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名人故事

时间:2020-11-18 08:15:41 名人故事 我要投稿

幸福名人故事

幸福名人故事1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英国思想家罗素,在1914年来到中国的四川。

幸福名人故事

  当时正值夏天,四川的天气非常闷热,罗素和陪同他的几个人坐着那种两人抬的竹轿上峨眉山。山路非常陡峭险峻,几位轿夫累得大汗淋漓。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罗素,此情此景使他没有心情观赏峨眉山的奇观,而是思考起几位轿夫的心情来。他想,轿夫们一定痛恨他们几位坐轿的人,这样热的天气,还要他们抬着上山,甚至他们或许正思考,为什么自己是抬轿的人而不是坐轿的人?

  罗素正思考着的时候,到了山腰的一个小平台,陪同的人让轿夫停下来休息。罗素下了竹轿,认真地观察轿夫的表情,很想去宽慰一下辛苦的轿夫们。

  但是,他看到轿夫们坐在一起,拿出烟斗,有说有笑,讲着很开心的事情,丝毫没有怪怨天气和坐轿人的意思。他们还饶有趣味地给罗素讲自己家乡的笑话,还给这位大哲学家出了一道智力题:“你能用11画,写出两个中国人的名字吗?”罗素承认不能。轿夫笑呵呵地说出答案:“王一、王二。”罗素陡然心生一丝惭愧和自责,我凭什么去宽慰他们?我凭什么认为他们不幸福?

  后来,罗素因此得出了一个著名的人生观点:用自以为是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幸福或苦痛是错误的。

幸福名人故事2

  易中天一次在接受电视台记者专访时,记者问他:“现在你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大名人,并且成了最富有的作家,生活幸福美满。在你的一生当中,你经历的最幸福的一件事是什么?”他的回答道:“幸福是一个大萝卜。”这个答案出乎记者的意料,让很多人听不明白。于是他给记者讲了自己过去的经历。

  上个世纪他和千百万人的命运一样,参加了进疆支边,分配到新疆兵团农八师莫索湾垦区,成了军垦战士。这里没有四季之分,有着长达半年(每年10月底至来年5月初)最低温度可达零下40度的寒冷冬季,也有着最高温度可达零上40度的炎热夏季,昼夜温差极大。那时的易中天,曾冒着刺骨的寒风拉过每车超过500公斤黄沙的架子车,在结了冰的棉桃上抠过棉花,在蒸笼般的庄稼地里掰过包谷棒子、收割过小麦,在疙疙瘩瘩的田间跪爬着定过苗、拔过草,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手提马灯,一手拿铁锹浇过水、守过夜———生活的艰辛,日子的艰苦,天气的恶劣,但他仍然很乐观,很幽默,而且生活得很幸福。

  刚结婚不久的易中天,为给家里的饭桌增添色彩,为了给怀孕的妻子增加营养,虽然当时物质极度匮乏,但新疆盛产白萝卜,一般都在3公斤以上,特别香甜。他了解到萝卜挺有营养的,于是他开始琢磨如何把普通的萝卜制作成美味佳肴,并先后发明了烧、炒、炖、拌等方法,制作出了各种热菜、凉菜,还把剩余的萝卜腌、酱、泡、晒干,在他巧妙的烹制下,饭桌上每天总是花样翻新,让人百吃不厌,让萝卜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1972年女儿出生,又到了周岁,按照当地风俗,要给女儿过周岁,并要请当地老乡来聚餐。吃什么好呢?他又一次想到了萝卜。他用胡萝卜块烧成一盆油炸排骨,用白萝卜煨成一大罐鸡汤,用大葱炒鸡杂,还有几道小菜,也备足了高粱曲酒,可没有下酒的凉菜。最后,易中天又想到用萝卜至少可以做4样凉菜。于是,大白萝卜被分别切成丝、条、片、丁,分装成4大碗,再分别拌上醋、糖、辣椒粉、花椒粉,分别放上一些芹菜叶、胡萝卜丝,最后浇上滚烫的清油。如此这般,一会儿,四大碗酸、甜、辣、麻口味各异的下酒菜就端上了桌。热菜、凉菜,炒菜、汤菜等,一应俱全,女儿的生日聚餐,弄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乡亲们都吃得非常尽兴。

  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中这样写道:“幸福是一种灵魂的香味。”“一个人生活得是否幸福,不是看他有多少钱,而是看他对生活的态度。”生活避免不了苦难,却从来不拒绝将萝卜做成盛宴,这是对生活的尊重,还有一种信念,那就是:美好就在身边,就在今天,就在你手中。有了这样的信念,还有扛不住的苦难吗?

幸福名人故事3

  这两年,关于孙楠,人们关注最多的是他的家庭:和买红妹离婚,和旅游卫视主持人潘蔚结婚,为了孩子的探视权起诉买红妹,潘蔚又给他生了一个女儿,等等。纷纷扰扰的新闻之中,诸般滋味,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孙楠说:“我是成年人,大家怎么评价我,都无所谓,我唯一介意的是,不要让我的孩子受到伤害。”

  在和买红妹离婚之后的这几年里,最为困扰孙楠的是,因为他和前妻之间的种种误解、隔阂,导致他和一双儿女疏离。为了让孩子们快乐,他和买红妹一起,一直在尽最大努力沟通。孙楠说:“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儿女,不能因为我们大人之间的恩怨,影响了孩子的幸福。非常庆幸的是,孩子的妈妈也这么想!”

  离婚了还可以来找我

  一直到现在,关于孙楠和买红妹离婚的真正原因,除了媒体的各种猜测之外,两位当事人都保持沉默。孙楠说:“也许要到二十年以后,我才会说出我们离婚的真实原因。”而买红妹则表示:“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只要孩子们的生活不受影响,我个人的感受自己可以承担。”

  唯一可以看见的是,两人是友好分手,即便是在离婚之后,买红妹的博客首页上,还保留着孙楠的照片,并写着对孙楠的祝福:楠哥,一定要幸福。还写着:愿我的孙楠幸福、快乐、健康。据说离婚时,孙楠也给买红妹留下了巨额财产,以保证她的后半生即使不工作也足以衣食无忧,可以把所有精力都用在陪伴一双儿女上。离婚时,孙楠对买红妹说过:“即使离婚了,我们也是亲人,你有任何困难,都可以来找我,我都会帮你的!”

