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系统劳模事迹材料

时间:2021-04-23 17:02:31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科技系统劳模事迹材料

  做好科技研究,需要不断实验加工,才能推出一项好的技术。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技系统劳模事迹材料,欢迎阅读借鉴!

科技系统劳模事迹材料

  科技系统劳模事迹材料一

  -----青县科技局王春国同志先进事迹

  王春国,男,31岁,汉族,中共党员,大本学历,现任青县科技局生产力促进中心兼专利办主任。自95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奋战在成果推广及科技管理一线,热爱科技管理事业,努力做好成果、专利、工业、信息等多项工作,积极主动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在科技管理工作中,坚持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作风扎实,屡次受到上级表彰。97、99年被评为省科技系统信息工作先进个人,98、99连续两年被评为沧州市科技管理先进个人,2000年被评为河北省专利工作目标管理先进个人和沧州市专利工作先进个人,2003年被评为省、市科技管理工作先进个人,2004年被县委评为青县优秀青年,2002-2004连续三年考核结果为优秀,并获得沧州市科技进步奖2项。

  一、埋头学习,搞好项目包装,最大限度地争取项目资金

  项目编制申报是科技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争取上级资金的有效形式。几年来,王春国同志利用业余时间刻苦攻读了有关项目编写的《企业财务分析》《项目可行性论证研究》、《工程经济学》等书籍20余册,几乎每天都要学习到深夜,边学习、边实践,再解决不了的问题虚心向别人请教,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同时他认真研究国家省市的项目支持政策,积极深入基层、企业搞好调研,摸清两头,吃透中间,寻找结合点,积极有效地包将装编制项目。在编制过程中,做到不懂的就学、不明白的就问,不辞辛苦,经常骑摩托到相关企业去调研,并自购企业财务书籍认真学习,虚心请教,努力为企业和基层办实事,终于取得了累累硕果。03年为我县争取项目资金50万元,04年争取国家立项1项(农村星火培训学校建设项目),省立项3项(县域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流河特色野猪养殖项目、金海环保的五防新型墙体建材),沧州安格斯科技专家大院等2项列入市攻关计划,为青县争取上级无偿项目资金56万元,不但推动企业形成向科技要质量及效益的氛围,同时起到很好的科技示范辐射作用。

  二、忘我工作,抓好专利实施,加快企业技术进步

  多年来在他的日历上,几乎没有节假日的概念。自97年担任专利办主任后,在博得领导信任的同时,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当时人们专利意识太淡薄,甚至没听说过专利这个词的大有人在,如何去宣传,如何鼓励人们去搞发明创造,如何提高意识,已成为重要课题。几年来,不管是否节假日,他带领专利办人员通过广播电视、张贴标语、赶科技大集等形式,深入企业和乡村宣传专利知识,曾录制《加强专利保护—刻不容缓》专题片,在青县电视台盘古天地节目中播放多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赶科技大集12次,接待咨询100余人次,邀请省市专家到我县举办大规模专利培训班3次,培训人员达500人次。截止目前全县累计专利批准量已达250项,居沧州市前3名。他先后协助小洋人、沧州奇宝农化、青县志强缝纫、沧州金海环保、沧州永泰自动化公司和华洋蓄产品公司等30余家企业和个人撰写专利申请材料并申报达50余项,并协助金海环保设备公司被列为河北省科技厅“高新技术企业”及沧州市重大专利实施企业,企业老总苗润海被评为河北省十大发明人;先后组织小洋人、沧州奇宝农化、青县志强缝纫、宏达电器等企业参加全国专利技术博览会,全部获得金奖;协助沧州华北特训器材有限公司和青县东升缝制设备公司被评为2004年度河北省优秀发明创造企业,辛勤工作终于换来了累累硕果。

  三、改革创新,谋划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为企业和农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服务

  为了能更快捷高效地为企业和农民搞好技术引进、信息发布、技术咨询、项目包装等综合服务,2003年他就谋划了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项目,在局领导大力支持下,被列入市唯一重点建设项目。他提出了“常规技术‘121’、普通问题打热线、疑难问题服务车”的技术咨询体系,并在全市推广这一模式。并牵头创办了青县科技信息网站、青县知识产权网站,及时反映我县科技发展动态,搭建网上交易平台。科技创新灵感的产生离不开知识的贮备和更新,王春国同志经常阅读《中国科技月报》、《科技日报》等科技管理杂志,深刻领悟学习其内涵,并于04年底顺利完成了河北农业大学的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学习,并考取学士学位。

