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三字经教案

时间:2022-07-28 03:35:03 三字经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一年级三字经教案

  小学一年级的三字经教案应该怎么设计呢?下面yjbys小编跟大家分享几篇一年级三字经教案,以供参考!

小学一年级三字经教案

  小学一年级三字经教案一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并体会这部分《三字经》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

  3、通过学习,感受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会读、会背这两部分三字经的内容,使学生理解这两个部分三字经的含义,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讲授法

  教学内容:

  一、导入:

  学生观看第一部分的歌曲视频,复习上节课内容,抽查背诵情况。

  播放第二部分的跟读音频。

  二、学习《三字经》第二部分

  讲授与播放幻灯片同时进行。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释词:方:正当,正值。 亲:亲近。友:朋友。礼仪:礼貌仪节。

  译文:作为子女、学生,要趁著年少的时候,多多亲近良师、结交益友,从他们那里好好学习待人、处事、应对、进退的礼节和知识。

  孩子小的时候,应该特别注重三个方面:亲近良师,亲近益友,学习应对,即学习礼貌,懂规矩。春秋时师文、师襄。

  我们知道,古人极其重视、极其强调朋友的重要性,儒家的学说一向认为,朋友是一种建立在共同的理想基础上、共同道德追求的基础上,共同的人格基础上的一种友好关系。"割席断交"

  除了尊师、择友,我们的古人还非常重视礼仪,把这三项内容,看成是儿童必备的启蒙教育。而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一样重视礼仪,提倡讲文明、懂礼貌。所以中华民族一直都有礼仪之邦的美誉。那么,这种传承了千年之久的"礼",它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

  人应该怎样来体现自己对礼仪的感悟呢?《礼记》的第一句就是,"勿不敬,俨若思。"你千万不要不敬,你做什么事情,见什么人,都应该心怀敬意,应该尊重对方,应该有敬畏之心。你要端正颜色,像经常有事情在想。

  接下来,《三字经》讲的就是教学的内容与次第,孩子应该怎么样一步一步接受教育,应该按照怎样的轻重顺序来学习知识。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释词:

  (1)香:即黄香。东汉时代的江夏人,以孝顺闻名。龄:岁。温:暖。席:床席。

  (2)亲:指父母双亲。执:做到。

  译文:东汉黄香九岁的时候,就知道冬天用自己的身体为父母温暖枕席。孝敬自己的父母,这是每个做儿女所应当做到的。

  《三字经》开始讲述教育的内容和次第。也就是说,应该按照什么样的轻、重、缓、急的顺序,来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方面,我们必须非常细心地去体会。这里面包含着传统中国教育思想的精义。

  "香九龄"的"香"就是指黄香,是一个人名。黄香,字文,东汉江夏安陆人。此地大致相当于今天湖北云梦。前四史之一的《后汉书》,有黄香的传记。黄香是一个确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不仅是一个历史人物,而且能够进入正史并且有传,说明他还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皇帝曾经委任他担任过魏郡太守,所以黄香还是个不小的官。皇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曾赞叹:"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但是,传统中国之所以牢牢记住了黄香,并不是因为他的官职,也不是因为他被皇帝召见过,更不是因为他被皇帝夸过,而是因为"香九龄,能温席"。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早故,黄香跟他的父亲相依为命。家里很穷,根本用不起铺褥。黄香对父亲非常的孝顺。怎么孝顺呢?炎炎夏日,他怕父亲睡不着,那时候又没空调,所以,他就用扇子把父亲睡的席子和枕头给扇凉快了,伺候父亲安寝。在寒冬腊月,天寒地冻,黄香就自己先睡下,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席子,温暖枕头,让父亲能够安寝。所以,这个故事又叫"黄香扇枕",也叫"黄香温席"。这个故事被《二十四孝》所记载的,黄香被称为天下至孝之人。所以传统中国老百姓之所以知道黄香,乃是因为他是个大孝子。

  "所当执",没有什么好商量的,你就应该这么去做。举的例子就是这个黄香。由此可见,《三字经》告诉我们,传统中国的启蒙教育第一位是"孝"。

  把"孝"作为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第一步,这里面自有它的道理。这个道理很深奥吗?很深奥。很明白吗?也很明白。为什么呢?我给大家拆两个字试试。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有拆字法,当然,我拆这个字不是乱拆的,是有依据的。

  首先,咱们一起动动手指头写那个"孝"字看,上"老",下"子",谓之"孝",也就是强调血缘关系的延续性。每个人只不过是人类生命长河中的一个环节,你今天是小辈,明天就是长辈,你今天不孝敬你的长辈,那培养一个孩子你怎么能指望当你变老的时候,你的小辈来孝敬你呢?如对血缘的尊重,培养一个孩子对长辈果没有这种孝敬之心,人类的血缘之环,又怎么能够一环一的尊重,同时也就环地传接下去呢?培养了一个孩子对血缘、对长辈的尊重。