  离婚后,孙楠和旅游卫视的主持人潘蔚结婚,体谅到买红妹的心情,婚礼办得很简单,两人在潘蔚的家乡安徽举办了一场只有至亲参加的婚礼,并对这段新感情始终保持低调。买红妹也曾经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讲述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次,零下十几度的冬天,她带着儿子开车去学校接女儿,因为车里有暖气,所以她和儿子只穿着一件毛衣,没想到接上女儿后,三人准备上车时,车门却怎么也打不开了。天寒地冻,孩子们站在大街上冻得瑟瑟发抖,没办法,她只好打电话向孙楠求救。孙楠接到电话,二话没说就开车赶过来将他们娘儿三个接走了。

  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两人在离婚之后也一直对彼此心存善意和亲情,但是两个人的区别是,孙楠离婚后重新结婚生女,过上了新的生活,而买红妹似乎还一直停留在过去的感情里难以自拔,难免觉得生活空虚、寂寞。离婚之后的很长时间,买红妹的情绪一直非常低落,觉得生活一下子失去了目标,她说:“以前,我生活的重心都放在孙楠身上——他的事业,他的衣食住行,现在这个重心一下子被抽走了,可是我还停留在那种惯性当中,很长一段时间心里都没着没落的。”她的低落,被朋友们看在眼里,张国立、邓婕夫妇力邀她加盟电视剧的演出,而过去演小品时期认识的朋友们也力荐她担任北京电视台《最强阵容》节目主持人。生活重新变得忙碌起来,她说:“忙碌对我来说很有用,一忙起来,就顾不上胡思乱想了。”

  而对买红妹的复出,孙楠一开始也不太理解,觉得你一个女人经济上没有任何问题,干吗要这么辛苦?而且孩子们都还年幼,这个时期更需要母亲的陪伴,留在家里陪伴孩子们成长不是很好吗?每次去外地拍戏,买红妹都把自己的父母和表妹接过来照顾儿女。有一次,儿子重感冒,突发高烧,父母和表妹对北京不熟,一下子慌了手脚,只好打电话给在外地的买红妹。买红妹接到电话,心急路远,只能打电话给孙楠,让他赶紧去自己家带儿子去医院。孙楠赶到买红妹家,见儿子已经烧得满脸通红,感到非常心疼。因为这事,他对买红妹有了抱怨。

  最终让孙楠理解买红妹复出的那个人,是他和买红妹共同的朋友那英。有一次,孙楠向那英抱怨说:“她根本不缺钱,干吗还要那么辛苦地去拍戏?孩子们经常十天半个月看不见妈妈。”那英说:“这不是钱的事儿,你想她还那么年轻,就整天待在家里看孩子,心情能好吗?而且,一个女人如果没有属于自己的工作,就很难拥有真正的自信,也很难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和朋友圈子。她以后也要开始新的生活,而不是一直待在家里带孩子。再说,她有了自己新的生活,你不也放心了吗?”一席话,说得孙楠开始反思自己,认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的确不够全面,只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而没有从一个离婚女人的角度出发。

  后来,每次买红妹出去演出,孙楠都将女儿买宝瑶接到身边。宝瑶和潘蔚以及新出生的小妹妹相处融洽,潘蔚曾经在微博上发了一张宝瑶和小妹妹在一起的照片。照片里,宝瑶趴在妹妹的摇篮边,甜甜地笑着握着妹妹的小手……宝瑶继承了孙楠的音乐天赋,于是孙楠每次去外地演出,都尽量将她带在身边。20xx年,在自己的世界巡回演唱会上,他还特地和女儿合唱了一首歌曲《神话》,父女之间的亲昵与默契,让人感动。但是每次谈到女儿的未来,他又变回了一位最传统最普通的父亲:“我不希望我女儿将来从事唱歌这一行,这一行太乱了,什么人都有,女孩子不太适合,我希望她将来做个文化人,读个博士什么的。”

幸福名人故事4

  央视金牌新闻主持人白岩松,以睿智、深刻、严肃的形象赢得观众好评。谁能想到,他最大的爱好之一竟是逛街,甚至常常拖着妻子朱宏钧陪他逛街,逛得妻子大喊受不了,落荒而逃。这样一个“大男人”为什么会如此热爱逛街呢?

  会过日子热爱生活的好男人

  白岩松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毕业后,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国广播报》工作,在那里他爱上了同事——江南姑娘朱宏钧。

  一天,朱宏钧对白岩松说,她的父母要来北京看他们了。顿时,白岩松急了,当时他还住在单位分的单身宿舍,连个像样的落脚地儿都没有,而岳父母当天晚上就要到北京了,这让他连个“筹备”的时间都没有。

  灵机一动,当天下午,白岩松去了附近的一个旧货市场,以很低的价格,买来了一个红色的双开门衣柜和一张白色的小餐桌。“还缺一个窗帘和一张桌布。”朱宏钧提到。白岩松拉着朱宏钧七拐八拐,穿过10来条小胡同,在一个不起眼的低矮屋檐下找到了连招牌都没有的小裁缝店,买了一块黄色的小碎花棉布,又让师傅当场做了几个圆环缝在棉布上,拿回家一裁开,一块窗帘和一张桌布就成型了。暮色西沉,黄色小花盛开在白岩松单身宿舍的窗前,让整个房间顿时有了生机,溢满爱的气息。

  朱宏钧非常诧异地问白岩松:“怎么什么好东西你都知道在哪里有卖的啊?好像比我这个女人更了解行情,更会买东西。”白岩松笑着回道:“因为我经常逛啊,平时都做足准备工夫了啊!”

