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之天才建筑师贝聿铭

时间:2022-07-22 11:02:26 名人故事 我要投稿

名人故事之天才建筑师贝聿铭

  贝聿铭于20世纪30年代赴美,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学。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为“贝聿铭年”,曾获得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名人故事之天才建筑师贝聿铭的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贝聿铭,著名华人建筑师,1917年出生于中国苏州狮子林贝家,为中国银行创始人贝祖怡之子。17岁赴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后转学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建筑工程,27岁时在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深造,38岁那年创立贝氏建筑师事务所。迄今为止,他的作品有70余件,包括肯尼迪图书馆、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巴黎罗浮宫的金字塔、香港中国银行大厦等。贝聿铭个人曾9次获美国建筑师学会设计奖及法国建筑学院金奖、日本帝赏奖和普利兹建筑奖,其中普利兹建筑奖相当于诺贝尔奖,是建筑界最高荣誉。业界评价认为:他擅长表达抽象的力量,在才华变成建筑品质的神秘工作里,精致、抒情和美丽使他的建筑充满人性的光芒。

  违背父命,展现建筑天分

  1935年夏天,18岁的贝聿铭高中毕业了。他就读的圣约翰中学是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圣约翰大学的预科,他可以直升圣约翰大学。但是他放弃了。父亲贝祖诒希望长子赴英国攻读经济学。他认为英国的教育不仅严格,而且规范,何况贝祖诒与英商的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的银行家有密切交往,他自然盼望长子能接自己的班。但是,贝聿铭另有想法。当时,一部由宾·克罗斯比执导的《大学幽默》在上海放映,电影以幽默、轻快的手法描述美国大学校园风情,与其它国家的传统大学气氛形成明显反差;另外,父亲推荐的几所学校都没有建筑设计专业,而当时贝聿铭对建筑设计有了浓厚的兴趣。他回忆说:“我沉醉在建设一幢和饭店一般高的大楼的设想中。当时这种想法对于我就像登月旅行对于今天的小青年一样令人激动。我断定,那就是我想做的工作。”

  贝聿铭选择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设计专业。当他把宾大的录取通知书送到父亲面前时,贝祖诒沉默不言。贝聿铭知道,这下子他的父亲真的生气了。

  1935年8月13日,贝聿铭在虹口的怡和码头搭乘美国“柯立芝总统”号远洋客轮踏上赴美留学之路。

  费城所在的宾夕法尼亚州正处于历史上美国南方州和北方州分界线“梅森——狄克森线”(Mason-DixonLine)的北边,南方的种族歧视在这里仍有影响,这使贝聿铭十分恼火;同时,贝聿铭到了宾大后才知道,美国东北部有一个叫常青藤联合会(Lvyleague)的大学组织,它是由哈佛、哥伦比亚、耶鲁、普林斯顿、布郎、达特芳斯、宾夕法尼亚等8所名牌大学组成的,而宾大在“常青藤”中的地位最低。年轻气盛的贝聿铭凭着自己的勇气,找到了在波士顿的麻省理工学院,仅两个星期后,他就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贝聿铭在艺术和设计上的天赋很快被院长发现,并成为院长最心爱的学生。

  毕业后,贝聿铭在纽约开设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又成立了“贝聿铭设计公司”,专门承担工程的设计任务。

  在美国的许多大城市中,都有贝聿铭的“作品”。他设计的波士顿肯尼迪图书馆,被誉为美国建筑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还有丹佛市的摩天大楼,纽约市的议会中心,也使很多人为之倾倒。费城社交山大楼的设计,使贝聿铭获得了“人民建筑师”的称号。

  在贝聿铭设计的那么多的建筑物中,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大厅最令人叹为观止。美国前总统卡特称赞说:“这座建筑物不仅是首都华盛顿和谐而周全的一部分,而且是公众生活与艺术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艺术象征。”贝聿铭的作品不仅遍布美国,而且分布于全世界。我国北京西山有名的香山饭店,也是贝聿铭设计的,它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之大成,设计别具一格。1984年5月间,美国在凤凰城举行建筑学会年会,几百名建筑师和来宾,从500个候选建筑物中选出13个建筑物授予年度荣誉奖,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名列榜上。

  人们称贝聿铭为建筑设计界的“奇才”、“现代派设计大师”,这绝非溢美之词。悬挂在他办公室墙上的幅幅奖状就是最好的证明。美国全国建筑学院继1979年向贝聿铭颁发了金质奖章之后,1982年推选他为“最佳大型非居住建筑设计师”。他还获得了1983年国际普里兹建筑学奖金。总部设在纽约的“亚洲协会”向他颁奖,表彰他为中国和其它亚洲国家设计的形式多样、宏伟壮丽的建筑物,有助于增进美国与亚洲国家之间的了解。上海同济大学授予他“名誉教授”的称号。

