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故事

时间:2022-11-15 14:55:27 名人故事 我要投稿

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故事

  裴斯泰洛齐他热爱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对教育革新的执着追求,在教育理论上许多独创的论述,不仅为世界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为一切教育工作者树立了一个令人十分崇敬的形象。下面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故事,供大家参考与借鉴

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故事

  人物生平

  又译佩斯塔洛奇。瑞士教育家。1746年 1月12日生于苏黎世。裴斯泰洛齐生活在瑞士人民受到封建地主和新兴资产阶级双重压迫的时代,他对农民的苦难深为同情。 他在卡罗林学院学习时,受到J.-J.卢梭的《民约论》(1762)和《爱弥儿》(1762)的深刻影响。他曾参加爱国者的组织, 撰文抨击政府,要求民主改革, 因此受到迫害。1768年移居阿尔高农村,寻求拯救劳苦大众的道路。在比尔附近置地60英亩。办模范农场,开始社会实验工作。但没有成功,农场破产,仅留下诺伊霍夫(旧译新庄)的小块土地。1774年裴斯泰洛齐在诺伊霍夫兴办教育贫苦儿童的事业,他建了一个孤儿院,收容50 多个 6~18岁贫苦儿童, 他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使儿童一面从事农业和纺织业劳动,一面学习读、写、算,并接受道德教育。但这第一次教育实验,由于经济困难,在1780年被迫停办。之后,裴斯泰洛齐从事著述,阐发他关于社会和教育问题的主张。他的著名教育小说《林哈德和葛笃德》,就是在这时创作的。这部小说于1781~1787年分 4卷出版。小说描述了农村妇女葛笃德怀着崇高的目的,以献身的精神改造农村的故事。裴斯泰洛齐通过葛笃德的言行,刻划了他所要求培养的勤谨安分而又不与恶劣环境妥协的品质;同时,提出了他酝酿已久的用农业、手工业劳动与儿童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来改善农民生活的思想。 1798年, 裴斯泰洛齐受瑞士政府的邀请,到施坦兹主持孤儿院。在这里他根据《林哈德和葛笃德》中所阐述的教育思想,从事他的第二次教育实验。他的第三次和第四次教育实验是在布格多夫(1800~1804)和伊韦尔东(1805~1825)进行的。在这25年里,他主要进行改革初等教育的试验。他在布格多夫简化教育内容和方法,使初办学的人和家庭妇女都能掌握使用。伊韦尔东学校规模很大(有中学和师范学校),名闻全欧洲,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都有学生到此学习。J.G.费希特、J.F.赫尔巴特、F.W.A.福禄贝尔和R.欧文曾到伊韦尔东访问。1825年伊韦尔东学校由于管理不善,宣告停办,裴斯泰洛齐离开了伊韦尔东。1827年 2月17日卒于布鲁格。

  裴斯泰洛齐主张教育必须成为所有人的财富,使所有人都得到必要的教育。他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一些本身能发展的'力量,而且每一种能力都具有从不活动状态变成充分发展的力量的倾向,教育的目的在于依照自然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他认为教育应该是有机的, 应做到智育、德育和体育的一体化,使“头、心和手”都得到发展,教育者的首要职责在于塑造人。他十分强调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但认为教育应遵循自然,教育者对儿童施加的影响,必须和儿童的本性一致,使儿童自然发展,并把这种发展引向正确的道路。

  裴斯泰洛齐断言,认识从感性的观察开始,通过对表象的加工而获得概念。他在《论教学方法》中,第一次提出了使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后来,又在《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孩子们》一书中,建立了心理学化的教学思想体系。他的中心思想就是直观(Ansehauung),意思就是知觉或观察,他认为这是一切知识的出发点,因而也是一切教学的基础。裴斯泰洛齐所谓直观,不仅包括感官的外在知觉或直接认识事物,而且包括内在意识的体验、情操和情感,自发地体察道德行为。直观的基本功能就是使人和天地万物溶为一体。他的主张对教育心理学是一大贡献。

  裴斯泰洛齐认为整个教育的中心问题在于形成人的道德,必须使人的动物性受到道德的支配。他认为道德教育的最简单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儿童道德行为的基础是在家庭里奠定的,家庭是自然教育的原型。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对英、法、美等国的影响很大。裴斯泰洛齐的学说,清末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初等教育也有相当的影响。

  【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故事】

  裴斯泰洛齐(Joha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7)是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他热爱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对教育革新的执着追求,在教育理论上许多独创的论述,不仅为世界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为一切教育工作者树立了一个令人十分崇敬的形象。

  早年受卢梭教育思想的影响,放弃神学研究,38岁开始从事一项教育贫苦儿童的计划,让学童一面纺织一面学习,以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他深信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发展机能和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这项计划最后终于失败了,只是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由于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他就转而从事写作。