  第二个字,教育的"教"字。左"孝",右"文"。教者孝之文也。教育就是要从孝开始。培养一个孩子对血缘的尊重,培养一个孩子对长辈的尊重,同时也就培养了一个孩子对传统的尊重。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释词:融:孔融,东汉鲁国人。弟:通悌,指敬重兄长。长:兄长。

  译文:东汉末年的孔融,才四岁的时候,就知道把大的梨子让兄长吃,自己选择较小的。这种尊敬兄长、友爱谦让的美德,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孝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古往今来,孝敬父母,是每个做儿女应尽的本份。当我们面对长辈时要尽孝道,那么,对于自己的同辈,又应该怎么做呢?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没有谁不知道的。"弟于长"这个"弟",在《三字经》里面写成"弟弟"的"弟",但念应该念成悌(tì)。"弟于长",对兄长要尊敬友爱。"宜先知",应该早早就知道。当一个孩子去接受教育的最开端的时候,首先"孝于亲,所当执",他应该孝敬,应该牢牢记住这一点。接下来讲"悌","弟于长",实际上就是弟弟尊敬兄长。

  孔融让梨的故事见于《孔融家传》,也叫《孔融别传》。孔融有七兄弟,他是老六,每次吃梨的时候,孔融都挑一个小的吃,这个跟我们今天的观念是不一样的。我们今天家里孩子越小,吃的东西越大。孩子牙还没有呢,苹果要吃个大的,爷爷奶奶吃个小的,爸爸妈妈吃中等的,倒过来了。孔融没有,老挑小的吃,人家都觉得很奇怪。孔融的回答是,我是小弟弟,我当然应该吃小的了。这就是一种谦让和友爱之情。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由于长久以来都被作为"悌"的代表,传诵千百年。而在近现代,孔融让梨的故事经常被收到小学课本里。所以大家记住的,好像孔融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情,就是让了个梨,别的事情没做,其实不是,孔融做了好多事,但是孔融让梨就作为中国传统美德,作为"悌"的代表而流传下来。

  梁实秋先生讲,孔融让梨的故事,所展现出来的谦让品德,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我想,这也就是《三字经》把他放在教育次第第二位的原因。这也正是这个故事得以流传千年而不绝的原因。

  悌道和孝道一样,是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这也是古人评价一个人德行的重要标准。但是在常常发生兄弟反目相残的帝王之家,悌道还会起作用吗?

  故事延伸:七步诗。

  首孝弟 次见闻

  释词:首:首要。弟:通悌,指敬重兄长。次:其次。

  译文:做人第一重要的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其次才是学习知识增广见闻。

  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根本。博古通今,见多识广,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保证。那么,这种认为"首孝弟,次见闻"的传统教育方式,在今天的社会还能否适用?作为父母,我们又该侧重培养子女哪方面的能力来更好地适应社会?

  按照《三字经》的讲法,一个孝顺的人,对长辈孝敬的人,一个对兄弟友爱的人,不大可能是个坏人,这是《三字经》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如果你真正的孝顺,真正的友爱,接下来,我可以放心地教你知识。如果你是坏人,教你知识,这不是为虎作伥吗?所以中国传统教育首先强调人的品德、道德要过关。在这个基础上,人的知识越多越好,人的本事越大越好,因为你会去做好事。

  在这里,我还想再次强调"首孝弟"的这个问题,《三字经》既然给它那么高地位的强调,我个人觉得,我们还是应该努力地领会它更深一步的精义。我前面跟大家讲,"教者,孝之文也",也就是说,在中国传统当中,"孝"的这个概念,在教育当中,既是一个始发点和出发点,又是一个永恒的基础。

  传统中国教育认为,知识的传授固然非常重要,但是时代是进步的,时代是会变迁的,而知识总归是有过时的一天。就好比我们小时候根本没有电脑可以学,我们小时候读书没电脑,那时还学珠算呢,到了初中、高中有计算器了,我们见到电脑是很晚的事情,但是现在的孩子,上来就学电脑,小学就开始学电脑了。这就说明,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具体的知识内容,但是传统中国更重视的是永恒的内容。

  哪些是永恒的?"孝"和"弟"就是永恒的,"孝"和"弟"是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迁的,孝和悌是永恒是不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迁的,它应该是作为人都有的,不会随着时代应该掌握和理解的东西的变迁而变迁,它应该是人人都具备的。康熙年间,有一个学者李毓秀,写了一部书,叫《弟子规》,很多人都知道,也是三字一句的。里面就有"有余力,则学文"。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教育是首先要"孝",要"悌"。