  最具争议性设计,大显身手成就经典

  “巴黎卢浮宫拿破仑广场的透明金字塔”无疑是贝聿铭最具争议性的设计。但一九八八年,他却在新建成的金字塔内获密特朗总统颁发的荣誉勋章。后来,金字塔和埃菲尔铁塔一样,成为巴黎的标志。

  贝聿铭对法国最伟大的园林建筑师安德莱·勒诺特尔的作品进行研究,并在卢浮宫一带不断地来回走动。最后,一个令人满意的方案终于浮现在他的脑海中。他说:“要不是那几个月对问题进行了研究,我就不会接受这个项目。我得出的结论是,这个项目必须得做,而且我有能力做这个项目。”贝聿铭第四次来巴黎时对密特朗和兰讲述了他的构思。他说:“当时我脑子里还没有金字塔,但有一点很明显,新卢浮宫的重心必须是拿破仑庭院。”

  仔细分析一下,密特朗选择贝聿铭确实令人困惑。众所周知,巴黎人对外国人插手做事本来就满腹狐疑,更别提让一位纽约人来修整他们的国家珍宝馆了。而一个公开批评美国的文化“帝国主义”行径的社会党政府居然聘用一位美国建筑师担负一项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国家级使命,这件事本身太具讽刺意味。人们自然不会对此置若罔闻。看起来,密特朗的选择几乎是注定要招致广泛的抱怨。从一开始,密特朗和贝聿铭似乎就是一种危险的联合。

  一时间,对贝聿铭进行攻击成了轰轰烈烈的要事,其带头人就是一群头衔各异的历史学家和政客,还有与此事毫不相干的自己命名的各种委员会。反金字塔派团结在“巴黎不要金字塔”和“不许干涉卢浮宫”等口号下。每天,巴黎人都不甘落后,以佩戴上面写有“为什么要造金字塔?”字样的圆形小徽章表示他们的不满。贝聿铭的女儿贝莲(音译)看到,他们在街上走路时,女人们朝他父亲的脚上吐唾沫。“我刚张开嘴,”她说,“想回敬她们几句话,却看到父亲很镇定。他的态度是,咧嘴笑笑,忍着点。他在一场令人极其不快的会谈或记者招待会结束后,只是轻轻地笑笑;他会说‘那可真棘手’。”无孔不入的法国报纸兴高采烈地记录下被它们称为“金字塔战役”的这场建筑论争的每一个新动态。这个名称的出典是拿破仑的埃及战役。但法国报纸援引它是为了讽刺挖苦贝聿铭的设想。讽刺性周刊《鸭鸣报》在“密特朗姆西一世和他的金字塔”的通栏大字标题下编撰了一则挖苦总统的故事。

  “金字塔战役”绝不仅是围绕卢浮宫进行的一场无关紧要的小争执;它成了与法国文化的未来直接相关联的哲学大争辩。作为代表法国光辉历史的建筑物和法国革命后该国文化的枢纽,卢浮宫肩负着比任何可比照的美国建筑物都要深沉的象征意义。卢浮宫的历史大体上就是法国的历史。同时,贝聿铭也卷入了一场政治权力的争斗。在野的保守党把执政的社会党视作自然秩序的可怕的扭曲者。他们抓住金字塔不放,并借此公开诋毁其担任总统职务的庇护人,唆使民心偏离后者的各项社会党规划。所以,贝聿铭的金字塔成了法国政治拉锯战的支点。

  胸有成竹的贝聿铭为使自己稳操胜券,就决定在密特朗的反对者中找一位同盟——一个原本可以通过诋毁金字塔获取政治资本却情愿抵制这种诱惑的保守党成员。这个人就是巴黎市市长雅克·希拉克。贝聿铭在位于马提农饭店的市长办公室拜访了希拉克,并且投其所好,大谈城市规划。贝聿铭向希拉克保证,要给卢浮宫动手术,使它和巴黎市重新统一成一体。希拉克表示了。他告诉新闻界,他“并不仇视”贝聿铭的项目。私下里希拉克却告诉贝聿铭:“从城市规划的观点看,这个项目几乎是十全十美。”“对于我们来说,那是一次具有纪念意义的胜利”,贝聿铭说,“那是绿灯。从那时起这个项目就像法国人说的那样势在必行了。”在1985年春天,身穿蓝色工装的工人们在高大的描绘得十分亮丽的木挡板后面破土动工,六辆装点着红、白两色旗帜的起重机也开进了工地。在公众心目中威望的下降威胁着大卢浮宫修复工程。假如保守派在1986年的国会大选中赢得控制地位,他们就能置贝聿铭的规划于死地或者大幅度修改他的规划。如果在密特朗参加1988年度的重新竞选之前,金字塔仍然未能竣工,那么密特朗也许会在迫不得已中把揭幕式上剪断三色彩带的荣誉移交给他的继任。为了保证密特朗能为他最珍视的项目剪彩,贝聿铭的工作组把活动房屋搬到工地上,每周工作七天,每天日夜不停地干活,以便在1986年4月底之前完成挖土工作。

