠纷,可以作为自己维权的有效证据。
秘密3:“野鸡大学”摇身变名校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不少野鸡大学的外文名称都与名牌大学相近,这很容易误导留学生。因此,申请者首先要做的是弄清自己究竟在申请哪所学校,其排名到底是否真如中介所说的那么靠前,师资能力、特色专业、周围环境、奖学金情况等等与中介提供的信息是否一致。在网络时代,要客观获得学校信息其实并不难,关键是要多留一个心眼,不要听信中介一面之词。
要知道,留学是花费时间、精力和财力的大事,慎重选择学校,选择专业,不盲目、不盲从才能确保自己获得应得的教育,才可能为求职打好基础。
秘密4:签订霸王条款
对于收费高昂的留学中介行为,消费者在寻找大机构的同时仍要注意防范自身的权益,而不能忽视合同条款当中的“猫腻”。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小中介存在不少乱象,但大中介也并非就完全靠谱,一些综合机构还存在“什么赚钱做什么”的多而不精的问题。同时,仗着自身强势而列出诸多霸王条款的行为也比比皆是,千万不能对此放松警惕。
因而,消费者一方面要切记遵循教育部的规范合同进行操作,小心不法中介设置的格式化合同条款陷阱。另外,最好还要进行专业的法律咨询,并在协议书中详细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不能因一时委曲求全以致后患无穷。
秘密5:故意“偷换概念”
可以说,中介这样利用文字和言语“偷换概念”的做法正是利用了不少消费者病急乱投医、盲目找出路的心理,就像案例中的李先生一样。不难看出的是,真正想要让孩子走上一条稳妥、靠谱的成功之路,还需要靠你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地做,任何“曲线救国”都是存有一定风险的。因而,消费者对于不良留学中介这样玩“文字游戏”的做法要多多留心,无论是口头承诺还是书面约定,都要再三斟酌。同时,利用网络等信息渠道进行“靠谱与否”的分析及核实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甄别方式。
秘密6:巧立“皮包公司”
由于目前市面上的各种留学中介机构鱼龙混杂,消费者在办理留学时一定要注意甄别,选择合法正规的留学中介机构。按照规定,经国家正式批准登记的留学中介机构需要向主管部门指定银行存入50万元以上人民币的备用金,用于其服务对象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的赔偿。因此正规机构无论是在服务质量或是争议维权方面都拥有较好的先天保障。
在具体的鉴别方面,合法的留学中介一般都应持有“两证”:即教育部颁发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资格认定书”以及工商部门颁发的允许其开展自费出国留学中介业务的“营业执照”。消费者在签订合同前务必要多长一个心眼验明上述“两证”,签订合同时还应核对合同里署名的留学中介机构名称是否和“资格认定书”上的名称相符。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若中介机构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一栏中仅有“咨询”而没有“留学中介服务”一项,则也属于不具备专业资质的“黑中介”。
秘密7:把孩子“一送了之”
家长在帮孩子申请出国留学时,一定要在大方向上有所把握,关注好出国之后的方方面面问题,毕竟留学中介都是没有“售后服务”的。比如,一些孩子在出国后由于语言、生活环境等问题最终求学失败,一些低龄学生出国之后因为当地环境和缺乏管教而逐渐学坏,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出了国才发现其实根本什么都没有办成(因私出境,无入学资格),等等。案例中的周女士虽然避免了手续环节的一些猫腻,却最终还是由于忽视了后续问题而“着了道”。
另外,对于一些不太听闻过的、中介大力推荐的冷门留学项目、自主自费项目,家长要注重孩子自身的情况,更要关注好出国之后的相关问题。特别是还要防范那些有时间滞后性且发生之后很难得到解决、维权的风险,千万不能本末倒置把孩子“一送了之”,一旦送去不合适的地方,就必然是白白浪费时间和金钱了。毕竟,真正对这些问题上心的不会是留学中介。
秘密8:鼓吹“走后门”
留学中介的主要作用是协助申请人整理材料,推进申请,它们可以帮助申请人少走弯路,但并不是万能的许愿池。事实上,好学校希望招收精英,而精英的养成并不需要仰仗于中介机构;另一方面,如果申请人的水平不够,中介再牛、再怎么帮忙申请也没用。出国留学需要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语言基础,每个申请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能力选择相应的留学方向。如果想要通过“偏门”蒙混过关,或是勉强成行,最终吃亏的还是消费者自己。
秘密9:学历不被认可
留学项目的最终结果还是需要靠消费者自己来负责。因此,消费者一定要了解清楚自己所申请的留学项目其最终文凭的种类和适用范围,再参考自己今后的去向决定是否选择。对于中介无法提供详细说法和明确证明的留学项目,其文凭的有效性就要打一个问号了,千万不能稀里糊涂就上了“贼船”。同时,建议消费者要尽量选取适用面广、认可度高的留学项目,这样在学成之后即使遇到一定的变数,也不至于无法应对。
秘密10:设下“连环陷阱”
作为消费者来讲,还应该注意提高法律意识。消费者在遇到纠纷时应及时合理地按照《消法》规定的五种途径,向消费者协会或者有关的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投诉和申诉。如果通过投诉、申诉还不能达到所预期的效果,进一步也不妨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任何一家中介,在你和它协商过程中,若双方意见无法达成一致,都要注意相关的诉求期限问题,而不能无休止地和它协商下去。如果最后因为中介用种种理由搪塞、拖延,最后过了诉讼期限或是索性逃之夭夭,再想要维权也已经晚了。上当不可怕,可怕的是上当之后还不警醒。因此,及时醒悟维护自己的权益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