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红军杜宏鉴的长征故事

时间:2020-09-24 12:41:16 励志故事 我要投稿

老红军杜宏鉴的长征故事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分享的1篇长征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老红军杜宏鉴的长征故事

  “对于胜利,我的信心从未动摇”

  ——百岁老红军杜宏鉴的长征记忆

  雪越来越深,很难想象那里还是夏季。20岁的杜宏鉴身着单衣,披着一块生羊皮,冻得瑟瑟发抖,嘴里的一截皮带来回嚼了一天,实在咽不下去。抬眼望去,乌云贴着山顶,风越加凌厉,嘶鸣作响。

  那是玉龙雪山,杜宏鉴长征路上的第一座大雪山,这一段经历已经镌刻在杜宏鉴的脑海里,成为一生的记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如今,101岁的杜宏鉴依然能流利地背下《七律·长征》。

  杜宏鉴坐在家中沙发的一角,讲述着自己的长征记忆,说到动情处,双手撑膝站立,声音高昂热烈,就像一名年轻的战士。这段艰苦卓绝的伟大征程早已和《七律·长征》这首诗一样,深深地镌刻在他的心里,成为永不磨灭的记忆。

  1915年,杜宏鉴出生于江西省吉水县水南镇的一个小山村,1934年8月,他随红六军团从江西出发,开始了二万五千里的漫漫征程。

  “红军到我的家乡建立了苏维埃政府,给农民分了田,为了保卫自己分田的利益,我就加入了革命。”参加红军的那年,杜宏鉴只有14岁。

  伤兵没有医药,便拿盐水、南瓜水、野菜敷住伤口;没有子弹,就拿石头打;没有地方睡觉,就相互背靠背坐着……长征路上,他和战友们爬雪山,过草地,穿越无人区,历经千辛万苦。

  在枪林弹雨、饥寒交迫中,杜宏鉴身边的战友一个一个倒下,但不管怎么苦怎么危险,他始终坚信,只要跟着大部队,跟着中国共产党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对于胜利,我的信心从未动摇。”

  正是靠着这股信念,1936年10月,他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也靠着这股信念,他在后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一次又一次冲锋陷阵、奋勇杀敌。

  新中国成立后,杜宏鉴先后任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一师政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1985年,他光荣离休,之后一直住在江西九江。

  戎马一生总倥偬,人生百岁再“长征”。如今,杜宏鉴老人仍时刻关注着党和国家的大事。他告诉记者,2015年“9·3”大阅兵时,自己一直守着电视,阅兵中展示的军事装备让他非常振奋。

  “我们军队的装备越来越现代精良,军事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我除了高兴,还满怀信心。”虽然已是期颐之年,但杜宏鉴仍不辍学习,喜欢观看、翻阅与军事国防相关的节目、书籍,为人民军队的每一次进步感到欢欣鼓舞。

  数十年来,他还坚持义务前往当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宣讲革命传统教育。跟随杜宏鉴记忆中80多年前那些跋涉的脚步,人们得以窥见一段壮怀激烈的历史。

  杜宏鉴胸前的勋章、手中泛黄的照片,也在不经意地提醒人们,眼前这位身材瘦小、和蔼可亲的老人,所曾经历过的无数激情燃烧的岁月。

  【延伸阅读】

  长征的伟大意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两年中,红军长征转辗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从1934年开始到1936年结束的长征,他们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出的英雄史诗。

  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强大队伍,长征中红军表现出的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和一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前进的巨大动力。

  长征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的航船终于有了一位能驾驭其进程的舵手!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为代表的一批党的领袖人物,

  长征”属于世界,长征精神: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

  情景一:1934年10月16日傍晚,中央红军开始了长征。这时,远隔千里的蒋介石指着地图狂妄地叫道:“他们是走向深渊,走向死亡!”