  果然朱宏钧的父母看到白岩松干净整洁富有生活情调的单身宿舍,对他的好感倍增,认为他是个很会生活的好男人。

  刚结婚的时候,白岩松和朱宏钧没有自己的房子,曾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搬了6次家。每次搬到新家,白岩松都会去淘一些“宝贝”来布置新家,丝毫不马虎。

  有一次,白岩松在某商场逛,看到了一套精美茶具,但要价20xx多元。白岩松当时特想买,可是长期的逛街经验告诉他:买东西一定不能冲动,冲动肯定后悔。

  过了几天,白岩松去逛瓷器店时,惊喜地发现,前几天让他心仪的那套精美茶具在这里也有卖的,售价居然只要300元。白岩松开始找店主拉家常聊天,聊着聊着发现,原来商场就是从这里进的货。和店主聊了一下午,白岩松学到了判断瓷器好坏的方式,知道了国内最好的瓷器厂家,甚至连制造瓷器的基本程序都弄得一清二楚了。最后白岩松虽然啥也没买,但是和店主交上了朋友。

  没过多久,朱宏钧有个很好的朋友结婚。送红包吧,太俗!送礼物又不知道送什么合适。这时,白岩松自告奋勇地去批发市场将那套精美的茶具以300元的价格抱回来了,让朱宏钧拿去送礼。结果,朋友一收到礼物,高兴坏了,连连说朱宏钧太客气了,送这么昂贵的结婚贺礼。毕竟,好东西大家都识货。

  朱宏钧这时才由衷地觉得,一个爱逛街的男人才是个会过日子热爱生活的好男人。白岩松还是那句话:“你总逛,才知道好东西在哪里;你总在思考,才知道好机会在哪里。”

  名人的内心一定要学会“关上门”

  白岩松的人生机会终于来了。1993年,中央电视台准备推出一个早间新闻栏目《东方时空》,在朋友的推荐下,白岩松去试镜。多年的知识积累终于在这个合适的时候爆发出来了。白岩松渊博的知识、睿智的头脑、深刻的生活领悟,让他在主持人中独树一帜,赢得了一席之位,开始跻身于“名嘴”的行列,成为中国最知名的主持人之一。

  伴随着荣耀与光环而来的,往往是压力。不开心的时候,白岩松还是想通过逛街购物发泄自己的情绪。但是当他终于挤出时间再一次拖着妻子陪他逛街时,发现一切都变了。路人一声大叫:“嘿,那不是白岩松嘛!”白岩松和朱宏钧就得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逃”出来。

  难道自己连逛街的权利都没有了吗?当天回到家后,没戴眼镜的白岩松就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在最繁华的王府井逛了一整天,整个世界仿佛又回到了成名前的那段时间,他只是一个心怀抱负的普通小编辑,在逛街中搜集信息,为更好的生活做准备,认识各种各样的好东西。

  从逛街中他体会到,一个名人的内心一定要学会“关上门”。逛街的时候,摘掉眼镜,让自己淹没在人海之中,那种不被镁光灯聚拢的感觉就是他关上门的感觉,压力被关在了门外。

  北京任何一家商场新开业,白岩松都尽可能在第一天就抽时间跑过去逛。因为他知道,一般情况下,商场第一天开业肯定有很多优惠活动。有一次,一家新商场开业,白岩松跑去选西装,没想到价格居然比隔壁的.旧商场还贵。他开始发挥自己“名嘴”的特长了,不仅指出了价格的差距,还指出了以此会带来的长远影响。最后说得售货员不知所措地叫来了卖场经理,经理见白岩松说得头头是道又持有贵宾卡,便真的给了一个最低折扣,末了还对白岩松再三感谢,感谢他指出了他们的不足。

  可是就在白岩松转身要走的时候,经理小心翼翼地说了句:“我觉得你挺像白岩松的,不仅长得有点儿像,而且也像他一样特能说!”白岩松脸不红心不跳,不慌不忙地笑道:“是呀,我的同事都这么说。”

  “逛街百事通”是他的乐趣和幸福

  白岩松不仅逛街时购物很在行,挑饭馆也是高手。他是个美食家,北京城里大大小小的饭馆,白岩松全逛了个遍。就像买其他东西一样,一家一家地逛,一家一家地吃,一家一家比较。为了将“逛”饭店的结果更加系统化、明晰化,白岩松甚至准备了一个小本子,每吃一家饭馆,出来后就掏出小本子一一写上饭馆名字、地点、整体印象分以及招牌菜。对于白岩松来说,不仅逛街是种乐趣,将逛街心得与朋友分享更是一种人生哲理。几十年的逛街生涯,白岩松早已学会在繁花似锦的都市里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东西,不迷失,不盲从,不冲动,不浪费,抓住际遇,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随著名气越来越大,白岩松的工作任务也越来越艰巨了,可对于白岩松来说,直播时的感受才是最刻骨铭心的。成功与失败,痛苦与幸福,在那一刻就能感知到。这种感受放大了就是人生,缩小了就是逛街的感受。

  白岩松曾说:“在人的一生中,幸福和痛苦都只占5%,余下的就是平淡的生活。”抓住眼前平凡而真实的幸福,就是白岩松的幸福秘诀。逛街时遇到自己喜欢的商品,买下,那一刻是“拥有”的幸福;逛街时遇到好玩的娱乐项目,玩一下,那是“轻松”的幸福;逛街时遇到好吃的饭馆,点几道招牌菜,吃在嘴里,幸福在心里。很多人总把幸福当成一件遥不可及的事,其实幸福就是享受此刻。

幸福名人故事5

  在以往的作品中,孙俪大多以清纯、天真的形象出现,以至于在《甄嬛传》刚刚公布演员时,她遭受到了一片质疑。大家对她是否能演出甄嬛"腹黑"的那股子狠辣劲,都捏着一把汗。但这一次,却是孙俪交出的最完美的一张答卷。孙俪说,自己是在对的时候,遇到了一部对的戏。