  你应该首先把精力、心思都放在"孝道"和"悌道"上,如果有余力再去学文。你如果前面两个都没做到,都没做好,后面学了也没啥好处。

  古人是非常重视广闻博知的。古代中国的男子在年轻时代,必定有一次壮游,一辈子至少一次,要壮游天下。司马迁壮游了天下。李时珍也壮游了天下,而且不止一次。他们在出游的过程当中,访师求友,熟悉社会,了解民生,或者为自己积累资料。

  三、学习《三字经》第三部分

  在前面和大家一起学习了《三字经》有关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教和学贵在专一和坚持,父母和师长在教育当中所应发挥的作用,学习和教育必须尽早抓起,从小抓起,以及礼仪和"孝悌"在教育中的突出地位等等方面的内容。我相信,古人的这些精彩的论断,一定已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到现在为止,前面所讲的一切都还只不过是教育和学习的一个导论,当然不能涵盖教育和学习的全部内容。那么,在传统中国人的眼里,或者说在《三字经》里,传统中国的教育和学习的主要内容应该有哪些?换句话说,传统中国的中国人应该具备哪些知识?应该掌握哪些学问?这毫无疑问是个大问题。《三字经》接下来就开始讲述这部分内容。

  跟读第三部分内容。

  讲授与幻灯片放映同时进行。

  知某数 识某文

  释词:某:一些,某些。数:数目。文:文理。

  译文:要掌握基本的数字的变化,并认识文字,研读古圣先贤的文章,来修养自己。

  这都是一些非常具体的安排了,也就是后面知识传授的主要步骤和内容。

  “知某数 识某文”是说少年儿童要从“知数”、“识文”开始,知数简单,识文就比较复杂了。文字包括的内容很多,如文字、文学、历史等。即使我们夜以继日的学习,也是很难学完的。对于儿童要从他们可以接受的东西入手。数字是较为简单的,所以教育孩子先从认识数字开始,即使今天的教育,孩子在入学的时候,都是从阿拉伯数字开始的。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译文:一是数字的开始,一到十是基本数字,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千是一万,如此累积上去,可以无穷无尽。

  按照《三字经》,传统中国人首先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呢?"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字经》并不像大家想的,好像中国是个人文大国,一开始就应该学点古字,不是那样!而是一开始先来数数。

  数学,本来就是传统中国启蒙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传统的中国人,从来就没有忽视过数学的教育。接着我们会看到,自然知识方面的教育,中国也从来没有忽视过。

  按照古代的规矩,贵族子弟六岁入学。周秦时代,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有六艺之说,也就是六门功课,哪六门呢?礼、乐、射、御、书、数。礼,各种礼节。乐,音乐,要学各种乐器。射,射箭。御,驾车,等于得有一个驾照,小学生就开始学着赶马车。书,写字,基本的文字学知识。数,数学。这是周秦时代开始规定的六艺。

  数,虽然在六艺当中排在最后一位,但是,这绝对不等于说数在传统中国的教育当中地位最低。《三字经》大家都看明白了,一开始就数数。把数数明白了以后,《三字经》才开始下面的内容。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释词:才:基本的东西

  译文:三才,指的是天才、地才、人才。三光,指的是日光、月光、星光。

  为了便于当时孩子们的记述,《三字经》在"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以后,接着用数字往下串着讲。第一个数字讲"三"。"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这里头的"三才"和"三光",都是传统中国极其重要的文化概念。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叫"三才"。"三才"就是天、地、人。什么意思呢?"才"在这里就是指最基本的东西。也就是说,三样最基本的东西是天、地、人。这个概念,虽然出现在儿童的启蒙书《三字经》里头,却是大有来历。它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周易的说卦。《易经》里讲,“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刚与柔;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意思是,古时候圣人在创制易的时候,就是要用它来顺应、来说明自然变化的规律,就是弄明白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最基本的是什么。古人确定天的道理是阴和阳,地的道理是刚和柔,人的道理是仁和义,这个就叫"三才。"

  那么,"三光者,日月星"又是什么意思?也许大家会说,这还要解释吗?对中国古代蒙学的儿童不要解释的,对于今天离开传统非常遥远的我们来讲,就要解释了。我们仰望天空,白天最亮的东西是太阳,晚上最亮的是月亮和星星。所以叫"三光者,日月星"。

