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的人生感悟

时间:2020-11-27 11:05:46 人生感悟 我要投稿

大学教师的人生感悟

  大学教师的人生感悟

大学教师的人生感悟

  曾经在中学里工作,虽然每天很繁忙,平均每天都有三节课,还要批改大量的作业,加上备课,有时晚上还要加班,虽是这样,也没有觉得比现在累,比现在辛苦。也许有人会问我你现在从事什么工作,如此辛苦,如果我告诉人们我是大学老师,很多人会笑我,你们大学老师闲的很,怎么说比中学老师辛苦,简直有些贪心不足。我会告诉人们这是事实,只所以如此,我给出以下理由:

  一、为学生心累。

  在教学方面,以前觉得做大学老师真好,别管教什么,怎么教,教的怎样,很少有学生在意,学生不在意,不仅因为学生认为只要老师能让我及格,我才不管教师教得怎样。同时还还因为当时学生很容易找工作,别管学习怎样,所有的学生都能保证100%的就业,教师也能毫无顾忌地在课堂上胡说八道,只要学生感兴趣、学生愿意听,只要自己能决定学生是否应该及格。而现在则不同,有些课,不管你讲得好还是不好,很多学生也不愿意听,原因很简单,他们认为听了也白听,不听也没什么。因为很多科目对他们没有任何意义。比如师范生,部分师范生认为现在就业率那么低,能不能做教师还是个未知数,而且可能性越来越小,如果做不了教师,学了师范类的课程的价值与意义何在?当想到学生的前途时,当教师的我在向学生讲授师范类课程时,心中有种莫名的感觉。不知道是在帮助学生还是害学生。如果说是帮助学生,但我们让学生特别是出身贫寒的学生在花光家里的积蓄后却没有教会他们生存的本领,为他们提供一份稳定的职业,部分学生毕业后的工资连民工都不如,我们真正帮助学生了什么?如果是在害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却是如此,如果学生不被关在学校里、课堂里进行四年的学习,说不定他们能利用这四年的学习时间学会一些生存技能,做成功一些事业。而我们不仅没能给他们工作的机会,反而剥夺了他们在社会上发展的时间,这在某种程度上难道不是害学生吗?看到在学校里学习了四年的学生工作却没有着落,做教师的`心里怎么会不难受呢。看着部分学生上课时无精打采,心不在焉,又不能给出让他们好好学习的理由,心里怎么不难受呢?如果试图说服学生考研,但考了研究生又能怎样呢?记得在上研究生专业课时,我鼓励学生考博时,有研究生反问我,“老师,我们该听谁的,当我们本科毕业难找工作时,教师鼓励我们考研,但我们考了研又怎样,不是还难找工作吗,您又鼓励我们考博,我们不知道考上了博士结果又会怎样呢?”听了学生的反问,我能怎么回答,我也不能保证学生考了博就容易找工作,只能告诉他们就业的机会可能大些,能从事的工作可能会好些,但仅仅是可能,谁也无法保证。只能告诉他们不要成了社会的工具,而是让社会规则成为自己的工具。最后只能无奈的告诉他们,就就业而言,只能说他们生不蓬时。当他们读本科时,正是本科生毕业意味着失业的年代,当他们读研究生时,正是研究生毕业即失业的年代,与此同时,某些博士生已很难找工作了。

  二、为科研心累

  相对其它领域的研究,教育研究是让人累心且研究成果极不稳定的科研形式,只所以如此说,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理由:

  一是费尽心机的科研成果可能毫无价值,说其毫无价值不仅因为教育科研的研究的核心是人,而人有时是非理性的,因为有时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过去的行为或做的事情是否是最有价值的,更不清楚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否应该,或将来应该做什么。当人对自己都不能真正理解,都不能研究透时,怎么对他人进行更好地研究呢。即使研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或许别人已经提出了。因为教育领域有那么多人在想教育问题,还有什么教育问题人们想不到呢?研究来研究去,研究的总是一些老调长谈的问题,因此,虽然研究了很多,思考了很多,但除了疲惫外,感到有价值的研究确是寥寥无几。

  二是科研压力重,做大学教师就要评职称,评职称就要申请到课题,发表相当数量与级别的文章,可是核心杂志数量有限,而高校对教师的科研要求却越来越高,于是造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核心论文越来越难发。为了能写出好文章并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为此天天想着写论文,写出好论文,连做梦都在想,导致思维不得一刻休息。写出了文章,但能发表的却很少,一年写出十几篇论文,能在核心期刊发表有一两篇就不错了。而对于真正有价值的描写自身内心世界与感受的教育叙事,虽然写起来轻松,写完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但写出的却被编辑认为毫无价值,不具备学术性,写出学术论文曾让多少高校教师头发班白。想到此,多想抛弃学术,去过一种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想到此,觉得还不如做没有科研压力、不用担心学生前途的中学教师。

  三是经济收入与社会期望相差甚远

  做中学教师时,社会要求很低,没有社会要求,靠工资维持生活也就没有问题。然而费尽心机做了大学教师后,似乎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高大了些,大学教师吗,就不能像中学教师那样不讲排场了,朋友吃饭饭店要好些,穿的衣服档次要高些,为人处世出手都要慷慨些。然而,在社会高期待高要求面前却平添了很多烦恼,因为工资低(现在连中小学教师的工资都不如),当学生问我住在哪里时,我们很难开口说租房子或住在破旧小区里60平的住房里。高校教师如果没有额外收入,又能有多少积蓄呢。最典型的是我的一个同事,除了工资收入外,基本没有什么额外的收入。从98年工作到现在仍买不起房,仍住在学校的单身宿舍中,没有房子,老婆也一直没有讨到,这种情况的教师在高校也为数不少。与其死要面子活受罪还不如穿得破烂点让社会认同自己是社会底层罢了。让温总理看看,这就是他们所谓的提高教师地位,尊重知识分子结局。

  三、为社会心累

  以前,在农村中学做教师时,最喜欢的事情莫过于逛马路,因为路两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周围的麦田,远处隐约可见的群山都让你在东张西望的行走时感受到一种莫名,美好地感受。那时的生活就是一种享受、满足、期待。然而,离开了乡村中学,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事情多了,心也就痛起来。看到学生失业现象越来越多,看到农村的肥沃良田被房地产业、工业园逐渐蚕食,看到清澈的河流、清新的空气、生态的树林逐渐被污染破坏;看到人们疯狂炒房,看到贪腐成风,看到物价飞涨,看到教育变质,我能做什么呢,什么也做不了,只能为此心痛,偶在博客上发发牢骚,仅仅是牢骚而已,什么也改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