  她在《甄嬛传》中演绎了一个女人从善良到不得不狠毒的成长史,而这部作品又可以说是伴随了孙俪本人的成长:她因拍戏推迟了婚礼,拍完后又发现自己怀孕,可以说这部作品见证了她成为妈妈的过程。而有了儿子的孙俪心态变化很大,她说自己现在更简单,更平和。

  "甄嬛"自述:她身上有巨大的悲伤

  说角色 她失去了自我很可怜

  甄嬛就是要找一个和自己能够相濡以沫,然后白头不分离的一个人。但是可悲的是她终究还是没有得到。她最后那么狠,但她根上是个善良的人,她从来没有主动要去伤害谁,她是不得不保全自己,她不像皇后、华妃那样强势,所以她身上最后有巨大的悲伤。最后我真是特别心疼甄嬛,觉得还不如死了算了。

  虽然她最后胜利了,但是她已经不是她了,其实一个人失去自我,是一件特别恐怖的事情。因为这不是她人生的坐标,这不是她人生的追求,但是一步步走到这,是自己完全掌控不了的。

  从角色矛盾和演员塑造来讲,当然是越到后期演起来会越过瘾。但从人物命运上说,我喜欢拿着笛子、荡秋千的甄嬛,那是她一生中最美的时光。

  说造型 用装束把自己武装强大

  甄嬛在剧中穿了很多衣服,如果说我最喜欢甄嬛的哪一套服装,一是她最甜蜜的时候,那个时候她的衣服都是粉粉蓝蓝的,配合着当时的阳光和心里的爱意,那个感觉特别有光彩。还有后来那个回宫以后的浓妆,是导演要求的,他就要甄嬛回宫以后有一个突然的转变,让人一看到她就觉得有很大的变化,其实她也是从装束上武装自己,想让自己变得强大。

  到最后太后的造型时,我也看到很多人跟我讲为什么妆那么浓,但我觉得不能光看剧照,因为剧照是平面的,你看戏的时候,一步步看着甄嬛到那个样子你就会接受,你不会觉得妆浓。

  对话孙俪

  我现在幸福感满满

  名利真的没那么重要

  新京报:听说你觉得甄嬛是天蝎座?

  孙俪:对,敢爱敢恨。我能肯定地说甄嬛一定不是天秤座,因为我自己就是天秤座,太犹豫了,太摇摆了,可能很多事情思来想去就不会去做了。我心中觉得最极致的星座应该是天蝎座,聪慧又有才艺,但是对情感很执著,对什么东西都会很钻,血型不是A型就是AB型,都是比较极致的。

  新京报:有网友把《甄嬛传》叫做《甄嬛升职记》,从中有不少情节可以映射到现代的职场中,你觉得呢?

  孙俪:其实是这样的,职场上最大的boss就是皇上嘛,然后副总就是皇后,要讨他俩高兴。我没有在办公室待过,我有一些白领朋友表示很有参考价值。对于我自己来说,感受到的就是甄嬛争名夺利一辈子,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所以名利这些东西,真没那么重要。

  新京报:也有人把演艺圈看做名利场,认为其中有更大的"争名夺利",你在这个圈子中能感受到一些类似后宫中的"金枝欲孽"吗?

  孙俪:晚上超过九点,一般朋友就不会叫我出去了,我觉得天黑就应该待在家里。可能因为我从小就把自己当成灰姑娘,生活中需要给自己一个空间。再说我也不相信吃一顿饭就能得到一个角色,我对自己可能有点贪心,工作和生活都想要。我一直在平衡,我经常跟自己对话,累了就休息,状态不错就去工作,我一直就挺随心所欲的,不会太折磨自己。

  儿子让我生活变得更简单

  新京报:当了妈妈之后,觉得生活有变化吗?

  孙俪:现在的生活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比以前更爱发呆了,照顾等等(孙俪儿子小名)时,我可以坐在那里很久,什么也不想,放空。以前我觉得自己的心没办法静下来,脑子里控制不住会想很多事,但现在这些事我都不想了,生活变得很简单。

  新京报:第一眼看到儿子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孙俪:虽然我怀了他十个月,看到他第一眼还是会想,这真的是我儿子吗?慢慢和他的交流多了,就确认这是我儿子。孩子从医院出来的第一天,我看着马路上的人,觉得他们都是小孩子,我想人生就是个轮回,所有人都是这么长大的。

  新京报:是不是手机里也存着很多小孩的照片?

  孙俪:肯定的,手机里是有很多他的照片,其实邓超比我更宠他(笑)。现在的感觉就是幸福感满满的。

  新京报:有了孩子之后,工作安排上会有变化吗?

  孙俪:我没有小孩之前,工作也不是安排得很紧,现在反而过得更充实一点。我觉得很多东西不需要太努力,要顺其自然,有时候太努力去争取,虽然得到了,但会失去原本的快乐。我希望给生活留些空白,留点不经意的惊喜,这样会让我感觉很快乐。

  新京报:心态上肯定有变化吧,会更平稳一些吗?

  孙俪:我以前比较爱钻牛角尖,现在心态平和了很多,学会原谅。现在我就是个慢性子,小孩子很多事情是急不来的,要慢慢等他。

  新京报:所以给儿子起小名叫"等等"?