  太阳,是阳的精华,所以叫太阳。月亮,在夜间出现,是阴的精华,所以月亮也叫太阴。除了太阳和月亮以外,天上发光的这些东西,都叫星。但是,大家要明白,星是总称。在中国传统当中,星还分三类:第一类,叫行星。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古人就知道这五大行星。当然,这还跟五行相关。第二类星,宿(xiù)星,也就是所谓的二十八宿。这二十八宿是哪二十八宿呢?东方苍龙七宿,南方朱雀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北方玄武七宿,共二十八宿。第三类星叫经星,除二十八宿和五行之外的都叫经星。

  此外,也请大家要注意,每一种文化,都有所谓的关键数字。"三"在中国文化当中就是一个大数,一个关键数字。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都是一串三的数字。天有三光日月星,地有三形高下平,人有三尊君亲师,都是以三来说明一种观念,来传达一种思想。为什么我说"三"是中国文化的大数?不仅在儒家学说当中是如此,在道家学说当中"三"也了不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说,三是万物之母。所以,《三字经》的编的编排是匠心独运的,并不因为是给儿童看的书就编得很浅。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释词:

  (1)纲:事物的主体。义:法度。

  (2)亲:亲近。顺:和顺。

  译文:维持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三种伦常关系,就是:君臣之间有忠爱之义,父子之间要慈孝相亲,夫妻之间要和睦相处。(君义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

  三纲,在中国传统当中可实在是一个太重要的概念了。可以说,不了解三纲就根本不可能理解传统中国。我们不把三纲弄清楚,恐怕别的东西也很难讲清楚。什么叫"纲"?"纲"实际上最早的意思是渔网上面那根最粗的绳子。打鱼的网撒下去,有一根最粗的绳子,下面串着一根根网眼线。纲举目张,就是说拎着这根绳子一撒,网就撒出去了,一收就能把网给收回来了。这个是"纲"。什么是"三纲"呢?"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就是中国传统的"三纲"。也就是说,臣子一定要服从君王,儿子一定要服从父亲,妻子一定要服从丈夫。这是我们一般概念当中的"三纲"。

  "三纲"的发明权、专利权属于西汉的董仲舒。我们要明白,"三纲"这种绝对专制的理论是董家店的货色。把"三纲"等同于传统中国文化的全部,从而激烈地全盘反传统,这到底是对还是错?到底应该不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我想大家可以都去思考一下。"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君臣关系,今天不存在了。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一天,父子关系、夫妻关系总归是存在的,不可能消灭的。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终究还必须从传统当中去汲取经验,或者吸取教训。

  《三字经》的三纲可不是董仲舒的判断和抉择。"三纲",董仲舒的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三字经》里的"三纲",第一,君臣义,君臣之间要有一种道义,要有彼此恰当和合适的关系,这是一纲。父子亲,父子之间要亲爱,这又是一纲。夫妇顺,夫妇之间要和顺。所以大家千万不要以为《三字经》是很简单的一本书,它对传统的东西有着自己的判断和抉择。从"三纲"这一节来讲,《三字经》跟董仲舒的"三纲"风马牛不相及。它倡导的是一种爱,一种关切,一种道义,而不是绝对的单向控制和服从。

  故事延伸: "举案齐眉"。

  之所以给大家讲这个故事,用意就在于说明,《三字经》的作者,把自己的思想和对"三纲"的真正理解融入到《三字经》的文字里边。而《三字经》传达出来的三纲是"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董仲舒的"三纲",毫无疑问,是我们今天必须予以批判的,必须予以抛弃的。而《三字经》里的"三纲"呢?"君臣义"在今天已经不符合我们这个时代了,可是,难道它所传达的"父子亲、夫妇顺"也因为时代的流变而失去了价值吗?我想,绝对不是!中国是一个人文气息浓厚,人文传统悠久的国度,这是没有什么疑问的。

  四、职业链接

  学生在幼儿园中讲这个部分内容时,应当注意三个环节:1、故事激趣2、诵读感悟3、拓展升华。在故事激趣这个环节中,学生应当着重讲述《孔融让梨》、《黄香扇枕》和“七步诗”的故事,不仅要将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还要让幼儿明白其中的道理。在诵读感悟这个环节中,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让幼儿将本部分内容读通读顺,可以通过播放音像资料、老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指读、小组比赛读、开火车读等等方式进行,让幼儿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读出《三字经》的节奏和韵律。第三个环节是拓展升华,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幼儿,比如:在生活中,你和其他小朋友是怎么相处的?有没有照顾比你小的小朋友?为什么?说说理由等等。让孩子在自己的回答中,明白尊老爱幼的道理。

  五、作业:背诵所学内容

  六、下次预习内容:《三字经》的第三部分

  七、教学反思:把握《三字经》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新的知识,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一,涉及的知识面广,。有关古代历史的人物,有关于古代传说的故事。其二,《三字经》顾名思义每句三字,读起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指导学生把握读的节奏,便于学生记忆。