  1798的,瑞士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海尔维第(瑞士)共和国。在斯坦兹城,由于贵族和天主教教士的煽动,爆发了农民暴动,政府从法国借兵进行镇压,受到顽强抵抗。法军大肆烧杀,祸及无辜,斯坦兹城遭到了空前的浩劫,留下了111个老人和169个孤儿,还有237个儿童无家可归。

  新政府决定在斯坦兹成立孤儿院,裴斯泰洛齐谢绝了友人所荐的高官厚禄,于12月5日毅然接受了政府的委托,负责孤儿院工作。当时他很兴奋,说道:“我为实现我一生的梦想,不惜牺牲一切,我的热情达到了那样的程度,几乎可以说:只要让我开始工作,即使在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上,没有火、没有水的地方,都是可以的。”

  裴斯泰洛齐到斯坦兹以后,把修道院改成孤儿院,收容了80个(此数由政府规定)孤儿,这些孤儿“大部分患有严重的疥癣,无法行走,头上长满溃烂的脓疮,身上穿着生满虱子的破烂衣服。个个面黄肌瘦,牙齿暴露,深锁愁眉,并以猜疑的目光望着人。头额上的皱纹充分表现了他们饱经忧患与疑虑的生涯。有的养成虚伪等恶习,难以纠正;有的受悲惨环境的折磨,虽然表面意志坚定,却猜疑、冷酷、胆怯……;懂得ABC的,十个中无法找到一个。”面对贫儿的这般境况,一般人早就会望而却步;裴斯泰洛齐却迎难而上,一心扑在了工作上。

  除雇用一名妇女做饭以外,裴斯泰洛齐承担了孤儿院的一切工作。象慈父一样,他以极大的耐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把整个心灵献给了孤儿。他说;“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他们不知有世界、有斯坦兹,只知道跟我形影不离。他们的饮食就是我的饮食。我没有家园、没有朋友、没有仆人,只有他们……,晚上我最后一个就寝,睡在他们中间,陪他们祈祷、读书,一直到他们睡着;早上我最早起床,替他们换洗脏衣服,并给他们洗涤身上的污垢。”

  这位慈父以孤儿院为家,视孤儿们为亲儿子,在这个大家庭里,他充分发扬民主,培养孤儿们的道德习惯,并提高他们读、写、算的能力。

  战乱再次降临了。1799年6月8日孤儿院被迫关闭(被法军征为野战医院)。裴斯泰洛齐为此声泪俱下,但无济于事。他因伤心与劳累过度,以致吐血。

  裴斯泰洛齐在功成名就、成为世界名人之时,竟不顾高官厚禄的诱惑,以其崇高的品质,把整个心灵和爱心都献给了孤儿,为贫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这种无私的情怀,这种伟大的精神是常人无法理解的。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1746-1827)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创立了爱的教育理论和要素教育理论,是要素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林哈德与葛马德》(1781-1787)、《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1801)、《天鹅之歌》(1826)等。

  “要素教育”: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所理解的、易于儿童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步过渡到更加复杂的“要素”,以促进儿童各种天赋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名言:

  1.使功课劳作合一,提倡职业训练,是提高人的工作能力,增加实际生产量的最好途径。

  2.人们的教育,要从严肃认真的专业训练入手才是脚踏实地的。这比什么书本教材都重要。

  3.把专业训练和道德培养结合在一起。

  4.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发展,又必须顾到它们的完全平衡。

  5.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6.教你的孩子们规矩勤劳,不要在穷苦中失措,败坏了品德而行为不检。

  7.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晴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的眼、嘴、额的动作来了解他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

  8.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要赢得孩子们的信任和热情。我相信,假如我做到了这一点,一切其余的问题也会随着解决了。

  9.道德教育最简单的要素是“爱”,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对人们积极的爱。这种儿童道德教育的基础,应在家庭中奠定。儿童对母亲的爱是从母亲对婴儿的热爱及其满足于身体生长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要素,则有待于学校教育。教师对儿童也应当具有父子般的爱,并把学校融化于大家庭之中。

  10.一生的生活是否幸福、平安、吉祥,则要看他的处世为人是否道德无亏,能否作社会的表率。因此,修身的教育,也成为他的学校工作的主要部分。

  11.我的主要办法,首先是通过孩子们对共同生活的初步感觉和在发展他们初步的能力上,使他们产生姊妹兄弟般的友爱,把整个团体融化于一种大的家庭的朴实精神中;并且就在这种基础上,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情感中,鼓舞他们一般的义务感和道德感。

  12.脑力心力,要放在适当的地方,莫贪多而纷乱,要常常集中思想。

  13.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学问和知识不过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应该按实践和行动的需要来决定。

【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故事】相关文章:

史泰龙凭什么成为《洛奇》的男主角名人故事01-13

泰玛斯牛仔特性时兴品牌11-11

希斯洛普先生的经典语录07-15

名人故事:孟泰11-21

史泰龙励志电影推荐《洛奇》11-19

公开课《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设计11-10

名人故事:教育家蔡元培的故事11-16

英国留学格洛斯特大学的介绍08-23

名人故事:毕达哥拉斯的故事11-18

史泰龙励志故事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