  孙俪:"等等"就是因为现在生活太忙了,很辛苦,希望小孩可以等一等,慢一点。

  甄嬛一生(17岁-32岁)

  第一年:选秀

  十七岁的甄嬛参加选秀,在选秀时碰到好友沈眉庄,并结识家境不好的安陵容。

  第一年:进宫

  甄嬛一进宫就被华妃嫉妒,遭到暗中下毒,甄嬛被后宫争宠的"黑暗现实"吓着,她决定避宠,隐藏锋芒。

  第二年:受宠

  入宫第二年的春天,甄嬛在后花园遇到皇上,两人一见钟情,她成为皇上最宠幸的妃嫔。

  第三年:失宠

  甄嬛怀孕,被华妃折磨导致流产,流产后的甄嬛一直郁郁寡欢,渐渐被皇上冷落。

  第三年:复宠

  为了让自己活下去也为了让甄家不受牵连,她处心积虑让自己重得宠爱。

  第四年:除敌

  甄嬛指使曹贵人揭发华妃罪行,华妃自杀,甄嬛除掉她以为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第五年:出宫

  皇后设计,让甄嬛惹怒皇上导致失宠。她这才发现皇后是隐藏得最深的"敌人".失宠后的甄嬛发现怀孕,生下公主后,被驱逐至甘露寺修行。

  第六至九年:相爱

  在甘露寺与十七爷允礼相爱。第九年接到允礼死讯时却发现怀孕,为保护家人,甄嬛设计与皇上巧遇,并再度得宠进宫。

  第十至十二年:除后

  甄嬛再怀孕,孩子胎气不足不保,甄嬛却诬陷皇后让她流产,皇后众多恶行暴露,被终身监禁。

  第十三、十四年:谋划

  允礼遭到皇上猜忌,殉情,甄嬛开始谋害皇上。

  第十五、十六年:弑君

  皇上重病,发现甄嬛不忠,甄嬛毒死皇上后扶持四阿哥登基,自己成为皇太后。

幸福名人故事6

  赵本山与前妻葛淑珍有一个女儿赵玉芳,与马丽娟再婚后又生下了一对龙凤胎。由此,作为大牌明星,赵本山也同样要面对所有再婚家庭都不可避免的矛盾与冲突。

  再婚妻子让他与前妻女儿和好

  1992年春节,赵本山因车祸住院,结识了辽宁戏曲学校的青年教师马丽娟。两人于1992年8月8日步入婚姻殿堂。此前,赵本山与葛淑珍曾有过一次婚姻,1991年5月离婚。能够再次组成一个充满爱的家庭,赵本山觉得幸福极了。

  1996年4月,马丽娟发现自己怀孕了。她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刚演出回来的赵本山,赵本山特别激动,抱着她一个劲地说:"太好了,我又要做父亲了。"

  赵本山的一个"又"字,让马丽娟陷入了沉思。她知道,赵本山与前妻曾有过一女一子,女儿赵玉芳出生于1979年,儿子比姐姐小3岁。后来,儿子因病去世。女儿随母亲生活,却始终不能理解父母的离异,对父亲心存芥蒂。

  1997年大年初一,马丽娟在沈阳生下了一对龙凤胎牛牛和妞妞。赵本山乐得合不上嘴。

  一天,马丽娟看到赵本山抱着妞妞发呆。赵本山说"人都说女儿像父亲,你看妞妞长得像我吗?小芳就长得像我。"说到小芳,他突然停住了,神情显得很痛苦。

  此后,马丽娟常看到赵本山一个人捧着大女儿的照片,眼角挂着泪水。马丽娟的心被震撼了,暗自发誓,一定要让他们父女重归于好。

  几天后,赵本山出去拍戏了,马丽娟拨通了葛淑珍家的电话:"老赵特别想念小芳,由于小芳不能原谅他,他特别痛苦。希望你能帮着做做小芳的工作,让她知道,她父亲是多么的想她、爱她。"

  葛淑珍没想到,马丽娟打电话竟然是为了女儿的事。她虽然对马丽娟并不了解,但从这件事上,她感觉马丽娟也是个心地善良的女人。于是,她答应等女儿回来做她的工作。

  过了一段时间,葛淑珍告诉马丽娟,小芳虽已不再怨恨父亲,但还是不能完全释怀。马丽娟很着急,立即亲自从沈阳跑到铁岭葛淑珍家,耐心而真诚地和小芳谈了一次。她告诉小芳,赵本山经常捧着她的照片发呆,想她都想哭了。马丽娟亲自来劝自己,令小芳既意外又感动。其实,她心里又何尝不想念父亲啊!

  1998年春节,马丽娟将小芳接到家中。当赵本山回家看到小芳时,愣在那里半天没回过神儿来。马丽娟推了推小芳:"小芳,叫爸爸啊。"小芳轻轻地叫了一声"爸爸",赵本山猛地将女儿搂在怀里,潸然泪下。父女俩终于重归于好了。临走的那天,小芳悄悄对父亲说"马阿姨是个好人,您要好好对她。"

  和好的父女让她陷入尴尬

  1999年,小芳考取了大连外国语学院。可上大学不久,给赵本山打电话说自己有些不适应新的环境。赵本山很焦急,跟马丽娟商量,在大连买套房子,让小芳的妈妈住过去。马丽娟爽快地答应。

  20xx年暑假,小芳到沈阳来看父亲。马丽娟特意为她腾出一个房间。小芳住到家里后,赵本山每天的重心就是围着她转。由于她的到来,马丽娟觉得原本的生活被完全打乱了。尤其是赵本山,过去回到家都是和一双儿女亲热个不停,和她唠唠嗑,而现在,他似乎忽视了她和一双儿女的存在,眼中只有小芳了。

  更让马丽娟感到不舒服的是,赵本山和小芳聊天时,经常会说到葛淑珍。小芳一说起妈妈来就眉飞色舞,而赵本山也嘱咐她要孝顺照顾妈妈。虽然马丽娟对葛淑珍并没有任何嫉妒,但在自己的家里总是提到丈夫的前妻,换了任何一个女人都不会愉快的。

  也许是感觉到了马丽娟的不快,后来,赵本山再和小芳唠嗑时,就会去小芳的房间,并且关上门。马丽娟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一天,她实在忍不住了,对赵本山说:"你们有什么话非要背着我说?如果觉得我是多余的,我可以带着牛牛和妞妞出去。"

  说实在的,对于这样的现状,马丽娟的心理准备真的不足。当初,她之所以做工作让小芳和父亲重归于好,是不忍看着丈夫痛苦。没想到,当小芳真的融入他们的生活中后,她才真正体会到,自己的生活被打乱了。对于小芳,她永远是继母,况且中间还有小芳的生母。

  马丽娟开始怀疑自己让小芳和丈夫的前妻进入自己的生活是不是错了。这种尴尬的日子究竟还要过多久呢?