  小学一年级三字经教案二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并体会这部分《三字经》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体会原文的含义:《三字经》的第三部分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常识,有数字、四时、四方、五行、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三字经》的第四部分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物的程序,这部分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分先秦诸子的著作。

  3、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激发学生阅读中华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感悟经典内容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会读、会背这两部分三字经的内容,使学生理解这两个部分三字经的含义,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讲授法

  教学内容:

  一、导入

  跟读第二部分,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抽查背诵情况。

  二、学习《三字经》第三部分(讲授与播放幻灯片同时进行)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释词:

  (1)曰:称为、叫做的意思。

  (2)时:季节。运:运行、运转。穷:穷尽、尽头。

  译文: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循环运转,永不止息。

  前一句,我们主要讲了"三"开头的两句话,接下来的就是"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三字经》也在进行一种尝试性的教育。首先教给孩子,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不停地循环往复,无穷无尽。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释词:方:方位、方向。应:对应、相应。中:指中央。

  译文:人们生活的环境可以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这四个方向对应存在,都以中央对应而确立的。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应乎中"这三个字,里边到底蕴含着多少的深意?是不是像我们大家认为的,"应乎中"对照着中间,东西南北?这里面的确有值得解释的东西。这"应乎中"的"中",大家真的都理解了吗?

  我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中国"是什么意思?很多人会讲,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对吗?不全对。中国的一个主要的含义,或者说相当主要的含义,是说我们这个国家居于世界之中。这是中国古人对世界的一个观感,认为中国就在世界中间。

  到了战国的时候,古代的中国人,对世界的看法有了进步,就出现了另外一种说法,还是跟"四"有关的,叫"四极",也就是说四个极端、四个极边。哪"四极"呢?东方大海、西方流沙,那个时候我们对西边的认知可能刚刚到了今天新疆那一带。北方千里冰雪、南方千里炎火,炎火就是熊熊大火,非常热的地方。这叫"四极"。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了解,对地球上其他部分的了解,是随着中外交流史的推进,一步步增加的。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释词:(1)五行:组成万物的五种要素。(2)本:根本、本源。数:规律。

  译文:古人以木火土金水,为构成物质的五种基本特性,称为五行,并将这五行的变化以数学的原理加以归纳,发现它们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

  《三字经》接着讲五行,水、火、木、金、土。五行的观念,对传统中国人的思想概念或思想观念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五行的问题,吸引无数学者穷尽了毕生的精力,也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在这里只能努力地用最简单的方式向大家做个说明。

  《三字经》中五行的排列是,水、火、木、金、土。按照什么排的?按照克的方式排的。五行相生相克,什么叫克呢?水克火,这没有问题吧?古人看到着火了,一盆水泼上去,火灭了,所以水克火。火克木,木遇着火一烧就完了。然后是木,它也还克别的东西,木克土。大家看到,土里面长出树来,树当然比土狠了。这是按相克的顺序排的,倒过来则是相生。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不仅在政治上、哲学上、医学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为什么《三字经》中说,"此五行,本乎数"呢?数,与五行又是什么关系?

  "数"和五行的关系,要讲起来,那可以讲很久。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一下子就把问题给说清楚了。诸位如果到浙江宁波去旅游,有一个地方你一定会去的:宁波拥有一幢闻名世界的藏书楼天一阁。为什么叫天一阁呢?为什么不叫天二阁?也不叫天三阁呢?实际上,藏书楼最怕的是什么?最怕的是火,火一烧就烧完了。它不大怕虫子,虫子慢慢咬,一本书吃一百年,它至多钻些窟窿。当然虫子也能把书毁了,但主要是怕火。所以,它希望有水,希望这个藏书楼有水命,而水克火,于是就不会着火了。为什么叫天一阁,而不叫水阁呢?古人很有学问,也比较含蓄,不像咱们现在那么直白,什么话都直说,古人不会。因为,天一生水,天对应的是一,再对应的是水。这是严格对应的,所以这就是"本乎数"。古人相信,"天"和"一"跟水有关系,所以叫天一阁。可以说明什么叫"本乎数"。

  在古人眼里,五行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要素,是最基本的东西。所以,五行也包含在世界万物当中。古人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发现了这五种要素之间的某种表面的关联,把它认定下来,根据他们当时的认识水平用它来解释世界,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古人受到他们时代的限制,而我们则生活在现代,我们应该发现古人五行学说里合理的成分和某种哲理性的思考,去探究古人了解和解释世界的这种努力。古人这种求知的欲望,是非常值得我们尊重的。如果我们接过古人五行学说,去做某些迷信的事情,恐怕连古人都会嘲笑我们。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释词:

