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发布

发布时间:2017-12-22 编辑:结珍

  从教育部官网获悉,为进一步规范留学中介服务从业机构行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教育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日前联合印发了《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以下简称《示范文本》)。

  据介绍,《示范文本》以2004年版本为基础,新增了退费约定等条款,进一步细化了服务范围、付费方式、违约条款、争议解决办法等内容,共计12条。《示范文本》的发布,更好地反映了自费出国留学市场的新变化,进一步明确了留学中介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有利于推动教育部“放管服”改革工作。

  《示范文本》将于201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相关阅读:中介的秘密

  秘密1:乱开空头支票

  留学中介的包办承诺很多时候都是为吸引客户上门的“美丽谎言”,事实上,出国留学申请周期较长,审核的成功与否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和变化。对那些不论消费者条件只要交钱便万事大吉的中介机构消费者要格外留心,多关注其实际的办理能力和可靠的操作流程,不要被花言巧语冲昏头脑。同时,消费者自己也要多留心相关学院网站的专业及联络信息,必要时可通过邮件及电话咨询自己材料的审核进度。

  秘密2:虚报各项费用

  对于鱼龙混杂的留学中介市场,申请人要想尽量避免被随意收费,一定要擦亮双眼,在办理业务前一定要把收费细则提前问清楚,并在签订合同时在附件里列明。对提供入学和签证申请服务等正常收费外,其他含糊不清的收费项目要了解清楚。如果真需要额外追加收费,比如境外服务费等,则向中介索要正式收据、发票等,另外还要特别查看相关单据的出具单位和提供服务的单位名称是否一致,是否有加盖公章等。一旦发生纠纷,可以作为自己维权的有效证据。

  秘密3:“野鸡大学”摇身变名校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不少野鸡大学的外文名称都与名牌大学相近,这很容易误导留学生。因此,申请者首先要做的是弄清自己究竟在申请哪所学校,其排名到底是否真如中介所说的那么靠前,师资能力、特色专业、周围环境、奖学金情况等等与中介提供的信息是否一致。在网络时代,要客观获得学校信息其实并不难,关键是要多留一个心眼,不要听信中介一面之词。

  要知道,留学是花费时间、精力和财力的大事,慎重选择学校,选择专业,不盲目、不盲从才能确保自己获得应得的教育,才可能为求职打好基础。

  秘密4:签订霸王条款

  对于收费高昂的留学中介行为,消费者在寻找大机构的同时仍要注意防范自身的权益,而不能忽视合同条款当中的“猫腻”。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小中介存在不少乱象,但大中介也并非就完全靠谱,一些综合机构还存在“什么赚钱做什么”的多而不精的问题。同时,仗着自身强势而列出诸多霸王条款的行为也比比皆是,千万不能对此放松警惕。

  因而,消费者一方面要切记遵循教育部的规范合同进行操作,小心不法中介设置的格式化合同条款陷阱。另外,最好还要进行专业的法律咨询,并在协议书中详细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不能因一时委曲求全以致后患无穷。

  秘密5:故意“偷换概念”

  真正想要让孩子走上一条稳妥、靠谱的成功之路,还需要靠你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地做,任何“曲线救国”都是存有一定风险的。因而,消费者对于不良留学中介这样玩“文字游戏”的做法要多多留心,无论是口头承诺还是书面约定,都要再三斟酌。同时,利用网络等信息渠道进行“靠谱与否”的分析及核实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甄别方式。

  秘密6:巧立“皮包公司”

  由于目前市面上的各种留学中介机构鱼龙混杂,消费者在办理留学时一定要注意甄别,选择合法正规的留学中介机构。按照规定,经国家正式批准登记的留学中介机构需要向主管部门指定银行存入50万元以上人民币的备用金,用于其服务对象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的赔偿。因此正规机构无论是在服务质量或是争议维权方面都拥有较好的先天保障。

  在具体的鉴别方面,合法的留学中介一般都应持有“两证”:即教育部颁发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资格认定书”以及工商部门颁发的允许其开展自费出国留学中介业务的“营业执照”。消费者在签订合同前务必要多长一个心眼验明上述“两证”,签订合同时还应核对合同里署名的留学中介机构名称是否和“资格认定书”上的名称相符。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若中介机构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一栏中仅有“咨询”而没有“留学中介服务”一项,则也属于不具备专业资质的“黑中介”。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