  爱的宽容让他们的再婚生活更甜蜜

  回到沈阳后,赵本山看妻子闷闷不乐,就问她是不是有心事。马丽娟压抑太久的话终于憋不住了,一股脑儿对赵本山倾倒出来。

  听了妻子的话,赵本山觉得很内疚,觉得自己忽视了妻子的感受。再婚家庭中,前妻与子女和现任妻子与子女的关系能否处理好,最关键的人物就是丈夫啊。

  为了感谢妻子的付出,赵本山除了努力平衡着几方关系,还加倍地用爱来补偿。每次外出,他买的第一份礼物肯定是给妻子的。只要有几天空闲时间,他就会陪妻子和儿女去旅游。

  赵本山所作的努力,马丽娟都看在了眼中。一次,马丽娟买了菜回家,看到赵本山正在打电话。她无意中听了几句,知道是打给小芳的。可赵本山看到她回来,赶紧就把电话挂了,上前接过她手里的菜,还殷勤地为她拿过拖鞋。

  看到丈夫那尴尬的样子,马丽娟突然觉得心里酸酸的。她想明白了。父亲和女儿的血缘关系,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是断不了的。丈夫对前妻负责,说明他是个有情有义的男人。小芳过去已经很不幸了,她应该得到父爱。这个家只有丈夫快乐了,才能有真正的快乐。

  想到此,马丽娟开诚布公地和赵本山谈了一次话。她对他说:"过去,我有些地方做得不妥,请你原谅。我现在想通了,我应该把小芳当成自己的孩子,把葛淑珍当成朋友。这个家永远都向小芳敞开,你不要再有什么顾虑了。但我有一个要求,以后有什么事,一定不要背着我,因为我不会再不高兴了。"赵本山高兴地一把将妻子搂在怀里:"这个要求我绝对能做到,我正求之不得呢。你真是我的好妻子。"

  20xx年,赵本山成立了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为了能让小芳多和父亲在一起,马丽娟提议,让小芳从大连调到艺术学院来工作,这样自己也可以方便照顾她。

  马丽娟的真情慢慢融化了小芳的心。过去,她对马丽娟只是表面上的礼貌,内心并没有真正接受她。现在,她把马丽娟当成了知心朋友,许多话小芳不和父亲讲,却毫无保留地告诉马丽娟。

  由于马丽娟事事偏向小芳,牛牛和妞妞觉得妈妈不再爱自己了。渐渐地,牛牛和妞妞开始联合起来排斥小芳。小芳来家里时,他们不理她。马丽娟要带他们出去玩儿,他们一看小芳也去,就赖着不肯去。

  牛牛和妞妞对小芳的态度让马丽娟很头疼,她耐心地教育两个孩子,逐渐消除了他们对小芳的误解和排斥。马丽娟和小芳亲如母女,她心里还惦记着葛淑珍,有时,她还会和小芳一起去看望葛淑珍,与她成了朋友。

  由于马丽娟的善良和宽容,这个再婚之家充满了欢乐。赵本山内心对妻子非常感激,他常常对人们说"她是个好继母,是个好女人。"

幸福名人故事7

  钱学森的幸福充满文化的快乐,他完全没有物质上的那么多选择性,他依仗着一种人文的滋养、一种文明的积淀,度过了非常快乐的人生。

  钱先生的写字台是老式的,写字台的对面有一把非常小的椅子,钱先生的儿子钱永刚说这是母亲蒋英的。原来钱学森先生每天做完非常高精尖的绝密研究之后,就会坐到这个桌子前剪报,蒋英就坐在那把小椅子上陪着丈夫,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有一天蒋英对钱永刚说:“你去陪陪你爸爸。”

  他说:“他是搞导弹的,又不好跟我谈。”

  蒋英说:“你爸爸会高兴的,陪他不一定要说话,你坐在那里就可以了。”

  钱永刚先生说:“我这才知道,快乐是可以很安静的,幸福是可以很宁静的,陪伴是可以不需要说话的。”

  当一种生活真的有了幸福感以后,一件最普通的事情都会给我们带来幸福的感受。

幸福名人故事8

  20xx年10月11日19时,诺贝尔文学奖花落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引起世界关注。然而,面对接踵而至的赞誉,莫言却表现得很淡然,因为对他来说,自己最大的成功,不是写出了多少名篇,而是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高粱地旁,妻子的背影是天底下最美的风景

  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出生在山东省高密县平安村一个农民家庭。童年时,因赶上三年自然灾害,莫言几乎瘦成一根豆芽,一颗大脑袋显得更加突兀。为了填饱肚子,野草、树皮,他什么都吃过,甚至连煤块都敢啃。

  莫言小时候有过两个梦想,一个是能吃上肥肉馅儿的饺子,另一个就是长大后能娶石匠的女儿。因为家里穷得叮当响,所以周围的伙伴们常常嘲笑莫言将来娶不上媳妇,而莫言也经常为此感到担忧。而那时村里的石匠家有位漂亮姑娘,年方二八,生得浓眉大眼,身材健硕,很符合庄稼人的审美观。于是,这位漂亮姑娘就成了莫言心目中最理想的媳妇人选。他常常幻想,要是自己长大之后,能娶到石匠的女儿,那该多好啊!

