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名人故事:邵逸夫的传奇人生

时间:2021-01-15 15:06:52 名人故事 我要投稿

现代名人故事:邵逸夫的传奇人生

  《江山美人》、《独臂刀》,他的邵氏电影曾垄断香港电影工业;《上海滩》、《霍元甲》、《射雕英雄传》,他的TVB仍是屹立不倒的电视巨无霸;逸夫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他的名字同慈善事业紧密相连,“逸夫楼”成为中国校园的一大特色。2014年1月7日,“六叔”邵逸夫于香港安然仙逝,享年107岁。

  染坊里的“娱乐心”

  清光绪年间,邵逸夫生于宁波镇海一个富商家庭。其父邵玉轩育有五男三女,邵逸夫排行第六,故后人称他为“六叔”。

  邵逸夫出生三年后,邵家举家从镇海迁往上海。父亲邵玉轩开设了当时颇具规模的颜料号“锦泰昌”,一心想的是实业救国。但上海滩十里洋场灯红酒绿和洋学校里的日日熏陶,邵家四兄弟仁杰、仁棣、仁枚、仁楞都生出了“娱乐心”:

  长兄邵醉翁下决心买来一部电影摄影机并成立了中国电影史上赫赫有名的天一影业公司,邵醉翁自己任制片人兼导演,妻子陈玉梅领衔主演,老二邵邨人做编剧,老三邵山客主管发行,中学生邵逸夫也在片场中觅得“伙计”一职,从摄影、编剧到导演,很快便对电影制片的各个环节了如指掌。

  1924年,父亲邵玉轩的颜料号已经日趋衰落,但儿子们的电影事业却已经初具规模。

  “邵氏出品,必属佳片”

  1924年,天一影业出品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故事片《立地成佛》,大获成功。随后,邵山客转战新加坡开辟南洋电影市场,中学毕业的邵逸夫也追随而至。那也是邵逸夫的第一次创业,兄弟二人带着一架破旧的无声放映机和“天一”影片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各地华侨众多的农场搞起了“流动放映”,四年内几乎走遍了两地的大小乡镇,直至1930年,邵氏兄弟公司在新加坡成立。

  尽管事业初成,但美国经济危机引发的全球性大萧条也让邵氏兄弟二人时刻都面临着可能前功尽弃的风险。20出头的邵逸夫决定放手一搏向美国学习开拍有声电影。

  “当时大家都困难,舍不得拍有声电影,我们正好乘虚而入,捷足先登。”1931年,邵逸夫前住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途中轮船触礁沉没,落水的他紧抱一小块木舢板,在茫茫大海上漂泊一夜后终于获救生还。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从美国好莱坞买回的“讲话机器”让邵氏兄弟在一年后完成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银幕中的人从默默无语到开口讲话,观众的反应用震惊形容毫不为过,据说放映时,只要一有声音出来,观众就会大声欢呼,更离奇的是有一次在泰国放映,不解的观众硬是把留声机砸开,要看看是不是有人藏在里面,害得邵逸夫以后每次放电影都要派专人保护留声机。

  准确的眼光和领先的技术让邵氏兄弟的电影版图日益扩大,到1937年,邵氏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爪哇、越南、婆罗洲等东南亚各地已拥有139家电影院和9家游乐场,并建立了完整的电影发行网,称雄东南亚影业市场。

  但这一切都在随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付之一炬。1945年战争结束,邵逸夫开始第二次创业。1957年,邵逸夫正式移师香港并于一年后再次与三哥共同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但与之前的邵氏兄弟不同,这一次,邵逸夫是绝对的主角。

  他在每部邵氏作品的包装上都印上“邵氏出品,必属佳片”的宣传语,一旦发现无法补救烂片,他便将其烧掉。邵氏成立三年后,便在清水湾建立了被称为“东方好莱坞”的邵氏影城,就在这座影城中,《江山美人》《貂蝉》《梁山伯与祝英台》《大醉侠》《独臂刀》等一系列深受观众追捧的电影先后问世,邵氏也开始了对香港影视业长达十几年的统治。

  邵氏的壮大自然会带来人才的成长,而这些人才在羽翼丰满后如果选择反戈一击,这也将是对邵逸夫最大的打击。

  老臣邹文怀“叛逃”创立嘉禾,李小龙横空出世,“冷面笑匠”许冠文在李小龙死后也“叛逃”嘉禾,嘉禾借此完胜邵氏。《唐山大兄》创下香港本埠有史以来最高票房纪录,《精武门》在刷新香港最高票房纪录的同时还打开日本、欧美等国际市场,《猛龙过江》票房最终达到惊人的530万,《鬼马双星》甚至超过了《猛龙过江》……邵逸夫也再一次败在了自己人手上。

  尽管在此期间,邵逸夫也集结了手下的精兵良将发起反击,但嘉禾的实力随着此后洪金宝、成龙等人的崛起进一步壮大。

  目光精准的邵逸夫眼见大势已去便逐步淡出电影界,并于1987年宣布正式停产。尽管最终选择撤退,但邵逸夫在电影领域绝对不是一个失败者,作为已经品尝过成功滋味的商人而言,他的目标则是品尝更多的成功。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TVB

  进军电视业是导致邵逸夫的电影事业遭遇最致命“叛逃”的重要原因,但如果排除类别的概念单以成功而论,这一次,邵逸夫的决策再一次正确。当时间来到21世纪的时候,嘉禾已经走过了最风光的年代,颓势尽显,而邵逸夫则在电视这个战场上取得了最辉煌的胜利。

  1965年,邵逸夫和香港地产巨头利孝和共同投得当地免费电视牌照,随后利孝和斥资千万打造的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于两年后成立,利孝和自任董事局主席,邵逸夫入股加盟为董事。

  TVB成立当天,正是邵逸夫60岁生日。尽管当时自己的工作重心还是在电影领域,但基于自己丰富的电影从业经验,邵逸夫从一开始便为TVB构筑了商业电视台发展的黄金模式。

  一方面,他将邵氏在电影领域的大片场制度嫁接到了电视领域开创了一条龙机制,即从资金注入、编剧、演员,再到拍摄至播放一手包办,然后把音像制品的版权销售给海外。自给自足的自拍剧机制最大限度地为TVB降低了成本,增加了营利能力。但一条龙机制和大片场制度共同存在的一个问题便是艺人必须忍受低工资和长期合约,于是,人才的储备便成了TVB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

  为此,邵逸夫创新性地办起了无线艺人班、劲歌金曲歌手大赛和港姐选美比赛。如此超前的对于艺人的商业开发使得TVB储备了足够的人才和娱乐资源。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此后数十年TVB的发展中,尽管也屡屡遭到对手的大规模挖角,但却始终没有出现过太大的人才危机,出于同一期艺人班的学员水平、资质大都相当,走了一个,另一个补上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