  为提高我县机箱加工企业生产水平,03年12月他在市首届科技成果展上结识了中科院专家林玉英女士,协助青县机箱学校与中科院沈阳分院、南京千村集团建立联系,并合作成立了“青县数控技术研究所”,开发出“安全兼容通用新型数控机床”。该项技术研究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将有力推动我县机箱加工企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今年还成功的组织陈咀天源化工、金星饲料等科技企业参加了2004年6月份和8月份召开的沧州市化工行业、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院企对接会,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搭建了桥梁,受到了热烈欢迎,并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恪守职责,无私奉献,扎实做好民营科技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王春国同志认为,当前民营经济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科技工作的重点也应放在如何为他们服好务,如何把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因此,他积极作好我县民营科技企业的培养管理工作,大力倡导加大科研投入及开发力度,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今年又培育发展了青县枣树研究所、青县数控技术研究所等4家民营科技型企业,使我县民营科技型企业达到28家。并协助华北石油巨龙钢管公司搞好成果鉴定工作,巨龙钢管有限公司JCOE直缝埋弧焊钢管生产线项目通过了省市专家的鉴定,荣获2004年沧州市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和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协助小洋人被评为2004年度河北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协助青县宏达电器、沧州金海环保、沧州康平药业被评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被评为省高新技术产品。并为康平药业、马厂安格斯制作企业网站。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份投入,一份回报,这一项项辉煌荣誉的背后饱含着他辛勤的汗水,饱含着他扎实工作、乐于奉献的崇高品质。

  五、牢记宗旨,团结务实,切实做好科技信息反馈工作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他时刻牢记为民服务这一宗旨,时刻牢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始终贯彻于工作之中。在科技局这个大家庭里,他朴实待人,任劳任怨,谁有困难,一喊既到,与同事关系相当融洽。在如此和谐的工作环境里,他工作更是如鱼得水。几年来,他共撰写科技信息100余条,编写科技兴县简报20余期,被省市科技局采纳10余条。先后在《中国知识产权报》、《河北科技报》、《河北农民报》、《沧州日报》、《沧州晚报》等报纸发表科技信息达20余条,其中撰写的〈扬知识产权之帆远航—访沧州金海工贸公司董事长苗润海〉一文,被《中国知识产权报》全文刊登,达2000余字。并被《河北科技报》聘为特约通讯员。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没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行动,这个国家、民族、企业就永远是落后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年轻的科技工作者,更应与时俱进,应该具有明确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无论何时何地,当国家需要的时候,我们都应该为祖国的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王春国同志在谈起工作时沉稳地说。他坚信,随着国家对科技工作的日益重视,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强力实施,我们的国家定会更加繁荣昌盛富强。

  科技系统劳模事迹材料二

  一直以来,江铜贵冶始终把握世界最新铜冶炼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全面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一次次飞跃。尤其是近几年,产能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进步,2007年,新30万吨工程的成功建成投产,使产能规模一举达到70万吨;电解东扩、卡尔多炉等一批重点工程的建设,到2010年已经形成年产阴极铜100万吨以上生产规模。成为中国目前唯一拥有两台闪速炉、双系统多系列生产格局的炼铜工厂,多项技术经济指标、闪速炼铜技术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江铜的“二次创业”已经启动,在《江铜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贵冶要巩固和优化现有铜冶炼能力,培育更大竞争优势。贵冶也提出了“贵冶创建世界最好炼铜工厂”的总体目标。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许许多多一心扑在铜冶炼事业,痴心研究铜冶炼技术的人才。

  现任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贵溪冶炼厂熔炼车间生产副主任肖小军就是这样一个扎根于生产一线、成长与生产现场的现代炼铜工厂的技术、管理人才。他满腔热情扎根生产一线,痴心不渝从事冶金技术研究,在工厂的生产提升、科技攻关及技术改造中,发挥了一名基层科技人员的重要作用,为工厂生产跨越和蓬勃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底蕴,源自对技术的掌握

  工厂的迅猛发展,给他提供了成长的舞台;技术的巨大进步,为他引领了奋斗方向。

  肖小军参加工作的头几年,正赶上工厂《富氧挖潜》、《1542工程》和《二炉一机改造》等多项技改工程和技术创新工作,不到十年,贵冶的单台闪速炉铜冶炼生产能力也由最初的7万吨提高到36万吨。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中,肖小军深刻地体会到科技的力量,也更加激发了他学好炼铜看家本领的强烈渴望。

  --立足一线钻技术,促进自身快速成长。工作在闪速炉的时候,不管工作困难有多大,肖小军始终脚踏实地,想尽一切办法把工作干好,从实干中学本事,从实践中长见识。闪速炉三期工程改造期间,他抓住这一学习、成长的大好时机,从方案论证、安装、调试、试车、培训、组织生产全过程地参加了改造的各个阶段,编制了详细的试车计划,参与编写了三期工程岗位培训教材,对全体员工进行了相应的岗位培训。