  莫言20岁那年,进入棉花厂当了工人,而那时候石匠家的女儿也早已嫁人生子,终日忙碌在田间地头,为家务和农活操劳着。虽然如此,但在莫言心中,依然埋藏着一个梦想,那就是娶一个像石匠家女儿一样勤劳淳朴的姑娘。因为,在他心目中,那些干得了粗活、吃得了苦头的妇女才是中国女性最美好的形象。怀揣着这样的念想,一个姑娘走进了莫言的视线,她就是棉花厂的女工杜勤兰。

  杜勤兰不算漂亮,但淳朴利落,一点也没有年轻女子的娇气,颇能吃苦耐劳。看到杜勤兰的第一眼,莫言就对这个质朴的姑娘产生了好感,认定了她将来必能成为贤妻良母。但在那个封闭的年代,大多数年轻人都十分内敛,加上莫言总觉得自己的条件不好,配不上杜勤兰,所以一直将爱慕隐藏在了心底,从未向任何一个人提起。

  后来莫言当了兵,成为一名军人,他才觉得自己有了向姑娘提亲的资格。于是,他特地利用探亲假的时间回了趟老家,从村里请了位媒人,跑到杜勤兰家提亲。

  那时,女孩们判定一个男人值不值得嫁的唯一标准,既不是能力也不是才干,而是这个人是不是老实可靠,恰好莫言就是一个木讷而老实的汉子,所以杜勤兰对莫言的印象还算不错,认为他值得托付终身。就这样,杜勤兰同意了与莫言的婚事,两个人很快开了证明领了证,在老家办了一桌简单的酒席。然后,莫言便回到了部队,杜勤兰留在家中操持家务。

  事实证明莫言果然没有看错人,杜勤兰的确是勤劳能干的好媳妇,照顾老人,做饭务农样样都做得很好。有杜勤兰在,莫言几乎什么都不用操心。于是,他把心思都花在了读书写作上,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1981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春夜雨霏霏》。

  同年,莫言和杜勤兰的女儿笑笑出生了。为了照料女儿,杜勤兰辞去了棉花厂的工作,开始在家务农并照料孩子。莫言觉得亏欠了妻子,抱歉地对她说:“你好不容易当了工人,现在为了这个家又工转农了,还要下地做农活,真是委屈你了。”没想到杜勤兰却幽默地说:“有啥可委屈的,工农本是一家,再说了,我务农也是为了支持你当兵,咱家也算是拥军专业户了。”

  听了妻子的话,莫言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只好抢着下田帮妻子干活,两个人一起忙碌在田间地头,给农作物浇水施肥。农活干完,已是傍晚时分,火红的晚霞燃烧在天际,映衬着大片的高粱地,景象蔚为壮观,看着晚霞映衬下妻子红彤彤的背影,莫言感觉那就是天底下最美的画面。

  1982年,莫言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此后一直留在北京学习和写作。而杜勤兰则继续留在家乡照顾全家老小。因为想念妻小,莫言每个月都会写信回家,考虑到妻子识字少,他总会想办法用最简单的字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时还会在信里画个胖胖的男人,男人穿着厚厚的棉袄正在大口吃馒头,意思是自己在外面吃得饱穿得暖,让妻子放心;有时莫言还会描画过年时的场景:一个胖胖的男人和一个女人抱着孩子围着土炕吃饺子,窗外是一串串鞭炮。杜勤兰一看就明白了,丈夫这是盼着过年回家吃自己包的饺子呢!

  为了看明白丈夫寄来的书信,杜勤兰也变得格外好学起来。她下田之后常常跟着读小学的女儿学习拼音和汉字,还常常抱着字典查生字,没多久就掌握了小学阶段的常用字,这下子看丈夫的信可就一点都不吃力了。

  名满天下,心中的爱还是那不变的唯一

  因为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莫言经常看书和写作到深夜。肚子饿了,他就用大葱煮水喝,久而久之,就患上了胃溃疡,一到饭点就开始胃疼,只能靠吃药来镇痛。

  一次偶然的机会,杜勤兰从一位回家探亲的老乡那里得知丈夫患上了胃病,她十分着急,思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当天下午,杜勤兰就来到山上,采了许多治胃病的中草药,然后将它们熬成药汤,用汤汁和上高粱面做成煎饼,托人带给北京的莫言。于是,莫言再熬夜的时候,就吃上了妻子特制的宵夜,每次肚子饿了,他就会小心地撕下一小块煎饼,放在嘴里慢慢咀嚼,让略带草药香气的高粱味道在口腔中弥漫。在这种闭目享受中,他便仿佛看到了千里之外的故乡,还有家中正倚门守望远方的妻子。

  1987年,莫言的作品被改编成了电影《红高粱》,电影上映后,全国很快掀起了“高粱热”,莫言也立刻出名了。不少女性纷纷向他示爱,其中也不乏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貌美者,但莫言一一回绝了。有个女孩特别执着,她不断地向莫言表白,并且调查了他的家庭情况。她对莫言说:“你和你妻子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你们的学识水平、文化层次根本就不对等,肯定会出现交流上的障碍,与其等到将来决裂,还不如早点好聚好散,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女孩还表示,自己愿意像鲁迅背后的许广平一样陪伴在他的身边,做他的红颜知己。但是,莫言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女孩的好意,并且告诉她,自己和妻子之间是有爱情的。有时候爱情和学识、地位无关,但和灵魂的觉知有关,他早已认定家中的糟糠之妻就是和自己相伴一生的人,这个想法永不变更。

  为了避免女粉丝们继续“骚扰”自己,莫言干脆向部队申请了住房,将妻女都接到了北京。杜勤兰没有学历,找不到工作,只好在家里当家庭妇女。有一天,杜勤兰突然对莫言说:“老管,隔壁的小刘跟我说,咱俩很像胡适和江秀冬,我觉得也是。你看,你这么高的学问,就跟胡适一样;我呢,就是一农村大婶儿,跟江秀冬差不多。就只有一样,你没胡适那么怕老婆。”听到杜勤兰的话,莫言感到大为惊奇,问她:“你还知道胡适和江秀冬?不简单呀!”杜勤兰做出一副“那可不”的得意神色,回敬道:“难道就许你学习,不许我进步呀,告诉你,我虽然没上过几天学,可是一直在跟着女儿学习,我还经常去公园里听人家说书,和北京老大爷老大娘们聊天,学到的东西也不比你少。”听了杜勤兰的话,莫言大乐,笑着说:“是是是,你也进步我也进步,咱们一家人都进步。不过,咱们跟胡适夫妻俩可不一样,胡适的老婆是他妈给选的,他对她好是为了孝顺母亲。可你是我自己选中的,咱俩是自由恋爱,我对你好,那可都是为了这颗心呀!”听了莫言的话,杜勤兰乐得眉开眼笑,别提有多舒心了。