  (1)仁:指爱心等善良品德。智:同知,指有才识而明道理。

  (2)五常:五种基本德性。紊: 纷乱、混乱。

  译文:中国人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美德作为为人处事的标准,这是永远不允许混乱和颠倒的法则。如果每个人都能遵守这“五常”,社会就会永葆祥和。

  仁、义、礼、智、信分离开来,在诸子百家里早就已经有了。但是,将它们综合起来,成为仁、义、礼、智、信这样的一个系统却是汉代儒家学者的工作。当时叫五性,就是五种性质。汉代有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叫《白虎通义》,根据其中的经典解释,仁是指仁爱,义是指得体,礼是指合乎规范,智当然是指明辨是非,信是指专一守信。

  后来,大家认为,仁、义、礼、智、信应该是经久不变的,应该是超越一切时空限制的,是永恒的,所以把它叫"五常"。也许大家会讲,"五常"不就是五样最重要的东西嘛,可以讲成仁、义、礼、智、信,也可以讲成信、智、礼、义、仁,还可以讲成义、信、智、仁、礼,可以把这个先后的次序打乱了来讲。因为,反正是"五常"。这可是大错特错!我们忽略了《三字经》的这三个字:"不容紊。"就是绝不允许紊乱,这是非常重的语气。

  按照儒家的解释,"仁"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我想,一种爱的情怀,是一切伟大人格的基础和最重要的部分。在中国,"仁"这个字是一切美好事物的代名词,好人过去叫仁人,讲仁义的人;好的政治叫仁政,好的声誉叫仁声。大家都知道佛陀释迦牟尼,一个印度人,大家知道佛陀还有一个名字吗?在早期就被译作"能仁"。中国人看见从印度传来的佛教,起初不知道怎么翻。佛陀是音译,那么怎么意译呢?早期的中国人也把他和仁挂钩,所以叫"能仁"。再说得俗一点,大家嗑个瓜子,嗑出来的是个瓜子仁,吃的干果还是果仁。为什么不吃瓜子皮啊?怎么不吃外面裹的壳啊?为什么要吃那里面的仁啊?因为"仁"是好的,是最好的东西,是可以吃的,是有营养的。所以,"仁"在中国古代,是一切美好事物的代名词。仁、义、礼后面接着的是智和信。这个顺序为什么不容紊乱?这里就有传统中国思想的一种精义所在。按照儒家思想,智慧和守信是好东西,但是必须以仁、义、礼为前提。如果没有仁、义、礼为前提,智和信可能是很可怕的。

  很简单,如果一个人不讲仁义道德,也不守礼仪,不遵守社会秩序,那么社会就会大乱。比如说,有两个坏人商量:今天晚上去偷一个东西。这个大楼有一个柜子,甲比较傻,抡着斧子就把它劈开,再把它拿走。乙很聪明,他去做钥匙,悄悄打开,把里面的东西轻松地拿走。大家说哪种更坏?难道不是聪明的反而更坏了?有智慧反而做更大的坏事,更能够掩盖做坏事的痕迹。如果在这方面再讲信那就更可怕了:比如说今天晚上两人说好去偷一个东西,那么他们就一定会去,绝不反悔。这社会可就乱了。所以古人的心思是很细密的。仁、义、礼、智、信,这智和信必须以个顺序绝对不允许紊乱。智和信必须以仁、义、礼为前提,仁、义、礼为前提,才可以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有智慧的坏人,守所谓信用的坏人,比一般笨乎乎的坏人,说话不算数的坏人,恐怕更可怕。情同朱张。我想这个故事和很多其它故事一样,足以说明我们传统的中国人是多么看重一个信字。这里没有合同没有文书,甚至没有一句公开说出口的承诺,但朱晖这么去做了。我想这是非常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和反思的。

  稻梁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释词:

  (1)稻:水稻,去壳之后就是大米。粱:谷子,去壳之后就是小米。菽:豆类的总称。黍:黍子,去壳之后就是黄米。稷:高粱。

  (2)谷:谷物的统称,指的是粮食。

  译文:稻子、谷子、豆类、麦子、黄米、高梁叫做六谷,这六种谷物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讲完五常,三字经接下来一定是讲六,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在中国民间人们常会说五谷杂粮五谷丰登等,为什么在《三字经》中会讲六谷?这里就有两种解释,六谷没错五谷也对,为什么,稻子不算,这个说法不是没道理,在很古的时候北方没稻子,所以三字经讲六谷,而更古的人讲五谷,北方,这是一种解释;第二种解释是稻子算,但黍和稷只不过是一个品种,什么品种呢,就是我们讲的黄米。现在大概没什么人吃了,现在都吃白米。也许老人还知道有一种黄米。黄米里面分两种:比较黏性的叫黍,比较筋性的叫稷。这两种算一种,五谷。我想这都是我们应具备的一些日常知识。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释词:豕:指的是猪。

