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提倡法治的名人名言

发布时间:2017-10-26 编辑:实习生1

  “人主之患(毛病)在于信人。信人,则制(受制)于人”–––––很难让中国人讲信用,也很难让中国人信任别人。

  “圣人之治民,先治者强,先战者胜”(圣人治国,未等用刑,人民就服法,这样国力就强大;未等开战,就稳操胜券,这样必胜无疑)------圣人就是善于恐吓人民的统治者!

  “欲为其国,必伐其聚;不伐其聚,彼将聚众”------专制统治者都不容许老百姓聚在一块,像秦始皇,三人聚议,必杀无赦。

  “黄帝有言曰:上下一日百战(君臣之间一天有上百次冲突)”------没有制度、规则、法治的约束,没有人民的主权、治权,上下一日百战的戏会没完没了地上演。

  “有道之君,不贵其臣;贵之富之,彼将代之”------–怕臣民显贵,尾大不掉,功高震主,所以,中国进行了一场又一场的酷烈的屠杀。

  “爱臣太亲,必危主身;人臣太贵,必易(改变)主位”------–中国官场是恶虎相争的角斗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所以,君王要紧握权柄,时时抑制、杀戮爱臣、贵臣。

  “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傲处其上,此世所以有劫君弑主也”(所以,作为臣子的,没有片刻停止他的窥视君主的活动,而君主疏忽傲慢地处于上位,这就是为什么世上有劫君弑主的事发生的原因)------在中国,不仅君臣是敌人,常常人与人之间都是敌人。

  “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在韩非子的眼里,父子、夫妻、君臣的关系都不可靠,他是彻底的绝情主义者。

  “偏借其权势,则上下易位矣。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权势也”(大权旁落,于是君与臣的位置发生变化。这就是说,不能将权势让给大臣)------一个“权”字,一个“官”字,中国人最为觊觎,最为看重,十二分地垂涎欲滴。

  “故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所以一个人做事和帮助人,如果一心考虑对别人有利,那么与疏远的越国人也能和谐相处;如果一心考虑对自己有害,那么父子之间也会分离和仇怨)------“利”、“害”二字,韩非子研究得最透。

  “故明主之治国也,明赏(明确地行赏),则民劝功(劝勉立功);严刑,则民亲法(重视刑法)”------严刑峻法,统治者把人民当作猪狗,那么,人民也把统治者当作压迫自己的天大仇人。最终,遵从韩非子之法的秦帝国被人民击得粉碎。

  “千乘之君(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君,指中等国家得君主)无备,必有百乘之臣在其侧,以徙其民而倾其国;万乘之君(指大国之君主)无备,必有千乘之家在其侧,以徙其民而倾其国”(如果千乘之君不防范,则必有百乘重臣窥隙候变,从而夺得臣民,改朝换代;如果万乘之君不防范,则必有千乘重臣睡于侧,伺机篡国夺权)------––中国文化就是暴力文化、夺权文化。

  “臣主之利相与异者也。何以明之哉?曰:主利在有能而任官,臣利在无能而得事;主利在有劳而爵禄,臣利在无功而富贵;主利在豪杰使能,臣利在朋党用私”(君与臣得利益是相反的,何以见得?答:主上的利益在于尊贤使能,而臣子得利益在于无能而任官;主上的利益在于按功行赏,而臣子的利益在于无功受禄;主上得利益在于使用能人,而臣子的利益在于结党营私)------韩非子认定君臣之利异,所以,君主要警惕臣下的一举一动。君臣关系成为虎狼关系。

  “凡奸臣皆欲顺人主之心,以取亲幸之势也。是以主有所善,臣从而誉之;主有所憎,臣因而毁之。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大凡奸臣都想顺从君主的心意,以取得被宠幸的权势。所以,君主所喜欢的,大臣顺着恭维;君主所憎恶的,大臣跟着诋毁。大凡人的一般情况是,爱憎相同的就相互肯定,爱憎不同的就相互否定)“夫安利(安全有利)者就(趋之若鹜)之,危害者去(避之不及)之,此人之情也”------人性的弱点,韩非子洞察秋毫。特别是,中国人性情曲谨,不率直,善于溜须拍马,为民族性的大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