  短短的一年后,当他面对追获的一大堆烂草鞋的时候,他方才意识到,这股头戴红星、足踏草鞋的钢铁洪流是不可阻挡的……

  长征的历程

  红军的战略转移:

  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1934年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分别出发,中共中央及直属纵队离开江西瑞金悲壮的长征。

  1935年5月中央红军占领冕宁县城后,朱总司令签发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的几句话。长征'一词第一次以文字的形式出现。

  会师: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于陕西吴起镇;

  1936年,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1936.10月先后在甘肃省会宁县城和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至此三大主力会师,伟大的长征宣告结束。长征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为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做好了准备。

  红军将士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他们纵横十一个省份、攻占七百多座县城,进行了三百余次战斗,

  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两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穿越荒无人烟的'地区,

  总行程2.5万余里。

  红军先后跨越了近百条江河,征服了约40座名山险峰,

  其中包括20余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皑皑雪山,穿过了被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

  红军在长征途中,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计歼灭和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

  红军也付出了兵力损失达四分之三的重大牺牲。

  30万红军经过长征,只幸存下了3万,但这用无数生命写下的英雄史诗,已成为中国革命和人类历史上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一段永不磨灭的铁骨精魂的回忆

  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抓住事物最本质、最核心的要素,制定出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定,而博古、李德等人生吞活剥马列主义个别词句,不顾现实斗争客观实际,机械地僵化地照搬外国经验,几乎葬送了整个红军;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具有远大战略眼光,他们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己任,站得高看得远,始终正确把握革命航向,团结和带领广大军民共同奋斗,而张国焘眼界狭隘、私欲膨胀,为一己之私利分裂党和红军,终归走向革命的反面。先进战胜落后、真理战胜谬误、团结战胜分裂、实事求是战胜教条主义,这就是中国工农红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政治逻辑和军事文化逻辑。

  长征途中重大战役战斗的胜利都是谋略和智慧的生动展示

  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役战斗,其中最著名的如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红二方面军在西南进行的主要战役、战斗,如巧渡鸭池河、乌蒙山回旋战、六甲阻击战等;红四方面军进行的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嘉陵江战役等,都发生在“敌军围困万千重”的大西南地区。这些战役战斗,是在祖国大西南这个广阔的舞台上,以红军为主角演出的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展示了红军创造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观。一边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中革军委,率领红军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充分发挥运动战的特长,把“打”与“走”科学结合起来,用“走”创造战机,以“打”开辟道路,在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中牵著敌人鼻子走,使敌人闻风丧胆,摆脱了被动,争取了主动;另一边是蒋介石坐著飞机跑,跑到哪里,哪里战事紧、吃败仗,黔军、川军、滇军各怀鬼胎,互相戒备,见死不救,乱了一盤棋,处处变被动。一边是我英勇的红军为人民而战,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不畏强敌、不怕牺牲,不怕武器装备落後,不惧高山阻隔、河流挡道,慷慨赴死、前仆後继,用鲜血和生命铺就胜利的道路;另一边是国民党的军队,军纪涣散、畏缩不前,在烟土、银元的刺激下,在长官手枪的逼迫下和红军打仗,贪生怕死,能逃则逃,逃不了就投降。长征中的战役战斗,是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斗智斗勇,共产党胜利了;是“得民心”与“失民心”的博弈,共产党得道多助,走到哪里,人民群众的无私支援就延伸到哪里,国民党失道寡助,鱼肉乡里,盤剥百姓,就难逃失败的命运;是红军和白军信念、意志、勇敢的较量,同样是红军胜利了。与其说这些胜利是军事的胜利,不如说是先进军事文化的胜利,是“得道”与“失道”价值博弈中“得道者”的胜利,敌人不是败在武化上,而是败在文化上。在长征途中进行的重大战役战斗中,尤其是四渡赤水最为出神入化。

  之一 人本精神

  “人本精神”究其本质而言是对人自身生存和发展权利的尊重以及对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相信,相信人类有把握自己、把握历史和命运的能力。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孔子对于超出人类的虚构存在“存而不论”,但是对于人间世界却充注了极大的热情,用他一生的心血建立起了自己严密而独特的哲学体系。在孔子哲学体系中,人学位居中心地位。人的价值和人的权利的学说是孔子人学的两大发现。自春秋以来,人类对于宇宙自然和人类自身的把握能力大大加强,但是却一直处于君主专制统治之下,即使是国民党政府,也是为了某些特定人群,或者说是小部分人服务的政体。所以孔孟学说的仁义道德都还停留在抽象的层面上,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和人自身力量的重视并未得以执政者的真正实践,而只是道德教化的宣传内容。