  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在1986年的大选中保守党又一次在国会中获得微弱多数,迫使密特朗破例任命其长时间的政治对手雅克·希拉克担任总理。就这样,密特朗在第一个任期还剩下两年的时候进入了被人们含糊其词地称为联合的岌岌可危的权力分享体系。

  在1988年3月4日,在距离总统选举还有两个月的时候,密特朗在竣工的金字塔内举行典礼,授予贝聿铭荣誉勋章。具有讽刺意义的是,那种别扭的权力分享体系助了密特朗一臂之力,使他能够超然于各种争论之外。而希拉克却要对付各种令人头痛的日常难题。1988年选举临近时,密特朗前景看好。这位总统把激进的主张转换成中庸的实用主义,就此挽回了他在公众中的威望,也因此保住了他的总统宝座。这是现代法国政治舞台上最令人叫绝的复辟之一。在一个任期快要结束时,密特朗已经获得了“伟人”的至高无上的神秘色彩,虽然他在其早期职业生涯中曾对皇权独裁主义大加攻击。在选举那天,密特朗和往常一样退避到勃艮第的一家小酒店等待选举揭晓。当结果表明密特朗大获全胜时,酒店老板带着他自己的创造发明走进餐厅——那是一个冠以小巧的金字塔复制品的蛋糕。金字塔已成了密特朗在政治上东山再起的象征。

  尽管离正式的总统就职仪式还有八个月时间,可庭院和金字塔——卢浮宫崭新面貌的象征——已经在1988年7月3日那天全部竣工,向世人展示了它们的风采。贝聿铭以超人的智慧完成这个复杂的设计任务,也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天才。

  建筑就像凝固的诗与画,建筑的每一根线条中又流淌着美妙的旋律,所以人们称建筑是大地上的艺术。古往今来,我们的世界上留下了无数令人赞叹不已、流连忘返的建筑艺术精品,它们的创造者因此而声名不朽。在这些大师之中,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占据了一席之地,他堪称20世纪成就最高的建筑艺术大师。

  扩展: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1918年其父贝祖贻出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贝氏在香港度过了他的童年。1927年父亲调职,举家搬至上海。中学读于上海。1935年被父送往美国宾州大学攻读建筑。后转学麻省理工学院,1940年以优秀的成绩毕业。

  在求学其间贝氏埋首图书馆,努力吸收欧洲近代建筑相关的资讯,并且获得学校举办的优秀设计奖,激励了他对建筑的兴趣,使他与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了他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理念,主导着贝氏一生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内庭,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上海美术馆是贝氏的毕业设计,严谨的平面间错安排了数个内庭,使之观感为各个不同艺廊的背景,将自然引入室内是他的设计特点。“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的名言。

  1958年贝氏成立了个人的建筑事务所,开业以来几乎每有工程竣工,就受到建筑界的注目,获得荣耀。半个世纪以来,单是他在美国的50项设计中,就有24项获得大奖。

  他能在非议之中屡创建筑奇迹。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是法国密特朗时代最辉煌的建筑,这位列“当代建筑的十大奇迹”之首的作品是贝聿铭的得意之作。80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15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结果,有13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法国建筑公司Grands Travaux的艾米利比亚斯尼(Emile Biasini)认为,贝聿铭是负责卢浮宫金字塔工作的理想人选,作为一个中国人,“他了解古代文明”,而作为一个美国人,“他能够鉴赏现代”。记者问贝聿铭,在美国度过了75年后,他还觉得自己是个中国人吗?“我从来不忘中国,”他立刻回答,“我的家族在那里居住了600年。”

  他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不料此事一经公布,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 “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同年,他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茨克奖。人们“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他多变的是设计,不变的是中国心,虽贝氏受西式教育受美国影响甚巨,但他认为中国是他的根,于是他开始为中国建筑作贡献。他提出,应严格控制北京古城区的建筑高度,以保持从故宫向外平缓开阔的空间格局。1978年,他就谢绝了一个在故宫附近设计高楼的邀请,而选择到远离市区的香山设计香山饭店。他秉承一贯的认真、细致的作风,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还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