  因为一直生活在乡下,所以莫言的女儿笑笑初到北京时十分不适应,表现得特别羞怯,总觉得自己特别土,也没学过钢琴和舞蹈等特长,比不上自己的同学们。杜勤兰就常常教育女儿,要她摆正心态好好学习,不要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有一次,笑笑问母亲:“妈,你跟爸爸这么个大作家在一起,难道就不自卑吗?会不会觉得很有压力?”杜勤兰笑了,问女儿:“我为什么要自卑呢?这个家需要他,也需要我,我虽然不出去上班,却一点都不少做事,你爸也认可我的劳动,既然我这么重要,干嘛还要自卑呢?”一句话,就把笑笑逗笑了。

  为了帮助笑笑调整心态,杜勤兰和莫言进行了交流,最后决定帮助孩子培养课外特长,让她变得自信起来。于是,在杜勤兰的建议下,莫言开始教笑笑写毛笔字,还给她买了不少图书,着重培养笑笑的写作特长。为了鼓励笑笑,杜勤兰也常常跟她一起学习,母女二人你追我赶,学得十分带劲。后来,笑笑的字写得越来越好,作文也经常被老师当做范文朗读,还在作文竞赛中拿到了名次。笑笑变得开朗自信起来,学习成绩突飞猛进,199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山东大学外语学院。

  懂得,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幸福

  在《周易》的八卦当中,乾象征着男人,代表健进和向上,而坤则代表了女人,象征着包容和安宁。传统文化认为,只有有福之人才能娶到安静勤勉、包容淡定的女子。而莫言常说,自己就相当有福气,因为他的妻子包揽了中国女性身上最美好的品质,更重要的是,她还是最懂自己的那个人。

  莫言一生清贫,且古道热肠,肯为朋友仗义疏财。有一次,为了给朋友做担保,他甚至向出版社抵押了自己的全部书稿。正因如此,他本来就不丰厚的稿费和工资总是用得特别快,一直没有攒下什么钱,杜勤兰勤俭持家,却从不抱怨,相反,她觉得一切都是应该的。有一次,莫言拿到了一笔3万元的稿费后,就悉数交给了杜勤兰。杜勤兰还没有来得及存入银行,莫言的一位朋友就上门拜访,说岳母要动手术急需用钱,想问莫言借钱,因为莫言外出开会联系不到他,只好来拜访杜勤兰。杜勤兰二话没说,就把手里的钱交给了对方。女儿笑笑嗔怪妈妈也不提前问爸爸一声,杜勤兰说:“治病是十万火急的事,可不敢耽误了人家,就算你爸爸知道了,也只会说我做得对。”

  果然,莫言回到家,听说妻子已经把钱借出去了,连说做得好,还叮嘱杜勤兰,以后有人急用钱的话,直接取给他们就是了,不必再问自己,以免耽误了人家的事。杜勤兰笑了:“这我还不知道?倒要你来嘱咐我了……”

  因为经济并不宽裕,所以杜勤兰每次去菜场总会买上一大篮蔬菜,却很少买肉,有人问她,莫言老师这么大的作家,一定赚了不少稿酬吧,怎么总也看不见你家吃肉呢?杜勤兰就呵呵一笑,告诉对方说:“我们这是安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呢!再说了,素食多养生啊,老管都这么胖了,可不敢再给他肉吃了!”看见这幅场景,莫言总会咧开嘴大笑,连说:“知我者,老妻也……”

  事实上,对莫言这样的大作家来说,想赚钱一点都不难,只要为教辅机构做做代言,多做几次商业性质的讲座,或是帮企业写点宣传文稿,金钱就会奔涌而至。但是,莫言从来不屑于此。于是,便有商家打起了杜勤兰的注意,趁她出门买菜的时候塞红包给她,请她帮忙劝莫言与自己合作,还承诺事成之后会送给莫言的女儿一套房。商家知道,因为收入有限,莫言父女俩都没能再买上一套房子,莫言的女儿结婚之后,一直和莫言夫妇挤在部队分的一套91平方米的老房子里,十分清苦。在商家看来,杜勤兰作为母亲,一定是做梦都想替女儿买套房子,所以特地请她帮忙做莫言的工作。没想到,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水平的杜勤兰果断地拒绝了对方的要求,她把红包还给对方,并告诉他们,自己了解莫言的为人,他宁可一辈子和女儿一家挤在一套房里,也不肯用这种方式为她换个住所。

  20xx年5月,莫言的外孙女出生了,家中变得更加拥挤。为了让女儿和女婿住得舒服一点儿,莫言和妻子就常常带着孩子回高密老家,在田间地头晒晒太阳,或是走街串巷和街坊们聊天。虽然两人都在京城待了多年,却一点都不排斥农村的生活,反而觉得回乡下更加自在。莫言写作的时候,杜勤兰就负责照顾孩子,有时也会读读丈夫的手稿,为他提供一些素材。杜勤兰还常常和丈夫开玩笑,说:“你的军功章有你一半也有我一半,你瞧,这一段就是我提供的材料,你也没给我线索费……”

  20xx年10月,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国内立刻兴起了“莫言热”。但在莫言和杜勤兰看来,生活不会发生什么实质性的改变,他们依然会一起散步一起听戏,相扶着走完平淡的一生。也许到了垂垂老矣的那一天,对载誉累累的莫言来说,最有滋味的还是妻子包的那碗饺子。

【幸福名人故事】相关文章:

名人故事:董仲舒04-23

名人故事素材02-21

名人故事的12-13

宽容名人故事12-11

名人故事:朱可夫12-11

李安名人故事12-10

名人故事林肯12-10

关于名人故事12-10

梁启超名人故事12-08

风范名人故事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