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时间:2020-11-07 17:46:14 名人名言 我要投稿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1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2

  循正道像登山那样难,走邪道却像崩溃一样迅疾容易。与俗语“学好三年不得,学坏三日便成”意思相似。语出《国语·周语下》。

  春秋末年,东周大臣王子朝反叛朝廷,举兵作乱,攻占了周朝的京都洛邑(今河南洛阳西),周敬王姬匄(gài)被迫逃亡。在晋国军队的帮助下,周敬王逃到成周(今河南洛阳东北)。周敬王的卿士刘文公和大夫苌弘建议在这里高筑城墙定都,并派人到各诸侯国征求意见。派出的使臣来到晋国,晋国国君魏献子表示同意。这时正巧卫国大夫彪傒也在晋国。他听说后便持反对意见。他找到周朝的`卿士单穆公,说:“从周幽王以来,周朝就一代一代地衰落下去了。有一句民谚说得好,‘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夏从孔甲开始堕落,四代而亡;商的兴起,却经过十四代。等到商朝传到祖甲,只经过七代就灭亡了。如此看来,向上发展难,往下衰败易,周朝从周幽王开始不走正路,已经十四代了,恐怕难以挽救了,在这里建都没什么必要了。”

  后人引用此语,比喻学好、走正路非常困难,学坏、走歪路却十分容易。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3

  成语从善如登 从恶如崩出处:

  这个故事出自《国语·周语下》。

  从善如登 从恶如崩

  这个故事出自《国语·周语下》。

  春秋末期,周敬王有个王子名叫朝,兴兵作乱,占领了首都洛邑。周敬王逃亡到刘,又到滑,后来亏得晉军援救,才进至成周t王子朝出奔楚国,但是他的同党还控制着洛邑。周敬王不敢回洛邑,就在成周住下。周王的卿士刘文公和大夫苌弘,准备在成周筑起城来,即以成周为首都。为了取得诸侯的支持,苌弘派人先到晋国去征求意见。

  当时晋国的执政者,是正卿魏献子(即魏舒),他同意苌弘的主张,并且愿意联合诸侯,支持在成周筑城建都。这时,卫国大夫彪俱恰巧来到这里,听说筑城的事,却并不赞成。他就去见周王的另一卿士单穆公。彪偁对单穆公说:“苌弘和刘文公的一番苦心,看来是白费了。自从幽王以来,周朝就一代一代地衰弱下来。俗语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s朝从孔甲开始堕落,只四代就灭亡了,而商朝的兴起,却从玄王开始,经过十四代,直到汤王才正式建立;商朝传到帝甲,开始下坡,也只七代就垮台了。而周朝,从后稷开始积德,到文王取得天下,却经过了十五代。可见向上发展是多么不易,而向下败亡总是比较快的。现在,周朝自从幽王走入邪路以来,已经十四代了,难道还可以挽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