  1984年,贝聿铭为香港中国银行设计了一座70层、高315米的大厦。这是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也是当时美国以外的世界最高建筑物。这固然因为他的父亲是香港中国银行的最早创办人,使他对这项建筑有一种亲切感,但他更强调的是:“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这幢高楼事实上亦象征着贝氏事业的巅峰。

  (文章引用自《设计之家》)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贝聿铭主张“让光线来做设计”, 他的作品,在严谨的平面间错安排数个内庭,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理念主导着贝氏一生的作品。

  B.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是贝聿铭创造的建筑奇迹,当初人们怀疑这个建造会毁掉法国密特朗时代的辉煌古迹卢浮宫,但他成功了,得到了诺贝尔奖和公众赞誉。

  C.贝聿铭虽然接受的是西式教育,是西方建筑家,但他从来不忘中国,把中国作为自己的根,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香港中国银行等宏伟建筑。

  D.在国内搞建筑设计时,贝聿铭会不辞劳苦地走访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为中国的建筑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E.贝聿铭的父亲是香港中国银行的创办人,他为父亲建造了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这使他觉得亲切和自豪,这个大厦成了他一生最辉煌的建筑设计作品。

  2、“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理念”如何理解?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6分)

  3、除了香山饭店和香港中银大厦等杰作传世外,文中还记录了贝聿铭不忘祖国的言行和事迹,请简要概括。(6分)

  4、有人说,贝聿铭等外籍华裔杰出的贡献在国外,而且奉献了一生,祖国仅仅是他服务过的众多商业伙伴中的一个而已;也有人说,贝聿铭心系祖国是真的,他的才智和业绩是世界的,又是中国的。你怎么看?(8分)

  阅读答案

  1、C3分,A2分,D1分。

  2、①在空间布局上,巧妙的把建筑与外部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浑然天成,这样一种设计理念。3分②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3分

  3、①作为一个中国人,“他了解古代文明”;

  ②“我从来不忘中国,”他立刻回答,“我的家族在那里居住了600年。”

  ③谢绝了一个在故宫附近设计高楼的邀请,而选择到远离市区的香山设计香山饭店。他提出,应严格控制北京古城区的建筑高度,以保持从故宫向外平缓开阔的空间格局。

  ④接受了香山饭店的设计工作后,他以一贯的认真、细致的作风,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而且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

  ⑤他更强调的是:“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这幢高楼事实上亦象征着贝氏事业的巅峰。 在此五处概括采分,三处即满分,一处2分

  4、两个观点赞同哪个都可以,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观点:

  1、贝聿铭等外籍华裔没有为祖国奉献真心,他们不能跟钱学森等人相提并论,他们在国外服务,把聪明才智都贡献在国外,而且奉献了一生,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没有选择回来,在祖国的设计仅仅是他的一个商业行为。

  2、贝聿铭心系祖国是真的,有他的言行在,他们在国外优越条件下,更能发挥特长,也是为祖国争光,是祖国和民族的骄傲,他的才智和业绩是世界的,又是中国的。

  【解析】

  1、试题分析:A在严谨的平面间错安排数个内庭,文中举的是个例,没错但限制不明;D走访各地指的是香山饭店,突出贡献夸大了;B不是密特朗时代古迹,不是诺贝尔奖;E不是为父亲建造的,末句绝对化了,不确切。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此题两问,应一一作答。首先根据原文信息揭示“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理念”即在空间布局上,巧妙的把建筑与外部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浑然天成的设计理念,在根据原文建造香山饭店“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的特点作答。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文章很多地方介绍了贝聿铭不忘祖国的言行和事迹。如爱国的语言“我从来不忘中国,……我的家族在那里居住了600年。”“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事有①谢绝了一个在故宫附近设计高楼的邀请,而选择到远离市区的香山设计香山饭店。他提出,应严格控制北京古城区的建筑高度,以保持从故宫向外平缓开阔的空间格局。②接受了香山饭店的设计工作后,他以一贯的认真、细致的作风,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而且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试题分析:此题比较开放,两个观点赞同哪个都可以,言之成理即可。可以从商业的角度考虑,也可以从贝聿铭的爱国心来考虑。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人故事之天才建筑师贝聿铭】相关文章:

名人故事之数学天才莱布尼兹12-18

天才的名人故事12-12

天才莱布尼兹的名人故事08-19

天才与爱名人故事08-24

名人故事:数学天才高斯的故事11-16

名人故事:伟大的数学天才11-05

数学天才莱布尼兹的名人故事08-25

名人故事:数学天才-莱布尼兹11-15

天才达芬奇的名人故事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