  译文: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被称为六畜。这些动物是人类饲养的,在日常生活中供人使用和享用的。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具

  释词:欲:欲念、嗜好。

  译文:喜悦、生气、忧伤、害怕、喜爱、厌恶、及想要拥有的`欲望,是人人生来就都具备的七种情绪。有智慧、有修养的人能适当的调节控制,不受情绪所左右,做情绪的主人,不作情绪的奴隶。

  既然讲完了“六”理所当然就讲“七”了。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七情:喜,喜悦;怒,愤怒;哀,忧伤;惧,恐惧;爱,爱恋;恶,厌恶;欲,欲望。只要你是个人,正常的人,都会有这七种情感。但儒家认为:虽然这七种情感与生俱来,但你却不能由着它,对它要有所节制,用理智去制约。人的情感终究需要用理智加以制约,这就是儒家的“发乎情,止乎礼。”

  一方面肯定人的正常情感需要发散需要宣泄需要表达,但有个限度——礼仪,要符合礼仪。我想儒家学说的这部分内容对现代社会的人特别有参考价值。而在现代社会,我想特别需要控制的是一种对物质的贪欲。就是有时你看见财物了,看见物质的好处了,你不要随便伸手,先要问该不该拿,合不合乎礼仪,合不合乎仁、义、礼、智、信。

  中国儒家文化认为,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都应受到理性的制约,否则无论是喜是悲都有可能造成情感失控。

  故事延伸:范进中举(《儒林外史》)

  这个故事经常被用来批判传统科举制度的残酷无情,但换个角度看,难道不也可说明人的情感应接受理智的制约吗?制约的标准是什么,“止乎礼。”只要你符合礼仪都可以,这个例子说白了很容易理解。大家在家里爱穿什么穿什么,但一旦进入社会,比如去上学、去上班,你也这么穿?肯定不行。一个合乎礼仪的社会才会和谐平稳、井井有条。

  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释词:

  (1)匏:是一种植物,果实大而扁,类似葫芦,古代常用它做乐器。土:陶土,可做成乐器。石:玉石之类,可以做罄。

  (2)丝:弦乐器,指琵琶琴瑟之类。竹:指管乐器,即萧笛之类。

  译文:用匏瓜、陶土、皮革、木材、玉石、金属、丝弦、竹管等八种材料制成的八种乐器,称为八音。

  三字经讲完“七”以后该讲“八”了。八音,当然这里的八音绝不是我们熟悉的八音盒,八音盒是西洋玩艺,不是中国传统的国货。那什么是八音?八音实际上是中国传统乐器的一种分类法,按制作乐器的材质分类。

  匏指用葫芦制作的吹奏乐器,比如笙。土就是用陶土制作的乐器,比如埙。革是指用皮革制作的乐器,比如鼓。木是用木头制作的打击乐器,比如有一种叫敔,这个大家很少知道。现在在华山一带有一种老腔,这个老腔在演唱时,突然会跑出一个人扛着乐器,什么乐器,一条板凳、一块木头,在那敲。也就是说老腔里还保留着中国古代用木器做打击乐的痕迹。石就是玉制的打击乐器,比如罄。丝就是通过丝弦发声的演奏乐器,琴,瑟。竹子就不用说了,笛子就是。用今天的眼光看这样的分类法并不一定科学。但在传统中国就是这么分的,这么分也有它的道理,这属于专业的音乐范畴的问题,不在这讨论。

  传统中国认为,音乐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品位,能使人相互理解沟通,成为朋友。最好的朋友叫什么,知音。

  故事延伸:“高山流水” “伯牙摔琴”的由来。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释词:

  (1)高:高祖,指祖父的祖父母。曾:曾祖,指祖父的父母。祖:祖父。身:自身、自己。

  (2)曾:曾孙,即孙子的儿子。玄:玄孙,即孙子的孙子。至玄曾三字,为求押韵而对调顺序。伦:顺序、条理。

  译文:从高祖、到曾祖、到祖父,然后是父亲再来是自己本身,往下是儿子、孙子、曾孙、玄孙,一共九代亲族称为九族,这代表着人类长幼尊卑的秩序和家族血统的传承关系。

  三字经讲完这个后接下来讲了单数最大一个数“九”,在中国古代,“九”这个数字被认为是最具神秘色彩的数字。古人以九为大数,汉语中关于九的词汇也有很多,比如九五之尊、九霄云外、九牛二虎之力等。而在封建社会,还有个词与九有关,那就是一个人如果犯了罪,就要株连九族。那么,这里的“九族”到底指哪些人?