  在三期工程改造后的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设计、安装、工艺等问题,他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解决了多个关键性的难题,如:三期投产后分配料仓无法正常进行精矿分配,多次压死输送皮带,使干燥系统故障率极高,他在现场仔细观察及分析,提出了干燥系统分配料仓改造方案工艺操作方案,通过稳定蒸汽干燥系统的给料,达到稳定两套干燥进行分料的目的,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三期工程投入后,由于原料及设备发生了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生产三个月后,上升烟道开口部粘结严重,闪速炉锅炉粘结,排烟系统粘结严重,他积极参与解决这一难题,并配合同事一道,通过喷入硫酸盐化风和喷加焦粉等措施,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使得闪速炉得以正常生产,圆满完成当年的生产任务。

  --立足生产破瓶颈,为工厂创造巨大效益。从三期投产开始,肖小军作为闪速炉主管生产的工段长,面临着处理高杂质的铜精矿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为稳定闪速炉生产,改善经济技术指标,他积极参与处理高杂质铜精矿及降低电炉水淬渣含铜攻关,提出了一系列有创造性的意见与方案并具体负责实施,使闪速炉炉况能得以维持在较好水平,技术指标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为工厂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其中《处理高杂质铜精矿技术攻关》获得了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电炉渣含铜达到年均0.65%的好水平,是自二期改造后电炉渣含铜最低值,为工厂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该项目获得了全国QC优秀成果奖。为降低工厂生产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升工厂的核心竞争力,他积极地投入到《闪速炉中央精矿喷嘴国产化》、《蒸汽干燥系统国产化改造》的`攻关中,他从方案提出、方案论证及现场实施全过程地参与,其中闪速炉中央精矿喷嘴是闪速炉是最核心的设备,通过近半年认真、细致的工作,完成了对闪速炉中央精矿喷嘴国产化的改造,该项目每年可为工厂节约成本180万元,同时提高了工厂核心竞争力。

  针对工厂第二个长周期生产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制约环节,肖小军参与了闪速炉锅炉对流部改造及正压输送系统改造的方案提出、论证工作,并全过程参与了这两个项目的实施、调试、试车及正常的生产管理规程的编制工作,解决了三期工程后一些瓶颈问题。在生产过程中曾出现了电炉电极软断的故障,他和同事一道,发明了电炉电极端头焙烧法,创造性的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焙烧电炉电极头,为工厂的生产节约了时间,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成绩,来自对管理的把握

  --勇挑重担,成功经受考验。2007年,由于工作表现突出,肖小军开始担任熔炼车间生产副主任。就在这年,贵冶30万吨铜冶炼工程建成投产,工厂产能规模从40万吨提升到了70万吨,开创了双系统生产管理的新格局。如何运行和管理好双系统生产,是摆在肖小军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2008年,熔炼车间生产迎来了更大的考验:一是年初的冰雪灾害、夏季限电,对全年生产任务的完成构成了巨大影响;二是闪速炉处理的原料成分日趋复杂,地方矿所占比重最高时达到31%,是往年的2倍以上,给车间合理组织生产带来巨大困难。“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肖小军认为,作为工厂的基层管理者,首先要适应形势,转变观念,只有从自身角度出发,做好本职工作,才能适应公司和工厂发展新要求。

  他按工厂精细化生产要求,对闪速炉的炉况实施跟踪总结,加大对精矿高杂质状况下的炉况管理的探索,确保闪速炉炉况的稳定,1#闪速炉作业率全年平均达到了97.85%的历史新高,全厂地方矿库存也从年初的7万余吨降低到年末的1万吨。生产实践中,他还加大了技术攻关力度,取得了多项技术成果:为了使双系统均衡生产,积极调整工艺参数,努力提高转炉处理固铍量,结束了固铍送选矿磨粉的历史;在双系统运行中,将备料返矿筛上物改为转炉造渣期处理,有效提高了铜金属回收率;其中,由他组织实施的科技创新“火法精炼掺蒸汽”成果,不但减轻了阳极炉烟囱冒黑烟现象,还大大降低了液化气使用量,年可节约生产成本上百万元。

  --科技攻关,带来历史最好水平。2009年,闪速炉作业率全年平均为97.97%,处于历史最好水平;转炉平均炉龄为221炉,处于历史较好水平;转炉送风时率达到83.19%,较前两年提高了4%,属历史最好水平;阳极炉LPG单耗为6.27Kg/t.Cu,处于历史较好水平。