  高唱“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历史上第一次真正认识到“人”在历史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和人对于自身命运及其全人类历史进程的把握。 “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只有依靠人类自身努力斗争去争取权力才能够显示人类生存的价值。这点在我党长期的斗争史里面显现的酣畅淋漓,“不自由,毋宁死”,被剥削、被压迫不是老百姓“天赐”的命运。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字: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份,长驱二万五千里,途中总共爬过18座山脉,走过600里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渡过24条河流,打过大小战斗300多次;红二方面军长征从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历时11个月,转战九省,行程一万六千里,进行大小战斗110次;红四方面军长征由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历时长达18个月,转战数省,行程八千余里,进行过大小战斗千百次。鉴于此,以色列军人伍大卫曾经评价长征,中国红军表现出来的精神是全世界的珍贵财富,值得世界各国军人景仰和学习。可以说,红军在长征路上的经历是悲惨的,但他们的超凡毅力和精神却是悲壮的。身后有飞机大炮追着,还要空着肚子,光着脚走过没有路的“路”……这些在寻常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他们却圆满完成了。支撑他们走完漫漫长征路靠的是什么?

  长征所完成的不仅仅是战略转移,还为新的革命阶段的到来酝酿了力量,最重要的是其对于人的生命、尊严的倡导和践行。长征,二万五千里一路走来,是人类对于自身生存权、发展权的斗争。人在社会上的存在,不仅仅要贡献义务,还要获得自身生存繁衍的条件,在当时内外夹击、重重压迫的情况下,人要想想获得真正称之为“人”的自由和生活,就必须斗争。长征和革命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而就其精神内涵则是中国历史上不绝如缕的对人的价值和权利的追求传统的外在体现。

  之二 君子之勇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息繁衍的最原初的精神支持和精神动力。上下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孕育出了优秀的中华民族,和世界上其他文明相比,中华民族更加的内敛和自谦,在儒家经典《论语》中论及“君子”的共有八十四则,对于“君子”的言谈、举止、交友、德行等方面都做出了论述,可以说,对于“君子”的内圣外王的期望就是儒家理想人格和最高精神境界的化身。在这八十四则里面,有一则是这样的: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孔子对于何谓君子的回答非常的简洁,“问心无愧,何来忧惧?”在孔子看来这就是君子了。这一则代表了我们民族精神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内省。

  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如果能一日三省,向自己发问,对自己剖析,那么还会有担心和恐惧的事情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世上有几人能够严肃认真的面对自己的灵魂呢?“知耻近乎勇”,推及一个政党,有没有勇气不断反省、及时更正所犯下的错误呢?有没有灵活辩证的思想去对待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而不是僵守旧模式呢?所以说,能直面现实、忠诚灵魂的才是真正的勇士。

  我们知道,长征肇始于第五次反“围剿”战斗的失败,之所以失败有多种原因,从我们主观方面来看是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对战斗形势、敌我力量对比都做出了错误的判断。红军的长征转移就是对于这个错误的及时弥补。但是也并非一帆风顺,党内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错误思想,可贵的是,我们的党却一直没有放弃同错误思想作斗争的努力,至1935年1月15~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就是著名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思想,制定了红军后面的战略方针,从而在最危险的关头挽救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也是我们党发展历史上一次自我批判、自我检讨的勇敢尝试。在这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同错误同逆流的斗争不止这一次。真正的共产党人凭着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和对革命战斗形势的正确把握,一次次,不断的进行着向着正确道路的努力和前进。正是如此真诚和自觉的检讨才使得长征路成为一条走向队伍壮大和胜利的路。所以长征精神之一就是忠诚于自己信仰和灵魂的君子之勇。只有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才敢做出这样的内省和自查。

  “君正,莫不正”。共产党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生力军,在历史抉择的重要关头做出了正确的抉择。而人民也因此在历史中选择了他们。儒家精神的传统践行者大多对于“君子之勇”只是停留在口头的表达和践行者个体行动的证实上,而共产党作为以谋全人类幸福为主旨的政党,却可以从口头落实到实际中,超出从个体上升到到整体中。所以是君子之勇的传统的最好体现。

  之三 进取精神

  “自强不息”,而不是怨天尤人。而这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魂之一,是我们炎黄子孙生存、发展、壮大历史的最好概括。

  所以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的奋斗史,我们党在七十多年前所进行的长征也是一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为了争取全人类的解放和幸福的奋斗历史。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后,何去何从成为摆在中共领导人面前的问题,最终选择了战略转移,保存更多的有生力量以和敌人进行日后的战斗。常言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一息尚存,就有实现理想的可能。