  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这就是九族。九族的亲戚关系和中国古代的礼制和法治关系密切。为什么?一人犯罪的话,最重的刑罚是诛九族,灭九族已经够残酷了吧?可是大家知道,秦始皇还经常经常灭人家三族,李斯被腰斩,李斯就是被灭三族的。这里的“三族”可不比“九族”少。

  什么叫三族,就是父系的九族,母系的九族,妻子家的九族。所以是几千口人被杀,非常残酷。到了明朝以后,杀九族还不过瘾,有了十族。十族是什么呢?加上老师门生关系,这也是一族。所以在明朝招学生的风险很大,如果一个学生被灭门,明天老师也被拎出去砍头。当然学生拜老师的风险也很大。如果你拜了一个老师不巧被杀,哪怕你毕业了,也给你揪回来杀了。这都是中国传统中很残酷的一面。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此十义 人所同

  释词:

  (1)从:和顺、顺从。则:必须。

  (2)序:次序。敬:尊重。

  译文:父慈子孝,父亲慈祥恩爱,子女孝顺,夫义妇顺从,夫妻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体谅。至于兄弟姊妹之间,作兄长姊姊的应该爱护弟妹,弟妹也应该恭敬兄长姊姊。长幼之间要有伦常秩序,朋友相处也要诚实互信真心的交往,领导者对部属要尊重,部属对长官应忠于职守认真做事,各尽本分。这就是所谓的“十义”,这十条义理,每一个人都要遵守奉行。

  三字经按序排列排到了单数的最高“九”,接下来到了两位数“十”,所谓十义,十种恰当正当的交往处理方式。哪十种呢?“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什么意思呢?父子之间要注重慈爱和孝顺,当然父要对子慈爱,子要对父孝顺;夫妻之间和睦相处;兄长必须友爱弟弟;弟弟应该恭敬或者尊敬兄长;交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相互讲究信义;君主要尊重臣子;臣子应该忠于君主。这十义,就是十种恰当的行为准则,人都应该做到,争取去做到。概括来讲,十义就是:“父慈子孝,夫和妇随,兄友弟恭,朋谊有信,君敬臣忠。”

  “赵孝争死”

  《三字经》把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君臣之间应该如何相处的规矩,统称为十义。这对我们现代人,也是行之有效的。但君臣关系是封建帝王制度特有的一种关系,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儒家文化对君臣关系的诠释呢?

  大家来看孟子一段话“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

  什么意思呢?如果君主把臣子看作是手足,连为一体的话,那臣子就把君王看成是自己的腹心;如果君主把臣子看作是狗,看作是马,那对不起,臣子把国君看作是国人。什么叫国人?马路上随便什么人,也叫路人;假如君主把臣子看作是土芥,看作像泥土一般轻贱的东西,那更对不起,臣子就把君王看作是自己的仇人。请问,这样的学说明明白白在《孟子》里面,你能说儒家学说都是赞成专制的吗?所以《三字经》里阐发的“君则敬,臣则忠。”君主要尊敬臣子,臣子要忠于君主。所以,我们要注意《三字经》里阐发的中国传统社会的精神,一般来讲是比较平和稳妥的。

  三、职业链接

  学生在幼儿园中讲这个部分内容时,应当注意三个环节:1、数字激趣2、诵读感悟3、拓展升华。在数字激趣这个环节中,学生应当着按照数字的顺序将《三字经》的这个部分一次一次的念出来,幼儿们跟着数字复述这个部分的内容,会让他们觉得格外有趣。重在诵读感悟这个环节中,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让幼儿将本部分内容读通读顺,可以通过播放音像资料、老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指读、小组比赛读、开火车读等等方式进行,让幼儿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读出《三字经》的节奏和韵律。第三个环节是拓展升华,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幼儿,比如:我们在生活中,会有爷爷、奶奶,那爷爷的爸爸应当怎么称呼呢?爷爷的爷爷又该怎么称呼呢?等等。让孩子在自己的回答中,明白一些生活的基本常识。

  四、作业:背诵所学内容

  五、下次预习内容:《三字经》的第四部分

  六、教学反思:把握《三字经》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新的知识,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一,涉及的知识面广,。有关古代历史的人物,有关于古代传说的故事。其二,《三字经》顾名思义每句三字,读起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指导学生把握读的节奏,便于学生记忆。

【小学一年级三字经教案】相关文章:

《三字经》教案09-19

三字经教案范文09-20

《三字经》教案(精选11篇)10-19

《三字经》教案三篇10-28

《三字经》教案5篇10-28

《三字经》教案(精选10篇)10-20

三字经教案15篇09-04

《三字经》教案范文(精选10篇)09-29

小学三字经全文带拼音10-18

小学生安全三字经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