  这组华丽数字的背后,是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困难。2009年,因工厂5号制氧机问题,上半年闪速炉低负荷生产,转炉实施低品位无氧吹炼,下半年则闪速炉高负荷生产,转炉高品位高富氧吹炼,生产负荷的不均衡成为亟需车间生产管理者解决的难题,同时原料状况的不理想,闪速炉入炉原料品位低、杂质高,转炉上机冷料少,块铜少、杂铜多,甚至一度杂铜限量供应的局面,给全年80万吨阴极铜的任务的完成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面对困难,肖小军及时总结了历年来影响闪速炉作业率的几个主要因素,有针对性的加强了配料输送系统、蒸汽干燥、闪速炉电收尘、闪速炉锅炉等系统的管理维护;与此同时,加强工序间配合,促进和谐生产,为稳定生产、改善技术经济指标创造条件,并针对瓶颈环节,开展技术攻关:闪速炉上升烟道开口部是冶炼烟气流经的一个第一个制约环节。多年来,针对开口部缩小,采取了各种办法,但没有一个办法能高效率的解决这个问题,国内同行甚至采用定期爆破的办法。通过反复摸索和研究,肖小军组织技术人员,对上升烟道实施了“鼓入硫酸盐化风”的技术改造,这一创造性的的技术攻关,一举解决了这个历史性难题。

  --创新管理,破解复杂难题。2010年熔炼车间一系统生产形势比较复杂,具体表现为:生产任务比较重、原料比较杂、精矿品位低。复杂的局面,要求车间生产管理必须要在以前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作为车间生产直接管理者,肖小军把工作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了标准化作业督查力度,全面提升了员工的标准化作业水平;其次引导工艺和点检之间加强交流,强化全员预防维修制度,确保设备运行稳定;总结经验,有针对性的对一些工艺、设备的薄弱环节组织实施整改或重点监控,防止故障重复发生;结合新形势,强化了环保和现场管理工作;加强综合管理,搞好安全工作。正式这些措施的有力推进,保障了熔炼一系统生产稳定,截止到今年10月底,闪速炉作业率达到了98.82%,创造了历史新高为工厂全年生产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做好党务,融入生产管理。因工作需要,在2010年,熔炼车间换届时,肖小军高票当选为车间党总支纪检委员和车间一支部书记。为了胜任这两个新岗位,肖小军努力加强党务知识的学习,把党建工作有机的融入日常生产管理中,要求普通员工做到的,党员必须先做到,积极开展支部党员活动,组织党员建言献策,提高了党员的意识和在群众中的威信,使党员在车间的各项工作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2010年,在他的组织、领导下,一支部开展的党建特色工作《降低主厂房低空污染》项目取得了较好成绩,为工厂的环境保护工作贡献了力量。

  在担任车间生产副主任的几年时间里,肖小军始终坚持一种刻苦学习与钻研的状态,和同事们一起,通过坚持吸收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使得贵冶的生产工艺水平,一直保持着优化升级的状态,多项生产技术指标居世界同行先进水平,硕果累累,其中参与的技术攻关项目获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二项,江西铜业公司“讲理想、比贡献”竞赛三等奖二项,因参与的质量攻关成绩显著,所在的集体被评为“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次,“江西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三次。其中,他参与的“闪速炉处理高杂质铜精矿技术攻关”、“1#闪速炉锅炉辐射部改造”以及“闪速炉中央精矿喷嘴国产化改造”和“蒸汽干燥系统设备国产化改进”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有力促进了生产的顺利进行,为工厂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由于在工作中表现突出,肖小军先后被授予贵溪冶炼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企业岗位明星”和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成绩属于过去,已经从一名生产一线的普通技术人员成长为一名冶炼工程师,并担当了贵冶主生产车间熔炼车间一系统生产副主任的肖小军,已全身心的投入到公司二次创业的大潮中,在工厂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的进程中发挥着一名技术、管理人才应有的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2017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材料

2.工程劳模事迹材料

3.石油工人劳模事迹材料

4.劳模事迹材料要求

5.化工企业劳模事迹材料

6.普通工人劳模事迹材料大全

7.机械工人劳模事迹材料

8.邮政劳模事迹材料

9.维修班长劳模事迹材料

10.采油厂劳模事迹材料

【科技系统劳模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卫生系统劳模事迹材料04-24

金融系统劳模事迹材料04-24

电力系统劳模事迹材料11-14

教育系统劳模事迹材料04-22

劳模事迹材料04-21

劳模事迹材料精选12-16

劳模事迹材料02-19

劳模事迹材料11-14

劳模的事迹材料04-16

劳模事迹材料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