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话只差一票就成了普通话」是真的么?
国家图书馆珍藏的《国语周刊》第133、134期(1934年4月14日、21日)连载了语言学家黎锦熙的文章《民二读音统一大会始末记》,详细介绍了民国二年(1913年)制定国音和注音字母的过程[1]:
民国教育部成立读音统一会筹备处最后确定下来的成员一共80人,其中由教育部任命的有50人左右,其余为各省推举。结果来自江苏的会员有17人,浙江9人,直隶7人,此外福建、广东、湖南各4人。从这个组成名单来看,来自广东的会员只有4人而已,根本不可能左右会议结果。当时来自北方直隶省的著名语言学家王照(官话合声字母的发明人)对于会员构成非常不满,指出江浙人占25人之多,其中来自无锡的就有5人。经过激烈争论,最后决定会议实行一省一票制度,而不是每个会员一票。
国音统一会议过程花了一个多月,对有争议的字音,以多数票决定 国音,所以说在审定的这么多汉字(6500个字,引者注)中,也许有一些是'差一票'通过的,但不存在某一个方言整体差一票被定为国语的情形。整体来说,最后的结果还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同时吸收其他方言的语音特点,如区分尖团音和保留入声,后人称之为“老国音”。
从以上国音统一大会的过程来看,所谓粤语或者洛阳话或者陕西话“差一票”成为国语只是个民间传说。读音一个字一个字敲定的