  庄子曾说“哀大莫过于心死”,只要心中的希望不破灭,哪怕这种希望是多么的微小,也终能在时间的历练下成为燎原之火。共产党人认识到了历史赋予他们的重任,他们责无旁贷的承担起来,用百折不挠的意志,战胜了无数困难,许多长征的路途都是在红军走过以后才第一次有了人的足迹,变成了“路”。衣衫单薄、空腹赤脚的红军却一步一步的丈量出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许多人会对此大惑不解。

  我们想到了孔子对于他的学生颜回的赞扬:“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难道是颜回喜欢过简陋的生活吗?那为什么在“人不堪其 忧”的时候,颜回还能乐在其中呢?是因为他心中有“义”,有更高的理想。同理,红军正是崇高理想追求的支持下创造了活生生的人间奇迹。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发展强盛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动力来源。共产党在历史赋予的重任面前,义无反顾,卧薪尝胆,终于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走完了充满艰辛坎坷的漫漫长征路,带领中国革命和社会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华民族的进取精神,在任何艰难困苦面前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历史上无数鲜活的例子也一次次的证明了这种精神力量的强大和重要。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运用这个法宝取得胜利的典范,并以其穿越时空的魅力鼓舞着新时代的建设者为了民族繁荣强盛的理想继续奋斗。

  中国国家博物馆保存的1935年5月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首次提出了“长征”一词。此前,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时的目标是到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创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提法是“突围行动”和“长途行军”;遵义会议后提出“西征”。这张布告首次用了“红军万里长征”一语,“万里”是从瑞金算起的行程,“长征”则表现了红军渡过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变被动为主动后的振奋和自豪。“长征”一词很快就用开了。1935年9月中央政治局《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首次提出“二万余里的长征”。到陕北后,毛泽东的讲话第一次提出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概念。

  布告全文如下:

  中国工农红军布告

  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夷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

  可恨四川军阀,压迫夷人太毒;苛捐杂税重重,又复妄加杀戮。

  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夷人风俗;

  军纪十分严明,不动一丝一粟;粮食公平购买,价钱交付十足;

  凡我夷人群众,切莫怀疑畏缩;赶快团结起来,共把军阀驱逐;

  设立夷人政府,夷族管理夷族;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

  希望努力宣传,将此广播西蜀。

  红军总司令朱德

  布告的起草者是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主编《红星报》的陆定一。他在布告中采用流行的六言骈句,短短156个字,通俗简明,易记易传,鞭笞了四川军阀欺压夷人的罪行,表述了工农红军的民族平等政策和严明纪律。可以说“长征”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定用词是陆定一的创造,并经朱德总司令首肯传播开来的。

  这张布告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为红军和平借道通过彝民区,抢渡大渡河创造了条件。由于长期以来统治阶级对彝族的压迫和挑拨,彝、汉两族隔阂和误解很深。因此红军一进入汉彝杂居的越西、冕宁一带,就张贴出了这张以朱德总司令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

  先遣队于22日晨进入大凉山彝民区,突遭手持土枪、长矛的彝民拦阻,甚至扒光了先头部队的衣服。但红军为了解除彝民的敌视和猜忌,坚持不开枪还击,耐心向他们说明红军是为受压迫的人打天下的,此次是借道北上。刘伯承还与彝族沽鸡头人小叶丹在海子边饮鸡血誓盟,结为兄弟,这就是著名的彝海结盟。23日,在彝民向导的陪送下,先遣队顺利通过彝民区。5月24日先遣队占领安顺场,25日渡河成功。26日中央军委决定沿河两路进军,夺取泸定桥。29日红四团飞夺泸定桥,1935年6月2日,红军全部渡过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把红军变成石达开第二的美梦。

  红军走后,当地群众冒着风险保存了这张布告,1951年由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征集并拨交中国国家博物馆。布告纵36.5厘米、横36厘米,油印,纸张已变黄,多处破损,印痕褪色,背面有张贴痕迹,但字迹仍然清晰,仿佛在向人们讲述红军长征时过彝民区的故事。

  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因此得了肠胃病。

【老红军杜宏鉴的长征故事】相关文章:

李彦宏的创业故事08-01

吴士宏的职场励志故事08-02

李彦宏创业故事分享08-10

前车之鉴的成语故事(3篇)12-31

前车之鉴的成语故事3篇12-31

李彦宏创业故事:学会抓住机遇07-30

18岁天才CEO张伯宏的创业故事分享08-12

百家姓杜姓的故事07-29

女富豪杜丽斯的创业传奇故事09-07

价格鉴证简介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